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昆明学院和云南师范大学哪个物理学专业好(物理学专业云师大和昆院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3 09:49:17 解决时间:2022-12-16 12:18

满意答案

昆明学院和云南师范大学哪个物理学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昆明学院和云南师范大学各排行榜,物理学专业的分数线,物理学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昆明学院物理学(师范类)专业云南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物理学(师范类)2021理科本科二批及预科普通类49353973
2020理科本科二批及预科普通类50550176
2019理科本科二批及预科普通类49055648
物理学(师范类)(预科)2018理科本科二批预科48752968
物理学(师范类)2017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6351218
物理学类 物理学
云南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物理学

物理学是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云南省重点建设专 业、全国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云南师范大学卓 越教师“4+2”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本专业培养掌握物理 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基本知识与实验技能,具有良好数 学基础的人才,同时受到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技能的基 本训练,使学生能从事物理学及相关学科前沿问题的研 究及中学物理教学和研究等工作。成绩优异的学生,可 进入卓越教师“4+2”培养计划。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 计、普通物理学(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 理学)、理论物理类(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力学、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法、电子技术 (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计算机语言、物理学教学研究、课堂 教学技能训练与评价等。

云南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物理学(师范)(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51
重庆物理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76
海南物理学(详见招生章程(师范类)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29
广西物理学(师范,4500元/年,在呈贡主校区办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17
广东物理学(非定向)(办学地点:呈贡主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60
山东物理学(师范类)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41
福建物理学(师范类)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7
浙江物理学(师范)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84
江苏物理学(师范)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17
辽宁物理学(师范类)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62
物理学类 物理学(师范类)
昆明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物理学专业(师范类)

层次: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具有较系统地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实验技能,具有从事中小学物理、科学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在物理学相关领域及相关前沿学科进行实验操作及技术应用等专业核心能力与相关知识,思想品德优、理论基础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上手快、后劲足、能创新”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经过学习和训练,应具备在物理学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能达到毕业后从事研究、教学、技术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要求。

主要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普通物理实验等。

就业方向:面向基础教育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中小学从事物理、科学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担任基础教育教师,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物理学相关的实验及技术工作,也可以报考物理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昆明学院物理学(师范类)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云南物理学(师范类)理科本科二批及预科普通类493
甘肃物理学(师范类)理科本科二批K段普通类411
山东物理学(师范类)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487
江西物理学(师范类)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7
黑龙江物理学(师范类)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14
内蒙古物理学(师范类)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12
云南师范大学
193
软科(综合)
148
校友会(综合)
221
武书连
1640
US排名
学校简介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百所高校之一。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至昆明合组西南联合大学,下设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师范学院。抗战胜利后,1946年组成联大的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整建制留在昆明独立办学,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历经80余载的更迭发展,已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3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学校占地面积3300亩,下设24个学院,2个独立学院,29所附属和合作办学的中小学、幼儿园。学校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32000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16000余人;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375.04万册,电子图书平台118.8万册,中外文基础、核心数据库35种,是“第六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单位、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云南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现已进入国内重要的评价机构和核心期刊,2019年入选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2018百强社科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是语言学类学术期刊,现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版)。

学校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0大学科门类,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5个学科排名全国高校前70%,其中地理学进入前20%,教育学进入前40%。现有87个本科专业,其中入选15个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点,22个省级一流学科建设点,3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拥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24所试点高校之一。

学校通过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学分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完成了由传统的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由传统师范院校向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大学转型。学校获得包括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88项;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创新团队、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等,共有192项国家“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实现国家教学质量工程全覆盖,在全国首创云南纪检监察学院,成立云南研究院,并牵头全省14所师范类高校加盟成立云南高校教师教育联盟;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基地,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全国高校50强、地方本科院校10强。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云南师范大学积极实施“顶天立地”战略,科研成果追求原创,力攀高峰。拥有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昆明)、中国-老挝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2个国家级平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及基地50个、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8个。“十三五”期间共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0项;在国内外高质量期刊和出版社《Science》、《Water Resources Research》、《Water Research》、《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Energy》、《新华文摘》、《历史研究》、《教育研究》、《地理学报》、《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三联出版社》等发表和出版了一批代表性论著;以第一完成单位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奖9项(一等奖3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9项(一等奖6项);《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选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

云南师范大学坚持协同创新,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云南省科技创新团队、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等省部级创新团队22个,云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云南省重点培育新型智库1个,云南高校新型智库2个。学校依托优势学科和重点研究机构,并通过地方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以及在地方建设的一批卓有成效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批富有自身特色的产学研合作领域。

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高级职称1022人,其中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中科院“西部之光”项目培养计划人才、全国最美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主要专家等一批专家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中科院院士杨乐、郭柏灵、戴汝为、欧阳自远,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阿马拉通加,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皮萨里德斯,美国《纽约时报》前总编、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前任主席西默•托平,世界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博士,经济学家吴敬琏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等近百名知名专家被聘为学校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学校是一所开放的、有着国际化视野的现代大学,先后被教育部和国家汉办确定为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的10所重点大学之一、国务院台办“国立西南联大旧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进行汉语师资培训的基地、国家首批赴海外承办孔子学院的大学、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国家HSK考试和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能力资格考点和具有对港澳台招生权的高校。学校在国外建立了1所孔子学院、4个孔子课堂、建立了“泰国云华职业学院”、“缅甸云华职业学院”、“老挝云华职业学院”3个境外办学机构,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所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交流,获得国务院侨办第一个省部共建“云南华文学院”,累计招收8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20000余人次,留学生数量位居云南高校前列。

学校先后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依法治校示范校、工人先锋号、五四红旗团委、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单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单位;荣获云南省第一个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多次获特等奖、一等奖;先后获云南省基层党建示范点、云南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省委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云南省理论阵地管理建设示范点。学校的班级、团支部、社团和个人也涌现出一批全国先进集体和标兵,全国“学习雷锋”先进集体,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CUBA中国大学生女子篮球联赛前8强以及在雅典、北京、伦敦、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上获得金、银、铜奖牌的运动员。

“十四五”时期,学校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努力奋斗。


通讯地址
①呈贡主校区地址:昆明市呈贡区聚贤街768号,邮政编码:650500 ②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地址:昆明市五华区一二·一大街298号,邮政编码:650092。
平均伙食标准

现阶段在校生平均月消费额:

目前(2015年4月),在校生月平均消费额为:

男生:560元至600元

女生:470至500元

最低消费额:400元


昆明学院
490
软科(综合)
389
校友会(综合)
639
武书连
学校简介

昆明学院地处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市经开区),是昆明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是云南省目前学科门类最为齐全的本科院校。

1903年,昆明学院前身——五华书院改办为“云南高等学堂”,之后历经云南省两级师范学堂、云南省会师范学校、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云南省立昆华师范学校、昆明师范学校等时期,至今已有百余年办学历史。1927年至19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作曲者——人民音乐家聂耳就读于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为昆明学院杰出校友。

2004年,昆明学院在原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原昆明大学合并基础上,整合昆明市优质教育资源组建成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08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同年成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入选云南省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被列为云南省首批应用型整体转型试点高校;2017年成为云南省应用型示范高校,并成为云南省应用型高校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2015年获评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并于2017年、2020年两次复查合格。学校总占地面积2439.18亩,图书馆馆藏图书349.9万册。

经过历代昆院人的艰苦创业,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初具实力的综合性应用型地方新办本科院校。

师资队伍与人才培养

学校传承“聂耳精神”,遵循“修德、惟真、博识、笃行”的办学理念,践行“明德至善,知行利物”的校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云南省首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高校、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培养了大批“思想品德优,理论基础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上手快、后劲足、能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现有教职工1554人,其中专任教师112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2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17人;双师双能型和具有工程、行业背景教师251人。专任教师中有云岭教学名师、高校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等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人才28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9人;昆明市“春城计划”人才18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0人。

学校现有20个教学单位,65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拥有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18个专业获批国家级和省级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其中,学前教育、物理学、酒店管理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等15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专业数量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

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991人。2020-2021学年,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奖430项,其中获得国家级奖108项,省部级奖322项;参加各类文体比赛项目获奖156项,其中获得国家级奖24项,省部级奖132项。毕业生质量受到肯定,2021届毕业生初次落实率为82.82%,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98.62%,人才培养质量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

学校逐步增强科学研究水平,着力提升学科建设质量。“十三五”期间,新增国家级项目52项,省部级项目229项。五年科研总经费达27466.18万元。省级科技三大奖取得突破,获得三等奖2项,参与获得一等奖1项。新增三大检索、CSSCI收录论文493篇,专利301项,专著47部。获云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高校科技创新团队3个、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市厅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智库1个,区域性地方研究院(中心)4个,“昆明市河湖生态健康评估与修复领域——张全兴院士工作站”成为学校高水平标志性科研平台。

学校不断强化地方高校职能,大力开展社会服务。先后推出《关于高位推动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医疗卫生与健康辐射中心的建议》《“中巴经济走廊”安全报告》《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等一系列高质量决策咨询报告。圆满完成定点帮扶红河县、东川区、禄劝县挂联点脱贫攻坚任务。《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昆明学院“儿童大学”教育扶贫项目》入选全国教育扶贫典型案例,完成外交部、南京大学等委托的多项扶贫特色培训。2020—2021年累计开展继续教育培训项目65312人次。附属学校和附属幼儿园成为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优质教育资源。

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

学校不断深化交流与合作,合力构建优质育人环境。国际交流方面,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形成以“中国-上合组织青年交流中心”为平台,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格局,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了从数量到质量的发展。面向南亚东南亚开展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设立国际学院,强化留学生教育管理,面向29个国家开展多层次留学生教育,积极策划对留学生的职业能力培训,并获云南省职业培训品牌。国内合作方面,先后与南京大学、兰州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多所国内一流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师资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聘请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音乐教育家戴玉强担任聂耳音乐学院首任院长;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管委会三方合作共建云南省首个自贸学院——昆明学院自贸学院,中国美术馆馆长南京大学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先生为我校设计塑造的《聂耳》塑像在学校聂耳广场落成,与南京大学共建的昆明市河湖生态健康评估与修复张全兴院士工作站正式揭牌,与沈阳军区雷锋团雷锋班共建校内“雷锋班”,将雷锋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创建立德树人新模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昆明学院将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抢抓转型机遇,深化内涵建设,努力向着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应用型高水平地方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

现任校党委书记金幼和、校长丁文丽。


困难生资助办法

    昆明学院不让任何一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将新生入学后学院为贫困生开设了“绿色通道”,并根据相关规定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凡是在我院就读的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生以及高考成绩名列我院当年录取新生前列者均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和云南省政府奖学金,学校将按照每年省教育厅下达的指标公开进行评定。
学院还设立了各类贫困生奖学金,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可获得资助。 
学院设有院内勤工助学岗位,同时积极为贫困生寻找院外勤工助学的途径。学有余力的贫困生可通过勤工助学取得相应报酬。
学院设有“贫困生奖助基金”、“昆明学院励志奖学金”和“昆明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步奖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且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奖励或者补助,总受助面达40%以上。

  中专 2022-12-16 12:18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云南师范大学泰语和物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云南师范大学泰语和物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泰语和物理学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泰语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就业前景,泰语专业介绍和物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泰语和物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泰语和物理学录取分数线(云南)泰语和物

  • 中专学校

    云南师范大学老挝语和物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云南师范大学老挝语和物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老挝语和物理学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老挝语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就业前景,老挝语专业介绍和物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老挝语和物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老挝语和物理学录取分数线(云

  • 中专学校

    昆明城市学院云南多少分能考上,2022云师大商学院云南分数线

    3楼

    2022年昆明城市学院云南省招生专业:工程造价(杨林校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杨林校区)、城乡规划(杨林校区)、财务管理(杨林校区)、城乡规划(杨林校区)、电子商务(杨林校区)、金融学(杨林校区)、工商管理(杨林校区)、法学(杨林校区)

  • 中专学校

    昆明城市学院2019年在云南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2019云师大商学院云南分数线

    4楼

    2019年昆明城市学院云南省招生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预科、法学预科、小学教育(师范)预科、城乡规划预科、应用心理学预科、法学预科、电子商务预科、应用心理学预科、少数民族预科班(预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预科、英语预科、工商管理预科、小学

  • 中专学校

    2018年昆明城市学院在云南录取分数线多少分,2018云师大商学院云南分数线

    5楼

    2018年昆明城市学院云南省招生专业:经济学(杨林校区)、电子商务(杨林校区)、财务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经济与金融、电子商务、财务管理(杨林校区)、广告学(杨林校区)、金融学、电子商务、工程造价(杨林校区)、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

  • 中专学校

    昆明城市学院云南录取分数线2017,2017云师大商学院云南分数线

    6楼

    2017年昆明城市学院云南省招生专业:市场营销、英语(早期英语教育、商贸英语方向)、经济学、汉语言文学(商务文秘、新媒介文本采编、语文教学方向)、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移动应用开发、视觉计算与机器学习方向)、广告学(新媒体营销方向)、会

  • 中专学校

    云南有哪些大学开设地球物理学专业?云南大学院校地球物理学类专业排名

    7楼

    2022年云南开设地球物理学类专业有云南大学等1所大学。云南地球物理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专业类型学校批次学制人数学费070801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类云南大学本科一批四年134500云南地球物理学类排名(2021)编号学校

  • 中专学校

    昆明城市学院2021年在云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云师大商学院云南分数线

    8楼

    2021年昆明城市学院云南省招生专业:会计学(杨林校区)、法学(杨林校区)、学前教育(海源校区)、英语(杨林校区)、工程造价(杨林校区)、应用心理学(海源校区)、物联网工程(杨林校区)、网络与新媒体(海源校区)、财务管理(杨林校区)、金融学

  • 中专学校

    昆明城市学院2020年云南录取分数线及专业分数线,2020云师大商学院云南分数线

    9楼

    2020年昆明城市学院云南省招生专业:少数民族预科班、跨境电子商务、经济学、财务管理、工程造价、金融学、英语、应用心理学、会计学、法学、物联网工程、应用心理学、城乡规划、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英语、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小学

  • 中专学校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和云师大商学院那个好?如果报云南昆明的一专,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好啊?

    10楼

    云师大商学院好。冶金专科还是好的,工程测量、测绘冶金采矿工业检测分析工程地质选矿等文科的话资产评估造价等。还有财经大学的专科也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