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和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哪个物联网应用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专业好(物联网应用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专业呼职和江苏农林职院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1-19 16:12:02 解决时间:2022-12-16 20:50

满意答案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和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哪个物联网应用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和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各排行榜,物联网应用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专业的分数线,物联网应用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分数对比(内蒙古)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物联网应用技术2021理科 277/240(专科批)/()
物联网应用技术2021文科 373/302(专科批)/()
物联网应用技术(物联网传感技术)2020理科 -/252(专科批)/()
物联网应用技术(物联网传感技术)2020文科 -/372(专科批)/()
物联网应用技术2018理科 -/264(专科批)/()
物联网应用技术2018文科 -/313(专科批)/()
物联网应用技术2017理科 -/277(专科批)/()
物联网应用技术2017文科 -/299(专科批)/()
电子信息类 物联网应用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RFID、无线 传感网、嵌入式开发、传感器等基础知识,具备物联网系统集成、安装调试、软件编程和测 试等能力,从事物联网应用系统集成、安装调试、维护和相关软件开发、测试等工作的高素 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物联网行业,在物联网系统集成、安装和调试、编程、测试和售后服务等岗位 群,从事物联网应用系统集成、安装调试、维护,以及相关软件开发和测试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无线传感网节点电子原理图和PCB图的绘制能力;

3.具备无线传感网节电路板的焊接、检测、装配、调试和维修能力;

4.具备无线传感网单片机程序的编程、下载和调试能力;

5.具备物联网系统集成能力;

6.具备物联网应用系统软件编程能力;

7.具备物联网应用系统安装调试、故障分析和排除能力;

8.了解物联网和无线传感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 原理。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物联网概论、物联网硬件基础、无线传感网应用技术、RFID应用技术、M2M应用技术、 物联网应用软件开发、Android移动开发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综合布线、RFID应用、无线传感网组网与监测、物联网系统集成、物联网综 合应用等实训。

在物联网相关企业或单位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电子绘图操作员 程序员 信息管理操作员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网络安防系统安装与维护 电子与信息技术 电子技术应用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物联网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专业录取分数线(2019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内蒙古物联网应用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理科专科批普通类282
文科368
电子信息类 物联网应用技术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RFID、无线 传感网、嵌入式开发、传感器等基础知识,具备物联网系统集成、安装调试、软件编程和测 试等能力,从事物联网应用系统集成、安装调试、维护和相关软件开发、测试等工作的高素 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物联网行业,在物联网系统集成、安装和调试、编程、测试和售后服务等岗位 群,从事物联网应用系统集成、安装调试、维护,以及相关软件开发和测试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无线传感网节点电子原理图和PCB图的绘制能力;

3.具备无线传感网节电路板的焊接、检测、装配、调试和维修能力;

4.具备无线传感网单片机程序的编程、下载和调试能力;

5.具备物联网系统集成能力;

6.具备物联网应用系统软件编程能力;

7.具备物联网应用系统安装调试、故障分析和排除能力;

8.了解物联网和无线传感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 原理。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物联网概论、物联网硬件基础、无线传感网应用技术、RFID应用技术、M2M应用技术、 物联网应用软件开发、Android移动开发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综合布线、RFID应用、无线传感网组网与监测、物联网系统集成、物联网综 合应用等实训。

在物联网相关企业或单位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电子绘图操作员 程序员 信息管理操作员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网络安防系统安装与维护 电子与信息技术 电子技术应用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物联网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内蒙古物联网应用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240
文科302
电子信息类 物联网应用技术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RFID、无线 传感网、嵌入式开发、传感器等基础知识,具备物联网系统集成、安装调试、软件编程和测 试等能力,从事物联网应用系统集成、安装调试、维护和相关软件开发、测试等工作的高素 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物联网行业,在物联网系统集成、安装和调试、编程、测试和售后服务等岗位 群,从事物联网应用系统集成、安装调试、维护,以及相关软件开发和测试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无线传感网节点电子原理图和PCB图的绘制能力;

3.具备无线传感网节电路板的焊接、检测、装配、调试和维修能力;

4.具备无线传感网单片机程序的编程、下载和调试能力;

5.具备物联网系统集成能力;

6.具备物联网应用系统软件编程能力;

7.具备物联网应用系统安装调试、故障分析和排除能力;

8.了解物联网和无线传感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 原理。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物联网概论、物联网硬件基础、无线传感网应用技术、RFID应用技术、M2M应用技术、 物联网应用软件开发、Android移动开发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综合布线、RFID应用、无线传感网组网与监测、物联网系统集成、物联网综 合应用等实训。

在物联网相关企业或单位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电子绘图操作员 程序员 信息管理操作员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网络安防系统安装与维护 电子与信息技术 电子技术应用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物联网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江苏物联网应用技术历史类专科批普通类437
新疆物联网应用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269
文科308
甘肃物联网应用技术理科高职(专科)批R段普通类247
云南物联网应用技术(只招理科考生)理科专科批普通类346
山东物联网应用技术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424
江西物联网应用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354
文科360
安徽物联网应用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280
文科401
浙江物联网应用技术综合平行录取二段普通类442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59
校友会(高职二类)
315
高职排名
学校简介

【历史沿革】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是一所有着百年办学历史的老校,其源头可追溯到前清末季“废科举,兴学堂”的年代,即1907年的归绥师范学堂,是为呼和浩特地区师范教育之始。1922年改为绥远师范学校,其后几经辗转、几次更名,直到1945年迁回原址,进入蓬勃发展时期。1954年更名为呼和浩特师范学校,1977年恢复高考后就开始招收普通师范大专生。2000年9月,呼和浩特师范学校并入呼和浩特教育学院,组建新的呼和浩特教育学院。2002年,由呼和浩特教育学院、呼和浩特管理干部学院、呼和浩特市职工大学、呼和浩特广播电视大学四所院校合并组建呼和浩特职业学院。2004年至2006年,又先后接收了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呼和浩特铁路局分校、呼和浩特铁路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内蒙古广播电视学校、内蒙古技师培训学院,2020年又接收了呼和浩特市卫生学校,至此完成了十校合并。学院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与时代、民族、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不渝培养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学院校训】

学院合并组建后,确立了“明德修身,格物致知”的校训。“明德修身,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原文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为:育人为学以淬厉人格敦品立德为纲,以成就高明笃实之才为目,塑造德才兼备的新一代劳动者。2007年百年校庆时,由原内蒙古自治区连辑副主席亲自书写。

【机构、专业设置】

学院设有16个系(部)、3个教辅部门、13个行政处室、2个群团机构。现有招生专业69个,涵盖了15个高职专业大类,其中国家骨干专业4个,重点建设专业6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9个。

【办学条件】

学院总占地面积2016亩,校舍总建筑面积48.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25.1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13.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3亿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1039.34元/生,馆藏纸质图书115.84万册,期刊1200多种,电子图书27TB,电子期刊8000多种,阅览座位2400个。校园网覆盖全院教学科研和办公生活区,在自治区首家引入了CRP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有校内实训基地228个,校外实训基地223个,其中校内实训基地设备总值2.01亿元,工位数4740个,校内年使用频率超623万人时。

学院总建筑面积、教学行政用房、实训基地数、设备总值和生均值、工位数及年使用频率均高于全国、全区同类平均水平。

【在校生人数、人才队伍】

学院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5000人左右。现有教职工1182名,其中专任教师770名;专业带头人49名,教学名师52名(其中自治区级10名),教学团队24个(其中自治区级10个),教坛新秀56名(其中自治区级9名),骨干教师94名,科研团队22个。

学历结构: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49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4.8%,其中博士研究生32人。

职称结构: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40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2%,其中正高级职称59人。

“双师”结构:学院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达到50%以上;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达到65%以上。

在校生数,教师中博士、硕士、专任、双师素质、高级职称、少数民族、自治区级以上教学名师数,师生比、专职政治辅导员与学生比均高于全国示范、国家示范(骨干)同类平均水平。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平台中198项指标均高于全国示范、国家示范(骨干)和全国、全区同类平均水平。

【科学研究】

近年来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共1463篇,EI 17篇,出版教材、专著226部,完成国家专利115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68项,获得各级各类奖励170项,完成应用技术研究13项,实现技术转化6项。获得各级各类奖励77项,1名教师获得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奖,1名教师获得自治区科技创新创业银奖,2名教师的美术作品获自治区文学艺术最高奖“萨日纳”奖,1篇论文在国际期刊上发表,2篇被SCI收录,2篇分别获得自治区教育厅及内蒙古教育协会高校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和三等奖,2篇获得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政府三等奖。

【社会服务】

学院注重高校社会服务工作,坚持学历教育和培训并举,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社会和企事业单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企业员工岗位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退役士兵培训、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各类培训、鉴定、认定。每年培训1.5万人次以上。学院设有“一所、两站、二十基地”,即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呼和浩特普通话水平测试站和呼和浩特市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及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中国印刷业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呼和浩特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同时,学院通过技术咨询、举办讲座、参与企业科研攻关等多种形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服务。

【对外交流合作】

学院坚持对外开放办学理念,多方寻求优质教学资源,选择与学费较低、教育资源优越的白俄罗斯多所学校合作,引入白方教师到学院任教、指导教学。2007年开始与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国立大学合作办学,2008年又扩大合作对象,与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国立工业大学合作办学,经教育部批准,现有3+3合作办学项目涉及6个专业,合作办学在校生近800人。

【办学目标】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秉承“明德修身,格物致知”校训,按照“巩固优势、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快速发展”的方针,紧紧围绕学院发展的第一要务,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促发展,以特色创优势,以需求扩规模,以创新上水平的发展理念。目前,我院正日益成为祖国北部边疆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质量成果转化基地和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

各级领导对学院办学予以了充分肯定。在百年校庆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为学院题词:“百年老校逢盛世,千秋伟业铸辉煌”;在110年校庆之际,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为学院题词:“喜迎百十华诞,再展呼职宏图”。

面向未来,在党和国家的特别关怀支持下,学校将继续坚持走重质量、抓内涵、促特色和国际化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办学实力与水平,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加分政策
按照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的有关文件精神执行。
奖学金设置
所有在校学生按德智体综合测评,均可评定一、二、三等奖学金。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3
校友会(高职三类)
14
高职排名
学校简介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23年,90余年的历史传承,学院已发展成为以涉农专业为特色的多学科、综合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了以校本部为主体,江苏农博园、江苏茶博园相呼应的“一主两翼”校园格局。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句容市城区,校园占地总面积3284亩,建筑总面积33万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0453.46元,生均图书(含电子图书)123.30册,是一所现代化的智慧校园、生态校园、人文校园和低碳校园。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现有在校生12000多人。学院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有农学园艺学院、风景园林学院、畜牧兽医学院、茶与食品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与人文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现有专业45个,其中,2个国家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7个国家重点专业,18个省重点专业,覆盖农林牧渔等12个专业大类。

办学条件

师资队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578人,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220人,占比38.06%,正高级职称50人。专任教师中有国家教学名师2人,江苏省教学名师5人, 国务院津贴专家、江苏省农业产业体系首席专家、江苏省突出贡 献专家、江苏省“333 工程”、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 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等高层次人才80多人,国家级教学团队 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科技团队5个。

实验实训。建有江苏农博园、江苏茶博园两大校内实训基地。基地建有作物生产、园林工程、畜牧生产和食用菌生产等5个教学工场和植物工厂化育苗、植物保护、农业物联网应用等6大实训中心,建有国家南方丘陵地区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国家南方乡土树种良种繁育基地、江苏省现代园艺工程中心、江苏省茶业科技创新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等24个重点产学研平台。现已成为融教学实训、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科普教育及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学院建有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业技能大赛比赛基地,承担全国农业技能大赛园林景观设计、新城疫抗体测定、植物组织培养、艺术插花、小动物手术、农业机械维修、种子质量检测、手工制茶、农产品检测等所有比赛项目。

办学举措

学院始终坚持农林职教的办学方向,确立了以服务“三农”为宗旨,能力培养为核心,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的办学理念和“课堂移村口、师生到田头、成果进农户、论文写大地”的践行思路,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政校行企联动,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与句容市政府合作共建江苏农博园和江苏茶博园。与太仓市人民政府、省监狱管理局、南京市栖霞区政府、盐城亭湖区政府合作,政府出资助学、招生招工一体进行双主体育人,适岗培养农村经营管理骨干和新型职业农民。2017年,省委组织部“定制村干”班落户学院。校企合作组建职教集团,学院以“人才链、产业链、师资链、信息链和成果转化链”为纽带,以合作共赢为目标,与袁隆平农业高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牵头组建了中国现代农业职教集团。作为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与上海光明乳业集团、江苏红太阳集团、江苏亚振集团、艾贝尔宠物医院等企业合作,推进“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办订单班,校企双主体共同培养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积极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南京林业大学、扬州大学、金陵科技学院开展联合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与江苏大学、南京晓庄学院等院校联合开办4+0、3+2、3+3等专业9个。

产学研创并举,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立足校内实训平台,实行项目教学、课题研究、师生承包、工学交替;依托校外共建或共享型平台(如职教集团内企业平台),开展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创业孵化;凭借学院草坪、苗木、茶叶、果蔬、种业等科技产业平台,推进产教结合、学研结合、创新实践、成果转化。围绕农、林、牧、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创业教育板块,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并重,致富一方百姓。充分利用科技、人才、信息优势,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服务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以科技研发平台为依托推广的草业、应时果蔬、茶业、彩叶苗木、种业等五大产业,现已被省政府确定为丘陵地区优势主导产业。以产业拉动、科技推动、企业带动、培训驱动的方式,积极投身农业科技推广主战场,努力服务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学院分别与云南普洱、新疆伊犁、西藏拉萨签订结对帮扶战略协议,开展西部对口支援工作,带动西部地区农牧产业及职业教育发展。

坚持面向国际,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学院坚持走国际化、特色化办学道路,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创新职业教育对外合作模式,在职业教育和文化国际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目前学院已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余所高校、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现有中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中法农业培训和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农业对外合作科技支撑与人才培训基地等合作项目和平台3个,每年派出近50名教师出国(境)访问和研修,派出近60名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目前,有来自肯尼亚、加纳、尼日利亚、刚果(金)、老挝等国家近200名全日制留学生在校学习农业技术类相关专业。2016年学院荣获“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高校”。2018年荣获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2018年11月,与老挝中老友谊学校共建我院老挝分校正式揭牌,与南京林业大学签订留学生教育培养合作协议,为学历留学生打通升学途径,在我院挂牌成立“南京林业大学外国留学生实习基地”。3门课程获批为“江苏高校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省级精品课程”。

办学成果

学院“农科专业工学结合培养高职人才机制与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荣获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建园林工作室育高职园林技术精英人才的创新与实践”获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作为第2完成单位参与的“茶园生产机械化作业技术集成应用”和第3完成单位参与的“设施草莓新品种及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两项成果荣获2016—2018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

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升。学院先后建成了7个国家重点专业,7个省品牌特色专业,18个省重点专业,主持建设2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成了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1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打造了1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教学团队,培养了1名国家级和5名省级教学名师。“十三五”期间,学院立项厅级以上教科研项目28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5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授权发明专利189件,颁布标准9项,选育新品种4个;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等奖项29项。

我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2005年以来学院连续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5年荣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08年被授予首批“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2012年被遴选为“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2017年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改革示范高校”。据历年就业蓝皮书,毕业生就业率、创业率、就业竞争力等指标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均名列前茅。近3年,企业满意度均在91%以上。

服务三农效益显著。积极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年培训培养农民、农技人员2万余人次,为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区培训农技人员2000多人次。

学院依托专业和产业优势,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推广农作物良种500万亩,建有草坪草示范基地16万多亩,推广彩叶苗木20万多亩,辐射20多个省(市),带动6万户农民致富。自2009年以来,学院实施省委省政府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在句容、泗洪、溧阳和沭阳四县分别实施“5111”工程,即发展5大产业,推广10项实用技术、建设10个特色示范村、培训1万农民,创造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业绩。连续荣获“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高校”。

示范辐射成效明显。学院现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研究基地组长单位,全国农业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全国农业技能大赛基地。先后举办了29期近2000人次全国师资培训班;承办了“中法农民教育”“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全国草业产业发展”“全国茶业科技创新”等高层论坛。连续承办全国职业院校农业技能大赛7届。

学院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滇西边境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启动会”,与云南普洱合作,带动滇西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承担对口支援西藏拉萨市的现代职教发展项目。在中国工程院袁隆平院士的主持下,与湖南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

学院探索农林职业教育发展之路的创新实践,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时任教育部长周济,近三任省委书记、省长都先后到学院视察指导工作。《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200多篇次对学院进行了专题报道。《中国教育报》以《农林院校照样可以办得如此精彩》为题深度报道我院农科专业办学。《农民日报》以《广接地气锻造新军》为标题,大篇幅报道我院近年来取得的办学成就和形成的办学特色。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咨询电话:400-105-6166    (0511)87290888
    传    真:(0511)87357756
    地    址:江苏省句容市文昌东路19号
    邮    编:212400
    网    址:http://www.jsafc.edu.cn


通讯地址
江苏省句容市文昌东路19号
  中专 2022-12-16 20:50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物联网应用技术录取分数线?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物联网应用技术招生计划2021

    1楼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物联网应用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46分(理科)。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物联网应用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物联网应用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物联网应用技术招生计

  • 中专学校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物联网应用技术录取分数线?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物联网应用技术招生计划2021

    2楼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物联网应用技术录取分数线为186分(理科)。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物联网应用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物联网应用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物联网应用技术文科专科批普通类江苏农林职业技

  • 中专学校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物联网应用技术录取分数线?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物联网应用技术招生计划2021

    3楼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物联网应用技术录取分数线为424分(综合)。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物联网应用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物联网应用技术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物联网应用技术招

  • 中专学校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物联网应用技术录取分数线?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物联网应用技术招生计划2021

    4楼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物联网应用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54分(理科)。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物联网应用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物联网应用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物联网应用技术文科专科批普通类3600江苏农

  • 中专学校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物联网应用技术录取分数线?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物联网应用技术招生计划2021

    5楼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物联网应用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80分(理科)。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物联网应用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物联网应用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物联网应用技术文科专科批普通类江苏农林职业技

  • 中专学校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物联网应用技术录取分数线?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物联网应用技术招生计划2022

    6楼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物联网应用技术录取分数线为442分(综合)。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物联网应用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物联网应用技术综合平行录取二段普通类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物联网应用技术

  • 中专学校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物联网应用技术录取分数线?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物联网应用技术招生计划2021

    7楼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物联网应用技术录取分数线为437分(历史类)。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物联网应用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物联网应用技术历史类专科批普通类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物联网应用技术招

  • 中专学校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录取分数多少分

    8楼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录取分数为江苏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37,最低位次是72307、浙江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42,最低位次是203372、安徽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80,最低位次是216181、安徽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0

  • 中专学校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代码2022?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录取分数线(2021)

    9楼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代码:510102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在浙江等1个省市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510102物联网应用技术浙江普通类平行录取三年1

  • 中专学校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和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哪个好?有哪些专业?招生咨询联系办式?

    10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