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播音与主持 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语言播报和表达、播音与主持专业能力,从事新闻播报、新闻与专 题片配音、现场报道及各类节目主持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传媒行业,在广播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网络媒体、文化传播公司及其他企 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出镜记者、庆典策划与主持、配音、推广普通话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与专题片配音及各类影视配音能力;
3.具备各类广播电视及新媒体节目的播音、主持能力;
4.具备从事语言表达工作的能力;
5.掌握新闻采访与写作及现场报道方法;
6.掌握播音与主持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知识;
7.掌握广播电视新闻拍摄制作与基本的音频、视频编辑方法;
8.了解党和国家新闻宣传报道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规。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普通话语音与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即兴口语表达、新闻播音、节目主持、电视配音、 形体与体态语、表演基础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结课汇报、校园电台、电视台及各种活动实训。
在广播电视台、影视传媒公司、网络媒体或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文化传播公司、广 告公司、博物馆、展览馆、庆典公司及从事语言表达的教学单位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证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播音与节目主持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播音与主持艺术
江西传媒职业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隶属江西省广播电视局。建校30多年来,为国家和江西新闻出版广电传媒行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是目前全国培养新闻出版及广播影视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
学院拥有两个校区,分别坐落于南昌市青山湖区(原江西广播电影电视学校)和南昌市蒋巷国家生态示范区(原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近400亩,校园环境幽雅、人文浓郁、设施先进。
学院设有出版印刷系、艺术设计系、传媒影视系、信息管理系、金像影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础课教学部、中职教学管理部和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等9个二级系、院(部、中心),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近4500人;建有“国家现代印刷与出版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国家新闻出版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江西省新闻出版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江西省就业培训基地”、“江西省出版与数字出版职业教育基地”、“江西省数字印刷产业化孵化中心”等6个省级以上产学研机构。
学院专业特色鲜明。紧贴新闻出版及广播影视产业结构特点实施专业布局,已初步形成了以传媒类、艺术类和出版类专业为主干的3大专业群、25个专业。现拥有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1个、全国新闻出版系统行业院校示范专业2个、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共享课程1门;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8项。
学院师资充足。全院专任教师总人数206人,其中硕士及以上教师占比72.4%,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2.6%,“双师”素质教师占比78.5%,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占比85.9%。拥有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1名,全国行业科技创新标兵1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2人、优秀教师3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同时,大力引进或特聘职教专家、行业名家、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等来校讲学授课,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学院教学设施先进。校内建有各专业一体化教室、实训室(工作室)、产训中心20多个,拥有省级重点实训基地2个(数字影像技能实训中心、包装印刷综合技能实训中心),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实习基地150多家,形成了一体化教室、实训室(工作室)、产训中心、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四层递进”的实践教学平台。
学院主动服务于江西省“文化产业强省”战略。依托江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培训中心、江西出版集团出版传媒培训学院等平台,大力开展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人才职业培训,每年累计承接各类培训1万余人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国际化办学,与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武汉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北京印刷学院等国内本科院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培训;与日本月冈株式会社、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大韩民国国际能力开发交流协会等多个国外知名大学、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已选派了优秀学生赴境外合作单位研修学习交流。
学院大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办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近年来,学生在影视制作大赛、出版创意大赛、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包装设计大赛、广告艺术大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省级以上赛事中获奖12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在92%以上,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几名,许多毕业生成为新闻出版广电传媒业领域的精英骨干。学院先后荣获“全国新闻出版系统重点院校”、“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新闻出版系统文明单位”、“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教育系统‘提升质量年’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目前是教育部新闻出版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新闻出版系统职业学校校协组组长单位,全国传媒职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学院秉承“崇德、严学、笃行、创新”的校训精神,坚持“依托行业,突出特色;面向市场,开放办学;注重能力,促进就业;拓展规模,创建品牌”的办学理念,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坚定不移走职教创新之路,全面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正在为建设特色鲜明、行业一流、国内知名的传媒类高等院校而努力奋斗!
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是2004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以原通辽市艺术学校为基础组建的艺术类高等职业学校,具有40多年的办学历史。学院以举办专科层次及合作举办本科职业教育为主,兼顾中等职业教育职能。
学院占地508亩,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3亿元,教学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设有音乐系、民族音乐系、舞蹈系、传媒系、美育系、艺术科技学院、马列与公共基础教学部等10个教学单位,含音乐表演(声器乐)、音乐教育、音乐制作、舞蹈表演、舞蹈教育、播音与主持、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动漫制作技术、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民族美术、室内艺术设计、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空中乘务、高速铁路客运乘务、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移动互联应用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旅游管理、雕刻艺术设计、戏剧影视表演(蒙古剧方向)、民航安全技术管理等24个招生专业。学院教职工303人,现有专任教师180人,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职称48人,双师型教师75人,研究生学历教师46人,在校生3000人。
40余年办学历史进程中,几代科艺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甘为人梯,勤奋工作,培养了万余名艺术专业人才,特别是升入高职院校以来,学院以“立足当地,面向全区,特色专业辐射全国”为发展定位,秉承“崇德尚艺、笃志躬行”的校训精神,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自治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的需要,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职能,不断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强化办学优势、注重内涵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创作、展演实力显著增强,民族高等艺术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繁荣传承民族民间艺术,推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成立16年来,建成音乐表演、舞蹈表演2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音乐表演专业科尔沁蒙古族民歌演唱方向被文化部、教育部、国家民委评为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成科尔沁蒙古族长短调、蒙古舞、古筝新筝、视唱练耳、钢琴、四胡6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培养了科尔沁蒙古族长短调、蒙古舞、声乐专业、音乐理论课程、思政理论课程、民间舞、图形图像等7个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自治区级教学名师、教坛新秀11人,并聘请齐·宝力高、乌兰托嘎、李树榕等20位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建立“版画、雕塑、创意设计、传统专业手工艺制作”实训基地,马头琴、扬琴、蒙古四胡、蒙古筝等民族乐器生产与研发基地及以辽河剧院为主的声、器、舞、美展演实训基地,建立了安代、科尔沁长调研究中心及4个艺术大师工作室。学院坚持开门开放办学,成立了自治区东部乌兰牧骑培训基地,与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艺术学院搭建学历“立交桥”,与北京商鲲教育集团、广慧金通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办空乘、高铁乘务员项目,与北京锡华·厦门倍凡教育集团合作建立企业主导的二级学院,开放办学开启了新的里程碑。
在区内外艺术交流中,教师吴冬雪获第三届“八省区四胡电视大奖赛”独奏一等奖,教师图喜雅拉图获全区“科尔沁杯”曲艺大赛一等奖,学生于七妹的歌曲《心的归宿》获全国校园好歌曲二等奖,马头琴专业师生获兴安盟马头琴大赛团体一等奖,传媒系微电影作品《初心》《声音的力量》获全区微电影大赛一等奖、二等奖,民音系作品《石头哥哥》获全区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在全国全区职业技能大赛中,教师韩柏、哈斯格日乐、贺龙、徐慧欢在全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周鸣波、张孟缘、杨云飞同学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分获高职组钢琴演奏三等奖、中国舞表演三等奖、古筝演奏三等奖。在艺术展演中,举办了“建校40周年系列展演”活动,音乐表演专业师生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音乐作品《石头哥哥》获全区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艺术表演类一等奖,古筝专业师生获香港第七届国际音乐艺术节最佳表演奖,承办了古筝钢琴协奏创世界纪录活动,舞蹈表演专业作品《博吉格勒 安代》《诺恩吉雅》《天堂草原》在自治区首届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月、中蒙国际蒙古舞蹈展演中亮相。毕业生遍及亚太、欧美及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40余年的实践探索,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执着前行、步履铿锵。面向未来,学院将迎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东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质量为本,人才强校,彰显特色,开放包容”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办学实力。按照学院第二次党员大会确立的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建设目标,“十四五”时期,学生规模力争达到8500人,社会培训学员规模达到1000人次/年。争取国家、自治区项目资金支持,计划投入1.4亿元,开展校园提质扩规工程、教育教学环境质量提升工程,包括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乌兰牧骑培训中心、新建标准田径运动场、宿舍楼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正朝着全区一流、全国先进高职院校努力奋进。
助学金:国家助学金资助面为28%,平均资助标准为每学年2000.00元,分一、二、三等级,金额在每人每学年1000.00——3000.00元范围内。
按国家有关规定,为经济困难的学生办理助学贷款。
学院餐厅分设中餐厅、特色餐厅、音乐餐厅,各个餐厅环境优美、卫生整洁、各具特色,饭菜品种丰富、价格合理,能够满足学生不同口味需求。在食品安全管理上,我们执行最严格的行业标准,严把从业人员审核关,规范食材采购、加工、供应等各个环节的操作规程,保证学生吃好、吃得安全。

2020年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普通高职大专招生简章播音与节目主持

2020年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中专招生简章播音与节目主持

2播音与主持课程设置专业课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语言表达广播播音电视播音专业基础课表演台词形体新闻采编就业方向面向各级各类广播电台电视台就业的专业人才以及各类语言培训机构专业教师传媒公司各类活动主持人答案来源于2021年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中专招生简章

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播音与主持录取分数为内蒙古其他艺术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49,最低位次是-。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播音与主持录取分数线1.2020年播音与主持录取分数线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其他艺术播音与主持内蒙古专科批3872

一课程设置专业课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语言表达广播播音电视播音专业基础课表演台词形体新闻采编答案来源于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播音与节目主持专业五年制

二就业方向面向各级各类广播电台电视台就业的专业人才以及各类语言培训机构专业教师传媒公司各类活动主持人答案来源于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播音与节目主持专业五年制

5播音与主持专业专业课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语言表达广播播音专业基础课表演台词形体新闻采编就业方向面向各级各类广播电台电视台就业的专业人才以及各类语言培训机构专业教师传媒公司各类活动主持人答案来源于2021年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第二次单独考试招生简章

三就业方向面向各级各类广播电台电视台就业的专业人才以及各类语言培训机构专业教师传媒公司各类活动主持人答案来源于2021年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单招

5播音与主持专业专业课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语言表达广播播音专业基础课表演台词形体新闻采编就业方向面向各级各类广播电台电视台就业的专业人才以及各类语言培训机构专业教师传媒公司各类活动主持人答案来源于2021年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单独考试招生简章

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播音与主持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播音与主持在内蒙古排名第1。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播音与主持在内蒙古排名情况1.其他艺术排名学校专业名称最低分年份批次1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播音与主持专科批专业介绍广播影视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