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淮南师范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通信工程 | 2021 | 理科 | -/460(本科二批) | /() |
| 通信工程 | 2020 | 理科 | 502/476(本科二批) | /() |
| 通信工程 | 2019 | 理科 | 489/458(本科二批) | /() |
| 通信工程 | 2018 | 理科 | -/467(本科二批) | -/486(本科二批) |
| 通信工程 | 2017 | 理科 | -/446(本科二批) | -/458(本科二批)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信号传输、信号交换过程中的技术、设备、网络和系统等知识,能在通信与信息系统领域中从事设计、制造、运营、管理、研究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工程应用型技能人才。毕业生应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技能;具有嵌入式系统、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等的分析与应用设计能力;具有一定的程序开发能力。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通信电子线路、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移动通信、程控交换技术、光纤通信、电磁场电磁波、微波技术与天线、通信网络、面向程序设计等。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安徽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0 |
| 广西 | 通信工程(在泉山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51 |
| 江西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6 |
| 浙江 | 通信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35 |
| 江苏 | 通信工程(在泉山校区学习)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2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黑龙江 | 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51 |
| 吉林 | 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48 |
| 山西 | 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B段 | 普通类 | 444 |
淮南师范学院是安徽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前身为淮南师范专科学校,始建于1958年,1962年停办,1978年3月复校。1999年,淮南师范专科学校、淮南教育学院(1978年组建)、淮南师范学校(1952年组建)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淮南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教育部批准淮南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的淮南师范学院。
学校2007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在安徽省新建本科高校中率先被确定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省级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英语、生物科学两个专业进入普通高校本科第一批次招生。
学校现有2个校区,占地76.2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58万平方米,教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8亿元,馆藏各类图书226万册,电子期刊65.6万册。
现有教育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金融与数学学院、计算机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学院等15个二级学院。开设55个本科专业,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
现有在职教职工1081人,专任教师89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30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780人。学校现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安徽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2人,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级模范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14人,省级教学名师16人,省级教坛新秀28人。
学校秉持“立德树人、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着力实施本科教学工程,努力打造一流本科专业。现有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0个“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专业;5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1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1个省级教学团队,27门省级精品课程,6 门省级智慧课堂试点课程,40门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近年来,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6项。
学校现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高校智库;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市级科技创新团队;10个校级直属研究机构,9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7项,教育部项目23项,获批省重大专项及重点研发项目5项。获批各类专利242项,其中发明专利64项,两次入选“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单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先后获政府部门各类奖项17项,其中安徽省科学技术奖4项,安徽省社会科学奖4项,淮南市科技进步奖2项。《淮南师范学院学报》(双月刊),是全国优秀学报、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校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近年来,在全国性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先后获得首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全国金奖、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铜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总决赛特等奖、第二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中国大学音乐超级联赛总决赛全国季军等荣誉。学校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未来教师大奖赛”、“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广告艺术节”、“校园十佳歌手大奖赛”等传统品牌校园文化活动以及数十个学生社团活动,为学生展现才华、实现自我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学校与国(境)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韩国、新加坡、菲律宾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的高校或教育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与国内外高校开展灵活多样的在校生文化交流和学生互派活动。
学校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弘扬“严谨、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凝练出了“心系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主动服务国家扶贫战略,在艰苦环境中锻炼成长,践行立德树人大学宗旨”的精准扶贫顶岗支教“炎刘模式”,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二届省属高等院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毕业生以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业务能力、全面的综合素质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涌现出一批全国、全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学校连续四年获得“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授予“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全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安徽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学校始终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办学效益和质量不断提高,社会知名度不断扩大。先后被评为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国家级第二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安徽省首批应急管理示范点、安徽省第一届教育系统文明单位、安徽省首批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示范单位,连续七届被授予“安徽省文明单位”称号。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根本要求,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定位,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本科学费按照皖发改价费[2021]348号文件标准收费,专科学费按皖价行费[2000]259号文件执行。
住宿费按照教计[2006]15号文件标准收费。
收费标准如有变更,以学校上级主管部门核准的最新收费标准执行。
按照各省级考试考试部门规定执行!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创办于1954年,至今有67年办学历史,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
学校现有三亚和五指山两大校区,校园面积1487.1亩。设有19个二级学院,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2个本、专科专业,学科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学校已有海洋科学等18个涉海类专业(方向),重点打造海洋科学与技术、海洋生命、海洋生态环境、海洋旅游、民族与人文五大学科群。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9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97人、留学生110人。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30人,教师队伍中既有国务院特贴专家、省优专家,省委联系服务重点专家、南海名家、南海工匠、省515人才、全国师德标兵、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和海南领军、拔尖人才,也有来自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双师型教师。近年来,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350项、省部级奖励690项;教师承担各类科研课题343项,省部级以上项目18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3项、省市级重大科技项目2项。
学校拥有省部级科研平台29个,其中院士工作站(院士团队创新中心)4个、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培育智库1个,省“双百”人才团队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应用型转型试点专业13个。此外还有科技部、教育部、外交部等国家部委批准或设立的大学科技园和对外交流、人文社科、人才培训类平台基地10余个。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合作,成立了东盟研究院,先后与65个国家和地区的142所高校及教育研究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其中与东盟十国37个教育机构签订合作协议43份。获批成为教育部、外交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马来西亚研究中心”,获外交部、财政部“中国-东盟海上人文合作与交流平台项目”立项,承办“中国-东盟大学校长论坛”“中国-东盟青年论坛”“中国-东盟智库论坛”等重要国际论坛或研讨会30余场。
学校以十四五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牢牢抓住“一带一路”、海洋强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三大机遇,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际化、开放性、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水平海洋大学。
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将采取“奖、助、贷、减、免、补”等措施予以资助,优先为特困生安排勤工助学岗位;优秀少数民族学生可申请中国建设银行设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成才计划奖学金”;特困少数民族学生可减免学费5%-10%。(更新时间:2013-5-9)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通信工程在海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应用心理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心理学和通信工程在海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心理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应用心理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心理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态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态学和通信工程在海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态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生态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态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生态学和通信工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物技术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技术和通信工程在海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技术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生物技术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技术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生物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物科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科学和通信工程在海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科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生物科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科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生物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洋资源与环境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海洋资源与环境和通信工程在海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海洋资源与环境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海洋资源与环境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洋技术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海洋技术和通信工程在海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海洋技术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海洋技术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海洋技术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海洋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洋科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海洋科学和通信工程在海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海洋科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海洋科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海洋科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海洋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化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化学和通信工程在海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化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化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化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化学和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物理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理学和通信工程在海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理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物理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物理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物理学和通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