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兰州城市学院和兰州大学哪个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好(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兰大和兰城院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1-10 11:18:32 解决时间:2022-12-16 12:30

满意答案

兰州城市学院和兰州大学哪个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兰州城市学院和兰州大学各排行榜,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分数线,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兰州城市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甘肃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资源勘查工程2021理科本科二批K段普通类38761425
2020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2454330
2019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3955198
2018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4554245
2017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1751770
地质类 资源勘查工程
兰州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矿产资源勘查方面的基本 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获得相关的工程训练,能适应21世纪国内外资源勘查工作的需要,在企 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中从事金属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等资源勘查评价、开发、科学研究及经营管 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牢固掌握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系统 学习地质学与矿产资源勘查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矿产资源勘查和综合评价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接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矿产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管理的能力。 本专业学生在金属非金属、能源等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开发与管理等方面可有所侧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意识 和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

2.掌握从事资源勘查工程领域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和计算机 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技能和工作方法;

3.具有对矿产地质、矿产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等进行研究和综合分析的基本能力;

4.掌握与矿产资源有关的基本实验、测试方法和分析技术;

5.具有对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遥感等现代勘查方法的信息采集、处理、成果解释和综合应 用的能力;

6.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开展矿产资源综合评价和经济分析的基本能力,并具有 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工程的初步设计与工程取样及矿山(油田)地质工作的能力;

7.熟悉本专业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保护的知识和 能力,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和能力;

8.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较强的交流、竞争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9.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主干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地质学基础、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藏)理论、成矿(藏)规律、矿石(油气)的 组成和组构鉴定与分析、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矿产勘查技术、地学信息采集处理与综合应用等。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

(1)固体矿产勘查方向:普通地质学(48学时)、测量学(40学时)、结晶学与矿物学(80学 时)、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40学时)、岩石学(80学时)、地层及古生物(40学时)、构造地质学 (64学时)、地球化学(48学时)、矿石学(40学时)、矿田构造学(32学时)、矿床学A(80学时)、 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A(80学时)、矿产综合勘查技术(56学时)、矿床统计预测(48学时)、矿业 工程概论(56学时)、流体包裹体(32学时)、资源经济学(40学时)、矿床地球化学(32学时)。

(2)石油与天然气勘查方向:普通地质学(48学时)、测量学(40学时)、结晶学与矿物学(80 学时)、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40学时)、岩石学(80学时)、地层及古生物(40学时)、构造地质 学(64学时)、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80学时)、含油气盆地沉积学(64学时)、含油气盆地构造学 (64学时)、油气地球化学(48学时)、地球物理勘探原理(96学时)、油气勘查与评价(48学时)、 油(气学时)层物理学(48学时)、油(气学时)层物理学(48学时)、地震地质综合解释(48学 时)。

(3)煤及煤层气勘查方向:普通地质学(48学时)、测量学(40学时)、结晶学与矿物学(80 学时)、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40学时)、岩石学(80学时)、地层及古生物(40学时)、构造地质 学(64学时)、煤田地质学(40学时)、煤层气地质学(56学时)、煤岩及煤化学基础(48学时)、聚 煤盆地沉积学(48学时)、煤层气渗流力学(48学时)、煤及煤层气地球物理勘探(64学时)、煤与 煤层气资源勘查(48学时)、煤与瓦斯共采(48学时)、煤及煤层气钻井工艺(48学时)、煤层气采 气工程(48学时)。

2.示例二

(1)固体矿产勘查方向:地球科学概论(60学时)、结晶学与矿物学(60学时)、晶体光学及 光性矿物学(48学时)、岩石学AI(44学时)、岩石学AⅡ(42学时)、岩石学AⅢ(42学时)、古 生物学与地层学(64学时)、构造地质学(64学时)、矿相学(40学时)、勘查地球物理(48学时)、 勘查地球化学(32学时)、遥感地质学(32学时)、矿床学(72学时)、矿产勘查学(72学时)。

(2)石油与天然气勘查方向:地球科学概论(60学时)、结晶学与矿物学B(60学时)、晶体 光学及光性矿物学(48学时)、岩石学AI(44学时)、岩石学AⅡ(42学时)、岩石学AⅢ(42学 时)、古生物学与地层学(96学时)、构造地质学(64学时)、石油地质学(48学时)、勘探地球物理 (60学时)、油层物理学(32学时)、油气盆地地质学(英语学时)(48学时)、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48学时)、油气田勘探开发方法(32学时)、石油构造分析(32学时)。

3.示例三

(1)固体矿产勘查方向:普通地质学(40学时)、工程测量(32学时)、结晶学与矿物学(72 学时)、晶体光学与岩浆岩石学(80学时)、变质岩石学(40学时)、沉积岩石学(含岩相古地理) (48学时)、地层古生物学(含地史学)(64学时)、构造地质学(72学时)、矿石学与矿相学(48学 时)、地球化学(40学时)、矿床学(80学时)、矿产勘查技术与方法I(72学时)、矿产勘查技术与 方法Ⅱ(128学时)、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40学时)、矿产资源经济学(32学时)、工程技术概论 (32学时)。

(2)石油与天然气勘查方向:普通地质学(48学时)、古生物地层学(40学时)、矿物学(40 学时)、晶体光学及结晶岩石学(72学时)、沉积岩石学及岩相古地理(64学时)、岩相古地理(32 学时)、构造地质学(72学时)、板块构造与沉积盆地分析(40学时)、石油地球物理测井原理(48 学时)、地震勘探原理(56学时)、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72学时)、油层物理学(56学时)、油气田 地下地质学(56学时)、地震地下地质学(56学时)、油气田开发基础(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地质认识实习、地质教学实习、专业教学实习与课程设计、生产实习、 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矿物、岩石、化石等鉴定实验,矿石鉴定与可开发性分析与评价,地质、地球物 理、地球化学、遥感信息的综合分析与解释,找矿信息挖掘与定量评价,勘查工程的初步设计与工 程取样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地质类 资源勘查工程
兰州城市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知识、能力、素养全面发展的,能在资源勘查、开发(开采)与管理等领域从事固体、液体、气体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学制:四年 专业类别:普通

主要课程: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沉积岩与沉积相、遥感地质学、古生物与地层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地球化学、矿床学、矿相学、地球物理测井、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固体矿产勘查技术等。

兰州城市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甘肃资源勘查工程理科本科二批K段普通类387
青海资源勘查工程理科本科一段普通类335
安徽资源勘查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51
辽宁资源勘查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36
山西资源勘查工程(办学地点培黎校区)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42
河北资源勘查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66
兰州大学
38
软科(综合)
32
校友会(综合)
37
武书连
559
US排名
学校简介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现有城关、榆中2个校区,校园面积3544.32亩。

学校创建于1909年,始为甘肃法政学堂,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学校。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兰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确定为国家14所综合性大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2002年和2004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和回归兰州大学。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在11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守在西部、奋斗为国家,走出了在经济待发达地区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奋进之路,创造了化学“一门八院士”、地学“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中科院“兰大军团”、隆基兰大合伙人等享誉国内外的“兰大现象”。

学校按照“兴文、厚理、拓工、精农、强医”的学科发展思路,着力构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现有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是具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之一。有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和生态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物学、农业科学以及社会科学总论等1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学校坚持“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工作理念,构建引进、培养、稳定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现有专、兼职教学科研人员2904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17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799人。有研究生导师2105人;在站博士后245人;临床医学教授144人、副教授296人。有两院院士22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8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10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8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6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含跨世纪)入选者129人;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12人;甘肃省领军人才165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9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8人、优秀青年文化人才12人;甘肃省飞天学者34人。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勤奋、求实、进取”的优良学风,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不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首批设置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高校,是我国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19所高校之一。现有本科生20146人,硕士研究生13297人,博士研究生3808人。有103个本科专业,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有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3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42万余名校友以浓郁的家国情怀、独特的坚守奋斗,赢得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勤奋实干”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毕业生荣膺两院院士、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者数量均名列全国高校前茅。

学校秉持“顶天立地”的科研观,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将地域的比较劣势转化为基于自然禀赋的比较优势,推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甚至国际科学问题,在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一流建设学科以及磁学、核学、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青藏高原、冰川冻土、风沙治理、多肽药物、西部高发疾病、敦煌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亚问题、政府绩效治理、应急管理、区域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等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紧盯“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成立了一批创新研究机构,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1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 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世界44个国家和地区的258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牵头成立的“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成员总数达173个。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建有3所孔子学院。与美国德雷塞尔大学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合作办学项目。

学校第一医院、第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医疗机构,在区域医疗和医学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口腔医院是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

面向未来,兰州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发扬“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奋斗,致力于在中国西部大地奏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磅礴乐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周边环境

所在地兰州居大陆腹地、处黄河上游、为西北重镇、乃山水美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多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是兴学育才上选之地。



录取方法
录取批次的安排

一般情况下:免费医学生、国家专项计划、艺术类招生计划安排在提前批,高校专项计划在提前批之后、一批之前,其它计划安排在重点第一批;最终以各省级招生部门计划公布的为准。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兰州大学本科招生网 http://zsb.lzu.edu.cn/,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http://zsb.lzu.edu.cn/yishulei/index.html。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按教育部及各生源省区招生政策规定施行。 
加分政策

兰州大学招生章程对加分投档考生的处理:凡按政策规定加分投档考生按加分后的投档分数对待。(遵循教育部相关规定) 


兰州城市学院
496
软科(综合)
418
校友会(综合)
616
武书连
学校简介

兰州城市学院是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位于甘肃省会兰州市,有全日制在校生14300人。

【历史沿革】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6月的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于1942年5月创办的培黎石油学校。2007年8月,经甘肃省政府批准,甘肃省幼儿师范学校整体并入学校。

【校舍资源】学校现有校本部、培黎校区、东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50.5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4.9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44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9亿元。馆藏纸质文献124.41万册,电子图书100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24个。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1161人,其中教授120人、副教授338人、博士179人、硕士608人。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6人、甘肃省飞天学者1人、甘肃省“333”“555”人才工程5人、甘肃省优秀专家3人、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11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5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省级创新创业教学名师3人。

【学科专业】 学校设有18个二级学院和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甘肃文化翻译中心、路易·艾黎研究中心等23个研究院(所)。现有本科专业55个,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形成了服务城市类、教师教育类、工程技术类三大专业集群。拥有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试点项目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高校省级新型智库1个。

【人才培养】学校秉承路易·艾黎先生倡导的“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校训,致力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逐步形成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校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风和“乐学善思、学以致用”的学风。培养的毕业生以勤奋踏实、积极上进的作风,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专业基本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普遍认可。

【合作交流】学校坚持开放合作办学理念,积极推进校企校地校际校所合作和国(境)外交流,先后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233个;与塞浦路斯欧洲大学、美国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俄罗斯奔萨国立大学、法国欧亚高等管理学院、新西兰ARA坎特伯雷理工学院等10余所国外高校建立国际教育合作关系,与台湾昆山科技大学、台北城市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数十家境外及国内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合作关系,2015年学校加入了“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与省内7所高校建立了教师教育联盟,与全国12所石油高校建立了行业战略联盟。2015年成为甘肃省首批应用技术大学试点高校,2016年成为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的理事单位,2017年被教育部列为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学校,2018年被列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0年与兰州市安宁区人民政府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2020年与天津城建大学签订结对帮扶战略合作协议。

【所获荣誉】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首届甘肃省“文明校园”、甘肃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甘肃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甘肃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第三批甘肃省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单位、甘肃省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平安甘肃建设优秀单位等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学校以建设城市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坚持城市类、应用型、地方性办学定位,确立做大“城市”、做优“教育”、做强“工科”的办学思路,服务城市发展,对接地方经济,努力把学校建成区域应用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城市规划与建设咨询智库、工程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心、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平台。


录取方法
录取批次的安排

第四章 录取规则

第十五条  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在教育部领导下,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统一组织下进行,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监督”的录取体制。

第十六条  学校招生计划通过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学校招生简章、学校网站等形式向考生公布。

第十七条  学校对高考成绩达到同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照不超过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计划105%的比例调阅考生档案,具体比例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投档政策及生源情况而定。

第十八条  预留计划数不超过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1%,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状况,并尽量安排在生源人数多、质量高的省(区、市)使用。

第十九条  考生体检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第二十条  招生工作严格执行“院校志愿优先、成绩优先”的录取原则,在第一院校志愿报考考生满额情况下,按招生计划,只录取第一院校志愿的考生;在第一院校志愿不满的条件下,录取非第一院校志愿考生。

第二十一条  根据“成绩优先”的原则,对第一院校志愿投档的考生按照投档成绩排序确定专业,若出现成绩并列的情况,则文史科按照语文、综合、数学,理工科考生按照数学、综合、语文单科成绩确定专业。对非第一院校志愿投档的考生,在缺额专业计划中按照投档成绩排序确定专业。当考生成绩无法满足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时,如果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投档成绩排序调剂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对于按以上原则无法满足专业志愿且不服从专业志愿调剂的考生,予以退档。江苏省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为BC,必测科目等级要求为4C1合格,考生进档后的排序规则为“先分数后等级”。

第二十二条  学校同意并执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招生主管部门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的政策规定。

第二十三条  部分专业的特殊要求:

(一)音乐、美术类专业的录取原则为:考生文化课成绩、专业课成绩均达到合格线,按照专业课成绩排序录取;专业课成绩并列时,按照文化课成绩排序录取。音乐学专业(器乐演奏方向)按照乐器种类招生,录取原则为:考生文化课成绩、所报考乐器的专业联考成绩均达到合格线,按照考生报考乐器的专业统考成绩依次录取,专业课成绩并列时,按照文化课成绩排序录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录取原则为:专业课成绩达到省控合格线后按照文化课成绩排序录取,文化课成绩并列时,按照专业课成绩排序录取;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录取原则为:专业课成绩合格,按照文化课和专业课成绩各占50%,计算综合成绩后按照综合成绩排序录取,计算公式为:综合成绩=专业课总分×50%+文化课总分×50%(专业课成绩满分为300分,文化课成绩满分为750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航空服务校企合作培养)专业按照普通文理类专业招生,参加了甘肃省音乐表演(空中乘务方向)专业统考面试的考生方可报考,录取时执行甘肃省该专业分文理科单独划定的本科文化课最低控制分数线,依据考生志愿,按照文化课成绩和面试成绩换算成百分制后按各占50%综合排名录取。计算公式为:综合成绩=文化课成绩÷750×100×0.5+专业课成绩÷300×100×0.5,如考生综合成绩相同,则按高考文化课成绩总分、语文、外语依次排序确定。生源不足时,参加征集志愿,征集志愿录取方式同上。

(二)根据相关专业特点,部分专业对高考相应科目的单科成绩要求如下:文学类专业-语文,数学类专业-数学,外语类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语。

(三)为便于组织教学,体育教育专业要求女生招生总数不低于本专业计划总数的30%;

第二十四条  录取结果将按照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要求及规定形式予以公布。考生可登陆学校网站查询。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艺术类专业在考生专业课考试成绩、文化课考试成绩(含数学成绩)及英语单科成绩均达到我校控制分数线的情况下,按专业考试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    没有特殊要求。
  中专 2022-12-16 12:30

相关问答

  • 职中

    兰州城市学院英语(师范)和资源勘查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兰州城市学院英语(师范)和资源勘查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师范)和资源勘查工程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师范)就业前景和资源勘查工程就业前景,英语(师范)专业介绍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师范)和资源勘查工程这

  • 职中

    兰州城市学院翻译和资源勘查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兰州城市学院翻译和资源勘查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翻译和资源勘查工程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翻译就业前景和资源勘查工程就业前景,翻译专业介绍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翻译和资源勘查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翻译和资

  • 职中

    兰州城市学院法语和资源勘查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兰州城市学院法语和资源勘查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语和资源勘查工程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语就业前景和资源勘查工程就业前景,法语专业介绍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语和资源勘查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语和资

  • 职中

    兰州城市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师范)和资源勘查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兰州城市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师范)和资源勘查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国际教育(师范)和资源勘查工程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国际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和资源勘查工程就业前景,汉语国际教育(师范)专业介绍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 职中

    兰州城市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和资源勘查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兰州城市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和资源勘查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师范)和资源勘查工程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师范)就业前景和资源勘查工程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介绍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

  • 职中

    兰州城市学院体育教育(师范)和资源勘查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兰州城市学院体育教育(师范)和资源勘查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师范)和资源勘查工程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和资源勘查工程就业前景,体育教育(师范)专业介绍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师

  • 职中

    兰州城市学院学前教育(师范)和资源勘查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兰州城市学院学前教育(师范)和资源勘查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学前教育(师范)和资源勘查工程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学前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和资源勘查工程就业前景,学前教育(师范)专业介绍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学前教育(师

  • 职中

    兰州城市学院小学教育(师范)和资源勘查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兰州城市学院小学教育(师范)和资源勘查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小学教育(师范)和资源勘查工程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小学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和资源勘查工程就业前景,小学教育(师范)专业介绍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小学教育(师

  • 职中

    兰州城市学院教育技术学(师范)和资源勘查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兰州城市学院教育技术学(师范)和资源勘查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教育技术学(师范)和资源勘查工程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教育技术学(师范)就业前景和资源勘查工程就业前景,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介绍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教育

  • 职中

    兰州城市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和资源勘查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兰州城市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和资源勘查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和资源勘查工程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和资源勘查工程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介绍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