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装饰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较强的造型能力、扎实过硬的专业技能,并能运用各种材料和技法,进行独立设计与制作(装饰浮雕、装饰画、布艺、漆艺等装饰品),对室内外各种空间进行科学的、符合审美需求的艺术化设计与改造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设置: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装饰图案、材料装饰画、电脑艺术设计(计算机辅助)、国画基础、陶艺设计与制作、布艺设计与制作、纤维设计与制作、漆艺设计与制作、墙面装饰彩绘、装饰雕塑等。
毕业生应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室内设计师;装饰美工(国家职业资格中级);电脑软件操作员(CoreIDRAW、3ds MAX、Photoshop,自选);Autodesk资格认证。
毕业生适应的职业岗位:装潢公司、家装公司、装饰品公司、展览馆、影楼、景观设计、家具设计、城市规划及影视制作等单位从事设计工作。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室内外环境 设计的相关知识,具备制作室内、室外设计效果图及施工图,以及完成不同类型工程项目的 方案设计能力,从事室内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建筑外立面设计以及室内外环境工程的施工 指导与项目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环艺公司、建筑或园林绿化公司、房地产公司、城建规划部门,在室内设计、 景观设计岗位群,从事室内环境设计、城镇小区规划、景观设计、园林绿化设计和工程实施、 项目管理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协调工程设计与施工,指导施工人员现场施工的能力;
3.具备与客户进行良好沟通及业务洽谈的能力;
4.具备制作室内设计效果图及施工图的能力;
5.具备完成不同类型的室内外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能力;
6.掌握室内外设计常用材料、施工组织、质量检验和工程造价知识;
7.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工作程序;
8.了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9.了解国内外环境艺术设计的前沿动态及发展趋势。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居住空间室内设计、公共空间室内设计、装饰材料与施工技术、园林绿化设计、城市广 场与水体设计、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园林工程与施工技术、建筑外立面设计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模型制作、室内环境与工艺设计等综合实训。
在环艺公司、房地产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建筑制图员 装饰装修工建筑模型设计制作员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建筑工程施工建筑装饰建筑表现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环境设计建筑学艺术设计学城乡规划
★ 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
★ 国家旅游局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
★“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职业院校分中心
★ 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实施单位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优秀院校
★ 中国·意大利政府合作职业培训项目实施单位
★ 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实施院校
★ 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实施院校
★ 教育部首批“江泰保险实用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项目实施院校
★ 陕西省“一带一路”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实施院校
★ “一带一路”职教联盟理事长单位
★ 陕西城镇建设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
★ 陕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 陕西省“平安校园”
★ 陕西省高教系统“文明校园”
★ 陕西省教育系统稳定安全工作先进集体
★ 各类奖、助学金覆盖率高达70%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根据省政府批准,西安外贸职工大学(陕西省对外贸易学院)于2016年12月并入学院。
学院位于古城西安,有长安和白鹿原两个校区,占地面积977.05亩,建筑面积34.2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13000余名。设有新商科学院(新道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旅游与文化学院(白鹿仓国际旅游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鼎利产业学院)、汽车工程与通用航空学院(博世汽车学院、京东通用航空学院)、对外贸易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学院)、学前教育学院、环境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0个二级院系和陕西职业教育(应用技术)研究院、乌克兰研究中心等多个教学科研单位。学院现开设54个专业,其中有“双高计划”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建设专业2个、国家骨干重点建设专业4个、陕西省重点专业10个,陕西省“一流专业”14个,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陕西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院系2个。
学院秉持“立德树人、质量强校,校企合作、促进就业,创新发展、服务地方”的办学思想,坚持“特色化、信息化、国际化,大合作、大联盟、大培训”的办学理念,以“扎根西安,服务陕西,全国领先,世界一流,打造现代服务业特色技术技能型人才高地”为办学定位,贯彻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以“德技并修,千天向上”为校训,确立了“全省第一、全国领跑”的办学目标。学院构建了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五方联动”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先后组建了陕西城镇建设职教集团、白鹿原大学城高校联盟、白鹿原文化研究会、白鹿原互联网+果业(樱桃)创新创业高峰论坛,发起组建了“一带一路”职教联盟,和企业共建了“混合制”、“现代学徒制”等多种模式的二级院系,持续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学院建立了一支由省级教学名师、行业企业技术骨干为专业带头人,以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主体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800余名,其中省级教学名师8名,省级教学团队2个,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比例达到92%。
学院遵循“专业建设与专业群协同、与产学研协同、与周边产业及文化资源协同”的原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建了10多个融“教学、实训、培训、服务”于一体的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开设了28个订单班。建有校内各类专业实训室227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5个,省级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6个;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技术服务联系点188个。校内职业技能鉴定站可为30余个职业资格和技术工种进行技能考核鉴定。
学院坚持把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职业文化与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成才需求相结合,培养德技兼修、多才多艺的复合型人才。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建设“理实一体化”的教育教学环境,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拓展学生创业空间,建有“陕西职业院校移动云教学大数据研究中心”、“陕西建筑工程技术检测中心”、“怡亚通全球供应链电子商务中心”。近3年来,学生在全国、全省技能大赛中获一、二、三等奖300多人次;毕业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毕业生综合评价称职率为99%,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学院注重校际、国际交流与合作。对口支援中高职院校5所、对口支持县乡职业教育中心12个。先后与澳大利亚、加拿大、比利时、西班牙、韩国、新西兰、印尼、乌克兰、巴基斯坦等国家的教育机构建立了联合办学与学术交流的协作关系。与澳大利亚分别成立了中澳、澳中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多次派员出国交流、进修研读,2018年开始,已面向国外招收留学生。
学生毕业时发给教育部统一印制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专科)毕业证和就业报到证。我院学生都有资格按国家规定参加“专升本”考试,“专升本”过线率达到70%以上。学院还为学生参加自学考试和接受远程教育提供学习便利条件。
|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工、管、文、商、艺并举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云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院校、云南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校始建于1952年,长期积淀形成优良的工科办学传统和浓郁的工程文化氛围,工程应用特色鲜明,形成了丰富的优质工科办学资源,与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度较高,为社会培养了12万余名毕业生,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效。
办学条件优。学校位于春城昆明,占地1250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米,环境优美。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在编教职工近千人,教授80余名、副教授近300余名,拥有3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教学团队,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贴省贴专家、云南省“万人计划”高层次人才等一批优秀教师。教学仪器设备先进,图书资源充足,教学资源丰富,每个专业均建成体系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拥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个、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示范实训基地13个,实习实训条件处于国内同类院校的领先水平,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供保障。
内涵建设强。学校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获省级以上质量工程建设项目200余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现有国家示范专业6个,国家级骨干专业11个,国家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专业2个,国家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重点、特色专业14个;国家精品课程4门,全国教指委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23门。学校连续2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赛项、工程测量赛项,均荣获教育部当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在全国、全省技能大赛中,学生个人、团体获奖均处于同类院校领先水平。
招生就业好。学校得到广大考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及信任,是云南省高考生首选报考的高职院校,省内普高录取分数线居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前列,学校连续10余年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单独考试招生方式,生源稳定、质量高;学校积极拓展国有大中型企业批量就业,促进小微企业稳定就业,确保本土化就业增量,积极推进国外省外高质量就业。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同类院校领先水平,先后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云南省就业典型经验10强高校”等表彰奖励,连续十余年获得云南省高校就业工作一等奖。
社会声誉高。学校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突出贡献奖单位、云南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云南省校风、教风、学风示范学校等,赢得了“冶金矿业高技能人才的摇篮”“云南高职教育排头兵”等社会赞誉,社会给予毕业生“做人诚、做事实、有闯劲”的良好评价。在历年的全国高职院校综合排名、学科竞赛排名、办学满意度测评中,学校连续保持云南省高职院校第一名,跻身全国领先行列。学校连续荣获2017、2018年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示范引领好。学校以深厚的办学积淀、鲜明的办学特色,立足祖国西南边陲,服务国家和云南省发展战略。育训创并举育英才,产学研一体促产业转型升级。学校以 “双高计划”为契机,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面向澜湄区域和南亚东南亚输出中国职教品牌。
学校得到广大考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及信任,是云南省高考生首选报考的高职院校,省内普高录取分数线居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前列,学校连续10余年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单独考试招生方式,生源稳定、质量高;学校积极拓展国有大中型企业批量就业,促进小微企业稳定就业,确保本土化就业增量,积极推进国外省外高质量就业。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同类院校领先水平,先后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云南省就业典型经验10强高校”等表彰奖励,连续十余年获得云南省高校就业工作一等奖。
我校近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年度 |
毕业生数 |
就业总人数 |
年终就业率 |
2015 |
4615 |
4495 |
97.40% |
2016 |
5159 |
5030 |
97.50% |
2017 |
5381 |
5246 |
97.62% |
2018 |
5582 |
5451 |
97.7% |
2019 |
5743 |
5603 |
97.6% |
2020 |
6895 |
6694 |
95.83% |
2021 |
7515 |
7258 |
96.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