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河南理工大学和安徽工业大学哪个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好(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安工大和河南理工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8 23:40:51 解决时间:2022-12-16 14:39

满意答案

河南理工大学和安徽工业大学哪个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河南理工大学和安徽工业大学各排行榜,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分数线,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安徽工业大学与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分数对比(安徽)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安徽工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河南理工大学
(最高/最低分)
材料科学与工程2020理科 564/542(本科一批)/()
材料科学与工程2019理科 554/523(本科一批)/()
材料科学与工程2019理科 533/530(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材料科学与工程2019理科 535/529(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材料科学与工程2018理科 -/538(本科一批)/()
材料科学与工程2017理科 -/514(本科一批)/()
安徽工业大学与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分数对比(河南)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安徽工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河南理工大学
(最高/最低分)
材料科学与工程2020理科 -/589(本科一批)/()
材料科学与工程2019理科 562/553(本科一批)/()
材料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
安徽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2014年为配合学校专业调整和改革,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新能源材料和光电磁新型功能材料等功能材料为主要专业特色在原材料物理专业基础上进行招生。目前本专业是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8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正式获批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志着专业的培养质量得到了国际认可,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同年,专业又获批为省级“一流(品牌)专业”。2019年已被学校推荐申报省级“双万”专业、国家级“双万”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以工为主,理工融合”为专业特色,培养具备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理论、毕业后5年左右能在新材料领域(特别是新能源材料和光电磁新型功能材料等)从事现有材料性能提升、新材料的研发、应用、教学及相关管理工作的科学技术型或工程技术型专业人才。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研室为 全 博士教研室,教师具有浙江大学和中科院研究所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所的博士学位,且多数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已形成了博导、硕导和本科生导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几年,教师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1人获得安徽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教师在国际最顶级的学术期刊(如Nature等)发表论文多篇,1位教师连续两年获得国际著名的ESI全球科研论文高被引科学家称号,这些都标志着本专业教师的学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专业主修课程兼顾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工程实践知识,以使得学生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就业面。课程主要有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材料的分析方法、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物理基础、铁磁学、磁性材料与器件、能源材料、功能材料、压电与热电材料、电子材料及器件、催化材料及应用、薄膜材料与技术、材料制备与合成以及约占总学分25%的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等。 本专业学生就业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面向电子、信息和能源冶金等大中型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新型功能材料或结构材料的应用研究、性能检测、技术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专业考研录取率保持在40%左右,其中75%以上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985或211高校,2017和2019年专业考研录取率均接近50%。
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安徽材料类(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12
四川材料类(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28
广西材料类(在佳山校区办学,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75
广东材料类(非定向)(080401.材料科学与工程+080406.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080411.焊接技术与工程)(办学地点:佳山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6
江西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49
福建材料类(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36
上海材料类(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在佳山校区)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22
黑龙江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04
辽宁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30
山西材料类(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91
材料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
河南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符合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求,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 社会科学基础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社会交往能 力、组织管理能力,能在材料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或企业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新 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企业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通过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材料制备、性 能分析与测试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材料的成分、制备方法与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 律,以及材料设计、制备与工艺控制的基本方法,从而具有开展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材 料设计、材料性能优化、新材料开发和材料生产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等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 识,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制图、机械、电工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一定程度 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经济管理基础知识,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2.掌握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常规的材料制备、材料性能与结 构分析检测方法和技术;

3.具有选用适当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理论和实验方法分析并解决材料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 及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4.了解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先进的材料制备与加工生产方法,以及本专业的发展现状 和趋势;

5.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熟悉所属行业的方针、政策及法规;

6.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承担对职业、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子电工技术基础、工程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 工程基础、材料制备技术、材料生产装备与生产工艺、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材料性能与应 用等。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工程制图基础(56学时)、物理化学(80学时)、物理化学实验(50学时)、仪器分 析(32学时)、仪器分析实验(24学时)、有机化学(56学时)、有机化学实验(48学时)、工程力学 (48学时)、电气工程学概论(96学时)、电工学实验(32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材料研 究与计算机应用(32学时)、材料科学基础(56学时)、材料力学性能(48学时)、材料物理性能 (40学时)、材料现代研究方法(56学时)、材料概论(32学时)。

(1)专业方向一:高分子物理(48学时)、高分子化学(56学时)、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 (40学时);

(2)专业方向二:金属学(40学时)、固态相变(40学时)、工程材料学(40学时);

(3)专业方向三:无机材料相图与应用(40学时)、无机材料高温动力学(40学时)、先进陶 瓷制备与加工(32学时)。

2.示例二:机械设计制图B(48学时)、电工技术(48学时)、物理化学D(64学时)、电工技 术实验(16学时)、材料科学基础实验(48学时)、物理化学实验B(32学时)、电子技术(48学 时)、材料科学基础(128学时)、电子技术实验(16学时)、统计物理B(32学时)、冶金工程概述 (32学时)、材料物理性能A(48学时)、材料制备与加工(48学时)、材料分析方法(64学时)、金 属材料学(48学时)、材料力学性能(48学时)。

3.示例三:工程制图与AutoCAD( B)(64学时)、工程力学A(64学时)、材料物理化学(64 学时)、材料科学基础A(80学时)、机械设计基础A(64学时)、材料性能学A(80学时)、材料现 代测试技术(56学时)、材料综合实验I(48学时)、材料中的固态相变(48学时)、材料结构与性 能(48学时)、冶金原理(48学时)、材料合成与制备(32学时)。

(1)金属材料方向:金属材料学(56学时)、表面工程学(48学时)、材料综合实验Ⅱ(48学 时);

(2)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陶瓷材料(56学时)、材料综合实验Ⅱ(48学时)、粉体工程学(56 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电工电子实习、机械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或 专业综合试验、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制备方法实验、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材料物理性能实验、材料结构分析方 法与测试技术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材料类(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南校区就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32
海南材料类(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61
广西材料类(5000元/年,在南校区办学,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77
江西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14
福建材料类(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10
安徽材料类(5000元/年;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29
上海材料类(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37
黑龙江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395
吉林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15
辽宁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34
山西材料类(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88
天津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南校区)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526
安徽工业大学
163
软科(综合)
224
校友会(综合)
228
武书连
1429
US排名
学校简介

安徽工业大学坐落于长三角与南京毗邻的全国文明城市——安徽省马鞍山市,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马鞍山钢铁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1998年划转安徽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经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华东冶金学院和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安徽工业大学。

建校60多年来,学校弘扬“高标准、严要求”优良传统,传承“团结、求实、勤奋、创新”优良校风,铸就“精工博学、厚德敏行”校训精神,积淀“至诚报国、服务人民,追求真理、崇尚科技,无私奉献、争创一流”大学文化,走出一条“以工为主、服务行业、融入地方、创新发展”的特色发展之路,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七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是科技部与安徽省政府联动支持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2548.72亩,现有佳山、秀山两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91.4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44亿元,馆藏纸质文献201.09万册、数据库135个。现有教职工211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28人、副高级职称49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4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56.3%)。全日制本科生24144人,各类研究生4055人,留学生375人,宝钢、中天班学生421人,各类继续教育在籍生7835人。设17个教学院部,63个本科招生专业,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专业学位类别、22个领域,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特色(品牌)、综合改革试点、振兴计划专业47个。13个专业通过了教育部和住建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位居省属高校首位。

现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学校“三步法”创新人才培养之路,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十三五”以来,大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际奖96项、国家级奖1304项、省级奖3165项,荣获省属高校第一个“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特等奖、第一个“挑战杯”全国“优胜杯”,实现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四连冠”,获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金奖,3个项目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改革成果项目。金鹰创新创业团队入选全国首批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1个创新创业典型荣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在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活动中,多次获全国一等奖等荣誉。“十三五”期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3%。90%以上的毕业生集中在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和北京等地,呈现出“立足安徽、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的特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3个学科居全球ESI排名前1%,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入选安徽省高峰学科。“十三五”以来,主导制订国际标准6项,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326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62项,授权发明专利1002项,转移转化专利成果228项。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获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榜省属高校第一名,获省科技厅对省内技术转移补助位居省属高校第二位。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5个,“特殊服役环境的智能装备制造”平台获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上,学校10位学者入选。在“2021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学校首次入围全球1000强。近3年,在科睿唯安发布的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中,学校3个学科领域6人次入选,位列省属高校第一。

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安徽省“三地一区”建设,与省内外多个地方政府建立政学研合作联盟,共建6个实体性研究院,与宝武集团等10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44个联合研究中心,与马鞍山市合作共建产业学院、企业家学院和马鞍山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三五”以来,智库成果获中央决策部门采纳1项,教育部、科技部、安徽省采纳5项,获省市领导批示18项,在中央“三报一刊”、省级核心报刊发文38篇。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47所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获批成立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校办高科技企业安徽华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是省属高校第一家上市的校办企业。

与近百所国(境)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承担了多项科研国际合作项目,获批成立ISO-TC107/SC9PVD国际标准分委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工作,学历留学生规模位居省属高校第二。学校加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校企联盟”,获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汉语水平考试院校资格。深化与长三角高校合作,加入“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大学科技园联盟”和“长三角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联盟”。持续推进省内外校友会和学科校友会组织建设,校教育发展基金会获评安徽省民政厅社会组织评估5A级基金会。

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1人获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称号,2人入选“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3个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学院党委入选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学校入选省首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试点建设高校、易班省属试点高校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是安徽省首届文明校园。先后50余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称号。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工人先锋号”先进集体、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伙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当前,学校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坚守信念、坚持梦想、坚定信心、坚韧不拔总要求,聚焦培育时代新人和服务重大需求主题,拉抬标杆,等高对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大力实施校“十四五”发展规划,朝着新时代高水平大学的目标不懈奋斗。


录取方法
录取批次的安排

答:山西、吉林等省部分专业进入一本批次招生

广西、重庆二本批次录取;

其他省份一本批次或本科批次录取。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设计类专业成绩使用生源省份专业统考成绩(参加省统考专业类别为美术类),认可生源省份投档规则,按生源省份折算的综合分从高到低排序录取,若该省份未折算综合分,则按省专业统考成绩×0.6+高考文化成绩(含加分)×0.4折算综合分。当综合分相同时,按照省专业统考成绩、高考文化成绩(不含加分)、语文成绩、外语成绩、数学成绩依次排序录取。


加分政策

学校认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给予考生的全国性加分政策。


河南理工大学
176
软科(综合)
124
校友会(综合)
151
武书连
1597
US排名
学校简介

1909年,河南理工大学(简称“河南理工”;英文: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英文简称“HPU”)的前身——焦作路矿学堂,在黄河之滨、太行之阳的焦作诞生,成为我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学校历经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焦作工学院、焦作矿业学院(简称“焦作矿院”;英文:Jiaozuo Mining Institute,英文简称“JMI”)和焦作工学院(简称“焦工”;英文:Jiaozu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英文简称“JIT”)等重要历史时期,2004年更名河南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20世纪上半叶,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工矿泰斗孙越崎、地质学家翁文灏和张仲鲁、张清涟、张伯声等众多学者先后执校任教,引领学校承载起培养工矿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历史责任,为民族工业振兴、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做出了特殊贡献。历经时艰形成的“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办学精神和“明德任责”校训、“好学力行”校风更是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着力拓宽学科专业领域,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现已发展成为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特色高水平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扎实基础、宽阔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校现有南校区(焦作市世纪路2001号)、北校区(焦作市解放中路142号)、西校区(焦作市建设西路55号)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100余亩,建筑面积140余万平方米。设有22个教学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安全技术培训中心);81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管、经、法、文、教、艺、医九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4万人,研究生4500余人,来自27个国家的留学生共285人。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8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举办4个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入选教育部“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建有电工电子、工程训练中心等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含项目),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8.39亿元,固定资产总值达 24.55亿元,纸质图书346万余册,实现教学科研条件现代化。建成省级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拥有三座图书馆、两所附属医院;万兆校园网实现无线全覆盖,建成云平台、信息门户、一站式服务大厅、高性能计算平台等智慧校园基础设施,荣获教育部“高等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称号,入选河南省首批“智慧校园建设试点高校”;建有一座大型现代化体育馆,运动场馆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多次承办CUBA、CUFA等大型体育赛事,是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学生公寓和食堂分别被评为河南省高校“示范性学生公寓”和“示范性学生食堂”。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3180人,其中高级职称1161人,具有博士学位1211人。两院院士10人(含双聘),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2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特聘教授、省管优秀专家、省教学名师、省部级学术带头人和省骨干教师等200余人,建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创新团队46个。

学校工科优势突出,安全、地矿学科特色鲜明,理学、经管、人文、医学等学科协调发展。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数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5‰;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全国排名第三,为全省普通高校唯一A类学科;矿业工程学科为“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河南省高校唯一世界50强学科;建有4个省特色骨干学科群、22个省一级重点学科。建成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具有硕士学位推免权和开展本硕、硕博连读资格,入选“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获批全国工程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建有7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建有国家级高校本科教学工程项目84项,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13个、特色专业10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1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等21门;获得100余项国家、省级教学成果奖,被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誉称“小城办大学的典范”。

学校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为国家安全生产、能源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与智力支撑。“十二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近700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34项,国家社科基金49项,累计获得科研经费21.5亿元;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3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SCI收录论文3800余篇,“三报一刊”、CSSCI来源期刊及SSCI收录论文785篇;发明专利授权1639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连续二年位列河南省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十强”高校第二位,有效专利持有量2223项,居全国高校第84位。建成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人文社科基地等63个。深化校地、校企战略合作,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已成为国家煤炭工业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和安全培训基地。

一个多世纪以来,百年理工已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30余万缤纷桃李,造就了以张沛霖、李恒德、师昌绪、刘广志、傅恒志、张铁岗等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科学家、教育家,以武胡景、郭洪祥、陈学斌、钟力生、尚海涛、李金明、王明义、宋德福、赵铁锤、霍金花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省部级领导干部,以王祥喜、郭金刚、郑炳旭、陈华等为代表的众多杰出企业家,以及一大批市厅级地方党政和高等学校领导干部。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祖国建设的各行各业竭忠尽智,发光发热,传递着母校的价值和情怀,成就着母校的光荣与梦想。

百年栉风沐雨,世纪锦绣华章。站在振兴百年理工新的起点上,全体理工人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传承兴学育人、强校报国的价值追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续写无愧于新时代的壮丽诗篇,为早日建成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周边环境

      学校坐落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焦作市,北依太行,南滨黄河,与省会郑州毗邻,交通便利。

     焦作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秀美的自然山水,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人文与社会环境。

     焦作市地处豫北怀川平原,北依巍巍太行,南临滔滔黄河,这片捏土于掌,道生澧泉的肥沃土地,地灵人杰,物华天宝,人才辈出,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
怀川大地,山阳之土的富饶宝藏的养料,丰实文化知识的乳汁,膏腴山川的摇篮,培育一批不拘一格的历史人物——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哲学家及诗人、文豪、画家等。他们在成就国家大事或科研成就或文学艺术业绩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千秋功名。他们为民族、为国家、为正文、为探索科学艺术和健身之道的奥秘呕心血,献生命而所不辞的精神,使我们倾心仰慕,世代相传,永世不忘。
卜 商(公元前507-?年) 字子夏,春秋末晋国温(今温县)人,为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之一,“死生由命,富贵在天”天命论的创始人,在治学上提出“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等观点。为孔子著作的传世人,他的《诗序》被后人视为不朽之作。
山 涛(205-283年) 字巨源,河内怀(今武陟西小虹村)人,西晋大臣,学者,“竹林七贤”之一。曾任吏部尚书,其推荐人才的“山公启事”被后人赞许。著有文集,已佚,今有辑本。
向 秀(约227-272年) 字子期,河内怀(今武陟西尚村)人,魏晋时期哲学家、文学家,擅长诗赋,“竹林七贤”之一。曾注释《庄子》。《思旧赋》颇有名,作品多散佚。
王弼(226-249) 字畏嗣,魏山阳(焦作)人,“正始名士”之一,对《老子》、《易经》很有研究。提出了以“贵无”为主的玄学体系。其所注的《易经》、《老子》现所盛行。

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司马氏家庭 从司马懿(河南省温县人)始,祖孙三代,是我国三国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司马懿,出身士族。初为曹操主簿,多谋略,善权变。后任太子中庶子,为曹丕所信重。魏明帝时,任大将军,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为魏重将。曹芸即位,他和皇族曹爽受遗诏辅政,嘉平元年,杀曹爽,专国政。死后,其子师、昭相继专权。后追为宣帝。
司马师,懿的长子。继其父为魏大将军,专国政。嘉平元年废魏帝曹芸,立曹髦。次年病死,其北司马昭继为大将军。后追为晕帝。
司马昭,懿的次子,继其兄司马师为魏大将军,专国政,并日谋代魏,魏帝曹髦曾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甘露五年,杀曹髦,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发兵灭蜀汉,自称晋公,后为晋王。死后数月,其子炎代魏称帝,追昭为文帝。
司马炎,即晋武帝,晋朝的建立者,司马昭之子。咸熙二年继昭为相国、晋王,不久代魏称帝。咸宁六年灭吴,统一全国。在位时,规定按官品高低占田,并准许依官品荫庇亲属和占有佃客、衣食客,不纳赋税,加强了门阀制度。又大封宗室,种下其后皇室内讧的根源。生活荒淫。死后不久,全国就重新陷入分裂混战的局面。
"布衣王子"朱载堉(1536-1611),是我国明代一位杰出的音乐家、数学家和天文历算家。生于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省沁阳市)城王宫,是明代郑藩的一位世子,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
朱载堉从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八岁就能吟诗。据清代康熙三十二年《河内县志》记载:"朱载堉儿时即悟先天法,稍长,学无师授、辄能累黍辨黄钟。"他年轻时就立志要"述家学,承父志",在他父亲和外舅祖何瑭的影响教育下,精心研究学问。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他写出了自己的处女作《瑟谱》;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律历融通》一书问世;时隔三年,也就是公元1584年,他又完成了科学名著《律学新说》,第一次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及计算方法,这是我国,也是世界音乐文化史上的一个光辉的创造,比西方人发明此律要早一百多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朱载堉不仅是十二平均率理论的提出者,也是这一理论的第一个实践者。他根据十二平均率的理论反复研制、创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架发音准确的乐器--"弦准",这就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与科学性。现在他的十二平均率的理论已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围绕十二平均率的计算问题,他还首创了用珠算开平方,解决了不同进位制的换算方法。在天文历法方面,他还精确地计算出了回归年的长度值,测定出了当时北京的地理纬度和地磁偏角,其精确程度和现在用科学仪器测算的基本相同。在舞蹈艺术方面,他不仅确定了较为完备的"舞学"的理论,而且还规定了有关舞蹈的内容,描绘出了较为详尽的舞图和舞谱。
他一生著述很多,除上述和已收入他的名著《乐律全书》里的著作之外,主要的还有:《韵学新说》、《先天图正误》、《律吕正论》、《嘉量算经》、《圆方勾股图解》、《律吕质疑辨惑》等。
国外科学家认为,朱载堉是中国的"文艺复兴"式的伟大科学家。


许衡,元代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天文学家、思想家,河内李封(今河南省焦作市李封村)人.官至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监祭酒。他是元代初期的名臣,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他鉴于当时干戈扰攘,民生凋敝的势态,一再向元世祖建议要重视农桑,广兴学校,以"行汉法"作为"立国规模"。他说:"古今立国规模,虽各不同。然其大要,在得民心。而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魏、辽、金能用汉法,历年最多。其他不能用汉法者,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从而可知,许衡的政治理想是要实行儒家的仁政以获得民心。至于获得民心的关键,则在于实行"汉法"。由于这一"立国规模"的确定,中原广大地区社会秩序得到恢复,生产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得到安定。许衡还与刘秉忠、张文谦等一起定官制、立朝仪,对元初政局稳定、经济生产的恢复起了积极作用。许衡长期担任国子监祭酒,主持教育工作,承宣教化,不遗余力。许衡以"乐育英才,面教胄子"为宗旨,故其门下不仅有大批汉族学生,还有不少蒙族弟子。他施教的原则是"因觉以明善,因明以开蔽",即循循善诱,潜移默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许衡奉元世祖之命,负责培养一批蒙古贵族子弟,在他的辛勤教育下,这些不懂汉文的青年也都成为"尊师敬业"的优秀儒生。其中有不少人,后来"致位卿相,为一代名臣"。许衡对待学生"爱之如子",从生活到学习无不关怀备至。他对待自己则从严要求,"夜思昼涌身体力行,言必揆诸其义而后发"。因此,在许衡的熏陶教育下,"数十年间彬彬然,号称名卿士大夫者,皆出其门下矣。"所以,许衡通过传道授业,对于汉、蒙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许衡精通天文、历算。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世祖"以海宇混一,宜协时正日",故须摒弃沿用已久舛误甚多的金代(大明历)而创制新历。于是,遂命许衡"领太史院事",全面负责这一工作,并以王询、郭守敬为副,共同研订。经过全们的积极努力,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终于完成了这一艰巨复杂的任务。在此期间,许衡以年届七旬的高龄,辛劳擘划,艰苦备尝。创制了简仪、仰仪、圭表、景符等天文仪器,在全国各地修建27所观测台,进行实地观测。制订了《授时历》。他用近世截元法代替了上元积年法,并推算出了365. 2425日为一年,这个结论,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数字只差26秒,比欧洲著名的《格列高利历》还要早三百年。《授时历》使用的时间,前后达363年(公元1281年~1644年)之久,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一部历法,是我国历法史上的第四次重大改革。明初著名学者宋濂赞扬许衡等的功绩说:"至元十三年,世祖诏前中书左承许衡、太子赞善王恂、都水少监郭守敬改订新历,……自古及今,其推算之精,盖未有出于此者也。"这是十分中肯、公允的评价。许衡对程朱理学的造诣也是很深的,对程朱理学的研究有其独到之处,提出了"命""义"之说。许衡精研程朱理学而不拘泥,提出了著名的"治生论。"他说:"言为学者,治生最为要务。"许衡是元代儒学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人。元代有人赞扬他说,"继往圣,开来学,功不在文公下。"明代大儒薛 则称为之"朱之后一人"。其著述有《许文正公遗书》八册十二卷传世;《元史》有传,述其生平历程,《宋元学案》有《鲁斋学案》,记其理学思想。


文学家韩愈 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阳(孟州市)人。其先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早孤,由嫂抚养,刻苦自学。贞元进士,任监察御史,以事贬为阳山令。赦还后,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又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辈、西汉古文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所作《原道》、《原性》,强调自尧舜至孔孟一脉相承的道统,维护儒家的传统思想;又认为人性有上、中、下三品之分。但在《师说》中,却又承认"人非生而知之者",并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合理见解。其诗力求新奇,以文入诗,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行世。


诗人李商隐李商隐,唐代诗人,怀州河内(沁阳市)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有感二首》、《重有感》等皆著名;所作"咏 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贾生》、《隋宫》、《富平少候》等较突出。"无题"诗也当有所寄寓,至其实际含义,诸家所释不一。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而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也工四六文,有《李义山诗集》传世;文集已散失,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郭 熙(约1020-1100) 字淳夫,温县岳村乡西郭作村人,北宋画家、绘画理论家。其作品国内外存不足20幅,有《早春》(现存台湾)、《溪山秋霁》(现藏华盛顿夫芮耳美术馆)、《窠石平远》(现存故宫博物院)等。有绘画理论巨著《林泉高致》。
何 瑭(1474~1543) 字粹夫,号柏斋,生于武陟县头铺营村(今何营村)。明学者,世称柏斋先生。著有《阴阳律吕》、《柏斋文集》等12卷著作传世。
曹 瑾(1876-1849年) 字怀璞,号定庵,清河内(今沁阳市)人。1837年任台湾凤山县(今高雄县)知县,兴修水利,造福于民,后世誉其建的渠为“曹公圳”;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率领乡勇抗击英军,使英军屡遭失败,始终没能登上台湾岛。
陈王廷(1600-1680年) 字奏庭,温县陈家沟人,陈氏太极拳创始人。他融诸家之长于一炉,创编了太极拳术,成为当今风靡世界的太极拳之源,被中外太极拳界尊为鼻祖。
陈发科(1887-1957年) 温县陈家沟人,著名太极拳大师。他混元内气雄浑虚灵,缠丝内劲刚柔兼备,太极推手出神入化。1928年在北京立擂17天未逢敌手,名震京都,誉满武林,人颂“太极一人”。自此陈氏太极拳的真正功夫和面貌方为外界所认识和称道。他在北京授拳,使长期以来一直寓于一 隅、家传秘练的陈氏太极拳从此公开流传于世,发扬光大,开创了陈氏太极拳传递发展的新纪元,成为中国太极拳运动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他被国外武术界人士尊称为“拳圣”。


  中专 2022-12-16 14:39

网友推荐

录取办法2022年河南理工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章程

根据2022年国家体育总局招生文件规定,贯彻执行德、智、体全面考核的原则,文化考试成绩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不低于180分,专业成绩录取控制线不低于40分。我校在此基础上划定2022年河南理工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文化考试成绩和专业成绩的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对持有一级运动员等级证书的考生,可在学校文化成绩低录取控制线下降低30分录取;对持有运动健将等级证书的考生,可在学校文化成绩低录取控制线下降低50分录取。
在文化考试成绩和专业成绩达到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按文化考试成绩(折合百分制后)和体育专项成绩3:7的比例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公式:综合分=(文化成绩/6)*30%+体育专项成绩*70%。分项目依据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择优录取。拟录名单经我校招生信息网公示报国家体育总局和省级招生办公室,审批后发放录取通知书。

招生项目及招生计划2022年河南理工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章程

1、招生项目:武术套路、武术散打;
2、招生计划:拟定40人,其中,武术散打项目总计划不超过5人,招生计划以河南省教育厅审批的数据为准。学校将根据录取率确定各项目的招生计划。

报名条件2022年河南理工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章程

1、符合2022年高考报名条件,且已参加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高考报名;
2、武术套路具备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运动技术等级称号(等级证书审批日期为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10日,以“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或 “体教联盟APP”中“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技术等级系统”公示的数据信息为准);
3、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身体健康,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有关规定。

学费住宿标准2022年河南理工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章程

学费标准每生每年8000元。住宿标准每生每年800元(六人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通过申请国家贷款、国家奖金、勤工等途径解决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等问题。
学校注重资助与育人相结合,不断完善“以国家贷款为主渠道,以奖学金为主要激励方式,以校友和社会捐资为补充,以金、勤工为基础帮困手段,以减、免、补、偿为重要辅助措施”的立体、多元的学生资助体系。其中国家贷款每生每年高可以申请12000元;国家金按照不同情况,可申请4000/生/年,3000/生/年,2000/生/年三档;特种奖学金是社会各界和校友支持学校办学,为学校捐资设立的各种奖学金(如姚晓峰余丽奖学金、九鼎科技奖学金等),资助标准由对应评选文件规定;学校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及退役后自愿回校复学的高等学校学生给予资助;学校勤工补贴标准为360元/生/月;在校期间表现优秀的困难学生,还可申请国家奖学金8000元/生/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生/年;学校孙越崎优秀学生奖学金1500元/生/年,1000元/生/年,500元/生/年三档。特殊困难补助标准及金额视学生具体情况而定。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河南理工大学广告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河南理工大学广告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广告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广告学就业前景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广告学专业介绍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广告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 中专学校

    河南理工大学日语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河南理工大学日语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日语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日语就业前景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日语专业介绍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日语和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 中专学校

    河南理工大学英语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河南理工大学英语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 中专学校

    河南理工大学汉语言文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河南理工大学汉语言文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言文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这

  • 中专学校

    河南理工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河南理工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就业前景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介绍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 中专学校

    河南理工大学法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河南理工大学法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 中专学校

    河南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河南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

  • 中专学校

    河南理工大学金融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河南理工大学金融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 中专学校

    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工业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工业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工业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工业工程就业前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工业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工业工程这二个专业,

  • 中专学校

    河南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河南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业设计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业设计就业前景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工业设计专业介绍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业设计和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