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湖南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暨南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金融学 | 2021 | 物理类 | -/621(本科批) | 625/614(本科批) |
| 金融学 | 2021 | 历史类 | -/617(本科批) | 606/606(本科批) |
| 金融学 | 2020 | 理科 | 645/631(本科一批) | -/624(本科一批) |
| 金融学 | 2020 | 文科 | 636/635(本科一批) | -/624(本科一批) |
| 金融学 | 2019 | 理科 | -/609(本科一批) | -/624(本科一批) |
| 金融学 | 2019 | 文科 | -/625(本科一批) | -/624(本科一批)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湖南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暨南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金融学(非定向)(金融学(金融工程)) | 2021 | 物理类 | -/622(本科批) | 620/612(本科批) |
| 金融学(非定向)(金融学(金融工程)) | 2021 | 历史类 | -/611(本科批) | 607/602(本科批) |
| 金融学 | 2020 | 理科 | -/618(本科批) | -/607(本科批) |
| 金融学 | 2020 | 文科 | -/603(本科批) | -/594(本科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湖南 | 金融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1 |
| 历史类 | 617 | ||||
| 四川 | 金融学(专业备注:可分流至:金融学、金融学(金融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3 |
| 金融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文科 | 610 | |||
| 重庆 | 金融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40 |
| 历史类 | 628 | ||||
| 海南 | 金融学(可分流至金融学、金融学(金融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715 |
| 广西 | 金融学(5500元/年,可分流至金融学、金融学(金融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6 |
| 文科 | 620 | ||||
| 广东 | 金融学(非定向)(办学地点:湖南省长沙市)(含金融学(金融工程)专业)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2 |
| 历史类 | 611 | ||||
| 河南 | 金融学(可分流至:金融学、金融学(金融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7 |
| 文科 | 636 | ||||
| 山东 | 金融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17 |
| 江西 | 金融学(可分流至:金融学、金融学(金融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1 |
| 文科 | 630 | ||||
| 福建 | 金融学(可分流至:金融学、金融学(金融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5 |
| 金融学(可分流至金融学、金融学(金融工程)) | 历史类 | 603 | |||
| 安徽 | 金融学(5500元/年;可分流至金融学、金融学〈金融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1 |
| 文科 | 641 | ||||
| 浙江 | 金融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50 |
| 江苏 | 金融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2 |
| 历史类 | 605 | ||||
| 上海 | 金融学(可分流至金融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专业)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1 |
| 黑龙江 | 金融学(可分流至:金融学、金融学(金融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9 |
| 文科 | 604 | ||||
| 吉林 | 金融学(可分流至:金融学、金融学(金融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2 |
| 文科 | 579 | ||||
| 辽宁 | 金融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37 |
| 历史类 | 635 | ||||
| 内蒙古 | 金融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3 |
| 文科 | 606 | ||||
| 山西 | 金融学(可分流至金融学、金融学(金融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01 |
| 文科 | 612 | ||||
| 河北 | 金融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8 |
| 历史类 | 626 | ||||
| 天津 | 金融学(可分流至:金融学、金融学(金融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58 |
| 北京 | 金融学(可分流至金融学、金融学(金融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2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广东 | 金融学(番禺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0 |
| 金融学(全英语教学) | 616 | ||||
| 金融学(珠海校区) | 612 | ||||
| 金融学 | 历史类 | 608 | |||
| 金融学(全英语教学) | 602 | ||||
| 新疆 | 金融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9 |
| 宁夏 | 金融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4 |
| 青海 | 金融学 | 理科 | 本科一段 | 普通类 | 500 |
| 陕西 | 金融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2 |
| 文科 | 610 | ||||
| 贵州 | 金融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7 |
| 重庆 | 金融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9 |
| 广西 | 金融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1 |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41 | ||||
| 湖南 | 金融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4 |
| 历史类 | 606 | ||||
| 湖北 | 金融学(全英语教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6 |
| 河南 | 金融学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普通类 | 617 |
| 山东 | 金融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13 |
| 江西 | 金融学(全英语教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1 |
| 文科 | 624 | ||||
| 福建 | 金融学(全英语教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7 |
| 安徽 | 金融学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普通类 | 603 |
| 浙江 | 金融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47 |
| 江苏 | 金融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6 |
| 黑龙江 | 金融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65 |
| 山西 | 金融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0 |
| 河北 | 金融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2 |
湖南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前临碧波荡漾的湘江,后倚秀如琢玉的岳麓山,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称。
学校办学起源于公元976年创办的岳麓书院,是中国同址办学时间最长的高等学府,历经千年变迁,弦歌不绝,始终保持文化教育的连续性,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动缩影和世界高等教育的罕见奇迹。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正式定名湖南大学,1937年成为全国16所国立大学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的李达担任第一任校长,毛泽东亲笔题写“湖南大学”校名。2000年,湖南大学与湖南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南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先后进入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调研,对学校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给予高度评价,提出了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策源地的重大科学论断。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传道济民、爱国务实、经世致用、兼容并蓄”的教育传统,积淀了以校训“实事求是、敢为人先”、校风“博学、睿思、勤勉、致知”为核心的湖大精神,确立了培养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德才兼备,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经世致用领军人才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学校培育和熏陶了以王夫之、陶澍、魏源、贺长龄、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谭嗣同、黄兴、蔡锷、杨昌济、毛泽东、何叔衡、蔡和森、邓中夏、李达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彪炳史册的杰出人才。师生中涌现出39位学部委员和“两院”院士,“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是学校人才辈出的生动写照。
学校下设27个学院,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等11大门类,形成了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人文社会学科独具特色,生命医学学科兴起、新兴交叉学科活跃的学科布局。拥有本科专业7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4个。7个学科入选国防特色学科,化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学科进入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6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0000余人,研究生16000余人。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海外13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招收来自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建有2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十三五”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批国家级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17项;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7门;获“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创新创业竞赛金奖、银奖20项。
学校现有教职工4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293人,院士1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1人,国家级特殊人才6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7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4人。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1个,教育部、国防科技工业局创新团队9个。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100人次,全球高被引学者32人次。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科技成果突出。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3个、国防科工局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9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5个。“十三五”以来,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6项(牵头1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9项。学校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获批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与33个省(市、区)和上千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攻克了一批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在多个方向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一系列创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轨道列车、国防航天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学校运营管理的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是第三家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为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企事业等近2000家用户提供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服务。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位于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校园占地面积24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典雅厚重的古建筑群与时尚新锐的新建筑体交相辉映,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深度融合,被誉为“中国最诗情画意的高校 ”。
“麓山巍巍,湘水泱泱,宏开学府,济济沧沧;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从古代书院到近代学堂再到现代大学,湖南大学坚持追求卓越,始终处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一方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湖南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根中国大地,矢志一流目标,为把湖南大学早日建成富有历史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进。
学校拥有专门从事餐饮管理服务的经营型经济实体——湖南大学饮食服务中心。设有多个学生食堂、餐厅,并设有回民餐厅,各食堂、餐厅设备齐全,就餐环境优雅,能基本满足来自全世界各地学生不同的餐饮习俗。为适应学生对餐饮物质生活日益增强的需要,食堂、餐厅在确保基本伙食稳定的前提下,扩大服务范围,增设各种生活服务部,并根据不同季节,引进社会餐饮业,开发多种风格的风味小吃。各食堂、餐厅饭菜品种、花色丰富多样,早餐品种达80多种,中晚餐达200余种,饮食质量、卫生得到有效的保证。全校所有学生食堂、餐厅基本实现了售饭(菜)微机化,厨具、餐具不锈钢化,并为学生提供清洁、卫生的餐具用餐。
学校概况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学校目前是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中央统战部管理。
暨南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8月合并于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高校。新中国成立后,暨南大学于1958年在广州重建,“文革”期间一度停办,1978年在广州复办。改革开放后,学校快速发展。1996年6月,暨南大学成为全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2015年6月,学校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莅临暨南大学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希望暨南大学坚持办学特色,把学校办得更好,为海外侨胞回祖国学习、传承中华文化创造更好条件。2019年8月,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共同建设暨南大学。
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的暨南大学,恪守“忠信笃敬”之校训,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培养造就人才。学校积极贯彻“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建校至今,共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7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各类人才40余万人,堪称桃李满天下。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暨南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校名一直沿用的百年名校之一,全国首批试行学分制的高校,最早在综合性大学里开办医学院的大学,最早设立华侨华人问题研究机构的大学,最早创设商科的大学……
目前,学校学科齐全,文理工医兼备,设有37个学院,58个系,27个直属研究院(所);有本科专业10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1种;有博士后流动站19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近年来,在师生的努力下,学校学科建设和实力明显提升。目前,学校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4个、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二级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二级学科2个、广东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2个、广东省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2个,广东省重点学科交叉学科1个。学校的化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 植物学与动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计算机科学等13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30个一级学科上榜,数量位列全省高校第三,其中新闻传播学获评A-,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工商管理获评B+。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结构优化,有专任教师2749人,其中两院院士(含双聘)9人,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17人,杰青、优青获得者43人,“珠江学者”50人,教授889人,副教授1063人,博士生导师1052人,硕士生导师2161人。
学校的办学影响日益扩大,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已经成为海外华裔及港澳台地区学生报考深造首选的热门高校,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港澳台侨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门,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
学校目前有全日制学生46036人,其中本科生29597人,研究生16439人。在校港澳台侨学生13624人,外国留学生2414人,来自10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学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社团活动精彩纷呈,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运会等多种国内外文体艺等赛事中屡创佳绩,暨南健儿苏炳添、陈艾森、谢思埸等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上为国争光。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暨大毕业生深受海内外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一直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科研实力逐步增强,现设有国家部省级科研平台114个。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学校近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经费、SCI等权威索引收录的国际论文数量持续增长。近5年,学校人文社科领域共获批国家级重大项目48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02项,立项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其中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数排名全国高校第四位,2021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数位列全国高校首位;现有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省部协同创新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侨华人研究院)等国家级文科平台,有国家话语体系研究中心等10多个省级研究平台;同时,人文社科领域高端成果不断涌现,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近130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发表论文近10篇,在SSCI、A&HCI等国外权威索引期刊发表论文1300余篇。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国际化特色突出,已同世界五大洲62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417家高等院校和文化、科研机构签订了696份学术交流合作协议。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招生院校,在全球77个国家设立127个招生报名点,设有全英语授课的国际学院,2017年获教育部批准招生的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正式开学,2021年获日本文部科学省认定的暨南大学日本学院在东京正式开学。在校外国留学生2414人,来自1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本科生2017人,研究生276人。
学校学风浓郁,人才辈出,校友遍布世界各地,“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尤以香港、澳门等地较为集中。前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李岚清,著名侨领、新加坡大学首任校长李光前,前泰国议会主席、副总理许敦茂,中国两院院士谭其骧、邓锡铭、侯芙生、曾毅,烈士江上青、陈镇和(华侨)、符保卢、符克(华侨),以及近年来内地和港澳台地区许多政府、工商及文教界知名人士均是暨南大学不同时期的杰出校友。
学校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地设有五个校区,校本部在广州市石牌。校园占地总面积214.3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76.80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45.20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藏书398万册。学校设有23所附属医院,其中三甲医院11所。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肩负着为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地区培养人才光荣使命的暨南大学更加任重道远。新时代全体暨南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及暨南大学重要讲话精神,继续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弘扬“忠信笃敬、知行合一、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的暨南精神,坚持“质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实施“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为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更新日期:2021年12月
暨南大学招生办公室
地 址: 中国.广东.广州黄埔大道西601号
电 话: 020-85220130
传 真: 020-85221340
E-mail: ozsb@jnu.edu.cn
学校网址: www.jnu.edu.cn
招生信息网:zsb.jnu.edu.cn

暨南大学税收学和金融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税收学和金融学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税收学就业前景和金融学就业前景,税收学专业介绍和金融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税收学和金融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税收学和金融学录取分数线(广东)

暨南大学财政学和金融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财政学和金融学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财政学就业前景和金融学就业前景,财政学专业介绍和金融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财政学和金融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财政学和金融学录取分数线(广东)

暨南大学经济统计学和金融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统计学和金融学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统计学就业前景和金融学就业前景,经济统计学专业介绍和金融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统计学和金融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统计学和

2022年暨南大学湖南省招生专业: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汉语言、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创新班)、经济统计学(中外合作办学)录取要求:1.外语科目分数不低于科目总分的80%;2.仅录取有联合学院专业志愿的考生,同意专业调剂者,在四个专业范围内调

2019年暨南大学湖南省招生专业:生物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全英语教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英语教学)、会计学(地方专项计划)、财务管理(地方专项计划)、信息与计算科学、新闻学(地方专项计划)、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土木工程、工程力学

2018年暨南大学湖南省招生专业:临床医学(全英语教学)、生物制药、国际经济与贸易(全英语教学)、旅游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经济统计学、工商管理、智能科学与技术、经济学(国际化创新班)、临床医学(全英语教学)(6年制)、金融学、数学与应用数

2017年暨南大学湖南省招生专业: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全英语教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创新班)、电子商务、行政管理、临床医学(全英语教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英语教学)、旅游管理(高尔夫管理)、会计学(ACCA)、中医学、高分子材料

暨大金融学是公办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暨大金融学在广东省物理类排名第1。广东省开设物理类金融学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华南师汕深邑华农、广财、佛科院、广技师、白云学院、广航、广金、广州南方、广应科、吉珠、广商、广外南国商学院、中山学院、莞城学院

2021年暨南大学湖南省招生专业:药学(办学地点:番禺校区,外语要求:不限。)、财务管理(办学地点:番禺校区,外语要求:不限。)、翻译(办学地点:珠海校区,外语要求:不限。)、网络空间安全(办学地点:番禺校区,外语要求:不限。)、旅游管理(

2020年暨南大学湖南省招生专业:金融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录取要求:1.数学科目分数不低于113分;2.外语科目分数不低于120分;3.仅录取有联合学院专业志愿的考生,同意专业调剂者,在四个专业范围内调剂,否则作退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