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山东中医药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兰州交通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市场营销 | 2021 | 综合 | -/500(普通类一段) | -/526(普通类一段) | 
| 市场营销 | 2020 | 综合 | -/510(普通类一段) | -/544(普通类一段) | 
| 市场营销 | 2019 | 理科 | -/491(本科批) | -/544(普通类一段) | 
| 市场营销 | 2019 | 文科 | -/532(本科批) | -/553(本科批) | 
| 市场营销 | 2018 | 理科 | -/491(本科批) | -/553(本科批) | 
| 市场营销 | 2018 | 文科 | -/548(本科批) | -/562(本科批) | 
| 市场营销 | 2017 | 理科 | -/484(本科批) | -/562(本科批) | 
| 市场营销 | 2017 | 文科 | -/521(本科批) | -/533(本科批) | 
本专业培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现代市场营销学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独立进行营销调研、策划、实施等活动,培养具有较强的营销实践技能和一定的营销策划与营销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近两年承担科研项目主要有:教育部项目2项、甘肃省社科重点规划项目2项。获得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三等奖1项。现有教师16人,其中硕士生导师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100%。
毕业生能够在各类企业、市场调研和信息咨询部门、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从事市场研究、市场开拓与推广、营销规划等工作。
主干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企业策划、产品管理、销售管理、服务营销学、会计学、统计学、经济法、财务管理、电子商务、消费者行为学、商务谈判技巧、现代物流管理等。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广东 | 市场营销(非定向)(办学地点:甘肃省兰州市)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1 | 
| 湖南 | 市场营销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1 | 
| 山东 | 市场营销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26 | 
| 福建 | 市场营销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7 | 
| 安徽 | 市场营销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61 | 
| 上海 | 市场营销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29 | 
| 内蒙古 | 市场营销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48 | 
| 山西 | 市场营销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26 | 
| 河北 | 市场营销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8 | 
山东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1981年成为山东省重点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院校、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省级文明校园、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学校在省属高校中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最多,首批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权,首批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承担单位,硕士点数量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厚德怀仁、博学笃行”的校训,坚持“以文化人、厚重基础、注重传承、勇于创新”的办学特色,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经过六十余年几代人辛勤耕耘和不懈奋斗,培养出十余万中医药和健康服务相关专业人才,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
学校2007年由济南市历下区主体迁入扁鹊故里——长清,总占地2039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其中本专科生18000余人,研究生近4800人。图书馆馆藏图书208.9万册、电子图书78.1余万册、古籍善本近3万册,为山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学校设置17个教学机构、5个科研机构、4个教辅机构,有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3所直属附属医院、1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31所教学医院。现有10家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7家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学校坚持厚重基础、注重特色,努力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现有35个本科专业,涉及医、理、文、工、管、法、教育等学科门类,其中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学入选山东省“高峰学科”,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入选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在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中医学位列第6,中西医结合位列第5,临床医学持续保持在ESI全球前1%。先后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第二届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总决赛总冠军,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首届全国大学生中西医临床技能大赛团体特等奖。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先后涌现出一批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三好学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称号的优秀学生。
学校坚持师德为先、人才引领,打造实力雄厚人才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医护员工3900余人,博士生导师236人,其中兼职导师87人,硕士生导师1011人,其中兼职导师518名。荣获“国医大师”荣誉称号4人,“全国名中医”5人,“岐黄学者”5人,“青年岐黄学者”2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2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0人,“泰山学者”产业领军人才1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7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3人,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建校以来,连续两届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荣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72项。
学校坚持科技驱动、协同创新,推动科研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3个国家级区域中医诊疗中心,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全国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拥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山东)中药单元平台。有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创新平台27个。“十三五”以来,共承担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123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37项 ,2018、2019年连续两年首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共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建校以来,获国家级和省部级一等奖奖励的科研成果共计30项。
学校坚持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主动融入国家地方重大战略。与济南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成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大楼。与济南市、澳门科技大学、南粤集团共建鲁澳中医药产业研究院,打造中药质量研究、中药新药及其系列产品研发领域国际合作中心。面向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与济南市共建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科教融合实践基地。与青岛市共建青岛中医药科学院、青岛海洋中药研究院、附属青岛医院,打造中医药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重要的科技研发基地和先进的医疗服务基地。与鲁南制药和浪潮集团合作的基地获批山东省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与临清市、惠民县等地方政府,与省药监局、省药学科学院等部门单位,与南京中医药大学、黄冈师范学院等院校,与鲁南制药、福瑞达等企业签署了系列战略合作协议,努力将教育教学优势、科学研究优势、中医药文化优势、医疗服务优势转化为健康产业创新发展优势。
学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积极打造特色鲜明文化品牌。充分发挥“齐鲁文化、扁鹊故里、针灸发源地”“三张名片”优势,塑造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品格。通过举办尼山世界中医药论坛、中国(长清)扁鹊中医药文化节、扁鹊文化与中医经典传承发展国际论坛、第六届中医科学大会、第七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首届济南扁鹊论坛,叫响“扁鹊故里”文化品牌。通过承办全国性“泰山论灸”学术会议,广泛推广灸疗适宜技术。成立全国首家省级中医药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并成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示范协同创新中心。获批省内首家中医药智库,成立儒医文化研究会。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最系统的中医药古籍整理保护计划项目《中华医藏》学术办公室挂靠本校。注重中医药文化传播,广泛开展“万名中小学生进校园”活动,山东省中医药博物馆获批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山东省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对外交流,不断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与世界上近200所高等教育、医疗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中医药相关交流合作,其中活跃密切的国际伙伴有40余家。学校是世界针联对外交往工作委员会以及世界中联中医外治、脉象、内经、抗病毒等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承担“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中国—波兰中医药中心”“中国—尼泊尔中医药中心”“中医外治国际合作基地”“中西医结合眼视光与近视防控国际合作基地”等国家高层次对外交流平台建设任务。与美国俄勒冈太平洋大学合作举办的国际眼科与视光医学院是国内眼视光领域和中医药院校第一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落地的首个国际合作项目。
学校坚持大医精诚、厚德怀仁,不断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附属医院是全国示范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中医药考试工作基地、首批全国中医规培基地。第二附属医院是山东省首家省属中西医结合医院,被确定为全省中医治未病质量控制中心,牵头成立山东省中医治未病联盟;推进中西医康复联盟建设,立项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综合楼建设项目;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项目。附属眼科医院先后获批山东省首家三级甲等专科眼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眼视光与近视防控国际合作基地、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山东省分中心、山东省眼视光质量控制中心。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推动学校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和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征程中争创一流、走在前列,奋力谱写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新篇章。
山东中医药大学2022年高考招生咨询内容及联系方式
| 所在单位 | 咨询项目(专业)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 招生就业处 | 招生录取政策 | 宋老师 | 0531-81650251 0531-89628251 18354122627 | 
| 教务处 | 学籍管理相关政策 | 张老师 | 0531-89628055 | 
| 监察处 | 招生工作举报或申诉 | 孙老师 | 0531-89628877 | 
| 中医学院 | 中医学(5年) | 陈老师 朱老师 | 0531-89628077 18253150787 | 
| 中医学(5+3一体化)(8年) | |||
| 中医学(5+3一体化,儿科方向)(8年) | |||
| 中西医临床医学(5年) | |||
| 药学院 | 中药学 | 刘老师 杨老师 | 0531-89628200 18396826622 | 
|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 |||
| 中药资源与开发 | |||
| 药学 | |||
| 药物制剂 | |||
| 制药工程 | |||
| 针灸推拿学院 | 针灸推拿学(5年) | 高老师 | 0531-89628387 18253132909 | 
| 中医学(5+3一体化,针推方向)(8年) | |||
| 护理学院 | 护理学 | 李老师 | 0531-89628091 18854196256 | 
| 管理学院 | 市场营销 | 莫老师 马老师 | 0531-89628683 0531-89628735 18854197108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 法学 | |||
| 公共事业管理 |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崔老师 | 0531-89628099 18354149766 | 
| 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马老师 | 0531-89628103 0531-89628144 18353164717 | 
| 智能医学工程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 康复医学院 | 康复治疗学 | 张老师 | 0531-89628873 18854152786 | 
| 康复物理治疗 | |||
| 康复作业治疗 | |||
| 运动康复 | |||
| 中医康复学(5年) | |||
|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 |||
| 健康学院 | 应用心理学 | 徐老师 于老师 | 0531-89628692 0531-89628776 18253191607 | 
|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 |||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
| 中医养生学(5年) | |||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中医骨伤科学(5年) | 陈老师 | 0531-89628992 0531-82613550 | 
| 医学院 | 临床医学(5年) | 李老师 | 0531-82436007 | 
| 眼科与视光医学院 | 眼视光学 | 吴老师 | 0531-58859692 | 
| 眼视光医学(5年) | |||
| 眼视光学(中外合作办学) | 
兰州交通大学坐落在甘肃省省会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兰州,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孔子学院授权建设单位,教育部对口支援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生示范基地,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拥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全国铁路科普基地、国家北斗科普基地、教育部文化传承基地、铁道部继续教育西部基地和西北地区小语种培训基地等一大批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前身可追溯到1896年成立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和1909年成立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1958年,铁道部决定在兰州创办我国第三所铁路本科高校——兰州铁道学院。铁道运输、铁道电机、铁道建筑、铁道桥梁与隧道、铁道机械5个系7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由北京铁道学院(即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现北京交通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即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现西南交通大学)成建制迁入兰州,以林达美、沈智扬、胡春农、孙祺荫、张殿执为代表的京唐两院340余名专家学者来到兰州任教,当年顺利实现了446名新生的招生。60年代,又抽调了一批留苏科学技术副博士和研究生充实教师队伍,老一辈教育家们带领五湖四海的学子一起,在西北艰苦的环境下初心不改、孜孜以求,以他们建校、爱校、荣校的智慧和情感开启了兰州交大的第一个甲子岁月。2000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体制。2003年,兰州铁道学院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经过64年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中国铁路工程师的摇篮,坚定地走出了一条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特色办学之路,发展成为一所行业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突出、享誉国内、在西北地区轨道交通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的高等院校。
学校现有2个校区,占地面积1564亩,校舍建筑面积70.9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31.18万册。有22个直属学院(部),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1198人,其中本科生22390人,研究生6793人(硕士研究生6442人,博士研究生351人),留学生231人,高职生1754人。
有教职工2346人,其中专任教师1780人,教授344人、副教授650人,有博士生导师94人、硕士生导师1195人。有双聘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柔性引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青2人。有“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教师、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茅以升铁道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宝钢教育奖获得者、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在内的各类高层次人才344人。
有本科招生专业及方向70个。有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9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交通运输、物流管理、英语、地理信息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铁道工程、测绘工程、交通工程),5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动车组车辆构造与设计、工程制图、水质工程Ⅱ、大学计算机基础1、数据与场景驱动的高速列车运行控制虚拟仿真实验)。
现有6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4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和住建部专业评估,5个专业接受了2021年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现场考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9个省级教学团队和1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依托铁路行业,突出交通特色,交通运输、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省级一流学科在国内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现有8个学科门类,工程学、化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含工学、管理学2个学科门类)、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建有省级“双一流”特色建设工程项目学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24个。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3个学科被评为B类学科,机械工程学科被评为B-类学科。
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毕业生中,签约国企比例保持在75%以上,45%左右的学生签约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等世界500强企业。毕业生就业质量位居省内高校前列。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始终秉承交通大学“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优良办学传统,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在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在201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获得教育部专家好评。学校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深入推进一流本科专业提升工程,学校研究生培养规模稳中有升,形成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格局,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积极开展“互联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挑战杯”“数学建模”“结构设计”“机械创新设计”“机器人”“外研社杯”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五年来,获得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国家级奖56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共159项。2017年分别入选“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64年来,学校为国家交通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培养了以中科院院士赖远明、万科集团原董事会主席王石等为代表的20余万名优秀人才,我们的毕业生业务精、能力强,留得住、用得上,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
学校始终坚持产学研合作,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在土木结构、环境保护、信息工程、自动控制、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装备制造、绿色能源、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形成了核心技术和优势产业,部分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水平。参与了青藏、兰新、兰渝等多个铁路重大项目的研究与建设工作,是全国承担青藏铁路科研项目最早的高校,解决了青藏铁路冻土世界性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现有“西北干寒地区材料与结构耐久性研究”等4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国家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铁路四电BIM与智能应用铁路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黄河水环境重点实验室”等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数达到69个。
近五年,学校围绕生态文明建设、高铁建设等国家战略,成立了黄河水环境研究院、常州研究院。五年来,承担纵向科研项目1031项,承担横向科研项目4273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5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天津大学签署对口支援协议,在博士生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西班牙、巴西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自2003年起,开展与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2+2双学位合作联合办学项目。学校获得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授权与有500年办学历史的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具有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生资格,通过首批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现有42个国家和地区的231名国际学生。学校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交通强国”战略,为“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单位,与俄罗斯、北马其顿、哈萨克斯坦、老挝等“一带一路”国家和高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与交流,为2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了1600多名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国际人才。
64年风雨兼程,64年春华秋实,从建校第一天起,学校就肩负起“为西北铁路建设和培养铁路高级专门人才”的历史使命,始终与祖国同呼吸,与交通共命运。一代代兰州交大人扎根西北,在变化中坚守,在传承中发展,创造了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西部高等教育特色发展之路!面向未来,学校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承“奋发向上、艰苦朴素、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校风和“尚德、励志、博学、笃行”的校训,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内涵发展道路,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区域优势和办学特色更加鲜明、服务甘肃经济社会和轨道交通行业创新发展能力更加突出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为祖国交通事业发展,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1、助学贷款:学校设有校内无息贷款、银行助学贷款和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助学贷款。
2、勤工助学:学校通过多渠道、多途径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并通过特困补助等形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予以资助。
3、助学金:学校设有“香港海鸥”助学金、“中铁电气化局”助学金、“深圳-甘肃”助学金,“黄河风采”助学金、“新疆少数民族”助学金和“兰州交通大学爱心基金”助学金。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88号
邮编:730070
网址:http://zsb.lzjtu.edu.cn/
E-mail:zsb@mail.lzjtu.cn

兰州交通大学工程造价和市场营销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程造价和市场营销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程造价就业前景和市场营销就业前景,工程造价专业介绍和市场营销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程造价和市场营销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工程造价

兰州交通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市场营销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市场营销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和市场营销就业前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和市场营销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

兰州交通大学生物制药和市场营销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制药和市场营销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制药就业前景和市场营销就业前景,生物制药专业介绍和市场营销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制药和市场营销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生物制药

兰州交通大学生物工程和市场营销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工程和市场营销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工程就业前景和市场营销就业前景,生物工程专业介绍和市场营销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工程和市场营销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生物工程

兰州交通大学城乡规划和市场营销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城乡规划和市场营销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城乡规划就业前景和市场营销就业前景,城乡规划专业介绍和市场营销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城乡规划和市场营销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城乡规划

兰州交通大学建筑学和市场营销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筑学和市场营销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筑学就业前景和市场营销就业前景,建筑学专业介绍和市场营销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建筑学和市场营销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建筑学和市场营销录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科学和市场营销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环境科学和市场营销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环境科学就业前景和市场营销就业前景,环境科学专业介绍和市场营销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环境科学和市场营销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环境科学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工程和市场营销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环境工程和市场营销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环境工程就业前景和市场营销就业前景,环境工程专业介绍和市场营销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环境工程和市场营销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环境工程

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和市场营销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交通运输和市场营销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交通运输就业前景和市场营销就业前景,交通运输专业介绍和市场营销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交通运输和市场营销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交通运输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兰州交通大学山东市场营销2015二批文科558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兰州交通大学山东市场营销2015二批文科558兰州交通大学山东市场营销2014二批文科567兰州交通大学山东市场营销2012二批文科554兰州交通大学山东市场营销2011二批文科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