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安徽师范大学 (最高/最低分) | 辽宁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历史学(师范) | 2021 | 文科 | -/592(本科一批) | -/607(本科一批) |
| 历史学类(历史学(师范)、世界史) | 2020 | 文科 | 582/570(本科一批) | 584/583(本科一批) |
| 历史学类(世界史、历史学(师范)) | 2019 | 文科 | -/572(本科一批) | 590/589(本科一批) |
| 历史学 | 2018 | 文科 | -/577(本科一批) | -/598(本科一批) |
| 历史学 | 2017 | 文科 | -/542(本科一批) | -/565(本科一批)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家机关、新闻出 版、文教事业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历史学科复合型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 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专业工作和历史学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 了解;
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与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4.熟悉古文字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及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 学、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历史学基本理论;
5.了解国内外历史学研究与教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史、世界史。
核心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外国历史要籍介绍及 选读、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考察、教学实习、读书报告、学术前沿讲座、 大学生科研立项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安徽 | 历史学(师范)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2 |
| 陕西 | 历史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9 |
| 云南 | 历史学(师范类)(花津校区)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4 |
| 四川 | 历史学(师范)(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3 |
| 重庆 | 历史学(师范)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4 |
| 海南 | 历史学(师范)师范类)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46 |
| 广西 | 历史学(师范)(在花津校区办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5 |
| 广东 | 历史学(非定向)(办学地点:花津校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9 |
| 湖南 | 历史学(师范)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2 |
| 河南 | 历史学(师范类)(花津校区)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0 |
| 山东 | 历史学(师范类)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67 |
| 江西 | 历史学(师范类)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5 |
| 福建 | 历史学(师范类)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9 |
| 江苏 | 历史学(师范,花津校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3 |
| 上海 | 历史学(师范)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4 |
| 黑龙江 | 历史学(师范类)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9 |
| 内蒙古 | 历史学(师范)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6 |
| 山西 | 历史学(师范类)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48 |
| 河北 | 历史学(师范)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6 |
| 天津 | 历史学(师范类)(花津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01 |
| 北京 | 历史学(师范)(学费待定)(专业办学地点花津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8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家机关、新闻出 版、文教事业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历史学科复合型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 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专业工作和历史学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 了解;
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与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4.熟悉古文字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及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 学、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历史学基本理论;
5.了解国内外历史学研究与教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史、世界史。
核心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外国历史要籍介绍及 选读、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考察、教学实习、读书报告、学术前沿讲座、 大学生科研立项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安徽 | 历史学(师范)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2 |
| 陕西 | 历史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9 |
| 云南 | 历史学(师范类)(花津校区)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4 |
| 四川 | 历史学(师范)(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3 |
| 重庆 | 历史学(师范)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4 |
| 海南 | 历史学(师范)师范类)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46 |
| 广西 | 历史学(师范)(在花津校区办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5 |
| 广东 | 历史学(非定向)(办学地点:花津校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9 |
| 湖南 | 历史学(师范)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2 |
| 河南 | 历史学(师范类)(花津校区)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0 |
| 山东 | 历史学(师范类)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67 |
| 江西 | 历史学(师范类)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5 |
| 福建 | 历史学(师范类)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9 |
| 江苏 | 历史学(师范,花津校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3 |
| 上海 | 历史学(师范)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4 |
| 黑龙江 | 历史学(师范类)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9 |
| 内蒙古 | 历史学(师范)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6 |
| 山西 | 历史学(师范类)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48 |
| 河北 | 历史学(师范)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6 |
| 天津 | 历史学(师范类)(花津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01 |
| 北京 | 历史学(师范)(学费待定)(专业办学地点花津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8 |
本专业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质,将史学“求真”与“致用”相统一,在保存人类共同记忆,强化国家和族群的文化认同,维护和普及人类最基本价值准则等方面成为具有广泛适应能力的专门人才。就业去向包括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各级各类学校及企事业单位及国有大中型企业等。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考古学通论、中国历史地理、史学史、中国文化史、中国经济史、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关系史等。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辽宁 | 历史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1 |
| 历史类 | 598 | ||||
| 广西 | 历史学(4800元/年,在沈阳蒲河校区办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3 |
| 广东 | 历史学(非定向)(办学地点:沈阳蒲河校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9 |
| 湖南 | 历史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9 |
| 河南 | 历史学(沈阳蒲河校区)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1 |
| 安徽 | 历史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7 |
| 吉林 | 历史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60 |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濒临浩瀚长江,傍依灵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汇安徽人文之灵杰,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特色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部校共建新闻学院试点单位,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12月成建制迁至芜湖。后又经历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刘少奇题写校名)、安徽工农大学等几个办学阶段。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郭沫若题写校名)。2005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
在九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刘文典、周建人、郁达夫、苏雪林、陈望道、朱湘、朱光潜、王星拱、杨亮功、程演生、陶因、张慰慈、丁绪贤、项南、许杰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先后汇聚在菱湖之畔、镜湖之滨,著书立说,弘文励教。经过一代代师大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培育后学、薪火相继、言传身教,砥砺出“厚重朴实、至善致远、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淀出“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培育出“勤学慎思、质朴谦逊、知行合一、求实求新”的学风,凝炼出“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校训。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全日制高等专门人才近30万名。
学校现有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历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学院等18个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并办有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附中、附小和附幼。
学校学科涵盖了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11个门类,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教育等不同层次,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留学生教育等不同类型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入选安徽省高峰学科6个,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2个,安徽省重点学科18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3个。现有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1个,本科专业88个。
学校现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1个,安徽省重点智库1个,安徽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6个,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安徽省工程实验室3个,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线下课程3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双语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
学校现有教职工2570人(不含“三附”),其中专任教师1793人,教授、副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1000余人。拥有“长江”1人、国家“杰青”1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科院“百人”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家“优青”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9人、省政府“特殊津贴”11人,安徽“特支计划”3人、安徽“百人”8人、安徽“皖江学者”特聘教授13人和讲席教授4人、青年皖江学者7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40人和后备人选75人,共有在职的省级以上人才称号(荣誉)教师450多人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8个,省级教学名师29人,省级教坛新秀41人。各类在籍学生500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7400余人、研究生6900余人、留学生290余人、成人教育生16000余人。
校园占地总面积202.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7.0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54亿元。学校图书馆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藏书丰富,种类齐全,现有纸质图书303.17万册,电子图书251万种,电子期刊6.89万种,数字资源101种,古籍文献19万余册,古籍善本700余种,其中《洪武正韵》为国内唯一不配不补全本。学校办有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安徽师范大学学报》《高校辅导员学刊》《学语文》《安徽师大报》等多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报纸。
学校是全国首批获准招收公费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也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安徽省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安徽省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学校先后接收60多个国家(地区)的长短期进修和学历教育留学生5000余人次,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韩国、日本、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地区)的几十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和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并与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共建了孔子学院、在乌克兰扎波罗热国立大学设立了孔子课堂。拥有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硕士项目1个,校际联合培养项目12个。
学校拥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中心、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全国智慧教学示范基地、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究培训基地、全国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安徽省特种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文化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足球D级教练员培训考试基地、国家级大学生理科实践教育基地、全国社会组织教育培训基地、安徽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等社会服务平台。
奋进新时代,勇担新使命。学校正在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秉承“特色、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2352”发展计划,忠诚尽职、奋勇争先,知重负重、实干苦干,奋力朝着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加速迈进,努力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安徽师大的智慧和力量。
(一)政府设立的奖助学金
1.国家奖学金
中央政府出资设立,学校于每年的9—10月份评定,名额不定,每人8000元。
2.国家励志奖学金
中央政府出资设立,学校于每年的9—10月份评定,名额不定,每人5000元。
3.国家助学金
中央政府出资设立,学校于每年的9—10月份评定,名额不定;分3个档次,分别为2000元、3000元、4000元。
(二)学校设立的奖学金
1.优秀新生奖学金
学校于每年的9—10月份在大一新生中评选,名额不定。
特等奖:每人20000元;
一等奖:每人15000元;
二等奖:每人10000元;
三等奖:每人5000元。
评选条件:
特等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高考文、理科前10名。
一等奖:高考成绩名列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高考文、理科前30名者;或高中阶段参加全国数学、物理、生物、化学、信息科学等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获得者。
二等奖:高考成绩名列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高考文、理科前50名者;高中阶段参加全国数学、物理、生物、化学、信息科学等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获得者,或省(直辖市、自治区)赛区一等奖获得者。
三等奖:高考成绩名列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高考文、理科前100名者;高中阶段参加全国数学、物理、生物、化学、信息科学等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三等奖获得者,或省(直辖市、自治区)赛区二等奖获得者。
2.优秀学生奖学金
优秀学生奖学金从学生入学的第二学年开始评定,学校于每年的9—10月份评选,第四学年的评选在3月份进行。
一等奖学金,每人1600元,按学生数的5%评选;
二等奖学金,每人1200元,按学生数的10%评选;
三等奖学金,每人800元,按学生数的10%评选。
(三)社会团体或个人设立的奖助学金(部分)
1. 朱敬文奖学金
设立者 香港朱敬文教育基金会
奖助范围 品学兼优的在校大学生
奖助金额 特别奖学金5000元/年·人、奖学金2000元/年·人,共计274人,59.9万元
2. 荣芝奖学金
设立者 香港荣芝基金会
奖助范围 品学兼优的在校大学生
奖助金额 特别奖学金5000元/年·人、奖学金2000元/年·人, 共计100人,23万元
3.叶圣陶奖学金
设立者 苏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
奖助范围 全日制在读师范类二至四年级本科生
奖助金额 3000元/年·人,19人,5.7万元。
4. 晨光奖助学金
设立者 晨光基金会
奖助范围 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奖助金额 3000元/年·人,50人,15万元
5. 华民慈善基金会大学生就业扶助项目
设立者 北京华民慈善基金会
奖助范围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年级学生
奖助金额 3000元/年·人,100人,30万元
6. 精锐奖学金
设立者 上海精锐国际教育集团
奖助范围 英语、数学、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专业品学兼优学生
奖助金额 特等奖5000元/年·人,奖学金2000元/年·人,共60人,15万元
7.杨燕制药助学金
设立者 芜湖杨燕制药有限公司
奖助范围 家庭经济特殊困难的全日制在读本科生
奖助金额 2500元/年·人,40人,10万元
8.校教育基金会宝文基金新生专项助学金
设立者 王大明先生
奖助范围 2017级家庭经济困难新生
奖助金额 800元/年·人,200人,16万元
9.校教育基金会“迎客松”助学金
设立者 芜湖卷烟厂
奖助范围 家庭经济特殊困难的芜湖、宣城、池州、黄山籍全日制在读本科生
奖助金额 2000元/年·人,46人,9.2万元
还有34项尚未列出的社会奖助学金资助项目,请关注安徽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网站(链接:http://xsc1.ahnu.edu.cn/5024/view/174163?refresh)。
辽宁大学是一所具备文、史、哲、经、法、理、工、管、医、艺等学科门类的省属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即沈阳崇山校区、沈阳蒲河校区和辽阳武圣校区。学校占地面积2222亩,校舍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
辽宁大学源起于1948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在沈阳建立的商业专门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专门商科高校。1953年,东北商业专科学校合入东北财经学院。1958年,东北财经学院、沈阳师范学院的部分科系与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辽宁大学,朱德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6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8万余人,硕士研究生7400余人,博士研究生近880人。现有教职工2599人,其中专任教师1550人。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双聘院士4人(特聘教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6人,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4人,中科院“百人计划”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3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入选者54人;有国家级和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11个,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31人。
学校设有27个学院,62个研究院;有本科专业7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9个,MBA(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JM(法律硕士)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中国语言文学、哲学、法学、化学、统计学、中国史、物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1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哲学8个博士后流动站;有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和金融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6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A类行列。
学校“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有4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2个CTTI来源智库。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级智库、1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学校公共服务体系较为完善,设有图书馆、校史馆、档案馆、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等。图书馆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馆藏文献363万册(件),其中古籍善本书800余种,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是联合国出版署指定的联合国文件托存图书馆。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珍藏2000余件文物和1.6万余号生物标本。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建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个,与33个国家的138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培养长期留学生18000余人,短期留学生4900余人;精心打造孔子学院品牌,分别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塞内加尔达喀尔大学共建孔子学院。
面向未来,辽宁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
招生咨询:024-62202299

辽宁大学保险学和历史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保险学和历史学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保险学就业前景和历史学就业前景,保险学专业介绍和历史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保险学和历史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保险学和历史学录取分数线(辽宁)

辽宁大学金融学和历史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历史学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历史学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历史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历史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学和历史学录取分数线(辽宁)

辽宁大学财政学和历史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财政学和历史学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财政学就业前景和历史学就业前景,财政学专业介绍和历史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财政学和历史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财政学和历史学录取分数线(辽宁)

辽宁大学数字经济和历史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字经济和历史学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字经济就业前景和历史学就业前景,数字经济专业介绍和历史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字经济和历史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数字经济和历史学录取分

辽宁大学经济统计学和历史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统计学和历史学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统计学就业前景和历史学就业前景,经济统计学专业介绍和历史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统计学和历史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统计学和

辽宁大学国民经济管理和历史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民经济管理和历史学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民经济管理就业前景和历史学就业前景,国民经济管理专业介绍和历史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民经济管理和历史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国

辽宁大学经济学和历史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历史学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历史学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历史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历史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历史学录取分数线(辽宁)

辽宁大学哲学和历史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哲学和历史学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哲学就业前景和历史学就业前景,哲学专业介绍和历史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哲学和历史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哲学和历史学录取分数线(辽宁)物理类年份哲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辽宁大学安徽历史学2015一批文科623辽宁大学安徽历史学2015一批文科623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辽宁大学安徽历史学2016一批文科559辽宁大学安徽历史学2015一批文科623辽宁大学安徽历史学2015一批文科623辽宁大学安徽历史学2014一批文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辽宁大学安徽历史学2016一批文科559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辽宁大学安徽历史学2016一批文科559辽宁大学安徽历史学2015一批文科623辽宁大学安徽历史学2015一批文科623辽宁大学安徽历史学2014一批文科562辽宁大学安徽历史学2013一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