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昆明学院和云南民族大学哪个土木工程专业好(土木工程专业云南民大和昆院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1-05 17:24:51 解决时间:2022-12-16 12:19

满意答案

昆明学院和云南民族大学哪个土木工程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昆明学院和云南民族大学各排行榜,土木工程专业的分数线,土木工程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昆明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云南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土木工程2021理科本科二批及预科普通类48161735
2020理科本科二批及预科普通类49754859
2019理科本科二批及预科普通类49055648
土木工程(预科)2018理科本科二批预科48554101
土木工程2017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6450537
土木类 土木工程
云南民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旨在发展学生个性,使之具有成为多样化、创造性人才所需的人文、社科方面的背景知识;培养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良好的组织能力与协作能力、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全面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从事土木工程施工的技术工作能力及管理能力,获得工程师、建造师、监理师的基本训练,在各类工程建设实践中,能应用工程技术知识能力解决施工问题,能应用工程管理知识能力在现场进行施工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毕业后参与到云南及东南亚区域的土木工程建设工作中,本专业独立招生,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力学、岩土力学、水力学、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工程测量学、建筑项目策划、工程概预算、建筑结构抗震、土木工程施工、工程建设监理、工程地质学实践、BIM 软件工程应用实践等。
云南民族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广西土木工程(4500元/年,在雨花校区办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0
湖南土木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2
江西土木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13
江苏土木工程(雨花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93
辽宁土木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94
土木类 土木工程
昆明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土木工程专业

层次: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的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土木工程领域施工、管理、设计的专业核心能力与相关知识;具有初步的项目建设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职业技能优,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设两个专业方向:建筑工程方向和道路桥梁工程方向。学生在第二学年下学期按个人爱好、特长选择专业方向。

主要课程: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工程地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原理及设计、钢结构原理及设计、土力学及基础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概预算、建设项目管理、PKPM软件应用、工程信息化建模和创新创业教育等。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土木工程领域,在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桥梁工程行业的施工、管理、设计、咨询、监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等单位从事技术、管理工作。

昆明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云南土木工程理科本科二批及预科普通类481
四川土木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08
重庆土木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4
山西土木工程理科本科二批B段普通类440
云南民族大学
133
校友会(综合)
413
武书连
6
软科(民族)
学校简介

云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培养各民族高级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51年8月1日,原名云南民族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至今已走过70年历程。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接见过我校师生代表;周恩来、彭德怀、陈毅、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李岚清、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等亲临学校视察,关心各族师生的成长进步和学校的建设发展。学校首任正副院长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周保中和张冲两位将军担任。自建校以来,一批学界名流,如著名民族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学家马曜教授,著名民族学和考古学家汪宁生教授,著名历史学家、民族学家何耀华教授,著名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和少英教授,著名史学家谢本书教授,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发展的奠基人和中坚力量。

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民族学、社会学、民族语言文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为优势特色,文理并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学校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的二级学科硕士点),16个专业硕士点和90个本科专业,其中,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29个专业进入“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行列。现有11个省级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8个国家特色专业,26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学校拥有“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云南民族大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云南民族大学)”教育部“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民委—教育部民族药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培养基地。

学校现有在校生33344人,其中本科生26237人,硕士研究生3009人,博士研究生92人,留学生588人,全省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3231人,香格里拉办学点专科生187人;另有继续教育学生18967人。现有教职工1712人,具有正高级职称212人、副高级职称384人、中级职称558人、初级及以下职称558人,具有博士学位408人、硕士学位908人。学校现有全国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5人,入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55人(其中:云岭学者2人、教学名师8人、文化名家5人、青年拔尖人才39人、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入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4人(其中:青年人才13人、产业人才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选11人,云南省级教学名师8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4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创新人才13人,云南省“四个一批”人才1人,云南省引进高端科技人才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

学校占地2550亩,校舍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拥有国家级、省级研究机构及人才培养基地十余个,1个民族博物馆,馆藏文物近20000件。图书馆拥有各类纸质图书240余万册,电子图书近130万册。《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即第9版)“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是中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首届云南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奖期刊奖“优秀期刊”,《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至今连续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来源期刊,获评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

学校注重对外合作与交流,是国家和云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建校以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越南胡志明主席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元首、政要、专家、学者和国际友人10万多人次曾访问过云南民族大学,并给予良好评价。学校1981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1992年开始招收外国硕士研究生,是云南省最早招收外国留学生、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高校之一,先后与美国、挪威、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的80多所大学或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近年来,学校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服务云南跨越发展,紧紧围绕“立足云南、服务边疆、辐射东南亚南亚”的办学目标,打好以南亚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澜湄国际职业学院、中印瑜伽学院为主体的教育对外开放“三张牌”,促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语言相通、文化相通、心心相通,当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与此同时,学校注重国内合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所、宗教学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云南白药集团、丽江、德宏、香格里拉、西双版纳等科研院所、高校以及地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实质性研究工作。

建校七十年来,学校始终以立足边疆、服务边疆、服务民族团结繁荣发展为己任。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中的第一代学士、硕士、博士、专家、学者、党政管理干部、教育专家、企业家,大多数由我校培养,特别是29个云南民族自治县中的民族干部,大部分毕业于我校。(学校开设有藏语、傣语、傈僳语、拉祜语、景颇语、佤语、纳西语、彝语、哈尼语,壮语、苗语、白语等12个民族13个少数民族语种专业,是全国开办少数民族语言专业种类最多的学校。)学校已成为中国特别是西南各民族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研究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的重要基地,国家和云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学校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构建了“六个融合”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体系,大力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1999年、2005年和2009年,学校先后三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2016年,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称号,获得“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民族团结示范校”等称号。

近年来,围绕民族性、边疆性、国际性的办学定位,学校形成了“班子团结、校园和谐、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亮点:

为更好服务少数民族人才培养,2013年,在原有预科教育学院基础上,云南省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落户我校,为少数民族学生架起通往高等教育的桥梁,为省内外高校培养输送高质量的少数民族本科生源。基地多次受到国家民委、云南省表彰,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学院学生阿丽努尔•阿力木回信中,提出:将各民族一家亲的信念播撒到更多人的心上,当好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

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5月15日,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印度总理莫迪的共同见证下,云南民族大学与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签署了联合共建中印瑜伽学院的备忘录,中印瑜伽学院在我校成立,成为印度本土外的全球第一所瑜伽学院。2017年11月,李克强总理对学院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主要领导分别进行了专项批示。经过六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在全国高校开创了瑜伽学历教育的先河,目前已成为国家体育总局的国家健身瑜伽理论研究中心,学院致力于成为瑜伽在中国传播的标准制定者、规则维护者、行业引领者乃至中国瑜伽学科的奠基人。

为进一步融入国家战略,发挥区位优势,2014年12月,中国外交部、教育部同意增设云南民族大学成为第二批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承办单位。2016年12月,经外交部批复同意我校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的基础上成立澜湄职业教育基地。经过多年建设,学校现已在中缅、中越、中老边境口岸建立8个培训基地、在缅甸、老挝、柬埔寨三国建立3个培训基地,同时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和德宏片区分别建立培训基地,为湄公河国家提供了4万余人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为了拓宽澜湄职业教育合作领域,学校成立澜湄国际职业学院、澜湄职业教育联盟、澜湄国际合作研究院等多层次、多领域深入推进澜湄职业教育合作,丰富充实了学校服务国家战略的建设成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广西自治区党委行政领导等均对澜湄职业教育基地的建设成果给予了高度赞许。此外,澜湄职业教育基地建设被列入《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国务院、国家发改委、云南省政府等多个政策文件中,成为澜湄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项目和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教育对外合作交流项目”。

70载春华秋实,未来,学校将持续注重内涵式发展,不断探索和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根植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南亚,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努力朝着高水平民族大学、民族团结示范校、“三风”建设模范校踏实前进。


平均伙食标准

更多情况可查看云南民族大学后勤服务产业有限公司网站http://202.203.144.4/houqing/


加分政策
我校认可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策性加分。
昆明学院
490
软科(综合)
389
校友会(综合)
639
武书连
学校简介

昆明学院地处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市经开区),是昆明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是云南省目前学科门类最为齐全的本科院校。

1903年,昆明学院前身——五华书院改办为“云南高等学堂”,之后历经云南省两级师范学堂、云南省会师范学校、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云南省立昆华师范学校、昆明师范学校等时期,至今已有百余年办学历史。1927年至19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作曲者——人民音乐家聂耳就读于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为昆明学院杰出校友。

2004年,昆明学院在原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原昆明大学合并基础上,整合昆明市优质教育资源组建成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08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同年成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入选云南省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被列为云南省首批应用型整体转型试点高校;2017年成为云南省应用型示范高校,并成为云南省应用型高校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2015年获评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并于2017年、2020年两次复查合格。学校总占地面积2439.18亩,图书馆馆藏图书349.9万册。

经过历代昆院人的艰苦创业,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初具实力的综合性应用型地方新办本科院校。

师资队伍与人才培养

学校传承“聂耳精神”,遵循“修德、惟真、博识、笃行”的办学理念,践行“明德至善,知行利物”的校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云南省首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高校、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培养了大批“思想品德优,理论基础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上手快、后劲足、能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现有教职工1554人,其中专任教师112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2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17人;双师双能型和具有工程、行业背景教师251人。专任教师中有云岭教学名师、高校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等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人才28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9人;昆明市“春城计划”人才18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0人。

学校现有20个教学单位,65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拥有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18个专业获批国家级和省级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其中,学前教育、物理学、酒店管理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等15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专业数量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

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991人。2020-2021学年,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奖430项,其中获得国家级奖108项,省部级奖322项;参加各类文体比赛项目获奖156项,其中获得国家级奖24项,省部级奖132项。毕业生质量受到肯定,2021届毕业生初次落实率为82.82%,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98.62%,人才培养质量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

学校逐步增强科学研究水平,着力提升学科建设质量。“十三五”期间,新增国家级项目52项,省部级项目229项。五年科研总经费达27466.18万元。省级科技三大奖取得突破,获得三等奖2项,参与获得一等奖1项。新增三大检索、CSSCI收录论文493篇,专利301项,专著47部。获云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高校科技创新团队3个、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市厅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智库1个,区域性地方研究院(中心)4个,“昆明市河湖生态健康评估与修复领域——张全兴院士工作站”成为学校高水平标志性科研平台。

学校不断强化地方高校职能,大力开展社会服务。先后推出《关于高位推动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医疗卫生与健康辐射中心的建议》《“中巴经济走廊”安全报告》《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等一系列高质量决策咨询报告。圆满完成定点帮扶红河县、东川区、禄劝县挂联点脱贫攻坚任务。《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昆明学院“儿童大学”教育扶贫项目》入选全国教育扶贫典型案例,完成外交部、南京大学等委托的多项扶贫特色培训。2020—2021年累计开展继续教育培训项目65312人次。附属学校和附属幼儿园成为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优质教育资源。

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

学校不断深化交流与合作,合力构建优质育人环境。国际交流方面,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形成以“中国-上合组织青年交流中心”为平台,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格局,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了从数量到质量的发展。面向南亚东南亚开展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设立国际学院,强化留学生教育管理,面向29个国家开展多层次留学生教育,积极策划对留学生的职业能力培训,并获云南省职业培训品牌。国内合作方面,先后与南京大学、兰州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多所国内一流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师资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聘请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音乐教育家戴玉强担任聂耳音乐学院首任院长;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管委会三方合作共建云南省首个自贸学院——昆明学院自贸学院,中国美术馆馆长南京大学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先生为我校设计塑造的《聂耳》塑像在学校聂耳广场落成,与南京大学共建的昆明市河湖生态健康评估与修复张全兴院士工作站正式揭牌,与沈阳军区雷锋团雷锋班共建校内“雷锋班”,将雷锋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创建立德树人新模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昆明学院将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抢抓转型机遇,深化内涵建设,努力向着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应用型高水平地方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

现任校党委书记金幼和、校长丁文丽。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昆明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浦新路2号

联系电话:0871—65098085、65098083

监督电话:0871—65098052

传  真:0871—65098083

邮  编:650214

学校网址:http://www.kmu.edu.cn

电子邮箱:zs@kmu.edu.cn







  中专 2022-12-16 12:19

相关问答

  • 职中

    云南民族大学广告学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云南民族大学广告学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广告学和土木工程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广告学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广告学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广告学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广告学和土木工程录

  • 职中

    云南民族大学广播电视学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云南民族大学广播电视学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广播电视学和土木工程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广播电视学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广播电视学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广播电视学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 职中

    云南民族大学僧伽罗语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云南民族大学僧伽罗语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僧伽罗语和土木工程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僧伽罗语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僧伽罗语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僧伽罗语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僧伽罗语

  • 职中

    云南民族大学乌尔都语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云南民族大学乌尔都语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乌尔都语和土木工程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乌尔都语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乌尔都语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乌尔都语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乌尔都语

  • 职中

    云南民族大学普什图语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云南民族大学普什图语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普什图语和土木工程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普什图语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普什图语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普什图语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普什图语

  • 职中

    云南民族大学泰米尔语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云南民族大学泰米尔语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泰米尔语和土木工程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泰米尔语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泰米尔语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泰米尔语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泰米尔语

  • 职中

    云南民族大学印度尼西亚语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云南民族大学印度尼西亚语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印度尼西亚语和土木工程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印度尼西亚语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印度尼西亚语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印度尼西亚语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 职中

    云南民族大学老挝语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云南民族大学老挝语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老挝语和土木工程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老挝语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老挝语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老挝语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老挝语和土木工程录

  • 职中

    云南民族大学柬埔寨语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云南民族大学柬埔寨语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柬埔寨语和土木工程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柬埔寨语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柬埔寨语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柬埔寨语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柬埔寨语

  • 职中

    云南民族大学马来语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云南民族大学马来语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马来语和土木工程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马来语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马来语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马来语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马来语和土木工程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