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物理学类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4 | 14462 | (33组)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593 | 14878 | (24组)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 物理学类(国家专项) | 588 | 17090 | (29组)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 物理学类(含物理学、应用物理学;收费4000元/年) | 2020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4 | 10872 | ||
| 物理学类(地方专项)(含物理学、应用物理学;收费4000元/年) | 609 | 0 | ||||||
| 物理学类(含物理学、应用物理学专业) | 2019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6 | 11496 | ||
| 物理学类(地方专项)(含物理学、应用物理学专业) | 576 | 14859 | ||||||
| 物理学(师范) | 2018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0 | 11801 | ||
| 2017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4 | 13973 |
四年制本科。主要为科研、教育、企业和管理部门培养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主要开设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数理方法、现代光学与光电子学、计算机操作系统、微机原理与应用、量子信息等专业课程。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湖南 | 物理学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4 |
| 593 | |||||
| 物理学类(国家专项) | 588 | ||||
| 四川 | 物理学类(包含专业:物理学、应用物理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3 |
| 重庆 | 物理学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6 |
| 海南 | 物理学类(包含专业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含世承书院物周光召班)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73 |
| 广西 | 物理学类(4000元/年,包含专业: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含世承书院周光召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5 |
| 广东 | 物理学类(非定向)(070201.物理学+070202.应用物理学)(办学地点:湖南省长沙市)(含世承书院周光召班)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2 |
| 山东 | 物理学类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99 |
| 江西 | 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含世承书院物周光召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9 |
| 福建 | 物理学类(含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含世承书院物周光召班)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8 |
| 安徽 | 物理学类(4000元/年;含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含世承书院物周光召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8 |
| 江苏 | 物理学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1 |
| 黑龙江 | 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63 |
| 吉林 | 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含世承书院周光召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7 |
| 辽宁 | 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1 |
| 内蒙古 | 物理学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2 |
| 山西 | 物理学类(包含专业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含世承书院物周光召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1 |
| 河北 | 物理学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2 |
| 天津 | 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含世承书院物周光召班)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34 |
| 北京 | 物理学类(4000元,含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含世承书院周光召班)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6 |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物理学及相关前沿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培养 能将物理学应用于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经过学习和训练,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在 物理学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能达到毕业后从事研究、教学、技术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 作的要求。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接受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 的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 能力和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具有职业道德和爱国敬业精神;
2.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具备本专 业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职业安全意识;
3.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其他自然科学 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初步知识;
4.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应用外语的交流能力 以及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普及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
5.具有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科技 开发能力;
6.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7.对近代物理学和物理学的新发展在高技术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物理学相关学科和技 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主干学科:物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运动现象与规律、热运动现象与规律、电磁和光现象与规律、物质微观结 构和量子现象与规律、凝聚态物质结构及性质、时空结构、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力学(68学时)、热学(51学时)、电磁学(51学时)、光学(51学时)、近代物理(51学 时)、原子核物理(68学时)、理论力学(51学时)、电动力学(51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51 学时)、量子力学(68学时)、固体物理学(85学时)、数学物理方法(68学时)。
示例二:力学(54学时)、热学(54学时)、电磁学(72学时)、光学(72学时)、原子物理学(54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72学时)、电动力学 (72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固体物理学(72学时)、半导体物理与器件(72学时)。
示例三:力学(64学时)、热学(56学时)、电磁学(64学时)、光学(64学时)、原子物理学(56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64学时)、电动力学 (64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计算物理基础(32学时)、固体物理学(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研究性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专业方向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海南 | 物理学(师范类)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0 |
| 江西 | 物理学(师范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9 |
| 福建 | 物理学(师范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0 |
| 辽宁 | 物理学(师范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0 |
| 内蒙古 | 物理学(师范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87 |
湖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年,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湖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占地近3000亩,建筑面积131万平方米。主校区西偎麓山,东濒湘江,风光秀丽,是全国绿化“400佳”单位之一。
学校设有24个学院,现招生本科专业89个,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学校拥有伦理学、英语语言文学、中国近现代史、发育生物学、理论物理、基础数学等6个国家重点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教育学、数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5个学科入选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新闻传播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政治学、心理学、中国史、生态学、理论经济学、统计学等15个学科入选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拥有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24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以及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中心,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湖南师范大学中心、国家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花鼓戏)、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入选高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等1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中心);拥有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石化新材料与资源精细利用、动物多肽药物创制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多倍体鱼繁殖与育种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鲤鲫遗传育种中心;3个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拥有生物科学、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和哲学4个湖南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7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湖南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1个湖南省种质资源库,4个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5个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是湖南首批省级重点智库,拥有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传播研究中心、生态环境保护法治研究中心等3个省级专业特色智库;拥有8个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6个湖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个,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招生单位,是教育部、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教育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湖南)。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含双聘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含双聘院士2人),欧洲科学院院士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9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7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7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6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教学名师5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者等35人、财政部“会计名家培养工程”人选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5人,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人选46人、湖南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3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76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37人、湖南省“有突出贡献的社会科学专家”1人、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16人,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人选27人,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27人。
学校先后同47个国家和地区的197所大学和机构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人员交流、教学和科研合作,并分别与俄罗斯喀山联邦大学、韩国圆光大学、美国南犹他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国立格林卡音乐学院、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美国特拉华大学、德国柏林媒体设计学院、美国圣约瑟夫大学、澳门镜湖护理学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拥有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和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美国研究中心等三个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进入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学校图书馆藏书410余万册,其中古籍22万余册,订购各类文献数据库115个。学校主办14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7种;学校出版社为“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国家一级出版社。
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输送毕业生50余万人,培养了一大批国际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校友遍布海内外。在校学生4万余人,其中研究生12000余人,长短期国际学生近1200人,已形成多规格、多层次的办学格局。
面向未来,湖南师范大学将始终秉承“仁、爱、精、勤”的校训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湖南,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坚定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努力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招生简章详见湖南师范大学招生信息网:https://zsb.hunnu.edu.cn/
| 名 称 | 奖 励 金 额 | 名 称 | 奖 励 金 额 |
| 综合奖学金 | 特等奖3000元/人 | 林增平史学奖 | 特等奖1200/人 |
| 一等奖1500元/人 | 一等奖800元/人 | ||
| 二等奖1000元/人 | 二等奖500元/人 | ||
| 三等奖500元/人 | 三等奖300元/人 | ||
| 文学艺术创作奖 | 特等奖1200元/人 | “未来教育家”奖 | 一等奖1200元/人 |
| 一等奖800元/人 | 二等奖800元/人 | ||
| 二等奖500元/人 | 三等奖500元/人 | ||
| 三等奖300元/人 | 优胜奖100元/人 | ||
| 杨树达奖 | 特等奖1200元/人 | 科技创造奖 | 特等奖1200元/人 |
| 一等奖800元/人 | 一等奖800元/人 | ||
| 二等奖500元/人 | 二等奖500元/人 | ||
| 三等奖300元/人 | 三等奖300元/人 | ||
| 学习优秀奖 | 一等奖800元/人 | 利君·学业进步奖 | 1000元/人 |
| 二等奖500元/人 | 国家奖学金 | 8000元/人 | |
| 三等奖300元/人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5000元/人 | |
| “师大之星” | “师大之星”1500元/人 | 明德奖学金 | 2000元/人 |
| “师大之星优胜奖”800元/人 | |||
| 其他 | |||
| 名称 | 类别 | 国家级 | 省级 |
| 挑战杯 | 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 特等奖5000元/人 | 特等奖1500元/人 |
| 一等奖(金奖)4000元/人 | 一等奖(金奖)1000元/人 | ||
| 二等奖(银奖)3000元/人 | 二等奖(银奖)800元/人 | ||
| 三等奖(铜奖)2000元/人 | 三等奖(铜奖)500元/人 | ||
| 创业计划竞赛 | / | / | |
| 一等奖(金奖)4000元/人 | 一等奖(金奖)1000元/人 | ||
| 二等奖(银奖)2500元/人 | 二等奖(银奖)600元/人 | ||
| 三等奖(铜奖)1500元/人 | 三等奖(铜奖)400元/人 | ||
| 专项竞赛 | 特等奖3000元/人 | 特等奖1000元/人 | |
| 一等奖(金奖)2500元/人 | 一等奖(金奖)600元/人 | ||
| 二等奖(银奖)2000元/人 | 二等奖(银奖)500元/人 | ||
| 三等奖(铜奖)1200元/人 | 三等奖(铜奖)300元/人 | ||
| 数据来源:《湖南师范大学学生手册(2021)》 | |||
湖南科技大学肇始于解放前夕的湘北建设学院,2003年由湘潭工学院与湘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十三五”国家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占地3004.67亩,建筑面积116.1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11亿元,纸质、电子文献总量640余万册。设有20个教学院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潇湘学院(独立学院),98个本科专业覆盖11个学科门类。工程学、化学和计算机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种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及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推荐资格、“硕师计划”推免资格。拥有3个国防特色学科,1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湖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拥有1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特色专业,3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学校现有教职工2546人,其中专任教师1638人、正高职称336人、博士学位教师1056人。有国家“863计划”主题专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最美教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21人次。
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本科招生第一批次覆盖全国。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9867人、在校研究生4897人,另有潇湘学院(独立学院)学生5781人。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教学团队。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教育部“卓越计划”校外实践教育基地、87个省级实践教学平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10门省级一流课程,74门省级优秀课程、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十二五”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1项。
学校有38个国家、省部级自科类科技创新平台,12个省级社科类研究基地。“十二五”以来,承担“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计划项目近800项。荣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65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等2517项,推广新技术136项。《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均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学报。学校领衔研发的“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深记录,标志着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学校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瑞典、奥地利、爱尔兰、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以及我国台湾、澳门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已招收20多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及台湾地区交流生来校学习。
立足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秉承“唯实惟新,至诚致志”校训精神,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大力实施“353”战略,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湖南科技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和物理学(师范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和物理学(师范类)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类)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类)专业介

湖南科技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物理学(师范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物理学(师范类)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类)就业前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类)专业介绍等数据

湖南科技大学体育教育和物理学(师范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物理学(师范类)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类)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类)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物理学(师范类)这

湖南科技大学小学教育(师范类)和物理学(师范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小学教育(师范类)和物理学(师范类)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小学教育(师范类)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类)就业前景,小学教育(师范类)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类)专业介绍等数据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师范类)和物理学(师范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教育学(师范类)和物理学(师范类)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教育学(师范类)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类)就业前景,教育学(师范类)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类)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湖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和物理学(师范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和物理学(师范类)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类)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类

湖南科技大学法学和物理学(师范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物理学(师范类)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类)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类)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物理学(师范类)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湖南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理学(师范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理学(师范类)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类)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类)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

湖南科技大学金融工程和物理学(师范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物理学(师范类)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类)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类)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物理学(师范类)这

湖南科技大学经济学和物理学(师范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物理学(师范类)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类)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类)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物理学(师范类)这二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