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2021 | 综合 | -/398(普通类二段) | /() |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2020 | 综合 | -/361(普通类二段) | /() |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常见应用型 数字媒体内容艺术设计与制作基本原理、生产流程与方法,具备基本的数字媒体产品或应用 内容创意策划能力,数字平面、三维媒体静态、动态与交互创意设计与表达制作能力,原型 制作与二、三维数字媒体内容较熟练的生产制作能力,从事数字媒体内容艺术设计与管理工 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数字媒体内容开发生产业,在数字媒体内容创意、设计、制作岗位群,从事数 字媒体内容开发的视听与交互创意策划设计、平面与三维数字媒体应用内容可视化与虚拟化 生产制作或相关管理服务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基本的语言沟通、创意创新、协作执行等素质与能力;
3.具备数字媒体内容开发生产行业机构中相关的管理与服务能力;
4.具备数字媒体应用内容项目开发创意策划、项目调研与用户体验实施能力;
5.具备数字媒体应用内容视听设计、交互设计、整合应用设计等创意艺术设计能力;
6.具备数字媒体应用内容原型制作及艺术设计相关生产制作能力;
7.掌握数字艺术、数字媒体基础知识,了解数字媒体技术与媒体传播基本知识,掌握数 字媒体应用内容创意设计制作的主要方法。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设计基础、交互设计程序与方法、信息可视设计、网络应用设计、三维设计技法、虚拟 应用设计、交互技术基础、交互原型制作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数字媒体内容创意设计思维、过程与方法,计算机应用设计制作软件与项目 课程等实训。
在数字媒体内容开发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Adobe平面设计师Adobe Flash交互设计师Adobe网络设计师3ds Max制作员
Unity应用能力认证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网页美术设计数字影像技术美术绘画 美术设计与制作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398 |
| 吉林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67 |
| 内蒙古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57 |
| 山西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55 |
| 河北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历史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30 |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隶属于山东省广播电视局,与省教育厅共管,是省内唯一一所广播影视及大众传媒类国有公办普通高校。
学院前身是1960年创建的山东省广播学校,1982年更名为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2008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建立山东传媒职业学院。2014年,山东省出版技工学校并入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学院以“依托传媒,服务传媒”为办学理念,“校媒融合”为办学特色,“唯真尚能”为校训,倡导“务实、严谨、灵动、和谐”的校风,“心致诚、业致精”的教风和“乐学善思”的学风,以建设“全国知名、省内一流”的文化传媒类高职院校为目标。
二、办学规模
学院建有章丘校区和文东校区。章丘校区为主校区,占地面积近千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文东校区占地面积30余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拥有省级广电媒体标准的大型演播中心,建有可满足直播要求的600平方米高清演播室、200平方米高清演播室、100平方米虚拟演播室,并设立了数字视频非线性编辑工作站机房、苹果后期包装机房、摄影棚等实训场地。馆藏图书50万册。
设有播音主持系、影视制作系、新闻传播系、信息工程系、动画系、艺术设计系、基础教学部、思政教学部八个教学机构26个专业和实训中心、信息网络中心、图书馆三个教辅机构,面向全国16个省份招生,目前共有在校生近万人,现有教职工近400人。
三、教育教学
(一)专业建设
拥有播音与主持、摄影摄像技术、新闻采编与制作3个省级特色专业,广播影视制作、广播电视技术2个省级品牌专业群,11门省级精品课程,100余项省级以上课题,广播电视网络技术、播音与主持、广播影视节目制作3个省级教学团队。主持与播音专业和摄影摄像技术专业被国家财政部、教育部评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重点建设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获得山东省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项目立项。
(二)人才培养
近年来,跟随媒体业态的新变化新发展,学院搭建了包括报纸、广播电视台、网站、记者站、新媒体、实训中心在内的“六位一体”全真型全媒体校园平台,构建了“校媒融合”办学模式。与山东教育卫视深度合作,在山东教育卫视设置编导、摄影摄像、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等顶岗实习岗位,山东教育卫视选派一线专家对学生实习进行全程指导。在“校媒融合”办学模式基础上,学院按照“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适应全媒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思想品德、知识体系、综合素质、职业能力”为培养要素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实施“全真环境,融通立交”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发展型高素质技能人才。
(三)实习实训
学院秉承“依托传媒、服务传媒”的办学理念,建立校内外教学科研实践基地180余家,为学生提供了资源丰富的实习场所。校内现有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学院网站、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电视台等多种先进实训条件;校外依托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教育卫视、山东广电网络中心及各地市电视台、影视中心等丰厚的实习实践资源,使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学生”到“媒体人”的身份转换。
四、科研成果
近年来,学院科研水平持续提升。获得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得全国广播影视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得全国新闻出版行指委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15年学院成功中标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大招标课题“关于完善山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研究”,并于2019年顺利结题;先后承担了山东省教育厅新闻采编与制作、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开发工作与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广播电视技术2个专业国家广播影视行指委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牵头修订广播影视类专业目录。2019年,100余项专业成果荣获省级以上奖项。
五、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有专任教师283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50人;教师中硕士以上学历103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59%以上,实习指导教师和兼职专业课教师均具有高级职业资格或中级专业技术资格。10位教师进入省职业教育专家库;6位教师进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媒体融合发展专家库。同时,积极引入行业力量,聘请多位行业知名一线专家学者,从事专业带头人工作;引进高水平传媒行业大师与学院专业教师队伍组建“大师工作室”,建有黄宝福、郭战江、蔡可玉等多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充分发挥技能大师在教育教学实践和专业研究领域的示范作用。
学院高度重视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按照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定期安排教师到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教育卫视等合作单位从事业务实践、教学研究,指导学生顶岗实习,落实每5年一个周期的全员培训制度。
六、招生就业、创新创业
学院紧跟传媒业态发展趋势,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新增了网络新闻与传播、移动互联应用技术、游戏设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专业。2018年以来,陆续开展山东省高职(专科)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工作。2020年,新生中共有326人录取分数超过一段本科线,普通类最低录取分340分,在驻济专科院校中名列前茅,录取人数3769人,招生计划完成率99.2%,报到人数3605人,报到率95.6%,录取人数和报到人数均创历史新高;总体就业率达87%。
学院以创新创业、校企合作带动就业增长点,成立创业学院,设立“创业园”“孵化园”等,立项了“泉城众创”项目;打造山传两岸青创基地。截至2019年,大学生创业园区累计引进社会示范企业、大学生实体及模拟企业项目39家。先后承办山东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首届实战型《大学生创新创业特训营》等活动,赢得主办方的高度评价和较好的社会反响。校企合作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和深化,在2018年校企合作班成功运行基础上,新增软件技术等4个专业的校企合作班,校企合作正在向各专业全面铺开。
七、党建工作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党委书记带头讲党课、邀请省委专家教授来校解读宣讲、拍摄宣传片、开设“山传思政”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学习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
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2018年实施党委书记抓基层党支部突破项目,成立党建工作推进办公室,制定系列制度措施,党支部建设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积极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各党支部根据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创出了支部品牌,如影视制作系党支部的“先锋讲坛”、新闻传播系党支部的“一学、二爱、三走进、齐参与”品牌建设。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基于大思政工作理念,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探索基于思政教育和实践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改革,持续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13年以来,学院联合大众网启动了《追寻中国梦》系列采访活动,集思政教育和专业实践于一体,该活动成为我省思政教育的一个品牌,先后列入全国高职素质教育精品项目、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建设计划重点项目,获得全国广播影视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等荣誉。
八、校园文化
学院已形成“大学第一课”“传媒思维”“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校园主题文化活动,打造了一批诸如“山传蓝马甲社情国情观察团”“追寻中国梦·匠心筑梦”等与专业结合密切,并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的品牌文化活动。
学院立足现代传媒与国学文化的融合,成立国学院。建立“国学大讲堂”,并与山东大学国学大学堂、广东中山国学会、曲阜孔子文化园等单位达成文化共建关系,对引导学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九、信息化建设
学院运用虚拟化、云平台、大数据技术,将各业务系统、数据、信息进行深度整合、集中展示、统一访问。运用大数据分析为学院的决策提供了有效数据支撑手段。在云平台的基础上,学院正以实训中心为重点,建设集融媒体综合实训平台、全媒体交互式演播综合实训平台、媒资综合生产实训平台、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为一体的媒体融合综合实训云平台。平台能够满足网站、微信、App等多终端多渠道的内容发布与教学需求,全面适应传统业务与新媒体业务在资源、形态、渠道、终端、平台、技术等方面的融合。
十、社会服务
学院设有山东省新闻出版局职业技能鉴定所、山东省新闻出版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山东省广播影视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山东省广播影视系统普通话水平测试站、教育部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教育工程培训基地等社会服务平台,并与中国传媒大学合作开展了11个专业的本科现代远程教育、3个专业的专升本函授教育、4个专业的自学考试(独立本科)网络助学教育。2019年,学院联合齐鲁晚报发起的“飞‘阅’山东,爱我‘崮’乡--VR航拍及全媒体采风活动”,引起较大社会反响。
十一、荣誉奖项
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全省广播电视系统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平安建设先进基层单位”等称号。在“山东教育总评榜”中,荣获“最具专业特色院校”和“就业前景十佳院校”。获评“山东最具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山东高校校园文化宣传奖”“山东省青年志愿先进集体”。连续两年在山东省属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连续两年获评“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坐落于辽宁省会沈阳市,是一所公办性质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前身为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和辽宁水利职业学院,两校均始建于1951年,拥有70年的办学历史,办学经验丰富,特色鲜明。2018年8月,根据十二届省委常委会第103次会议精神,两校合并,组建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分为南、北两个校区,南校区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校区总占地面积47.7万平方米,北校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总占地面积8.5万平方米,新校区占地面积38.35万平方米,实验林场有林地面积4067万平方米。
学校是辽宁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50强高校、国家百所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辽宁省高校创业教育示范校、中国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全国文化育人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辽宁省生态环保产业校企联盟理事长单位、辽宁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全院共有教职工782人,有专任教师560人,其中教授52人、副教授156人;博士研究生16人、硕士研究生357人;其中省级教学名师9人,行业教学名师6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3人,省级青年科研骨干5人,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团队4个。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565人,设有林学院、农牧学院、园林学院、水利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木材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生态旅游学院、环境艺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2个二级院和基础部、体育教学部等2个教学部,共开设林业技术、园林技术、水利工程、家具设计与制造、森林生态旅游、建筑工程技术、供用电技术、工程测量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等67个专业19个专业方向。
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实训基地4个,辽宁省重点实训基地9个,校内实训基地及各类专业实验室和标本室211个,其中生物技术(园艺)实训基地、家具设计与制造基地为国家级立项建设项目,校外实习基地174个。拥有6个国家级专业资源库,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精品课程。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865万元,图书61.9万册。拥有国家重点专业2个,全国行业重点专业2个,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3个,辽宁省示范专业7个;辽宁省品牌专业7个,辽宁省对接产业集群示范专业7个。
学校学生工作活跃,文化生活丰富。建有爱心社团、巧匠俱乐部、绿叶协会、E时代社团、明理学社、摄影美图协会、篮球、足球、乒羽等各类学生社团43个,活动形式多样,寓教于乐。学校有体育馆、室外灯光球场等设施,满足各类活动和大型集会。
学校十分重视校企合作,在不断提高办学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和开拓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打通就业渠道,创造就业机会,搭建就业平台。与亿利生态修复股份有限公司、辽宁三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双汇集团、圣象集团、希尔顿全球酒店集团、上海迪士尼乐园、辽宁宏图创展测绘勘察有限公司等500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每年为近4000名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12000余个,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居全国职业院校前列。

辽宁传媒学院网络与新媒体和艺术设计(数字动画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网络与新媒体和艺术设计(数字动画设计)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网络与新媒体就业前景和艺术设计(数字动画设计)就业前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介绍和艺术设计(数字动画设计)专业介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2020年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费:60001.2020年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费:6000;2020年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辽宁数字媒体艺术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2021年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费:60001.2021年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费:6000;2021年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辽宁数字媒体艺术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2022年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费:60001.2022年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费:6000;2022年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辽宁数字媒体艺术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费:60001.2022年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费:6000;2.2021年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费:6000;3.2020年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费:6000;2022年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学费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辽宁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录取分数线为234分(物理类)。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在招生省份:辽宁、广西。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地区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在辽宁省物理类排名第2。辽宁省开设物理类数字媒体艺术设计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在辽宁省排名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录取分数为辽宁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34,最低位次是101952、辽宁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71,最低位次是48931。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录取分数线1.2021年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录取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辽宁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录取分数线为234分(物理类)。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辽宁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历史类专科批普通类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代码:550103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2022年在辽宁、广西等2个省市开设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550103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辽宁专科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