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通信工程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9 | 33310 | (23组)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557 | 34604 | (15组)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通信工程(国家专项) | 554 | 36691 | (20组)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通信工程 | 2020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4 | 33209 | ||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57 | 37369 | ||||||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58 | 36785 | ||||||
| 2019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6 | 33337 | |||
| 通信工程(地方专项) | 533 | 35061 | ||||||
| 通信工程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35 | 33916 | |||||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33 | 35061 | ||||||
| 2018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5 | 34878 | |||
| 2017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9 | 32023 |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专业理论基础和较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进行现代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分析、工程设计的理论和技术,能在通信与信息系统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电路、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分析、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电视原理与技术、现代交换技术、扩频技术、现代通信网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微波技术、微波与卫星通信、多媒体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
就业去向: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电信科学技术第四研究所、中邮通建设咨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陕西有限公司、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创维集团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远江盛邦(北京)网络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等。
联系人: 王老师
联系电话: 029-83856328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通信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2 |
| 重庆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4 |
| 河南 | 通信工程(主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3 |
| 山东 | 通信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73 |
| 江西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3 |
| 福建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8 |
| 安徽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7 |
| 上海 | 通信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34 |
| 黑龙江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74 |
| 内蒙古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05 |
| 山西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41 |
| 河北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9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湖南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9 |
| 557 | |||||
| 通信工程(国家专项) | 554 | ||||
| 海南 | 通信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7 |
| 广东 | 通信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湖南省湘潭市)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8 |
| 河南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3 |
| 江西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4 |
| 浙江 | 通信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82 |
| 黑龙江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94 |
| 内蒙古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09 |
| 河北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5 |
西安科技大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工学院采矿冶金科,1938年迁并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7年并入西安交通大学,1958年从西安交通大学分出成立独立的西安矿业学院,是当时隶属原煤炭工业部仅有的2所5年制本科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划转陕西省。1999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2003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
学校是应急管理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实施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04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17年,学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水平评估中,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A类,成为陕西省属高校中唯一的A类工程学科;2018年8月,学校入选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学科。2020年7月,学校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先后荣获陕西省教育系统“文明校园”、“平安校园”、西安市“园林化单位”称号。
学校占地面积121万㎡,有雁塔和临潼两个校区,设有研究生院和20个学院(部)。拥有安全技术及工程国家重点学科,8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涵盖46个二级学科。拥有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级)、西部煤矿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21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现有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特色专业,1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6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8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十一五”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
学校现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及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硕士(MPAcc)、应用统计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管理(MEM)专业学位授权点,60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地矿、安全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科为主体,工、理、文、管、法、经、艺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全日制在校生2.3万人。
学校有教职工近2300人,专任教师近1400人,教授、副教授近700人,教师中具有博硕士学位者近1300人。其中31人次获国家级“专家学者”称号,101人次获省级“专家学者”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6人。学校还有一支由300余名专家、教授组成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双聘院士18人。
“十二五”以来,承担科研项目8000余项,其中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96项,科研经费合同总额已逾16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344项,授权专利4200余项。
学校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所高校合作,也是“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创始院校之一,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麦考瑞大学联合开展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俄罗斯、马来西亚等高校开展本硕博交换生项目,及赴剑桥大学等短期交流项目42个。已招收来自29个国家280名博、硕士及本科国际学生。
60余年来,在教育部、原煤炭工业部、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几代西科人顽强拼搏、艰苦创业,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紧密结合,为煤炭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望未来,西安科技大学将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雁塔校区地址:西安市雁塔中路58号 邮编:710054
临潼校区地址:西安市临潼区秦唐大道48号 邮编:710600
学校总机:(029) 85583114
招办电话:(029) 85583041
学校网址:http://www.xust.edu.cn
招生网址:http://zs.xust.edu.cn
招办信箱:zsb@xust.edu.con
湖南科技大学肇始于解放前夕的湘北建设学院,2003年由湘潭工学院与湘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十三五”国家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占地3004.67亩,建筑面积116.1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11亿元,纸质、电子文献总量640余万册。设有20个教学院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潇湘学院(独立学院),98个本科专业覆盖11个学科门类。工程学、化学和计算机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种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及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推荐资格、“硕师计划”推免资格。拥有3个国防特色学科,1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湖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拥有1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特色专业,3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学校现有教职工2546人,其中专任教师1638人、正高职称336人、博士学位教师1056人。有国家“863计划”主题专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最美教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21人次。
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本科招生第一批次覆盖全国。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9867人、在校研究生4897人,另有潇湘学院(独立学院)学生5781人。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教学团队。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教育部“卓越计划”校外实践教育基地、87个省级实践教学平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10门省级一流课程,74门省级优秀课程、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十二五”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1项。
学校有38个国家、省部级自科类科技创新平台,12个省级社科类研究基地。“十二五”以来,承担“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计划项目近800项。荣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65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等2517项,推广新技术136项。《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均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学报。学校领衔研发的“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深记录,标志着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学校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瑞典、奥地利、爱尔兰、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以及我国台湾、澳门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已招收20多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及台湾地区交流生来校学习。
立足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秉承“唯实惟新,至诚致志”校训精神,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大力实施“353”战略,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我校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和帮扶工作,积极探索大学生资助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完善了“奖、贷、助、补、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及时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确保贫困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依其表现除可享受奖学金外,还可通过以下渠道获得资助:
奖: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特别优秀的在校学生可以申请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年);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品学兼优的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年,资助面平均约占在校生的3%)。
贷:学校利用开发性金融为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和住宿费问题(学生也可持有关材料到所属县(市、区)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
助: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金资助面平均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资助标准分三个等级,分别为3000元/人·年、2000元/人·年、1000元/人·年。学校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设立了多种形式的勤工助学岗位,各学院成立了各种扶贫助学基金会,共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补:学校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给予多途径地帮扶和补助。
减: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极大的毕业学生依据其实际情况减免部分学费。

湖南科技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和通信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言文学(

湖南科技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通信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

湖南科技大学体育教育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通信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体育教育

湖南科技大学小学教育(师范类)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小学教育(师范类)和通信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小学教育(师范类)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小学教育(师范类)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小学教育(师范类)和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师范类)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教育学(师范类)和通信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教育学(师范类)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教育学(师范类)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教育学(师范类)和通信工程这

湖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和通信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思想

湖南科技大学法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通信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湖

湖南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通信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

湖南科技大学金融工程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通信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工程

湖南科技大学经济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通信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通信工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