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在蠡湖校区学习)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4 | 20511 | (0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历史类 | 579 | 5234 | (01)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20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79 | 21275 | ||
| 文科 | 375 | 4400 | ||||||
| 2019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74 | 19829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在蠡湖校区学习) | 文科 | 365 | 4519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蠡湖校区) | 2018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64 | 19212 | ||
| 文科 | 362 | 4435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17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57 | 19380 | ||
| 文科 | 356 | 4279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江苏 | 经济管理试验班(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国际经济与贸易)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30 |
| 历史类 | 621 | ||||
| 新疆 | 经济管理试验班(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方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1 |
| 甘肃 | 经济管理试验班(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方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640 |
| 经济管理试验班(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方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 文科 | 625 | |||
| 陕西 | 经济管理试验班(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方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68 |
| 经济管理试验班(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方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 文科 | 652 | |||
| 云南 | 经济管理试验班(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方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67 |
| 文科 | 667 | ||||
| 贵州 | 经济管理试验班(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方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5 |
| 文科 | 668 | ||||
| 四川 | 经济管理试验班(包含专业: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方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仙林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76 |
| 文科 | 632 | ||||
| 海南 | 经济管理试验班(包含专业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轻济学(产业经济学方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789 |
| 广西 | 经济管理试验班(5720元/年,在仙林校区办学,包含专业: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方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59 |
| 文科 | 651 | ||||
| 广东 | 经济管理试验班(非定向)(020101.经济学+020301.金融学+020302.金融工程+020303.保险学+020101.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方向)+120201.工商管理+120202.市场营销+120203.会计学+120204.财务管理+120801.电子商务+120201.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方向)+020401.国际经济与贸易)(办学地点:仙林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69 |
| 历史类 | 644 | ||||
| 江西 | 经济管理试验班(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方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61 |
| 文科 | 649 | ||||
| 福建 | 经济管理试验班(含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方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62 |
| 历史类 | 634 | ||||
| 安徽 | 经济管理试验班(5720元/年;含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方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73 |
| 文科 | 660 | ||||
| 上海 | 经济管理试验班(含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方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6 |
| 黑龙江 | 经济管理试验班(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方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59 |
| 文科 | 638 | ||||
| 吉林 | 经济管理试验班(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方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52 |
| 文科 | 623 | ||||
| 辽宁 | 经济管理试验班(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方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78 |
| 历史类 | 659 | ||||
| 山西 | 经济管理试验班(包含专业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方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53 |
| 文科 | 640 | ||||
| 天津 | 经济管理试验班(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方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仙林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97 |
| 北京 | 经济管理试验班(5720元,含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方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办学地点仙林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64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江苏 | 国际经济与贸易(在蠡湖校区学习)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4 |
| 历史类 | 579 | ||||
| 湖南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2 |
| 历史类 | 589 | ||||
| 河南 | 国际经济与贸易(蠡湖校区)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7 |
| 山东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94 |
| 福建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1 |
| 浙江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38 |
| 吉林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1 |
| 辽宁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2 |
| 河北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2 |
| 天津 | 国际经济与贸易(蠡湖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30 |
南京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
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南京大学及其前身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进步,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南京大学又在崭新的历史机遇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办学指标和综合实力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1996年,南京大学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大学;1999年,南京大学进入国家“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行列;2006年,教育部和江苏省再次签订重点共建南京大学的协议;2011年,教育部和江苏省签署协议继续重点共建南京大学;2016年,南京大学入选首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2017年,南京大学入选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现有16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南京大学目前拥有仙林、鼓楼、浦口、苏州四个校区,有33个院系,本科生13350人、硕士研究生17201人、博士研究生8385人、留学生1117人。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双一流”建设学科1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立项学科19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8个,本科专业8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博士后流动站38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12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1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4个。有国家实验室(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教育部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环境保护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10个,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2个,科工局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5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1个,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3个。
南京大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级领军人才327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347人次,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103人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8人。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南京大学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在各个历史阶段培养和造就了众多中华英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建功立业、成就卓著。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国内外高等教育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前,南京大学提出了“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的奋斗目标,坚持“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 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积极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军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南京大学的前身即“以科学名世”,格物致知、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传统始终贯穿于南京大学的发展史中,成为南京大学办学最重要的特色。一代又一代的南大人孜孜求索、攀高攻坚、为国争光、为民造福,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蜚声国内外学界。今日南京大学以“加强应用、注重基础、发展边缘、促进联合”为方针,以“基础研究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应用研究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致力于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指导思想,调整科研布局、加强科研组织,整体提高原创科研能力与水平,将南京大学建成我国重要的科学研究中心。
自上个世纪初建校以来,南京大学就一直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最活跃的中国大学之一,与世界上众多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其中,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迄今已成功举办三十余年,它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实施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长期项目,为中美文化交流事业培养了众多骨干人才,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南大正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大力推进各种宽领域、多渠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办学的国际化水平。
当前,南京大学的办学事业已经掀开新的百年篇章。全体南大人将始终保持奋发昂扬的精气神和朴茂平实的工作作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第一个南大”的指示精神,着力内涵发展,彰显南大特色,为把南京大学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南京大学是国内就业形势最好的大学之一,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一流的育人环境和积极适应社会需求的主动性,使南大毕业生供不应求。近年来,南大尤其在提升就业质量上狠下工夫,在就业地区、就业领域、就业层次上不断追求卓越。日前,毕业生主要有两大去向,即攻读研究生和直接就业。从近三年的数据来看,平均总就业率为92%,其中考取国内外研究生的比例为48%。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以知识视野宽、专业基础实、综合素质高、学习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等特点在各大企业、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中有着良好声誉和赞誉。
2007年底,由全球著名调查公司盖洛普联合麦可思信息管理咨询公司、中国零点调查公司等最新完成的中国应届大学生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中,南京大学在“中国大学就业排名”榜单中居于第七位。在排名前十名的大学中,南京大学是唯一一所非京沪地区高校。
2009年初,南京大学与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共同对2008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就业能力展开了全面调研。数据显示:
◇ 南京大学2008届毕业生对母校总体满意度为94%,高于全国211院校毕业生对母校总体满意度90%。
◇ 本校毕业生对校风学风的满意度高达96%,全国211院校校风学风满意度只有85%。
◇ 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以及一、二线大中城市,80%的毕业生集中在南京、上海、北京、深圳、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广州、南通。
◇ 主要就业行业为银行业及信用合作社,电信和其他电子信息传输服务业,软件业,电子和电器设备及其零件制造业,工程、会计、研究、管理、咨询和相关服务业。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源起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8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照《江南大学章程》,开展自主办学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学校以“笃学尚行,止于至善”为校训,以“彰显轻工特色,服务国计民生;创新培养模式,造就行业中坚”为办学理念,以建设“世界知名、中国一流、江南风格的研究型大学”为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已逐步建成一所规模结构合理、学科协调发展、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显著、社会美誉度高,国内有影响力、国际有知名度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坚持“选择性卓越”的学科建设理念,建立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设有19个学院(部),包括:食品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商学院、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设计学院、药学院、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体育部和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筹)。涵盖理、工、医、文、法、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学科门类9个。建有博士后流动站7个,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软件工程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生物与医药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建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和二级重点学科5个;建有设计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4个,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3个。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3430人,其中专任教师2173人(含研究生导师1417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人员比例67.6%,博士学位人员比例70.9%,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研修经历人员比例43.2%。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引进人才”入选者17人、“人才项目”入选者23人,教育部“人才项目奖励计划”教授2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与“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部省级创新团队48个。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2006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5年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在53个本科专业招生,现有在校本科生20609人、博硕士研究生10940人、留学生670人。拥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0个,“新工科”“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7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含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5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含精品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9门,国家精品、规划教材56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5项,其中一等奖2项。学校积极探索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成立至善学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在亚洲率先通过美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IFT)国际认证。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完善学生指导和服务体系,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本科生继续深造率达37.8%,位列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依托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累计孵化创业企业300余家,获批健康食品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工作实施先进单位”,获批首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完善“奖、助、勤、贷、补、免”帮扶机制,并探索基于人才培养的勤工助学新模式。学校与39个国家和地区的190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签订合作交流协议,28.6%的学生拥有海外交流、交换经历;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合作建有全球首家以中华食品文化为主题的孔子学院。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校史馆、设计馆、民间服饰传习馆、美术馆暨钱绍武艺术馆、酒科技馆、人体科学馆等文化展馆首批入选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实施“艺术课堂”大学生文化素质拓展项目、“书香校园·人文江南”阅读计划,举办“江南之春”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创新江南”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意创业文化节等特色文化活动;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艺术作品舞蹈《羌山红》获文化部“文华奖”。学校高度重视体育的育人功能,建有女足和乒乓球两支高水平运动队。其中高水平女子足球队荣获2018年全国大学生女子室内五人制锦标赛季军和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高校部冠军。学校是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2016年以来,累计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金3银8铜,“创青春”3金4铜,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5金1银。学校涌现出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冯漉、魏佳星,以及入围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的90后创业典型徐铭骏、胡佳威、范冰、张晓军等创业典型人物。
学校坚持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己任,积极参与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建有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8个,针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部省级平台43个;建有创新引智平台6个。“十二五”以来承担国家级项目1379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6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13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科技创新奖2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0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获中国专利奖金奖2项、银奖1项、优秀奖6项;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官方公布的2019年国际专利排名中,我校位居全球教育机构第13位,中国高校第5位;在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上,位居全国高校第6位。学校发起并成立了“一带一路”高校食品教育科技联盟;现与全国50多个城市及中粮集团、光明乳业等多家知名企业开展全面合作;建有江南大学宿迁产业技术研究院、江南大学(扬州)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等11个;江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获评5A级大学基金会。
学校坚持师生为重、服务为先,倾力打造曲水流觞的现代化生态校园,为学生提供设施先进、功能齐全、优质舒适的成长环境。校园占地面积3250亩、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63万册;生均教学科研仪器3.54万元;“智慧校园”建设日臻完善;建有体育场、体育馆、文浩科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文体场馆和16个学生公寓组团;学校获教育部校园规划一等奖,被评为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获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称号等。
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影响不断提升。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位列A+档,“设计学”位列A-档;在2021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学校15个学科入选,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连续三年蝉联世界第一;在ESI全球影响评价排行榜上,学校农业科学、工程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环境与生态学9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跻身前0.2‰;学校位居ESI综合排行中国大陆第57名;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编制的《2021中国大学评价》中,位居全国第45名;在人民网发布的2019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上,位居全国第31名。学校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
“江南开学府,万顷湖波扬;屏障九龙好,山高水又长。”未来的办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秉承“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服务兴校、机制活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方略,努力推进“世界知名、中国一流、江南风格的研究型大学”建设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日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日语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日语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日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日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国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英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英语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英语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英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英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国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汉语言文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汉语言文学(师范)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师范)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汉语言文学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汉语言文学这二个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教育技术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教育技术学(师范)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教育技术学(师范)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小学教育(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小学教育(师范)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小学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小学教育(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思想政治教育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思想政治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社会工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社会工作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社会工作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社会工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社会工作这二个专业,希望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法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法学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法学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法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法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国

江南大学金融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