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二类) | - | 273 |
| 高职排名 | 624 | 657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30 | 203700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26 | 133270 | 20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51 | 329742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49 | 330344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84 | 243004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63 | 253323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51 | 289577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385 | 266107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94 | 147502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400 | 142338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83 | 149380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学考美术类 | 专科批 | 202 | 11905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坐落在岳阳市长炼工业区。学院具有突出的办学特色。2007年国家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等级高校。
专业设置合理 学院设有石化工程、自动化工程、机械工程、信息管理四个系和公共课部。具有理工类、经济类等20多个专业的开设资格和能力。现在招生专业均为市场对技能型人才需求非常大的专业。
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达到40%,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达70%以上,主体专业均由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师担任实习指导老师。
就业好才是真正好!“就业好、质量高”既是学院的办学导向,更是学院办学的鲜明亮点,其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受到了社会和各大媒体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誉。学院搭建了以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央企为主体、石化国企合资公司和改制企业、石化上市公司、大型石化工业园区为基础的就业网络,建立了完整、科学的就业咨询、指导和服务体系。每年企业来学院举行招聘会,在学院你就可以在众多的企业中选择你所满意的就业企业。随着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逐年提高和石化产业的飞速发展,与我院进行订单或定向培养的企业逐年增多,需求规模不断加大,毕业生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且国有企业招聘正式员工的比例逐年提高,2015年中央国有企业招聘我院学生300多名。就业单位都是安全环保性高、经济规模大、技术含量和自动化程度高、发展前景好、工资收入高、员工权益保障好的大型或特大型石化企业,具有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07年至今连续被评为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优秀高校、2015年和2016年荣获全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高校。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是2011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在广东青年干部学院的基础上改制兴办的一所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前身是成立于1950年的华南团校,有60多年办学历史。主要承担高职教育和成人教育。
学校地处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高职园区,教学环境优美,设施设备齐全,拥有设备先进,集教学、实训、职业技能等级鉴定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拥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100多个图书馆馆藏丰富,纸质藏书近50万册,电子图书近30万种,每年订购中国知网、读秀知识库、维普考试资源系统等多种数据库。
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为98%以上。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的广东青年创新创业学院于2015年12月在我院挂牌成立,与此同时“青创100”广东大学生创新创业引领计划落户我院。学校整合资源,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辅导、素质提升、资源整合、智力支持、政策服务等支持,共同发现和培养一批面向未来的“双创之星”。引领更多青年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共同推动广东经济社会实现新一轮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