|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北方民族大学 (最高/最低分) | 牡丹江师范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法学(民族) | 2021 | 文科 | 427/424(本科二批A段) | 457/428(本科二批A段) |
| 法学 | 2020 | 文科 | 469/469(本科二批A段) | 472/443(本科二批A段) |
| 法学 | 2019 | 文科 | -/490(本科二批A段) | -/458(本科二批A段) |
| 法学 | 2019 | 文科 | -/462(本科二批A段) | -/458(本科二批A段) |
| 法学 | 2018 | 文科 | -/466(本科二批A段) | -/438(本科二批A段) |
| 法学(民族) | 2018 | 文科 | -/409(本科二批A段) | -/438(本科二批A段) |
| 法学 | 2017 | 文科 | -/445(本科二批A段) | -/427(本科二批A段)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法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37 |
| 法学(民族班)(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484 | ||||
| 重庆 | 法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1 |
| 法学(只招少数民族考生) | 历史类 | 524 | |||
| 海南 | 法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3 |
| 广西 | 法学(4400元/年,录取少数民族考生占计划的75%)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42 |
| 文科 | 489 | ||||
| 广东 | 法学(非定向)(办学地点:宁夏银川市)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1 |
| 湖南 | 法学(只招少数民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3 |
| 历史类 | 501 | ||||
| 河南 | 法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7 |
| 文科 | 568 | ||||
| 山东 | 法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16 |
| 江西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56 |
| 福建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7 |
| 安徽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57 |
| 浙江 | 法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71 |
| 江苏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7 |
| 上海 | 法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24 |
| 黑龙江 | 法学(只招少数民族)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24 |
| 吉林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62 |
| 辽宁 | 法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2 |
| 历史类 | 526 | ||||
| 内蒙古 | 法学(只招少数民族)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58 |
| 法学 | 文科 | 510 | |||
| 法学(只招少数民族) | 498 | ||||
| 山西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26 |
| 河北 | 法学(只招少数民族)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1 |
| 北京 | 法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46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黑龙江 | 法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84 |
| 文科 | 428 | ||||
| 湖南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4 |
| 浙江 | 法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55 |
| 天津 | 法学(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13 |
北方民族大学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一所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坐落在“塞上江南”——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是我国唯一一所建立在民族八省区的中央部委高校。学校前身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始建于1984年,2008年更名为北方民族大学。学校为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权单位。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教育和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教育方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要求,坚持激发改革创新根本动力,坚持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研究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培养造就各民族优秀干部人才、服务支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地。
人才培养: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55个民族的博士生、硕士生、本(预)科生2.2万余人在读,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6万余名毕业生扎根祖国边疆和民族地区,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践行者,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捍卫者。
学科专业:学校植根宁夏、立足西北、面向全国,坚持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为办学宗旨。现有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医学10个学科门类的77个本科专业。民族学、数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等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等1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等3个省部级一流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等1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等9个省部级优势特色专业,自动化等7个省部级“十三五”重点专业(群),机械电子工程等5个省部级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示范专业。1个国家级材料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化工技术基础等8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师资队伍:学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引培并举,着力建设政治坚定、师德优良、业务过硬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近1500人,专任教师近1100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师资近50%,博士比例47%;聘任院士2名;图像处理与智能计算机教师团队获批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4个团队入选国家民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7个团队入选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2个团队入选自治区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科学研究:学校坚持“科研追求原创,科研促进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科研提升学校”理念,主要面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科学研究,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用在实践中。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研究、粉体材料与特种陶瓷研究、工业废弃物循环再利用、葡萄种植与葡萄酒酿造技术、民族学、兴边富民与乡村振兴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获得2020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1项。有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示范型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部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工程技术中心、1个工业设计中心;13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全国化工及机械基础科普基地”、1个省部级“电子科学与物理示范中心”科普基地。
合作交流: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合肥工业大学为教育部指定的对口支援高校。学校与北京大学、银川市人民政府、宁夏共享集团等深入开展校校、校地、校企合作,互促共赢。学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加入“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设有3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现有7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学习,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马来西亚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高校、机构签署合作办学协议。
创新创业:学校扎实推进教育教学与创新创业深度融合,积极开展“双创”教育,实施“专创融合‘5+3’教育打造 ‘六个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特等奖。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首批百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被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称号;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坚守民族院校初心使命,传承民族院校红色基因,遵循教育规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
北方民族大学后勤饮食服务中心食堂
学生清真餐厅:位于学生宿舍区建筑面积 6567 米 2,同时容纳3000人就餐。
一楼为地方风味、快餐,主要经营有:兰州拉面、风味面食、砂锅、烤饼、包子、稀饭、馒头、盒饭、饮料、水果、烧烤等一百多个品种。
二楼以炒菜为主。主要经营有:高、中、低档包饭、宴请、聚会(有同时容纳80人的雅座),炒菜分为三角区到三元区的就餐服务,有符合各地风味特点的饭菜,每餐有一百多个品种。
三楼以单炒为主。有西北风味炒菜、山东风味炒菜、草原兴发火锅、湖北风味、四川风味麻辣烫、宁夏风味小吃等七家能制作各种具有清真特色的美食佳肴。有功能齐全的卡拉OK音响设备,有大屏幕投影,每日正点播出新闻、节目。有十人餐桌、六人餐桌、四人餐桌,同时接待民族学生歌舞晚会。
教工清真餐厅:经营有兰州拉面、兰州面食和各种精美的炒菜,接待包饭、宴请、聚餐。
教工汉民餐厅:同时容纳几400百人就餐,经营有各种高、中、低档炒菜。同时接待接待汉族职工、学生的包饭、宴请、聚餐。
西北民族清真餐厅:是具有多年经营本地区风味的厨师操作。菜肴有:宁夏手抓羊肉、烧黄河鲤鱼、烩羊杂等。
伊香居清真食堂:经营有早点、盒饭、面食、炒菜类。
家常菜汉民食堂:主要经营早点、面食、炒菜等。
公寓一楼清真餐厅:位于学生公寓区,将方便公寓学生就餐。主要经营:各种早点、炒菜、主食等。
学校认可经教育部同意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制定的加分或降分政策,并按加分或降分后的投档成绩进行择优录取。
学费标准按宁夏回族自治区物价局规定执行。具体标准如下:
| 序号 | 专业名称 | 学费标准(元/年) | 序号 | 专业名称 | 学费标准(元/年) | |
| 1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 8,000 | 35 | 人力资源管理 | 4,400 | |
| 2 | 自动化 | 4,800 | 36 | 日语 | 4,000 | |
| 3 | 阿拉伯语 | 4,000 | 37 | 软件工程 | 4,400 | |
| 4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4,800 | 38 | 商务英语 | 4,000 | |
| 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4,800 | 39 | 制药工程 | 4,800 | |
| 6 | 财务管理 | 4,400 | 40 | 生物工程 | 4,400 | |
| 7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4,800 | 41 | 生物技术 | 4,400 | |
| 8 | 产品设计 | 8000 | 42 | 生物科学 | 4,400 | |
| 9 | 传播学 | 4,000 | 43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4,400 | |
| 1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800 | 44 | 视觉传达设计 | 8,000 | |
| 11 | 电子商务 | 4,400 | 45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4,400 | |
| 12 | 电子信息工程 | 4,800 | 46 | 思想政治教育 | 4,000 | |
| 13 | 雕塑 | 8,000 | 47 | 体育教育 | 4,400 | |
| 14 | 动画 | 8800 | 48 | 通信工程 | 4,800 | |
| 15 | 法学 | 4,000 | 49 | 统计学 | 4,400 | |
| 16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800 | 50 | 土木工程 | 4,800 | |
| 17 | 工商管理 | 4,400 | 51 | 网络工程 | 4,400 | |
| 18 | 工业设计 | 4400 | 52 | 舞蹈表演 | ||
| 19 | 公共事业管理 | 4,400 | 53 | 舞蹈学 | 8,000 | |
| 20 | 广告学 | 4,000 | 54 | 物流管理 | 4,400 | |
| 2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4,400 | 55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4,800 | |
| 22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4,800 | 56 | 新闻学 | 4,000 | |
| 23 | 汉语言文学 | 4,000 | 57 | 信息工程 | 4,800 | |
| 24 | 行政管理 | 4,400 | 58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4,400 | |
| 25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4,800 | 59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4,400 | |
| 26 | 环境设计 | 8,000 | 60 | 医学影像技术 | 4,800 | |
| 27 | 会计学 | 4,800 | 61 | 音乐表演 | 8,000 | |
| 28 | 绘画 | 8,000 | 62 | 音乐学 | 8,000 | |
| 29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800 | 63 | 英语 | 4,000 | |
| 3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400 | 64 | 应用统计学 | 4,400 | |
| 31 | 金融学 | 4,800 | 65 | 治安学 | ||
| 32 | 经济学 | 4,400 | 66 | 税收学 | 4400 | |
| 33 | 历史学 | 4,000 | 67 | 金融数学 | 4400 | |
| 34 | 旅游管理 | 4,400 | 68 | 少数民族预科 | 2,500 |
教书育人,薪火长传。牡丹江师范学院始建于1958年,历经东北农学院嫩江分院(1958年—1964年)、北安师范专科学校(1964年—1965年)、宁安师范专科学校(1965 年—1970年)和牡丹江师范学院(1970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是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95年9月,学校迁入牡丹江市,结束了近 40 年农村办学的历史。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省属本科院校,是黑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之一。2001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6年,学校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9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学校现具有学士、硕士两级学位授权体系。
基础扎实,积淀深厚。学校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牡丹江市,占地面积68.3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2.60万平方米,是黑龙江省花园式单位。学校固定资产总值9.99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8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2.03万平方米,是集实体与数字一体的复合型图书馆,馆藏图书248万余册(含电子图书74万余册),中外文期刊3万余种。学校建有黑龙江省级科普基地、黑龙江省语言文字馆、黑龙江省有声语言资源研究中心、牡丹江流域历史博物馆、动植物标本馆、基础教育教材陈列馆等多个教育教学场馆,其中基础教育教材陈列馆是全国首家教材研究场馆。学校是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课程思政示范校。
专业合理,师资优良。学校现有教职工1226人,其中专任教师789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39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712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7人。学校现有党政管理机构19个,二级学院20个,教辅单位6个,本科专业5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方向)36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3个(涵盖18个领域),学科专业覆盖工学、理学、农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个门类。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留学生等各类在校学生17000余人。
特色鲜明,成绩斐然。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14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门、省级大学生文学创作基地1个、黑龙江省外语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特色学科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创新工程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科普基地2个、省级学术交流基地3个、设有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各1个。学校近五年承担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及教育部科研课题等各级各类项目1300余项,共有60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级各类奖励,有240余篇论文被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
内涵强校,成果丰硕。学校充分发挥在北大荒文学、渤海文化研究、少数民族语言与地方方言保护、东北抗联精神研究等方面的特色优势,依托中国抗联研究中心、渤海文化研究中心,承接全省“五色教育”研学项目,围绕学科专业优势,推进建设运动康养文旅产业创意产业园,努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基地;学校围绕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发挥对外商贸人才培养、功能材料研发、啮齿动物生态学研究、生物和化工制药、食用菌开发等方面优势,依托超硬材料重点实验室、农林鼠害重点实验室、食用菌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北方药食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推进校企、校地、校校协同创新;学校全面彰显教师教育特色,助力乡村振兴计划,整合全省乡村教师教育资源,成立黑龙江省乡村教师教育发展学院,与黑龙江省教师发展学院合作打造省培、国培、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爱心课堂等项目获得良好社会反响;学校主动对接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产业发展需求和人才智力需求,高起点谋划建设自贸区学院,努力探索校政企、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新模式;学校积极融入地方,全面实施服务牡丹江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建立“高校联盟”、推动“跨校协作”,“渤海文化艺术团”“三下乡”“四进社区”等品牌活动的开展,极大彰显了学校文化辐射与服务社会功能。
开放办学,深化交流。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奖学金、中俄人文交流项目院校,拥有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俄语中心、HSK考试中心等国家级国际交流平台。学校的国际友好合作院校达到82所,与俄罗斯、韩国、日本、波兰等国高校联合举办本科教育项目,并与国外10余所高校实现了学分互认,是省级对俄经贸人才培养基地。
励精图治,载誉前行。学校多次被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学联、黑龙江省授予“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黑龙江省文明校园标兵”“黑龙江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单位”“黑龙江省高校师德先进集体”“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工作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等荣誉称号。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基础教育师资和行业应用型人才10万余人,他们为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学校始终秉承六十余年发展历程中形成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强不息、励志图新”的大荒地精神,全面回顾总结“十三五”,科学谋划“十四五”,按照“建设符合教育现代化内涵要求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办学目标,沿着“做好两个规划、建设三个生态、突出四个特色、提升六项工程”的发展思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牡丹江师范学院发展新篇章!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牡丹江师范学院广西法学2015二批文科437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牡丹江师范学院广西法学2016二批文科461牡丹江师范学院广西法学2015二批文科437牡丹江师范学院广西法学2014二批文科494牡丹江师范学院广西法学2013二批文科481牡丹江师范学院广西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牡丹江师范学院江苏法学2016二批文科326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牡丹江师范学院江苏法学2016二批文科326牡丹江师范学院江苏法学2015二批文科314牡丹江师范学院江苏法学2015二批文科314牡丹江师范学院江苏法学2014二批文科302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牡丹江师范学院江苏法学2015二批文科314牡丹江师范学院江苏法学2015二批文科314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牡丹江师范学院江苏法学2016二批文科326牡丹江师范学院江苏法学2015二批文科314牡丹江师范学院江苏法学2015二批文科314牡丹江师范学院江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