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山东财经大学 (最高/最低分) | 鲁东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9 | 理科 | -/555(本科批) | -/521(本科批)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9 | 理科 | -/554(本科批) | -/521(本科批)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9 | 文科 | -/570(本科批) | -/552(本科批)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9 | 文科 | -/567(本科批) | -/552(本科批)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8 | 理科 | -/563(本科批) | -/526(本科批)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8 | 理科 | -/559(本科批) | -/526(本科批)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8 | 文科 | -/587(本科批) | -/564(本科批)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8 | 文科 | -/578(本科批) | -/564(本科批)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7 | 理科 | -/563(本科批) | -/466(本科批)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7 | 理科 | -/562(本科批) | -/466(本科批)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7 | 文科 | -/560(本科批) | -/508(本科批)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7 | 文科 | -/553(本科批) | -/508(本科批) |
国家级特色专业 “十二五”级特色重点学科
培养层次:研究生 本科生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系统地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具有扎实的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在涉外经济贸易政策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国际化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下设两个方向:跨国投资和贸易实务方向。跨国投资方向侧重培养学生熟悉国际投融资环境,能够进行跨国投资运作。贸易实务方向侧重培养学生掌握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能够熟练地进行外贸流程运作。
二、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地接受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2.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金融等方法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3.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
4.了解国际投融资环境和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法规;
5.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
6.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够熟练利用计算机工具手段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三、主干课程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双语)、金融学、国际金融实务(双语)、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财务会计、跨国公司、计量经济学、国际市场营销(双语)、外贸运输与保险、国际服务贸易、世界经济概论、世贸组织法、国际商法、国际商务函电(英)、国际商务谈判、国际投资、(双语)等。
四、学位授予
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可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五、招生科类
文理兼招。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经济与贸易类(包含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国际商务)(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7 |
| 文科 | 563 | ||||
| 海南 | 经济与贸易类(包含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轻济、国际商务)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6 |
| 广西 | 经济与贸易类(4900元/年,在圣井校区办学,包含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国际商务)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8 |
| 文科 | 547 | ||||
| 广东 | 经济与贸易类(非定向)(020401.国际经济与贸易+020402.贸易经济+120205.国际商务)(办学地点:圣井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0 |
| 历史类 | 557 | ||||
| 江西 | 经济与贸易类(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国际商务)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9 |
| 福建 | 经济与贸易类(含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国际商务)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2 |
| 安徽 | 经济与贸易类(4900元/年;含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国际商务)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3 |
| 文科 | 600 | ||||
| 黑龙江 | 经济与贸易类(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国际商务)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41 |
| 文科 | 493 | ||||
| 吉林 | 经济与贸易类(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国际商务)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86 |
| 文科 | 527 | ||||
| 辽宁 | 经济与贸易类(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国际商务)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6 |
| 山西 | 经济与贸易类(包含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国际商务)(办学地点圣井校区)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12 |
| 文科 | 547 | ||||
| 天津 | 经济与贸易类(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国际商务)(圣井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93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25 |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中韩合作)(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类二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454 | ||
| 海南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3 |
| 广西 | 国际经济与贸易(51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42 |
| 浙江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68 |
山东财经大学是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共建高校,坐落于享有泉城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办学规模较大、办学特色鲜明,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主,兼有文、法、理、工、教育、艺术八大学科门类,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声誉和知名度的财经类大学。
历史沿革
学校于2011年7月4日由原山东经济学院和原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2012年6月9日正式揭牌成立。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岚清、姜春云、王丙乾、陈至立等题词祝贺。山东经济学院的前身山东财经学院,创建于1952年,由山东会计专科学校与齐鲁大学的经济系合并组建而成,是山东省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也是全国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之一。“文革”期间,山东财经学院中断办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办学,更名为山东经济学院。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山东财政学院始建于1986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是财政部直属六所高校之一。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学校领导管理体制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2012年8月23日,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在济南签署协议,共同建设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12月,学校入选山东省“省部共建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是我省第一所省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也是我省内涵提升和名校建设工程第一所重点支持的高校。2017年12月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明确了全面建成全国一流财经特色名校发展目标和“坚定一流目标,贯穿两条主线,突出三个重点,实施四大战略”的1234发展思路。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燕山、舜耕、圣井三个校区,占地3000余亩。学校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基础设施和实验设备。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高等学校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26个,省级实验室11个,各类实验室150多个,各类实践教学基地306个。校舍建筑总面积98.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8亿元。图书馆藏书347.9万册,电子图书743万册,实现了与省市图书馆图书资源共享。建有现代化演播中心、CATV教学系统和千兆以太校园网络系统。设立了雅思机考考点,成为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在中国大陆的第27个官方考点。
学科专业
学校现设有24个教学院(部),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30000余人。拥有62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一流专业建设点占招生专业总数的63.46%;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7个,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专业(群)3个。拥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017年12月,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学校两个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为B+,两个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为B-,成为有两个以上B+学科的三所省属高校之一,成为山东省唯一拥有B以上经管学科的省属高校,整体学科实力进入全国财经高校前10名。2020年12月,学校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名单;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名单,其中,应用经济学为“高峰学科”建设学科。应用经济学进入“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10%,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先后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师资队伍
学校具有一支教学科研水平较高,学历、年龄、专业技术职务和学缘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90人,其中教授261人、副教授62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982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2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人选2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8人,“泰山学者”工程人选1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4人,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20人,全国优秀教师16人,省级教学名师20人,山东省齐鲁文化名家1人,山东省金融高端人才4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人才培养
学校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顺利通过201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是省本科综合评价招生试点高校,拥有免试硕士研究生推荐资格。学校成立荣誉学院,实行荣誉学位制度,设有拔尖人才、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一流教材7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1门。在近三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省部级以上45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2项,二等奖17项。在全国“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高水平竞赛中屡获嘉奖。2016年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3项全国金奖,以团体总分第19名的优异成绩获得全国优胜杯;2019年获“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省内唯一1项全国金奖,获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首次成为“挑战杯”发起高校,实现历史性突破;2020年获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3项,以全国高校第31名的优异成绩再次捧得优胜杯。近四年来,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5项;学校位列2015-2019年全国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人文社科类高校第三位。与历下区人民政府共建的大学生创业园获评2016年教育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学校大学生男子排球队荣获“世界大学生五球锦标赛”排球冠军(2010年)、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三连冠(2008—2011年)、全国学生运动会男子排球两届冠军(2012年、2017年)。我校毕业生多年来一直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高度评价,就业质量、就业层次稳居全省高校前列。
科学研究
近三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505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项、教育部项目35项、省部级项目367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108项;被SCI、EI、ISTP和SSCI等检索收录论文779篇;获得科研经费共计9118.85万元。参与共建“中国财政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会计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平台;建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省首批重点新型智库1个。共承担建设34个省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平台。学校主办《经济与管理评论》和《山东财经大学学报》两种学术期刊,其中《经济与管理评论》入选2017-2018年度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18年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获准立项23项,其中获批两项国家级重大课题,实现了学校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立项的突破。2021年,首次获批“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28项成果获山东省第三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经济学、管理学成果获奖等级和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在第一届山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奖评选中,我校共有4项研究成果获奖,获奖数量位居全省高校第一。
国内外合作交流
学校是“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理事单位,国家留学基金委“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合作院校,北京洪堡论坛—齐鲁论坛主办单位、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评审合作单位,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ASREU)创始成员高校之一,亚太管理学院联合会(AAPBS)大陆12所高校之一,是“一带一路”财经类大学联盟高校之一。现已与美国等20余个国家的10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广泛稳定、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关系。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并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福特汉姆大学,英国龙比亚大学、埃塞克斯大学,法国雷恩第一大学,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新西兰Unitec理工学院,捷克布拉格经济大学,日本东京经济大学,中国台湾地区铭传大学、世新大学等国(境)外大学合作40余个海外访学项目,每年选派数百名学生赴海外访学或本科生攻读研究生项目,实施本科、研究生双学位教育。同时,学校还是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认可学历高校,具有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资格。通过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成立欧美同学会。与山东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近年来,为财政部、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税务局等单位举办多种形式、不同层次培训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学校地处山东省济南市中东部,地理位置优越,学校共有5个校区,由西向东分别是舜耕校区:济南市舜耕路40号;燕山校区:济南市二环东路7366号;圣井校区:济南市经十东路18602号;明水校区:济南市经十东路东首大学路1686号;莱芜校区:莱芜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财大街5号。
济南又称泉城;,拥有天下第一泉之称的趵突泉及珍珠泉、黑虎泉和五龙潭四大泉群72名泉,众泉之水在市区北部汇流成波光潋滟的大明湖,与市区南部佛教、道教、儒教圣地千佛山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迷人景色。此外还有四门塔、灵岩寺、龙洞等景点,也是中外游人的必往之处。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处黄河中下游。古称齐鲁,既是当代中国经济最发达的沿海省份之一,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齐鲁文化的发祥地。她孕育了中国伟 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山东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其中,孔子故里曲阜和中国历史名山泰山分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还有约3000千年历史的齐国古都临淄、中国古代先贤孟子、孙子、墨子故居的遗址等。山东省是中国交通最发达的省份之一,高速公路、铁路四通八达,并有济南、青岛等国际机场和青岛、烟台、威海等重要港口。
学校坐落在“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烟台,是一所以文理工农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综合性大学。2012年,成为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2014年,获批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获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20年,被确定为山东省属21所“双高”建设高校之一。
【文化传承】学校于1930年始建于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千年古县莱阳,历经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胶东公学、胶东师范学校、莱阳师范学校、莱阳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学院等历史阶段,以吴伯萧、何其芳、臧克家、老舍、萧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名师先贤曾在这里弘文励教,培养了一大批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优秀人才,孕育形成了“厚德 博学 日新 笃行”的校训精神和“求是至善 尚实致用”的优良校风。2001年,原直属山东省交通厅、建校于1978年的山东省交通学校并入。2006年,学校更名为鲁东大学。
【办学条件】学校依山傍海,环境优雅,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省级花园式单位、省级文明校园。校园占地3450亩,校舍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1.7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4亿元。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十三五”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图书馆藏书250.7万册、电子图书108万种。在校生3万余人。
【学科建设】学校坚持学科立校,学科实力不断增强。现设25个学院、74个研究院(所)、62个本科招生专业,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拥有13个山东省重点学科。2020年,水利工程学科入选省属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项目,是全省同学科中唯一的“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学科。工程学连续两年稳定在ESI全球排名前1%。
【教学成果】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2012年,成为山东省首批教师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省级教师教育基地。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通过山东省美育评估和体育评估。现有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5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8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2个省级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3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在近三届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共获奖74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项(参与)、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7项。学校在2016-2020年全国师范类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位列全国第16位。
【科学研究】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建有科学与工程研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三类衔接配套、布局合理的创新平台体系,拥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山东省语言资源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等各类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8个。“十三五”期间,共立项国家级项目264项、省部级项目600项,立项经费22050万元;发表高水平论文1703篇,出版学术专著217部,授权发明专利339项、实用新型专利160项;获得省部级奖励69项。2020年度科研经费10019万元,连续两年突破亿元。
【师资队伍】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素质不断提升。现有专任教师1657人,正高234人,副高56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931人,具有国家级人才称号专家72人次、省级83人次。现有中国近现代史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国近现代史等9个省级教学团队,功能材料设计与合成团队、优势学科人才培育团队等2个省级科研团队,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17个。
【服务地方】学校深化科教、产教、校地融合,构建了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决策咨询、共建共享、文化传承与创新“五位一体”的服务地方工作模式。2016年以来,新增地方政府等战略合作伙伴9个、行业企业合作单位135家,校地校企合作共建烟台新旧动能转换研究院、烟台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等45个协同创新平台;共建绿叶生命与健康产业学院、拓伟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盈科法学院等多功能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承担社会委托项目654项,到账经费13554万元。学校连续多年当选国家海洋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单位,获批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获评“烟台发展突出贡献单位”“十佳驻烟单位”等荣誉称号。
【交流合作】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学校是原国家教委首批公布的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200所高校之一,是全国首批通过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正式认证的22所高校之一。每年长短期留学生人数1200余人。学校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130多所大学或机构建立了友好交流合作关系。现设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与法国昂热大学、西部天主教大学合建卢瓦尔孔子学院,与韩国南部大学共建烟台世宗学堂;与国外高校联合举办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日本二松学舍大学、韩国岭南大学举办1个博士联合培养项目;与国外多所大学合作开展“2+2”“3+1”“3+2”等模式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
【人才培养】“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这是历代鲁大人笃定的办学信念。九十多年来,一批又一批学子从这里迈出校门,踏入社会。迄今为止,学校共向社会输送了31万余名毕业生,他们以综合素质高、敬业精神强、基础知识牢和职业技能好,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尤为难得的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走出了以国际知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为代表的饮誉文坛的“鲁大作家群”。
目前,鲁东大学全体师生正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作为最高追求,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全面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持“综合性、应用型、国际化”发展定位和“党建引领、学科筑峰、育人为本”办学思路,进一步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着力提升发展层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大力推进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新师范建设,积极构建内涵质量提升与外延资源拓展双驱动的新发展格局,努力把学校建成人才培养质量高、科技创新能力强、服务地方成效好、优势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第十五条 生源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规定投档比例的,按生源省(区、市)规定执行;无明确规定的,学校按招生计划的100%确定提档比例。
第十六条 采用“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确定考生专业,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
第十七条 若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不能被录取,且服从调剂,根据投档成绩从高到低调剂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如不服从调剂,则退档。
第十八条 对于投档成绩相同的考生,根据生源省(区、市)规定不能确定考生位次时,在第一、二批高考综合改革省(市),依次按语文数学总成绩、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等级考试选考科目单科最高成绩、等级考试选考科目单科次高成绩由高到低录取;在第三批高考改革省(市),依次按语文数学总成绩、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首选科目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由高到低录取;在未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省(区、市),文科依次按语文、文科综合、数学、外语单科成绩由高到低录取,理科依次按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单科成绩由高到低录取。仍不能确定先后次序时,综合考虑考生志愿顺序等择优录取。
第十九条 艺术类专业按《鲁东大学2021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章程》执行。
第二十条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高水平运动队、保送录取运动员招生和免试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按教育部规定和我校发布的相关招生简章执行。
第二十一条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使用生源省体育类专业统考成绩,按综合分录取。综合分中,专业成绩占70%,文化课成绩占30%。若综合分相同,专业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若综合分、专业成绩均相同,按本章程第十八条规定确定先后次序。
第二十二条 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规则。
第二十三条 录取时,往届生与应届生一视同仁。
第二十四条 除舞蹈表演(招收体育舞蹈男方向)、舞蹈表演(招收体育舞蹈女方向)外,其他专业招生无男女比例限制。
第二十五条 录取时,认可生源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审定的政策性加分,考生分数以投档成绩为准。
第二十六条 在高考综合改革省(市),考生所填报的专业(组)志愿须满足该专业(组)选考科目要求。
第二十七条 报考英语、日语、法语、朝鲜语专业的考生,高考外语语种必须为英语。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不限制高考外语语种。
学校公共外语为英语,开设有俄语、日语公共外语班,请外语语种非英语、俄语、日语的考生慎重报考。
生物科学(中外合作办学)由鲁东大学与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合作举办。在校学习期间,部分课程采取中英文双语授课,请非英语语种的考生慎重报考。
第二十八条 录取时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 报考鲁东大学的考生可通过生源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查询方式查询本人录取结果,也可登陆鲁东大学本科招生网查询是否被鲁东大学录取。

鲁东大学生物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生

鲁东大学生物科学(师范类)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科学(师范类)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科学(师范类)就业前景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生物科学(师范类)专

鲁东大学地理科学(师范类)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地理科学(师范类)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地理科学(师范类)就业前景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地理科学(师范类)专

鲁东大学化学(师范类)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化学(师范类)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化学(师范类)就业前景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化学(师范类)专业介绍和国际经济

鲁东大学物理学(师范类)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理学(师范类)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理学(师范类)就业前景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物理学(师范类)专业介绍和

鲁东大学历史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历史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历史学就业前景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历史学专业介绍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等

鲁东大学传播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传播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传播学就业前景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传播学专业介绍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等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鲁东大学山东经济贸易类(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中韩合作办学)2015专科文科473鲁东大学山东经济贸易类(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中韩合作办学)2015专科理科468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鲁东大学山东经济贸易类(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中韩合作办学)2015专科理科4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鲁东大学山东国际经济与贸易2015二批文科568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鲁东大学山东国际经济与贸易2016二批理科528鲁东大学山东国际经济与贸易2016二批文科523鲁东大学山东国际经济与贸易2015二批文科568鲁东大学山东国际经济与贸易2014二批文科549鲁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鲁东大学山东国际经济与贸易2016二批文科523鲁东大学山东国际经济与贸易2016二批理科528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鲁东大学山东国际经济与贸易2016二批理科528鲁东大学山东国际经济与贸易2016二批文科523鲁东大学山东国际经济与贸易2015二批文科568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