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和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旅游管理专业好(旅游管理专业青海交职院和连职院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19 08:42:54 解决时间:2022-12-16 21:11

满意答案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和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旅游管理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和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各排行榜,旅游管理专业的分数线,旅游管理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分数对比(青海)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旅游管理2021理科 298/256(专科批)/()
旅游管理2021文科 370/298(专科批)/()
旅游管理2020理科 -/285(专科批)/()
旅游管理2020文科 -/374(专科批)/()
旅游管理2019理科 -/289(专科批)/()
旅游管理2019文科 -/363(专科批)/()
旅游管理2018理科 -/278(专科批)/()
旅游管理2018文科 -/342(专科批)/()
旅游管理2017理科 -/272(专科批)/()
旅游管理2017文科 -/338(专科批)/()
旅游类 旅游管理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主干课程: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政策与法规、导游基础、青海导游、导游业务、综合英语等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青海旅游管理理科专科批普通类256
文科298
旅游类 旅游管理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前身是连云港市职教中心饭店管理专业,1992年招收第一届学生。1999年两校合并,在原饭店管理专业的基础上于2001年开始招第一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目前在校生有200余人。本专业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方针,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旅游业发展需求,具有旅游业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旅游学概论》、《管理学概论》、《旅行社管理》、《餐饮管理》、《前厅与客房管理》、《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英语》等课程,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大旅行社、酒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咨询公司、旅游电子商务企业、旅游景区等行业部门。

目前该专业已有12届毕业生,已经为社会培养了千余名毕业生,就职于省内外各大酒店、旅行社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相关服务行业,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江苏旅游管理历史类专科批普通类387
四川旅游管理(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文科专科批普通类292
广西旅游管理(4700元/年)文科专科批普通类345
山东旅游管理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408
安徽旅游管理文科专科批普通类382
浙江旅游管理综合平行录取二段普通类462
山西旅游管理文科专科批普通类135
河北旅游管理历史类专科批普通类374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56
校友会(高职一类)
196
高职排名
学校简介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76年12月,隶属省交通运输厅,业务受省教育厅指导,2002年4月经青海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组建成立的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学校、国家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立项建设单位、第八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青海省职业教育综合能力提升示范院校,学校3次荣获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2次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2次荣获全国交通运输文化优秀单位,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交通行业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1976年12月,省交通局在原交通局干部训练班的基础上成立青海交通技术学校(同局干训班合署办公),属技工学校性质;1979年7月升格为青海省交通学校,属中专学校性质;1984年12月省交通厅在青海省交通中学的基础上成立青海省交通职工中专学校,同时在省运输二中的基础上成立青海省交通技工学校;1996年6月,省交通厅决定交通职工中专学校与交通技校合并,保留交通技工学校牌子;2001年2月省交通厅决定省交通学校与省交通职工中专学校合置办公。学校先后有青海交通技术学校、青海交通学校、青海省交通技工学校、青海省交通职工中专、省交通厅干部训练班五个教育部门,2002年4月,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复,教育部备案,学校升格为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条件:现有4个校区,占地总面积628.34亩,建筑总面积24.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0336.87万元;教学用计算机3645台,网络多媒体教室数132间,学生阅览室座位数1600个,多媒体室、语音室总座位数3772个;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34.15万册,中文纸质专业期刊158种,电子图书14.2949万册,电子专业期刊40800种;建有校内教学实训、实验室166个,设备总数11219台套。

办学规模:目前学生总数7979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6748人,继续教育学生1231人。每年招生保持在2000人以上,招生计划完成率99%以上。每年本省生源占学校招生计划总数的90%以上,每年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0%以上,每年在本省就业的毕业生占直接就业学生总数的90%以上,招生规模和就业率每年在全省高职院校名列前茅。

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453人。其中专任教师348人,专任教师中有硕士学位116人,副高及以上职称112人,双师型教师171人。现有青海省 “人才小高地”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教师中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名、“西部之光”优秀访问学者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1名、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2名、中国交通教育优秀中青年教师1名、全国交通技术能手1名、交通运输行业优秀科技人员1名、全国公路优秀科技工作者1名、第六届中国公路百名优秀工程师1名、第六届中国公路青年科技奖1名。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9人、省级骨干教师15人,校级专业带头人17人、校级骨干教师58人。教师中获教科研成果奖18项,其中省部级7项,获得授权专利60件。

专业设置:设有五院三部(交通土木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思政部、基础部、体育工作部),设置专业27个,专业覆盖交通运输、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土木建筑、资源与环境安全、财经商贸、旅游等7个大类。目前有16个专业设有11项证书等级考试,在校生参加考试通过率达60.47%。先后建成1个国家精品专业、3个国家级重点专业、2个国家骨干专业、1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专业、1个交通部重点专业、9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点。

产教融合:积极推进青海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吸纳成员单位138个,专业建设委员会10个,累计向集团成员单位输送现代学徒制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360余名,2020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建设单位。集团积极践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建有计算机网络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旅游管理3个现代学徒制班,并获批省级、国家级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建成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近五年培训收入3138.08万元,年均非学历培训40852人次。依托专业先后建成11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机制探索、学生实训、双师培养、社会服务、自我造血”六大功能,近五年技术服务到款额达5亿多元, 3次荣获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先后建成3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6个省级实训基地、1个交通行指委校企共享实训基地。

“三个五”发展顶层设计:学院通过多年的发展,凝练形成了“三个五”的发展顶层设计——“五大发展方略”、“五个方面文化精髓”、“五位一体”大思政工作格局。

——五大发展方略

—办学定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立足交通,面向社会,培养适应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

—办学方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九个坚持”的重要论述”为引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盯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

—办学理念:遵循以“一个导向(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二个并重(德能并重,教学与生产并重)、三个结合(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相结合、职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顶岗实训与就业相结合)、四个面向(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高原、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

—办学目标:实现“五个一流”的目标,即“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师资,一流的专业,一流的学生,一流的学校”。

—办学思路:通过“调结构、稳规模、提质量、增效益”的内涵提升途径,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个方面文化精髓

通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形成了“厚德、笃学、求实、创新”的校训;“脚踏实地、勇攀高峰”的学院精神;文明、守信、勤学、自强的校风;修身、敬业、求真、善教的教风;勤勉、睿思、善学、砺能的学风。

——五位一体大思政工作格局

按照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整体要求,学院形成了“课堂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五位一体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148
校友会(高职二类)
492
高职排名
学校简介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连云港职业大学,1983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1999年3月,连云港职业大学与连云港市职教中心合并,更名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建院之初,学院与全国一百多所职业大学率先举起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旗帜,实现了“办起来”的历史性飞跃。2008年,学院搬入连云港市科教园区,建成了千亩美丽校园,办学条件和资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铸就了“大起来”的历史性跨越。2017年学院召开第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区域知名、业界有名、特色鲜明高职院校”的奋斗目标,开启了“强起来”的历史新征程。2020年,学院首次实现高职在院生万人办学规模,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全院上下正聚力提升学院办学综合实力,全力推动学院高质量改革发展,致力建设文明和谐最美校园,不断奏响学院高质发展的奋进强音。

学院位于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海滨城市,“一带一路”交汇点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江苏省连云港市,坐落在著名的西游圣境花果山脚下。占地面积1150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500余人,全日制在院生11000余人。学院设有机电工程学院、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与旅游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础课部(公共体育部)、思想政治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共11个教学单位。

学院开设近50个专业。物流管理、药品生产技术为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建筑工程技术、药品生产技术、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等4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药品生产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为省级重点专业,药品生产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为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建有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平台、技术研发中心)、1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院内产教融合企业6家,总投入7000余万元。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实施高层次人才、“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现有博士18人,硕士283人,正高32人,副高209人,硕士以上学位人数占比61.7%,副高以上职称人数占比49.4%。省、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等各类高层次人才50余人次。

学院秉承“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坚持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通过校政行企携手共建、深度合作,不断推进资源整合,着力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学院大力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1999年至今,与韩国、美国、法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菲律宾等国家高校互派教师和留学生。与加拿大荷兰学院联合举办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

面向未来,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抢抓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机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崇德向善、坚韧奋斗、务实创新、勇立潮头”的新时代“连云港精神”,全力谱写学院事业“强起来”的新篇章,为连云港市开创“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新境界、为江苏省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在前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奖学金设置

一、        国家奖学金:每人每年8000元,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名额由国家确定;

二、        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每年5000元,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励面占学生总人数的3%;

三、        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2000-4000元(分三档),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占学生总数的16%;

四、        连云港市市政府奖学金:每人每年2000元,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年奖励140-160人;

五、        连云港市市政府助学金:每人每年1000元,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年资助600-700人;

六、        连云港市福建商会奖学金:每人每年1500元,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年奖励30-40人;

七、        校内奖助学金:

1.    优秀学生奖学金

1)    一等1000元/学年  占学生总人数6%

2)    二等 400元/学年  占学生总人数10%

3)    三等 200元/学年  占学生总人数10%

2.    各学院奖助学金设置情况

1)    机电工程学院:爱心奖学金,2000元/人/年,每年20人;

2)    公共管理学院:“红烛”助学金,特等1000元/人,一等500元/人,二等400元/人,三等300元/人,每年8人;

3)    信息工程学院:帮困助学金,200元/人/月;

4)    艺术与旅游学院:连云港书店帮困助学基金、绿叶助学基金,100元/人/月,每年20人;“艺旅阳光奖学金”2000元/人/年、1000元/人/年,每年10人;

5)    建筑工程学院:帮困助学金,200元/人/月,每年20人。

八、        助学贷款:

1.    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均可凭录取通知书在当地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

2.    在校生每年有400-500人可申请生源地贷款。

九、        特困生补助:

经学校考察,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由学校提供生活补助或设立校内勤工俭学岗位,每人每月补助40-120元。

十、        临时补助

对有临时困难的学生以及特困生寒暑假往返学校,给予临时补助100-300元。

 


  中专 2022-12-16 21:11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和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哪个好?奖学金多少钱?学费多少钱一年?

    1楼

  • 中专学校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奖学金多少钱?学费多少钱一年?

    2楼

  • 中专学校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怎么样,好不好?

    3楼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在江苏省排名第19。江苏省开设旅游管理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 中专学校

    2020年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费表|招生名额|专业介绍

    4楼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旅游管理学费:47001.2020年旅游管理学费:4700;2020年旅游管理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江苏旅游管理理科专科批普通类三年

  • 中专学校

    旅游管理专业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学费(最新学费)

    5楼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旅游管理学费:47001.2022年旅游管理学费:4700、旅游管理(校本部)学费:4700;2022年旅游管理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河北旅游

  • 中专学校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和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哪个好?学生宿舍环境好吗?重点的专业?

    6楼

  • 中专学校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和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哪个好?招生咨询联系办式?有哪些专业?

    7楼

  • 中专学校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和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哪个好?重点的专业?学生宿舍环境好吗?

    8楼

  • 中专学校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录取办法?重点的专业?

    9楼

  • 中专学校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和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哪个好?重点的专业?有哪些专业?

    10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