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江南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哪个生物技术专业好(生物技术专业西安电子和江南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4 17:12:35 解决时间:2022-12-16 13:14

满意答案

江南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哪个生物技术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江南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各排行榜,生物技术专业的分数线,生物技术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江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分数对比(江苏)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最高/最低分)
江南大学
(最高/最低分)
生物技术2018理科 -/372(本科一批)-/364(本科一批)
生物技术2017理科 -/365(本科一批)-/364(本科一批)
生物科学类 生物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复合人才实验班是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生命科学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需求,整合了我校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大学科的优质教学资源,以生命科学理论为基础,结合计算机科学原理和技术,通过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的有机结合而建立的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该实验班不仅涵盖了主要的生命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次级学科,而且与化学、数学、物理等学科交叉渗透,强调宽口径、重基础、强实践的培养方式,着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学生获得国内外一流大学继续深造的能力,为发展成为“信息技术专业素质和生物技术专业才能兼备”的复合型高端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的生物学革命(互联网+生物+医药)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研究者、创业者、经营管理者、政策制定者。

本专业现有教师12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拥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1人,陕西省“百人计划”1人,校内华山学者“菁英人才”2人。研究领域涵盖了分子影像、生物材料、纳米医学、肿瘤治疗和分子免疫等方向,并取得了国内一流的研究成果。

培养目标:

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复合人才实验班旨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注重系统的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现代生物学实验技术,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工程实践技能,一定的人文社科和经济管理科学的基本素质。培养视野开阔、心态包容、善于沟通、勇于创新、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

本科四年划分为三个阶段:奠基阶段(打基础、固基阶段,1~4学期)、积累成长阶段(知识、能力、素质均衡阶段,4~6学期)和能力强化阶段(综合能力培养阶段,6~8学期)。

奠基阶段(1~4学期):主要培养学生对理工各类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大学英语、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普通生物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生理学基础、电路分析基础等。

积累成长阶段(4~6学期):加强学生生物技术专业知识,系统学习一系列工程技术知识,培养学生在生物技术工程实验中的观察、推理、研究、探索、设计等方面的能力。课程主要包括: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统计学、生物技术制药、生物材料、神经信号与系统、软件技术基础、离散数学、MATLAB语言、数字信号处理、软件技术基础等。

能力强化阶段(6~8学期):通过开设大量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兴趣进行选择,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毕业设计提高学生对生物技术专业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课程主要包括:生物技术大实验、神经科学基础、医学成像技术、随机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医学仪器、毕业设计等。

毕业去向:

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复合人才实验班口径宽,适应面广,具有许多个性化发展方向,社会需求广泛,优势明显。毕业生可以到国外一流大学继续深造,也可以参加学院“直博计划”;既能面向IT行业就业,又能进入生物技术行业工作。本专业近三年毕业生中有5.2%的学生选择出国深造,去向包括香港大学、南加州大学(美)、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德)等世界名校;有38%的学生选择上研,其中一半以上为推免生,分别被本校、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录取,研究方向涵盖生物、化学和计算机等领域;其余学生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就业率100%,就业单位包括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腾讯科技有限公司、西安高新医院等生物、医疗和电子行业的知名企事业单位。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2019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河南生物医学工程类(包含专业: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办学地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校区;试点学院的新增专业)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18
山西生物医学工程类(包含专业: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办学地点南校区)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94
生物科学类 生物技术
江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入选国家特色专业(2011年)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20)。
生物技术被普遍认为是21世纪人类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专业以工业生物技术为特色,是全国少有的面向应用的生物技术专业。
江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以“基础扎实、特色鲜明、视野宽、能力强”为办学指导思想,依托学院雄厚的生物工程工科专业基础,进一步加强理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和训练,并与生物技术的专业教育相结合,加强创新能力和技术训练,旨在培养出高素质、能够推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作为国家一流专业,同时也是“国家生命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依托专业之一,生物技术专业主要包括4个培养方向,分别是:工业微生物菌种资源开发改造及应用、重要工业微生物基因工程菌构建及表达、微生物细胞生理及遗传特性研究、代谢工程技术和发酵过程优化研究。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生物技术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较系统的工业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学有专长,具备较强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强烈社会责任感、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复合型高级生物技术人才;能在工业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研发和管理工作。
主干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糖生物工程、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生物分离原理与技术、微生物遗传育种学
毕业去向: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在轻工、医药、食品、环保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也可以考研或出国深造。本专业近3年有10名同学出国深造,部分保送本校研究生,部分考取了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雀巢、药明康德、海正制药、中粮、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百威(武汉)啤酒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也有本专业培养的技术骨干,总计升学和就业率100%。
江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江苏生物技术(在蠡湖校区学习)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69
湖南生物技术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6
山东生物技术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93
福建生物技术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6
安徽生物技术(6050元/年)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8
浙江生物技术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24
辽宁生物技术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89
内蒙古生物技术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4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41
软科(综合)
48
校友会(综合)
51
武书连
729
US排名
学校简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是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211工程”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首批9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首批9所获批设立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和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的高校之一。2017年学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1958年学校迁址西安,1966年转为地方建制,1988年定为现名。

建校90年来,学校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是我国“一五”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也是1959年中央批准的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20世纪60年代,学校就以“西军电”之称蜚声海内外。毛泽东同志曾先后两次为学校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

学校现建设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270公顷,校舍建筑面积13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约1817万册,其中纸质文献约304万册,电子文献约1513万册,内容覆盖了学校各个学科或专业。

截至2020年11月底,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36543人,其中本科生22439人,硕士生11448人,博士生2407人;有在籍网络和函授教育本科生43207人,网络和函授教育专科生53959人。设有研究生院。设有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微电子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等17个学院。

学校是国内最早建立信息论、信息系统工程、雷达、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专业的高校之一,开辟了我国IT学科的先河,形成了鲜明的电子与信息学科特色与优势。“十三五”期间,学校获批8个国防特色学科。学校现有2个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群(包含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控制科学与工程5个一级学科),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覆盖6个二级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5个本科专业。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3个学科获评A类: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为A+档,并列全国第1;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位于A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为A-档,学校电子信息类学科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根据ESI公布数据,学校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均位列全球排名前1‰。

学校树立了以人为本、教师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理念,锻造了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300余名,其中,博士生导师700余人,硕士生导师1500余人。学校有院士3人,“万人计划”入选者28人,长江学者3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科技部重点创新团队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1人,“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获得者4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65人。

学校不断地创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果。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建设有3个国家人才培养及教学基地、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以及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人才培养素以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突出、创新意识强等特色在全国高校中形成了“品牌”。学校坚持“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钱学森空间科学实验班”和“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近五年来,学校本科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普及率高,获得各类省级、国家级学科和科技竞赛奖3600余项。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06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2020年,学校获中国高校“就业最佳典范奖”。

多年来,学校致力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系统研制、科技攻关、工程研发等,创造了我国电子与信息技术领域等多项第一,包括第一台气象雷达、第一套流星余迹通讯系统、第一台可编程雷达信号处理机、第一台毫米波通讯机,以及我军通信装备史上第一部“塞绳电报互换机”、第一台“塔型管空腔振荡器”、第一套“三坐标相控阵雷达”等,为我国信息化、国防现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学校现有9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1个科工局科技创新基地,10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基地、29个陕西省科技创新基地,2013年入选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先后牵头承担了“973”、“863”、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大项目、国家重大项目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重大、重点项目,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研究成果。2013年以来,学校科研指标稳步提升,在认知雷达、移动通讯、网络信息安全、高功率微波集成器件、智能计算、大型天线机电耦合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2012年以来学校获国家科技奖励21项。2014年,学校牵头的“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国家“2011计划”认定,位列行业产业类第一,进一步奠定了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突出的国防科研特色优势地位。

学校大力加强产学研相结合,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有中国西部军民融合创新谷暨西安电子谷、陕西工业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同时与国内大型知名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股份制公司,成立战略联盟、设立企业基金、建立联合实验室及研究生实习基地,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国内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外部发展空间。学校先后与35个国家和地区的155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友好关系,与10余个研究所、研究中心、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西安、广州、青岛、重庆等地方政府开展深入合作,共建研究院所、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与跨国公司建立66个联合实验室,基本形成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合作创新发展格局。

建校90年来,学校先后为国家输送了31万余名电子信息领域的高级人才,产生了120多位解放军将领,成长起了24位院士(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院士校友20位,位列全国前茅),10余位国家副部级以上领导,培养了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国际GSM奖获得者李默芳,欧洲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纳米技术专家王中林,“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总设计师杨宏等一大批IT行业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科研院所所长和大学校长等,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将继续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立足西部、育人育才、强军拓民、服务引领、团结实干”的发展思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


江南大学
59
软科(综合)
73
校友会(综合)
45
武书连
647
US排名
学校简介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源起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8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照《江南大学章程》,开展自主办学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学校以“笃学尚行,止于至善”为校训,以“彰显轻工特色,服务国计民生;创新培养模式,造就行业中坚”为办学理念,以建设“世界知名、中国一流、江南风格的研究型大学”为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已逐步建成一所规模结构合理、学科协调发展、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显著、社会美誉度高,国内有影响力、国际有知名度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坚持“选择性卓越”的学科建设理念,建立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设有19个学院(部),包括:食品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商学院、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设计学院、药学院、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体育部和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筹)。涵盖理、工、医、文、法、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学科门类9个。建有博士后流动站7个,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软件工程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生物与医药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建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和二级重点学科5个;建有设计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4个,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3个。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3430人,其中专任教师2173人(含研究生导师1417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人员比例67.6%,博士学位人员比例70.9%,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研修经历人员比例43.2%。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引进人才”入选者17人、“人才项目”入选者23人,教育部“人才项目奖励计划”教授2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与“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部省级创新团队48个。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2006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5年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在53个本科专业招生,现有在校本科生20609人、博硕士研究生10940人、留学生670人。拥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0个,“新工科”“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7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含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5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含精品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9门,国家精品、规划教材56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5项,其中一等奖2项。学校积极探索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成立至善学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在亚洲率先通过美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IFT)国际认证。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完善学生指导和服务体系,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本科生继续深造率达37.8%,位列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依托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累计孵化创业企业300余家,获批健康食品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工作实施先进单位”,获批首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完善“奖、助、勤、贷、补、免”帮扶机制,并探索基于人才培养的勤工助学新模式。学校与39个国家和地区的190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签订合作交流协议,28.6%的学生拥有海外交流、交换经历;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合作建有全球首家以中华食品文化为主题的孔子学院。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校史馆、设计馆、民间服饰传习馆、美术馆暨钱绍武艺术馆、酒科技馆、人体科学馆等文化展馆首批入选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实施“艺术课堂”大学生文化素质拓展项目、“书香校园·人文江南”阅读计划,举办“江南之春”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创新江南”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意创业文化节等特色文化活动;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艺术作品舞蹈《羌山红》获文化部“文华奖”。学校高度重视体育的育人功能,建有女足和乒乓球两支高水平运动队。其中高水平女子足球队荣获2018年全国大学生女子室内五人制锦标赛季军和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高校部冠军。学校是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2016年以来,累计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金3银8铜,“创青春”3金4铜,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5金1银。学校涌现出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冯漉、魏佳星,以及入围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的90后创业典型徐铭骏、胡佳威、范冰、张晓军等创业典型人物。

学校坚持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己任,积极参与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建有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8个,针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部省级平台43个;建有创新引智平台6个。“十二五”以来承担国家级项目1379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6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13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科技创新奖2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0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获中国专利奖金奖2项、银奖1项、优秀奖6项;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官方公布的2019年国际专利排名中,我校位居全球教育机构第13位,中国高校第5位;在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上,位居全国高校第6位。学校发起并成立了“一带一路”高校食品教育科技联盟;现与全国50多个城市及中粮集团、光明乳业等多家知名企业开展全面合作;建有江南大学宿迁产业技术研究院、江南大学(扬州)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等11个;江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获评5A级大学基金会。

学校坚持师生为重、服务为先,倾力打造曲水流觞的现代化生态校园,为学生提供设施先进、功能齐全、优质舒适的成长环境。校园占地面积3250亩、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63万册;生均教学科研仪器3.54万元;“智慧校园”建设日臻完善;建有体育场、体育馆、文浩科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文体场馆和16个学生公寓组团;学校获教育部校园规划一等奖,被评为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获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称号等。

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影响不断提升。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位列A+档,“设计学”位列A-档;在2021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学校15个学科入选,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连续三年蝉联世界第一;在ESI全球影响评价排行榜上,学校农业科学、工程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环境与生态学9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跻身前0.2‰;学校位居ESI综合排行中国大陆第57名;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编制的《2021中国大学评价》中,位居全国第45名;在人民网发布的2019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上,位居全国第31名。学校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

“江南开学府,万顷湖波扬;屏障九龙好,山高水又长。”未来的办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秉承“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服务兴校、机制活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方略,努力推进“世界知名、中国一流、江南风格的研究型大学”建设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食堂

目前我校建有四个校园主餐厅----江南苑、梁溪苑、蠡溪苑和广溪苑,总面积约为43265平方米,餐座近7000个。四个餐厅与学生生活、大学校园的整体文化相吻合,凸显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要求,以“美观、大方、实用”为原则,以“学校放心、师生满意、员工认同”为目标,按照“一楼特色经营、二楼大伙餐饮”的总体布局,缘溪而建、扼其要冲,翠荫绿荷掩映下的白墙红瓦建筑呈现出别具匠心的“江南味道”。


  中专 2022-12-16 13:14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江南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生物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江南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生物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生物技术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和生物技术就业前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和生物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生物技术这二个专业,希望

  • 中专学校

    江南大学日语和生物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江南大学日语和生物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日语和生物技术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日语就业前景和生物技术就业前景,日语专业介绍和生物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日语和生物技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日语和生物技术录取分数线(江苏)

  • 中专学校

    江南大学教育技术学(师范)和生物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江南大学教育技术学(师范)和生物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教育技术学(师范)和生物技术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教育技术学(师范)就业前景和生物技术就业前景,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介绍和生物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教育技术学(师范)和生物

  • 中专学校

    江南大学小学教育(师范)和生物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江南大学小学教育(师范)和生物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小学教育(师范)和生物技术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小学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和生物技术就业前景,小学教育(师范)专业介绍和生物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小学教育(师范)和生物技术这二个

  • 中专学校

    江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生物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江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生物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和生物技术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前景和生物技术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介绍和生物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和生物技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 中专学校

    江南大学社会工作和生物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江南大学社会工作和生物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工作和生物技术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工作就业前景和生物技术就业前景,社会工作专业介绍和生物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工作和生物技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社会工作和生

  • 中专学校

    江南大学法学和生物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江南大学法学和生物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生物技术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生物技术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生物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生物技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生物技术录取分数线(江苏)

  • 中专学校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生物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生物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生物技术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生物技术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生物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生物技术这二个专业,希望

  • 中专学校

    江南大学金融学和生物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江南大学金融学和生物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生物技术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生物技术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生物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生物技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学和生物技术录取分

  • 中专学校

    江南大学生物技术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江南大学生物技术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技术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技术就业前景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生物技术专业介绍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技术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这二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