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现代农业技术 | 2020 | 理科 | -/211(专科批) | /() |
| 现代农业技术 | 2020 | 文科 | -/204(专科批) | /() |
| 现代农业技术 | 2019 | 理科 | -/153(专科批) | -/204(专科批) |
| 现代农业技术 | 2019 | 文科 | -/154(专科批) | -/202(专科批) |
| 现代农业技术 | 2018 | 理科 | -/151(专科批) | -/202(专科批) |
| 现代农业技术 | 2018 | 文科 | -/152(专科批) | -/202(专科批) |
| 现代农业技术 | 2017 | 理科 | -/150(专科批) | -/202(专科批) |
| 现代农业技术 | 2017 | 文科 | -/150(专科批) | -/202(专科批) |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主要农产品 的生产及其产品贮藏加工技术以及农技推广原理与方法、农产品与农资营销和农业经营管理 基本知识,具备识别植物形态与结构、土壤类别、农业机具使用与维护、农技推广技术、农 产品与农资营销、农业经营管理能力,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农业科技推广与产品营销等工作 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绿色食品生产、加工、检测及营销企业,在农作物生产及病虫害防治,种子生 产、实验、推广与销售岗位群,从事农作物生产技术指导、种子生产技术指导、绿色食品生 产与销售、植物检疫和农资管理与营销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熟练掌握主要农作物及园艺作物生产技术;
3.熟练掌握常用农业机械的操作,并能进行农业机械的维护工作;
4.熟练掌握田间主要病虫害的识别技能,进行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
5.掌握测土施肥和植物营养诊断的方法,并灵活应用:
6.掌握设施大棚、农业园区的建设工作要点;
7.掌握农业物联网的布线、网络管理、信息采集、大棚系统部署工作;
8.了解农场和现代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一般规律,能够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
9.了解农业生产常见的问题,并能够分析和解决,具有终身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蔬菜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农 业生态与环境保护、农产品与农资营销、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植物与植物生理,果树品种、蔬菜、花卉标本的识别,园艺作物生长调控, 园艺产品贮藏与检测,园艺产品加工,植物组织培养,农业昆虫、植物病害病原物分离培养、 化学防治等实训。
在农业生产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农艺工农机维修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现代农艺技术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植物保护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
人才需求: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培养。目前我国农技推广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均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急需培养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农业科技推广与产品营销,具有本专业职业生涯发展潜力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就业形势:本专业建立了包括红太阳集团、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全国知名农业企业在内的3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以上企业既为学生参与综合性实践、开展课题研究等提供场所,又为学生提供了顶岗实习和就业的岗位。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现代农业企业与园区、家庭农场、农技推广服务与农业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现代农业相关单位的经营管理和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等工作。
技能证书: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高级农艺工、高级作物种子繁育工、高级农作物植保工、高级蔬菜园艺工、高级农业实验工等证书。
课程简介:本专业课程结构包括公共(文化)课、专业课和拓展课三大部分。专业核心课程为植物生产技术、现代农业装备技术、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农业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拓展课包括植物保护、植物种苗生产技术、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农业园区规划与设计、农产品与农资营销、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植物组织培养、设施园艺、计算机辅助设计、农业推广、观光农业概论等。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江苏 | 现代农业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00 |
| 历史类 | 443 | ||||
| 甘肃 | 现代农业技术(农林类) | 理科 | 高职(专科)批R段 | 普通类 | 307 |
| 文科 | 371 | ||||
| 广东 | 现代农业技术(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04 |
| 历史类 | 425 | ||||
| 江西 | 现代农业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54 |
| 文科 | 353 | ||||
| 浙江 | 现代农业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465 |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是由五所学校合并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综合性公办高职院校。前身之一为1976年成立的华中农学院咸宁分院,最早开办的是1965年咸宁财贸工商管理学校。1999年被省政府列为“全省首批试点高职院校”。2022年获批立项湖北省“双高”学校。
我校位于中国香城泉都——湖北省咸宁市,是武汉、长沙、南昌三大省会城市经济区的地理中心,北距武汉23分钟高铁车程,三国赤壁之战和北伐战争汀泗桥战役发生于此,享有全国最宜居城市、中国森林城市、中国魅力之城、中国卫生城市、中国十大最具成长创新性城市等殊荣。
校园面积1086亩,南邻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西接龙潭湿地公园,北靠武咸城际列车咸宁南站,东出潜山商业街,校内三湖伴五山,是求知治学的风水宝地。全日制在校生21490人,现有教职工11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10人。
我校抢抓国家支持职业教育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咸宁新产业公共实训基地”和“利用外国政府货款建设咸宁职院产教融合基地”列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项目,投资额度达到3.15亿元,建成了智能制造、会计虚拟仿真、健康管理、园林园艺、学前教育等一批高水平的实训基地。现有国家级协同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重点科研平台1个,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学校紧密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新兴支柱产业,构建现代农业、智能制造、财经商贸、师范教育、医养健康、数字信息和智慧建筑等7专业群,开设专业42个,获批国家级“1+X”证书试点专业19个,建有国家骨干专业5个,省级重点特色品牌专业10个,湖北省新兴战略支柱性产业专业2个,其中大数据与会计、现代农业技术获批立项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2016年以来,我校牢记“服务三农”初心,坚持以培养扎根乡村的“三种人”(脱贫致富的带头人、电商创业的合伙人、基层组织建设的接班人)为己任,以产教融合为途径,以涉农专业群建设为引领,以“一村多名大学生”培养计划为抓手,建成了“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基层欢迎、上级认可”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院校。近五年来,我校共为全市905个行政村培养农民大学生2017人,培训各类新型职业农民35326人,他们中一大批黑猪西施、黄袍农夫、孔雀公主、土鸡司令、大幕羊倌、龙虾大王、生物精灵等活跃在鄂南的山山水水上,到处演绎着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
学校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1+X证书试点单位,教育部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基地建设单位、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湖北省脱贫攻坚专项奖励记大功集体、省级文明单位(校园)、省级优质高职、省级园林式单位、省级平安校园、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等一系列国家、省级荣誉。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23年,90余年的历史传承,学院已发展成为以涉农专业为特色的多学科、综合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了以校本部为主体,江苏农博园、江苏茶博园相呼应的“一主两翼”校园格局。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句容市城区,校园占地总面积3284亩,建筑总面积33万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0453.46元,生均图书(含电子图书)123.30册,是一所现代化的智慧校园、生态校园、人文校园和低碳校园。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现有在校生12000多人。学院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有农学园艺学院、风景园林学院、畜牧兽医学院、茶与食品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与人文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现有专业45个,其中,2个国家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7个国家重点专业,18个省重点专业,覆盖农林牧渔等12个专业大类。
办学条件
师资队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578人,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220人,占比38.06%,正高级职称50人。专任教师中有国家教学名师2人,江苏省教学名师5人, 国务院津贴专家、江苏省农业产业体系首席专家、江苏省突出贡 献专家、江苏省“333 工程”、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 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等高层次人才80多人,国家级教学团队 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科技团队5个。
实验实训。建有江苏农博园、江苏茶博园两大校内实训基地。基地建有作物生产、园林工程、畜牧生产和食用菌生产等5个教学工场和植物工厂化育苗、植物保护、农业物联网应用等6大实训中心,建有国家南方丘陵地区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国家南方乡土树种良种繁育基地、江苏省现代园艺工程中心、江苏省茶业科技创新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等24个重点产学研平台。现已成为融教学实训、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科普教育及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学院建有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业技能大赛比赛基地,承担全国农业技能大赛园林景观设计、新城疫抗体测定、植物组织培养、艺术插花、小动物手术、农业机械维修、种子质量检测、手工制茶、农产品检测等所有比赛项目。
办学举措
学院始终坚持农林职教的办学方向,确立了以服务“三农”为宗旨,能力培养为核心,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的办学理念和“课堂移村口、师生到田头、成果进农户、论文写大地”的践行思路,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政校行企联动,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与句容市政府合作共建江苏农博园和江苏茶博园。与太仓市人民政府、省监狱管理局、南京市栖霞区政府、盐城亭湖区政府合作,政府出资助学、招生招工一体进行双主体育人,适岗培养农村经营管理骨干和新型职业农民。2017年,省委组织部“定制村干”班落户学院。校企合作组建职教集团,学院以“人才链、产业链、师资链、信息链和成果转化链”为纽带,以合作共赢为目标,与袁隆平农业高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牵头组建了中国现代农业职教集团。作为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与上海光明乳业集团、江苏红太阳集团、江苏亚振集团、艾贝尔宠物医院等企业合作,推进“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办订单班,校企双主体共同培养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积极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南京林业大学、扬州大学、金陵科技学院开展联合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与江苏大学、南京晓庄学院等院校联合开办4+0、3+2、3+3等专业9个。
产学研创并举,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立足校内实训平台,实行项目教学、课题研究、师生承包、工学交替;依托校外共建或共享型平台(如职教集团内企业平台),开展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创业孵化;凭借学院草坪、苗木、茶叶、果蔬、种业等科技产业平台,推进产教结合、学研结合、创新实践、成果转化。围绕农、林、牧、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创业教育板块,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并重,致富一方百姓。充分利用科技、人才、信息优势,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服务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以科技研发平台为依托推广的草业、应时果蔬、茶业、彩叶苗木、种业等五大产业,现已被省政府确定为丘陵地区优势主导产业。以产业拉动、科技推动、企业带动、培训驱动的方式,积极投身农业科技推广主战场,努力服务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学院分别与云南普洱、新疆伊犁、西藏拉萨签订结对帮扶战略协议,开展西部对口支援工作,带动西部地区农牧产业及职业教育发展。
坚持面向国际,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学院坚持走国际化、特色化办学道路,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创新职业教育对外合作模式,在职业教育和文化国际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目前学院已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余所高校、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现有中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中法农业培训和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农业对外合作科技支撑与人才培训基地等合作项目和平台3个,每年派出近50名教师出国(境)访问和研修,派出近60名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目前,有来自肯尼亚、加纳、尼日利亚、刚果(金)、老挝等国家近200名全日制留学生在校学习农业技术类相关专业。2016年学院荣获“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高校”。2018年荣获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2018年11月,与老挝中老友谊学校共建我院老挝分校正式揭牌,与南京林业大学签订留学生教育培养合作协议,为学历留学生打通升学途径,在我院挂牌成立“南京林业大学外国留学生实习基地”。3门课程获批为“江苏高校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省级精品课程”。
办学成果
学院“农科专业工学结合培养高职人才机制与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荣获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建园林工作室育高职园林技术精英人才的创新与实践”获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作为第2完成单位参与的“茶园生产机械化作业技术集成应用”和第3完成单位参与的“设施草莓新品种及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两项成果荣获2016—2018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
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升。学院先后建成了7个国家重点专业,7个省品牌特色专业,18个省重点专业,主持建设2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成了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1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打造了1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教学团队,培养了1名国家级和5名省级教学名师。“十三五”期间,学院立项厅级以上教科研项目28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5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授权发明专利189件,颁布标准9项,选育新品种4个;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等奖项29项。
我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2005年以来学院连续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5年荣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08年被授予首批“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2012年被遴选为“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2017年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改革示范高校”。据历年就业蓝皮书,毕业生就业率、创业率、就业竞争力等指标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均名列前茅。近3年,企业满意度均在91%以上。
服务三农效益显著。积极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年培训培养农民、农技人员2万余人次,为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区培训农技人员2000多人次。
学院依托专业和产业优势,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推广农作物良种500万亩,建有草坪草示范基地16万多亩,推广彩叶苗木20万多亩,辐射20多个省(市),带动6万户农民致富。自2009年以来,学院实施省委省政府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在句容、泗洪、溧阳和沭阳四县分别实施“5111”工程,即发展5大产业,推广10项实用技术、建设10个特色示范村、培训1万农民,创造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业绩。连续荣获“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高校”。
示范辐射成效明显。学院现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研究基地组长单位,全国农业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全国农业技能大赛基地。先后举办了29期近2000人次全国师资培训班;承办了“中法农民教育”“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全国草业产业发展”“全国茶业科技创新”等高层论坛。连续承办全国职业院校农业技能大赛7届。
学院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滇西边境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启动会”,与云南普洱合作,带动滇西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承担对口支援西藏拉萨市的现代职教发展项目。在中国工程院袁隆平院士的主持下,与湖南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
学院探索农林职业教育发展之路的创新实践,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时任教育部长周济,近三任省委书记、省长都先后到学院视察指导工作。《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200多篇次对学院进行了专题报道。《中国教育报》以《农林院校照样可以办得如此精彩》为题深度报道我院农科专业办学。《农民日报》以《广接地气锻造新军》为标题,大篇幅报道我院近年来取得的办学成就和形成的办学特色。
咨询电话:400-105-6166 (0511)87290888
传 真:(0511)87357756
地 址:江苏省句容市文昌东路19号
邮 编:212400
网 址:http://www.jsafc.edu.cn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录取分数为江苏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36,最低位次是72644、浙江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09,最低位次是222146、安徽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79,最低位次是216370、安徽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技术录取分数为江苏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00,最低位次是165204、江苏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43,最低位次是70296、浙江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5,最低位次是187117、江西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5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学费:53001.2022年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学费:5300;2022年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浙江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现代农业技术学费:22001.2020年现代农业技术学费:2200、现代农业技术(计划类型:全省计划)(住宿费:待定)(外语语种:不限)(办学地点在江苏省镇江市)学费:2200;2020年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代码:410113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在浙江等1个省市开设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410113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浙江普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代码:410103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在甘肃、广东、河南、浙江、江西、江苏等6个省市开设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1)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410103现代农业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