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湖南中医药大学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哪个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南林科大和湖中医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5 21:49:25 解决时间:2022-12-16 11:27

满意答案

湖南中医药大学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哪个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湖南中医药大学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各排行榜,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分数线,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与湖南中医药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分数对比(湖南)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最高/最低分)
湖南中医药大学
(最高/最低分)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2021物理类 -/538(本科批)-/537(本科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2021物理类 -/535(本科批)-/537(本科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2021物理类 -/475(本科批)-/537(本科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2021历史类 -/556(本科批)-/537(本科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2021历史类 -/548(本科批)-/537(本科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2021历史类 -/541(本科批)-/537(本科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2020理科 572/557(本科一批)-/542(本科一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2020理科 574/549(本科一批)-/542(本科一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2019理科 -/531(本科一批)-/520(本科一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2019理科 -/529(本科一批)-/520(本科一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2018理科 -/548(本科一批)-/533(本科一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俄语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2017理科 -/521(本科一批)-/508(本科一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Q1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包含哪些专业?
我院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包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三个专业。
Q2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什么时候专业分流?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前两个学期统一进行基础教育培养,第三学期按专业培养。学生在修完基础教育平台相关课程,并取得相应的规定学分后,于第二学期末进行专业分流,进入相关专业学习。
Q3食品科学与工程分流原则是什么?
在学生自愿申请的基础上,依据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结合专业布局及各专业招生计划,统筹进行专业分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湖南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38
535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国家专项)475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历史类556
548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国家专项)541
四川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5
重庆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7
历史类556
海南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86
广西食品科学与工程类(5900元/年,包含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18
广东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非定向)(082701.食品科学与工程+082702.食品质量与安全+082703.粮食工程)(办学地点:湖南省长沙市)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1
历史类542
河南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61
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40
江西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3
福建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3
历史类553
安徽食品科学与工程类(5900元/年;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35
浙江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69
江苏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0
历史类534
吉林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468
辽宁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8
历史类571
内蒙古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79
山西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理科本科一批B段普通类520
河北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39
历史类568
天津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531
北京食品科学与工程类(5900元,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94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
湖南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依托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优势学科,融合“药食同源”中医药科学与文化,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知识指导健康食品生产与开发的能力。培养具有食品化学与营养学、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保藏与加工、中医药理论与技术、保健食品研究与开发等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管理、质量控制、新产品研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岗位或部门工作,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分析、中医学基础、中医药膳学、食品工艺学、保健食品研究与开发、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规划与设计等。
就业范围: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有食品生产与经营企业,医药保健食品企业,食品药品管理相关的国家机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商务公司、海关、质量监督、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单位和部门。
湖南中医药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湖南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37
四川食品科学与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含浦校区就读)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25
重庆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7
海南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34
广西食品科学与工程(5900元/年,在含浦校区办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9
广东食品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含浦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57
河南食品科学与工程(含浦校区)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76
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60
江西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8
福建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59
安徽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95
浙江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93
江苏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含浦校区学习)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19
黑龙江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43
内蒙古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64
山西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87
河北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7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21
软科(综合)
173
校友会(综合)
231
武书连
1429
US排名
学校简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毗邻省政府,环境优雅,交通便利,校园面积1388亩,拥有一个占地7万多亩的实验林场(湖南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校内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办学前身之一是1958年在长沙成立的湖南林学院。1963年,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亲切关怀下,湖南林学院迁至广州与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林学系合并,成立中南林学院。陶铸同志亲自为学校确定校址,勾画蓝图,并题写了校名。1970年,中南林学院与华南农学院合并,成立广东农林学院。1974年,学校从广州搬迁到湖南省溆浦县并更名为湖南林学院。1978年学校恢复中南林学院校名,直属原国家林业部管理。1981年学校迁往湖南省株洲市。2000年,原湖南林业学校和湖南林业技工学校并入中南林学院,学校转为湖南省和原国家林业部共建。2003年,湖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并入中南林学院,学校办学主体迁往长沙,实现了历史性回归。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与原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4个教学单位,现有7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一流专业12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26个。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特色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国家林草局重点(培育)学科5个、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6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1个,农业科学、工程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现有教职工233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96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长江学者、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国家优青等国家级人才16人,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人才、芙蓉学者、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湖南智库领军人才等94人,全国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5个、省研究生优秀教学团队16个。

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本、专科学生2.5余万人,研究生4800余人。6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21万多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校友,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拥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建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64个。图书馆建筑面积4.12万平方米,实体馆藏总量240.2万册(件);各类数据库总库60个,电子期刊5.1万种累计92万册,电子图书累计206.5万册。

近年来,学校主持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十三五”以来,获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湖南光召科技奖1项、湖南省科学技术团队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9项,其他省部级科研奖励40项;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600余项,年均到账经费达1.1亿,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优秀青年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46项。获授权专利747件,其中,国际、国家发明专利512件。在SCI、EI、SSCI、CSSCI、CSCD及学校遴选的权威(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7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96部。学校主办4种学术期刊。其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刊,《经济林研究》《家具与室内装饰》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学校先后与25个国家(地区)的98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科研合作、联合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师资进修培训、学生联合培养、学生交换访学、专业实践及游学等多形式对外交流。与英国班戈大学联合举办了湖南省第一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班戈学院。学校成立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班戈大学联合研究中心,主导“一带一路”热带干旱经济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积极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十三五”以来,学校累计共派出1181名各类学生赴国外(境外)交流学习,2021年学校国际学生共有112人,覆盖博士、硕士、本科和访学各层面,学历生比例达到84%。

建校60余年来,学校秉承“求是求新、树木树人”的校训和“包容、诚朴、坚毅、公允”的校风,栉风沐雨,百折不挠,砥砺前行,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立足新时代,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强林兴林为己任,贯彻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实施学校“三四五”发展战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教育国际化水平,确保学校位列省属高水平大学第一方阵,奋力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地    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

邮    编:410004

联系电话:0731—85623099、85623098

招生网址:http://zs.csuft.edu.cn/f


困难生资助办法

资助育人

FINANCIAL ASSISTANCE

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文件精神,不断完善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坚持“资助﹒育人”为根本,全方位开展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我校建立了国家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绿色通道、社会资助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支撑体系。学生资助体系基本内容如下:

国家助学贷款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法通过自筹的方式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的,可以申请办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可以在户口所在地通过教育或资助部门与指定银行办理助学贷款,本、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 8000 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 12000 元。学生在读期间利息均由财政补贴,毕业后开始偿还贷款本息,贷款期限最长 22 年。

学费补偿贷款补偿

基层就业:我校应届毕业生到湖南省贫困地区基层单位就业且服务期3年(含3年)以上的,国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进行一次性补偿。

应征入伍:我校学生 ( 包括在校生及 2013 届以后的毕业生 ) 应征入伍服兵役的,国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进行一次性补偿。对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代偿,退役后复学或入学的实行学费减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考入我校的,也将享受相应的学费资助。学校补偿贷款代偿标准为本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代偿年限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应学制计算。

绿色通道

被我校录取入学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可通过新生“绿色通道”先办理入学手续,暂时不缴纳学费,入学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别采取申请国家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困难补助等多种形式予以资助。2020年我校有90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并为部分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提供生活补助和爱心救助,解除其后顾之忧。

奖、助学金

学校设有国家、社会、学校各项奖学金。2020年度,我校本专科生共有2万余人次获得各类奖励、资助,奖助总金额约3000万余元。其中约1000人次获国家级奖学金。助学金现有国家、学校和社会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专门设立的三种类别。2020年度发放国家助学金共2100万余元,资助标准分别为每人2200元/年、3300元/年、4400元/年,受助学生约7000人;社会捐助各项奖 ( 助 ) 学金约200 万余元,受助学生 900余人。实现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全覆盖。

勤工助学

学校设有校内固定勤工助学岗位200 余个 , 校外勤工助学岗位 2000 余个,校内勤工助学薪酬标准为 500 -1800 元 / 月。

 

困难补助

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有困难补助,包括返乡车票补助、生活补助、雷锋超市购物卡、新生入学“爱心包”等。

资助咨询电话:0731-85623037



湖南中医药大学
301
校友会(综合)
307
武书连
32
软科(医药)
学校简介

湖南中医药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湖南省重点建设本科院校,是全国首批设立国家级重点学科的高校,也是全国首批招收博士研究生、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的中医药院校。学校现有含浦、东塘两大校区,占地面积1019亩。下设19个学院,1个资产经营有限公司,2所直属附属医院,1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34年的湖南国医专科学校,1957年成立湖南中医药研究所,1960年设立本科院校——湖南中医学院,1965年省中医药研究所整体并入,1972年重新分出恢复原建制,1979年成为全国首批取得中医类研究生学历教育资格的院校,1990年原湖南科技大学成建制并入湖南中医学院,1994年成为全国首批招收外国留学生的中医药院校。2002年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合并,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进入湖南省一本招生序列,2018年成功入选湖南省高等学校“国内一流建设高校”。2021年学校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物学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现任党委书记秦裕辉,校长戴爱国。

学校坚持特色办学理念,中医药学科特色全面提升。现有28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理、工、管、文等5大学科门类。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中医学入选“国内一流建设学科”,中西医结合、药学入选“国内一流培育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物学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学校构建了国家、部省、校级三级重点学科体系,建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3个,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个,湖南省重点学科8个,校级重点学科20个。在2017年国务院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位列榜单。中医诊断学继续保持了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的领先地位,中医内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药学等重点学科中医药特色鲜明,国内地位稳步提升。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水平全面提升。现有专任教师1505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667人,有博士生导师153人、硕士生导师89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4人。自主培养了国医大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100余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名中医、省芙蓉教学名师、省教书育人楷模、省名中医等名师名医170余名。学校坚持引培并举,涌现出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优秀人才、青年岐黄学者、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省“121”创新人才工程人选、“芙蓉学者”、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人选等一大批中青年专家学者,为创建一流中医药大学积累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学校坚持质量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1429人,研究生3266人。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15个;国家级及省级特色专业11个,国家级及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国家级及省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一流课程118门;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5个。建有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6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6个,省级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6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7个。

近五年来,学生先后获国家级、省级奖励270余项,其中包括全国中医临床能力大赛团体一等奖、全国中西医结合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团体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金奖、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全国中医院校“远志杯”作品竞赛一等奖等。学校培养了15万余名以发展中医药事业为主体的精英人才,校友遍布海内外。

学校坚持科技强校战略,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十三五”期间,新建科研大楼、实验动物中心,新增科研实验室2.40万平米,建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96个;投资2.50亿的研究院传承创新科技大楼已开工建设。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600余项,获批科研经费约3.2亿元,实现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区域联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大项目的突破;获专利授权481项及各级各类科研奖励164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58项,“中药药物动力学与谱动学的理论体系与方法学研究”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银黄清肺胶囊”成为首个在巴基斯坦完成临床注册的中成药。数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湖湘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通过验收。Atta院士中国唯一的院士工作站——“一带一路”传统医药院士工作站落户我校;成立刘良院士工作站,助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我校创办的英文期刊《数字中医药(英文)》(Digital Chinese Medicine,简称DCM)是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第一个获批“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支撑的高起点新刊,已正式被Scopus数据库收录。

学校牵头成立了湖南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先后与省内各地市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开发中药新药70余个,科技成果转让62项,科技开发和新药转让费达1.3亿元,直属附属医院院内制剂157个,近三年销售额达3.3亿余元。古汉养生精、乙肝宁颗粒剂、肝复乐片、驴胶补血颗粒、妇科千金片、四磨汤、代温灸膏、天麻首乌片、益龄精、虎耳草素片、心泰片等中药新药和中华皇欢液、神农茶、生力神功口服液等保健品等均由校(院)研制或参与研发,成为启迪古汉、九芝堂、千金药业、汉森制药、正清制药、湘潭飞鸽制药等省内外中药生产企业的拳头产品或知名品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累积产值超过200亿元。其中,“正清风痛宁缓释片”为我国第一个中药缓释制剂;“胰宁注射液”填补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空白;肝复乐片是国内第一个抗癌Ⅱ类中药新药;安君宁是国内第一个戒毒中药;蜂蜡素胶囊是我省第一个中药Ⅱ类新药;“中药超微粉体关键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研究成果在湖南省各大中医院推广应用,获湖南专利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超微中药累计销售总额达10多亿元;古汉养生精上市后三十年经久不衰,是“中国驰名商标”“国家秘密技术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多年来作为滋肾补益类OTC药品一直位居湖南省药店销售榜单品排名前列,累计销售总额达50多亿元。通过成果转化项目实施带动省内50多个GAP基地建设,中药种植面积达170万亩,年度新增产值7亿元。

现有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3所。直属附属医院医疗设施先进,临床科室齐全,知名专家众多。第一附属医院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国家首批新药(中药)临床试验机构,妇科、眼科、针灸科3个专科入选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建设项目。第二附属医院是国家重点建设中医院,国家药物临床研究试验基地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基地,国家中医药特色骨伤救治能力建设基地,肛肠科、骨伤科、皮肤科3个专科入选湖南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建设项目。直属附属医院共建设有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彰显担当,落实省委指示,开出2个中药预防处方,向全省发放640余万份,派出47名专家下沉14个市州指导疫情救治工作,派出153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抗疫工作获国家级、省级集体奖励5项、个人奖励25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理念,对外交流合作水平全面提升。现有国际学生313名,学生遍布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拓展,欧盟框架计划中国健康领域国内首个联络点成功落户我校,以此为依托建设了“中-卢(卢森堡)中医药合作研究中心”;与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联合成立“中-巴民族医药研究中心”;与马来西亚林肯大学开展了全省首个境外本科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20余所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交流关系;在卢森堡、俄罗斯、津巴布韦开设国际中医医疗中心,在迪拜建立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迪拜分院。成功获批2017、2018、2019年度汉办巡演项目,赴芬兰、爱沙尼亚、挪威、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利比里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八国开展巡演活动。先后荣获“全国重点对港教育交流项目高校”、“国家重点对台交流项目高校”称号。

面向未来,湖南中医药大学将始终秉承“文明、求实、继承、创新”的校训精神,坚持“质量办学、特色办学、开放办学”的理念,遵循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努力建设同类一流、国际知名、中医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

我校无回民灶台,无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


根据2021年湖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8,湖南中医药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7,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更胜一筹。
  中专 2022-12-16 11:27

相关问答

  • 我要读技校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日语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日语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日语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日语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日语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日语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

  • 中专学校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法语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法语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语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语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法语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语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

  • 中专学校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俄语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俄语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俄语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俄语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俄语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俄语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

  • 中专学校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

  • 中专学校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法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法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

  • 中专学校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

  • 中专学校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

  • 中专学校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保险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保险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保险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保险学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保险学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保险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

  • 中专学校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金融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金融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

  • 中专学校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金融学(CFA)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金融学(CFA)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CFA)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CFA)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金融学(CFA)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