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嘉应学院和湖北工程学院哪个生物工程专业好(生物工程专业湖工程和嘉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1-09 11:35:33 解决时间:2022-12-16 18:41

满意答案

嘉应学院和湖北工程学院哪个生物工程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嘉应学院和湖北工程学院各排行榜,生物工程专业的分数线,生物工程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湖北工程学院与嘉应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分数对比(湖北)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湖北工程学院
(最高/最低分)
嘉应学院
(最高/最低分)
生物工程2020理科 -/476(本科二批)/()
生物工程2019理科 -/463(本科二批)/()
生物工程2018理科 -/462(本科二批)/()
生物工程2017理科 -/428(本科二批)/()
湖北工程学院与嘉应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分数对比(广东)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湖北工程学院
(最高/最低分)
嘉应学院
(最高/最低分)
生物工程2020理科 -/497(本科批)-/472(本科批)
生物工程2019理科 -/466(本科批)-/0(本科批)
生物工程2018理科 -/456(本科批)-/0(本科批)
生物工程2017理科 426/426(本科二批)446/429(本科三批)
生物工程类 生物工程
湖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工艺学、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工程设备、发酵工厂工艺设计概论。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大中型企业和中高等学校从事生物技术与工程(生化工程、微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的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湖北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生物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04
广西生物工程(4000元/年)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55
湖南生物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19
江西生物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91
安徽生物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5
江苏生物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85
黑龙江生物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391
内蒙古生物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362
山西生物工程理科本科二批B段普通类442
河北生物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03
生物工程类 生物工程
嘉应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与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 知识,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究 和新产品开发的学科交叉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工程产品生 产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思维与实践创新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生物 工程产品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操作技术,具备生物产品制造和研发中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 能力,同时根据生物制药、环境生物工程、轻化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生物系统工程等专业方向,确 立人才培养特色。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生物学与工程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有数理化扎实基础以及计算机及 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3.掌握生物工程产品的分析方法,生产设计方法与实验技术;

4.具有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研究开发及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

5.熟悉生物工程所涉及领域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生物工程技术研究的前沿、应用前景、最新技术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不断获取新知 识的能力;

8.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工程制图、化工原理、发酵工程、生物分离 与反应工程、生物工程设备与设计。

核心课程:生化技术、分子生物学、发酵工程及设备、基因工程、酶工程、生物工程工厂设计、生物工程综合训练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基本技能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发酵工程实验、生物分离工程实 验以及与专业方向相关的特色专业实验课程。

就业方向:可在生物医学、生物化工、微生物工程、食品、药检、海关、能源、环保等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从事生物工程相关产品、工艺及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监督管理、检验检测等工作。

特色优势:本专业是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注重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高。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嘉应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广东生物工程(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校本部(江北校区))(为拓宽就业渠道,增设教师教育模块)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86
湖北工程学院
403
软科(综合)
384
校友会(综合)
542
武书连
学校简介

湖北工程学院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中华孝文化名城——孝感市,距武汉市区50公里,乘孝汉城铁至武汉天河国际机场18分钟、至汉口28分钟,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943年创办的湖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历经孝感师范学校、孝感大学、武汉师范学院孝感分院、孝感师范专科学校、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1986年与湖北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前身为华中农学院孝感分院)合并,1999年建设部南方城乡建设学校(又名孝感市建筑工程学校)整体并入,2000年3月更名为孝感学院,2011 年12月更名为湖北工程学院。

学校秉承“严以治学、诚以立身”的校训,坚持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一主两翼多层次开放办学”,已成为涵盖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0大学科门类的应用型大学,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重点建设高校、“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首批湖北省 2011计划高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 首批“湖北省生态园林式学校”、首届“湖北省文明校园”。

学校校园占地1748亩,建筑面积72.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73亿元,馆藏图书252万册。设有18个教学学院,举办1所独立学院,各类在校生2000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828人,其中研究生学位677人、高级职务356人;省部级创新团队13个、教学团队3个,楚天学者14人,国家和省级各类荣誉专家26人;聘请100余名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客座、荣誉)教授。《湖北工程学院学报》“中华孝文化研究”为教育部名栏。

学校不断完善学科专业体系,坚持优先发展工学,打造农学、理学比较优势,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建有新型生物质基材料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教育学、植物学等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12个。本科专业66个,其中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3个,入选 “国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2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入选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6个,入选“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3个。

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荣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3个。现有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精品课程20门。近5年,我校荣获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6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5项;学生在国家级学科(科技)竞赛中获奖近600项,其中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数学建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广告艺术、智能汽车、数据挖掘、大学英语等重大竞赛中屡获全国最高奖;学生考研上线率18%以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75年来,共为社会培养13万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深受用人单位及社会的好评。

学校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协同推进,取得了丰硕成果。现有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湖北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3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湖北省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湖北省校企共建研发中心2个、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实习基地1个、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2个,其他湖北省创新基地4个。近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36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9项、市级科技成果奖17项,授权专利415件。学校最新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排名居全国高校第228位。大力实施服务地方行动计划,与孝感市等地方政府开展校地合作共建,积极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学校开放办学全方位推进,合作育人成效显著。加强校校合作,与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大学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湖北大学全程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一大批大型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共建了260个实习实训和就业创业基地 ,建成国家和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基地5个。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与英美等国10余所大学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关系,面向10余个国家招收留学生,与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英国胡弗汉顿大学分别联合举办土木工程、金融工程本科国际合作教育办学项目,教师出国培训研修、学生海外游学交流日益频繁。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双一流”建设要求,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朝着建设高水平、有特色、有影响的新型工程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进。


周边环境
 
学校大门   图书馆 图书馆
计算机大楼   1号教学楼 喷泉广场
综合楼   运动场 艺术楼
春晖湖   科技广场 人文广场
校园河   校园雪景 三声亭
双月榭   小桥 三维空间小景
校园路灯   校园樱花 喷泉广场的早晨

三声园

  春晖湖 校园河

嘉应学院
419
软科(综合)
398
校友会(综合)
589
武书连
学校简介

嘉应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师范教育历史的广东省属全日制公办本科高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叶剑英元帅的故乡、著名革命老区、全域属原中央苏区,且享有“世界客都”“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等美誉的广东省梅州市。学校面向15个省(市、区)招生,现有普通全日制学生2.8万余人,成教学生近万人。学科专业综合,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有省级重点学科7个;现有21个二级学院,本科专业60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3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3个,其中,小学教育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临床医学专业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软件工程通过IEET工程教育认证;现有4个校区,本部设在江北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800多亩,建筑面积61.98万平方米,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是求知治学的理想园地。

——历史悠久,特色明显。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13年的梅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梅州在清朝时称嘉应州,嘉应学院由此得名),至今已有108年的办学历史,经历了65年的中专教育、22年的大专教育,200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04年新增为广东省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6年以“良好”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8年被列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建设高校;2021年办学体制由“省市共建”调整为“省属本科高校”,获批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设立了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与中山大学共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是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广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办学宗旨,打造“植根侨乡,弘扬客家文化”办学特色,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立德树人,薪火相传。学校作为广东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单位,秉承“勤俭诚信、立己树人”校训,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有“粤台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客家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协同育人中心”“南方足球创新人才培养培训协同育人中心”“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等4个省级协同育人中心和平台;有校外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600多个。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近30万人,其中,培养了梅州市80%以上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国家级足球专业特色人才400多人;实施了“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培养了卓越教师、卓越工程师等一大批人才;与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体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近年来,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活动中获各类奖项共1812项,其中国家级589项、省级1223项;学生考研成绩喜人,录取人数为2000多人;医生执业资格考试总通过率85.25%(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招生形势逐年向好,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引育并举,强化师资。学校坚持引育并举,以人才强校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现有教职员工18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多人(正高职称140多人、副高职称410多人、博士290多人、硕士800多人)。现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国培对象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创新拔尖人才”1人、“南粤优秀教师”24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6人、“省级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6人、省级扬帆计划4人。聘请了丘成桐、罗锡文、陈志杰、刘仲华等20多位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为荣誉教授,聘请了一大批行业企业专家和中小学名师进校园协同培养人才。学校加大教师内培及“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实施青年博士、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近年来在国内外攻读学位、进修、培训达1000多人次,形成一支素质良好、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创新活力的教师队伍。

——强化内涵,创新引领。学校以创新为引擎,为彰显内涵、持续发展不断蓄力。现有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2个。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山区特色农业资源保护与精准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研究(技术开发)中心“高性能覆铜板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柚类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足球文化与产业研究中心”“广东省原中央苏区研究中心”“林风眠艺术研究与实践中心”以及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省五华三黄鸡科技创新中心”等20多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1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0多项,获得横向科研项目207项;教师在全国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3000余篇,被国际著名自然科学检索系统收录180多篇;获得国家专利109项。获中国农业农村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省级政府奖4项,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

——主动作为,服务地方。学校扎根梅州办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与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共建广东省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与广东省纪委监委共建广东省高校廉政研究中心;与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市委党史研究室共建“苏区精神(广东)研究中心”;与梅州市委宣传部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市人大常委会共建“梅州市地方立法与研究基地”;与梅州市、中山大学等共建“知识产权学院”“粤东北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院”“区域地理环境模拟与智能决策研究院”“国家超算广州中心梅州分中心”“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微纳电子材料联合研究中心”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近年来,学校主动对接梅州8个县(市、区)的政府、企事业单位,先后选派省市科技特派员500多人次,与梅州市300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校企合作;与地方行业、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主动服务梅州足球特区、陶瓷产业群建设。成立“教师教育发展中心”,做大做强粤东北基础师资教育培训。

——传扬文化,使命担当。学校以传扬文化为使命,在文化传承中打造发展特色。依托“苏区精神(广东)研究中心”“广东省原中央苏区研究中心”,构建起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主题社会实践和网络教学“四位一体”的红色文化育人体系;开展了大量地方党政部门干部的培训工作,为传承红色基因,挖掘红色资源作出积极贡献。《客家音乐文化》项目获批广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助力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学校成立了客家研究院(含客商研究院)、客家学院,设立了“客家文化研究基地”,获批首个“全国性客家学研究团体——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客家学专业委员会”;配合梅州市举办了“世界客商大会”“世界客家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活动,承办了“海峡两岸客家文化论坛”等活动;每年召开客家研究专题夏令营,举办客家学论坛,组织师生进行红色文化研学、开展“弘扬苏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系列主题活动,举办“苏区精神大讲堂”,传承和弘扬原中央苏区老区精神、优秀客家传统文化。

——国际合作,开放办学。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在开放合作中不断凝聚发展合力。获得广东省“印度洋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究中心”,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挥梅州侨乡优势,加强与东南亚地区、港澳台地区、印度洋海域周边国家以及欧美地区高校的国际交流合作,与10多个国家20多所高校或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深入开展交流。近年来,派出73批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干部赴国(境)外开展学习交流;遴选5批38名教师参加与国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博士项目,鼓励和支持教师提升学历;派出23批次学生赴国(境)外学习实习;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培养工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交往和竞争的应用型人才。

——砥砺奋进,开创新局。百年风雨路,奋进新时代。学校正抢抓国家加快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和广东省加快破解高等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广东省实施新一轮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中山大学“组团式”帮扶学校等重大机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十四五”规划和中长期发展目标规划,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申硕”工作为重点,以规模质量协调发展为根本,推动学校快速高质发展,为建设成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接续奋斗!

(以上数据截至2021年11月)


奖学金设置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大学生资助政策,不断完善“奖、贷、助、补、减、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成效显著。连续在2015、2016年度广东省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考评中获得“优秀”等级,并在2017年度被评为“广东省首届百佳学生资助工作单位”。

 

 一、奖学金 

 现设有国家、校级奖学金及社会团体、个人捐资设立的奖学金共11项。2018年度奖学金总额超过750万元,奖励学生4000余人次。

  二、其他

设立优秀考生奖:2018年奖励第一志愿录取校本部各本科专业优秀新生共100名,奖金共26万元。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嘉应学院招生办咨询电话:0753-2186630、2186877、2186665

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的咨询电话:0753-2523398

嘉应学院医学院咨询电话:0753-2202601

嘉应学院普通招生网址:http://admission.jyu.edu.cn

电子邮箱:zsb@jyu.edu.cn


  中专 2022-12-16 18:41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嘉应学院生物科学和网络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嘉应学院生物科学和网络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科学和网络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科学就业前景和网络工程就业前景,生物科学专业介绍和网络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科学和网络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生物科学和网

  • 中专学校

    嘉应学院生物科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嘉应学院生物科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科学和通信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科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生物科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科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生物科学和通

  • 我要读技校

    嘉应学院生物科学和电子信息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嘉应学院生物科学和电子信息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科学和电子信息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科学就业前景和电子信息工程就业前景,生物科学专业介绍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科学和电子信息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 中专学校

    嘉应学院生物科学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嘉应学院生物科学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科学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科学就业前景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生物科学专业介绍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科学和光电信息科学与

  • 中专学校

    嘉应学院地理科学和生物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嘉应学院地理科学和生物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地理科学和生物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地理科学就业前景和生物工程就业前景,地理科学专业介绍和生物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地理科学和生物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地理科学和生

  • 中专学校

    嘉应学院地理信息科学和生物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嘉应学院地理信息科学和生物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地理信息科学和生物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和生物工程就业前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和生物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地理信息科学和生物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 中专学校

    嘉应学院化学和生物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嘉应学院化学和生物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化学和生物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化学就业前景和生物工程就业前景,化学专业介绍和生物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化学和生物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化学和生物工程录取分数线(广东)

  • 中专学校

    嘉应学院应用化学和生物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嘉应学院应用化学和生物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化学和生物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化学就业前景和生物工程就业前景,应用化学专业介绍和生物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化学和生物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应用化学和生

  • 中专学校

    嘉应学院物理学和生物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嘉应学院物理学和生物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理学和生物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理学就业前景和生物工程就业前景,物理学专业介绍和生物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物理学和生物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物理学和生物工程录取分

  • 中专学校

    嘉应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和生物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嘉应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和生物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学与应用数学和生物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和生物工程就业前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和生物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学与应用数学和生物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