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和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好(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新乡职院和河南工信职院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5 12:08:47 解决时间:2022-12-16 10:59

满意答案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和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和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各排行榜,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分数线,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与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分数对比(河南)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建设工程管理2019理科 -/160(专科批)-/177(专科批)
建设工程管理2019文科 -/179(专科批)-/173(专科批)
建设工程管理2018理科 -/276(专科批)-/216(专科批)
建设工程管理2018文科 -/306(专科批)-/215(专科批)
建设工程管理2017理科 -/259(专科批)-/264(专科批)
建设工程管理2017理科 -/244(专科批)-/264(专科批)
建设工程管理2017文科 -/259(专科批)-/269(专科批)
建设工程管理类 建设工程管理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本专业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本专业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组织、管理等核心专业知识,具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测量、质检等核心职业能力,以及良好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能够胜任建设行业施工员岗位,或质量员、材料员、安全员、资料员、测量员等相关职业岗位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主要开设的课程包括建筑识图、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建筑CAD、平法标注、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计价软件、BIM应用基础、建筑工程测量、地基与基础、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其中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施工技术、平法标注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建筑施工单位、工程管理单位、工程咨询单位、建设单位以及房地产企业从事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工作。经过适当年限的工作锻炼,能达到助理工程师以上的任职条件和业务水平,并能通过考试获得国家注册建造师等执业资格。自专业成立至今,每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能达到95%以上,其中不乏优秀企业,如河南BIM技术咨询公司、黄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南清鸿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等,为社会输出众多基础扎实,技能突出的优质人才。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19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河南建设工程管理理科专科批普通类160
文科179
建设工程管理类 建设工程管理(BIM方向)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培养目标: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具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招投标编制与组织、BIM技术应用,建设工程施工与预算编制、建设工程资料管理、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等职业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主干课程:建筑材料及检测、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CAD、BIM建筑(Revit Arc)、BIM结构(Revit Str)、BIM设备(Revit Mep)、建筑工程施工、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建筑工程监理、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经济、建筑工程信息管理、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等课程。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建设工程管理(BIM方向)专业录取分数线(2019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河南建设工程管理(BIM方向)文科专科批普通类171
建设工程管理类 建设工程管理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管理需要,服务于生产一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面向建筑企业从事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与管理及相关领域的工程监理、预算、企管等基层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建筑材料及检测、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CAD、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筑施工、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建筑工程监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管理学、建筑企业会计、建筑工程财务管理等课程。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19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河南建设工程管理理科专科批普通类177
文科173
建设工程管理(BIM方向)171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119
校友会(高职二类)
397
高职排名
学校简介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是新乡市政府举办的唯一一所地方高职院校,在整合13个院校(单位)基础上组建而成,2009年2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正式设立。

学校坐落于牧野大地、卫水之滨,位于豫北中心城市新乡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现有校本部(经开区)、北校区(卫辉)和西校区(新飞大道)三个校区,校园占地2450亩,建筑面积65.4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7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亿余元,图书馆各类文献资源184.15万册。现有教职工1163人,其中专任教师828人,高级职称29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365人,“双师”素质教师500余人。学校设有师范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数控技术系、经济管理学院、体育学院、航海学院等13个二级院系,开设高职专业(方向)61个。全日制在校生2.7万人。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1883年中州名儒李时灿先生在卫辉府创建的“汲县读书社”。建校以来,新职院人始终扎根职业教育,砥砺奋进、开拓进取,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学校是首批“河南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先后被评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工教育示范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优秀典型案例全国20强”“中国技能大赛冠军选手单位”“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河南省职教攻坚先进单位”“河南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示范校”“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绿化模范单位”等等。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是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单位、河南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以工匠文化园、科技文化园、艺术文化园为依托,以“太行•民族精神教育展馆”和校史馆为平台,以“六节”活动为载体,以网络素养教育基地、校外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为阵地的“3262”校园文化品牌已基本形成。近年来,汽车系学生党支部被授予首批“河南省高校样板党支部”“河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师生先后获评全国“最美家庭”“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出彩河南人最美教师”“出彩河南人最美大学生”“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校学生会当选为“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席团成员单位”,校团委被授予“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

始终坚持质量立校,专业建设和育人水平不断提升。现有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骨干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个,省级立体化教材3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教学资源库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1+X”证书制度试点省级师资培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学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校内建有专业实验实训室217个,其中有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竞赛培训基地、《中国大能手》实训竞赛基地等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还有全国齿轮行业协会人才培养基地、河南省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河南省工业机器人产业联盟人才培养基地、新乡市甲骨文实训基地等省内领先的特色实训基地。拥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49个。

近年来,学校先后3次摘得全国一类技能大赛“冠军选手单位”荣誉称号。学生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中共获奖497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2项(其中全国冠军3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21项;省级一等奖117项、二等奖163项、三等奖160项。2018年,在第八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国家级比赛中获得数控铣和加工中心项目2个全国冠军;2019年在第一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国赛中获得2个冠军和1个亚军;2020年第二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国赛中获得1个冠军;2020年12月,在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中,我校有3名选手分别进入数控车、数控铣和制造团队挑战赛三个项目的国家集训队。学生在省级以上体育赛事中获得冠军221个。

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稳步提高。先后涌现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国家级技能大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人、全国技术能手2人;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中原领军人才1人、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8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13人、中原技能大奖1人,河南省教学名师、模范教师和优秀教师9人,市厅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教学名师40人。学校拥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河南省职业院校“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河南省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技艺传承创新平台1个、河南省教师教学创新团队7支。近年来,教师在国家级、省级教师教学能力和技能大赛等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项(其中全国冠军2项),省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21项。获得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

始终坚持特色兴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成就卓著。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赛事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荣获省级以上奖项33个,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9项。建校以来,先后为社会培养6万余名优秀人才,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超过1000名学生被中国工程物理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铁工程装备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二研究所、黄河河务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等国字号单位录用,仅新航集团一个单位,我校毕业生就达500余人,铸就了闪亮中原的“技能新职”品牌。其中有以全国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孟祥忠为代表的技能大师群体,新航集团9名首席技师中,我校毕业生占8名;有以著名书画家侯德昌、秦岭云、卢光照先生为代表的艺术大师;有以中国乒乓球大满贯得主刘国梁、世界杯短池游泳赛冠军巩杰、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第一名得主吕会会为代表的体育精英;有以中国技能大赛全国第一名杜华楠、刘赛阳为代表的技术新秀;有以专升本总成绩全省第一名马广彬为代表的学界典型,他们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始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学校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轻工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基地、国家”1+X”制度证书试点单位、河南省职业技能等级社会评价机构、河南省机械行业能力评价考试站、河南省“职通快线”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平台、河南省教育厅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证书省级师资培训基地等,每年开展各类社会培训近6万人日,完成职业技能鉴定、等级认定考核5000余人次。近年来,先后为企业提供学徒制培训、学历提升、技术服务1000余人次,服务创造直接经济价值1000万元。现有新乡市数控实训技术、新乡市陶瓷构件切削精密加工等市级工程技术中心6个。近年来,完成横向科研课题30余项,累计技术服务到款额1210余万元。省部级课题立项38余项,地厅级课题立项384余项,CN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320余篇(核心346篇),著作1366余部,专利1348余件(发明专利33件),荣获市级以上成果奖376余项。学校被河南省知识产权局评为“河南省专利工作先进集体”,获得“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十快高校”殊荣。学校牵头组建了“中原经济区智能制造产教联盟”“河南省智能控制技术产教融合专业联盟”“河南省自动化技术技工教育集团”“新乡市数控技术产教联盟”,搭建了完善的校企合作平台,积极推动与大中型国有企业和地方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与新航集团、新飞集团、上汽集团、富士康科技、阿里巴巴等全国300余家著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航海学院、现代学院两个校企合作多元办学二级学院运行态势良好。

始终坚持开放办学,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学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与马来西亚城市大学、美国查塔姆大学合作开展学历教育;工业机器人专业入选教育部2020年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与GRG集团合作组建中德合心国际交流学院,促进师生国际交流。先后与德国维特桥职业学院、俄罗斯喀山国立大学、菲律宾圣保罗大学、韩国釜山科学技术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TAFE学院、巴基斯坦GBT公司及国际知名企业开展专题研修、学术交流、实地调研、学历晋升等方面的深入合作。

站位新时代,奋发新作为。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建设“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办学定位,提出了创建国家“双高校”和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目标。当前,学校正着力构建新的发展格局,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各项事业发展,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正向着建设国内一流的高水平高职学校目标阔步前进。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
214
校友会(高职一类)
950
高职排名
学校简介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隶属于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专科层次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坐落在美丽的太行山南麓、豫西北新兴的中国优秀山水旅游名城——焦作市。这里山川锦绣、人杰地灵、环境优雅、交通便利,与郑州隔河相望,郑焦城际铁路半小时即可到达。学院人文荟萃,师资雄厚,是莘莘学子成才深造的理想场所。

学院创建于1975年,历经河南省煤矿学校、焦作煤炭工业学校、河南工程技术学校、河南理工大学高等职业学院等时期。2013年3月,经教育部同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与河南理工大学剥离的基础上,设置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

建校四十五年来,学院经历了艰苦创建、稳步推进、强化建设、快速发展四个阶段,共培养了6万余名优秀毕业生,涌现出了众多的杰出人才。他们中有省、市、县党政领导干部,有知名学者、专家、教授,有众多省管优秀企业家和全国“双十佳”矿长,更有大量扎根基层、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基层领导和技术中坚。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用青春和智慧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理想之歌,描绘出了一张张绚丽的人生画卷,为国家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学院也赢得了煤炭行业“黄埔军校”的美誉。目前,在校生1万余人。

学院是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校企合作联盟常务副主任单位、秘书长单位,河南省煤炭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单位、秘书长单位,河南省职业院校师资培养培训示范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河南省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等。近年来,学院被评定为河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入选河南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被评为“河南省第六批依法治校示范校”。同时,学院还荣获全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先进单位、全国煤炭系统文明单位、焦作市文明校园标兵、省级平安校园等荣誉。

学院占地面积777.03亩,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6448万元,多媒体教室115个,馆藏图书43万册,电子期刊2830册,电子图书20余万册。建有珠宝鉴定实训室、摄影测量实训室、钻石分级实训室、轨道交通实训中心、智能制造实训中心、自动控制实训室、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低压配电实训室、建筑装饰工艺展示实训室、物联网实训室、东软大数据应用开发实训室,1+x证书大数据培训中心、电子商务实训室、会计仿真实训室、电子竞技运动馆等具有真实职业氛围和产学研一体化功能的现代化校内实验实训室105个,建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49个,实验实训开出率为100%。

学院现设资源环境系、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土木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财经商贸系、基础部、思政部、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教学系部(院),开办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无人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电子商务、会计、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39个专业及方向,围绕工业和信息化正在建设资源环境与安全、装备制造、土木建筑、电子信息、财经商贸等五大专业群。2020年,机电一体化专业群荣获河南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工程项目。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60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68人 ,中级职称113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93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0%。有省厅级学术技术(学科)带头人13名、骨干教师4名,有院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9名、骨干教师38名、教学名师20名、教学标兵27名、教学能手35名。另外,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铁岗等知名专家教授31人,企业兼职教师14人,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师德高尚、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学院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构建了完善的教科研管理机制,积极推进科研团队建设,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有序开展各级各类教科研活动,以教研科研带动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三年,建有1门在线开放课程、1项立体化教材,承担厅级教改项目11项,获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公开发表论文345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1篇、EI收录论文6篇、SCI收录论文5篇;出版各类教材、著作36部;获得省市级相关课题研究奖132项、省市级优秀成果评选奖47项;申请国家专利72项。

近年来,学院秉持开门办学的教育理念,与企业深度合作,在校内成立了城轨学院、苏仁教育学院、ICT学院,在通达股份和仰韶酒业公司分别成立了通达学院、仰韶学院;坚持“特色兴校、品牌强校”的发展战略,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走“双轮驱动”的特色发展之路;坚持稳规模、提质量的办学思路,抢抓发展机遇,扬优势、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办学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群)。

学院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全面实施1+X证书制度,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健全人格、公民意识以及专业技能等职业素养。近年来,在省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第六届全国信息技术大赛最佳组织奖1项、个人二等奖2项,首届中国青年APP大赛河南分赛优秀组织奖和创意一等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河南省级赛一等奖,河南省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电子组装组二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河南选拔赛二等奖,全国职业院校英语口语大赛河南赛区选拔赛二等奖,第四届全国煤炭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煤矿综采电气控制项目二等奖,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金翼奖”,第二届全国建设类院校施工技术应用技能大赛总冠军,河南省第十五届大学生武术锦标赛第一名,河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跆拳道第一名等荣誉。

春华秋实谱新篇,桃李芬芳遍神州。古老而年轻,深邃而睿智的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在新的征程上,将跨上时代的高铁,奋起直追,实现新的超越,创造新的灿烂与辉煌,为早日把学校建成在同类院校中有重要影响、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高水平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群)而不懈奋斗!


困难生资助办法

国家助学金:一等国家助学金4000元/学年、二等国家助学金3000元/学年、三等国家2000元/学年,享受比例20%.


周边环境

学校坐落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焦作市,北依太行,南滨黄河,与省会郑州毗邻,交通便利,是中国太极拳发源地。焦作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秀美的自然山水,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人文与社会环境。

焦作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敕造嘉应观、圆融无碍禅寺、韩愈陵园、焦作影视城等景区。是中国首个荣获联合国“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奖项的城市,被香港特区政府、香港《大公报》及全球23家驻港领事馆联合授予“2012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城市”,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市等称号。

云台山  位于河南省焦作市的修武县境内,以独具特色的“北方岩溶地貌”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同时又是河南省唯一一个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八个国家级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190平方公里,含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仙苑、圣顶、叠彩洞、青龙峡、峰林峡等十一大景点。还有亚洲落差最大的瀑布云台瀑布。

青天河  青天河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太行山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中国青少年科学考察探险基地、河南省最具魅力的十佳风景名胜区、河南省十大旅游热点景区,景区面积106平方公里,由大坝、大泉湖、三姑泉、西峡、佛耳峡、靳家岭、月山寺等七大游览区、308个景点组成。

神农山  神农山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基金组织A级优先保护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中国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儒道佛文化名山、中国城市第一媒体旅游联盟举办“首届中国旅游品牌景区”总评榜当选“2011年中国最具实力景区”。因炎帝神农氏在这里辨五谷、尝百草、设坛祭天,故而得名神农山。

圆融无碍禅寺  圆融无碍禅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东晋永和七年(公元351年),韩国圆融宗祖庭、北齐皇家供养寺院,为“民间东传佛教第一僧”的西晋、后赵僧人佛图澄国师(二三一~三五一)所创建的八百九十三座寺庙之一,为十一进计十九殿、两塔院、七堂、二院落、一馆及十七处泉,在建“圆融国际禅修中心”及“五百罗汉洞”、“中国宋瓷博物馆”等,有"太行小灵山“之称。现为焦作市佛教协会驻地。“圆融寺文化旅游园区”核心部分。

焦作影视城  焦作影视城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我国著名的影视基地,焦作市十大景点之首。距焦作市区1公里,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十大影视城”、“全国首批九家影视拍摄基地”。新版《水浒传》、新版《三国演义》、电影《战国》、韩国纪录片《孔子》等在此取景。被评为“2012年度最受中国网友好评的旅游景区”。

2012年,焦作影视城年接待游客近120万人次。焦作影视城继国家AAAAA级景区无锡、横店影视城店后,已与象山影视城、上海车墩影视基地等一起构成了国内外知名影视拍摄基地的第二大阵营。

嘉应观  嘉应观,俗名庙宫,又称黄河龙王庙,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为雍正帝敕建的“淮黄诸河龙王庙”。始建于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有“河南小故宫”之美誉。

傅作义及苏联专家治理黄河指挥部也曾设在嘉应观内。

嘉应观是我国历史上唯一记述治黄史的庙观,也是河南省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清代建筑群,文化内涵丰富,是黄河文化的代表之一。

焦作市地处豫北怀川平原,北依巍巍太行,南临滔滔黄河,这片捏土于掌,道生澧泉的肥沃土地,地灵人杰,物华天宝,人才辈出,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怀川大地,山阳之土的富饶宝藏的养料,丰实文化知识的乳汁,膏腴山川的摇篮,培育一批不拘一格的历史人物——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哲学家及诗人、文豪、画家等。他们在成就国家大事或科研成就或文学艺术业绩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千秋功名。他们为民族、为国家、为正文、为探索科学艺术和健身之道的奥秘呕心血,献生命而所不辞的精神,使我们倾心仰慕,世代相传,永世不忘。

卜 商(公元前507-?年) 字子夏,春秋末晋国温(今温县)人,为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之一,“死生由命,富贵在天”天命论的创始人,在治学上提出“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等观点。为孔子著作的传世人,他的《诗序》被后人视为不朽之作。

山 涛(205-283年) 字巨源,河内怀(今武陟西小虹村)人,西晋大臣,学者,“竹林七贤”之一。曾任吏部尚书,其推荐人才的“山公启事”被后人赞许。著有文集,已佚,今有辑本。

向 秀(约227-272年) 字子期,河内怀(今武陟西尚村)人,魏晋时期哲学家、文学家,擅长诗赋,“竹林七贤”之一。曾注释《庄子》。《思旧赋》颇有名,作品多散佚。

王弼(226-249) 字畏嗣,魏山阳(焦作)人,“正始名士”之一,对《老子》、《易经》很有研究。提出了以“贵无”为主的玄学体系。其所注的《易经》、《老子》现所盛行。
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司马氏家庭 从司马懿(河南省温县人)始,祖孙三代,是我国三国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司马懿,出身士族。初为曹操主簿,多谋略,善权变。后任太子中庶子,为曹丕所信重。魏明帝时,任大将军,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为魏重将。曹芸即位,他和皇族曹爽受遗诏辅政,嘉平元年,杀曹爽,专国政。死后,其子师、昭相继专权。后追为宣帝。

司马师,懿的长子。继其父为魏大将军,专国政。嘉平元年废魏帝曹芸,立曹髦。次年病死,其北司马昭继为大将军。后追为晕帝。

司马昭,懿的次子,继其兄司马师为魏大将军,专国政,并日谋代魏,魏帝曹髦曾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甘露五年,杀曹髦,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发兵灭蜀汉,自称晋公,后为晋王。死后数月,其子炎代魏称帝,追昭为文帝。

司马炎,即晋武帝,晋朝的建立者,司马昭之子。咸熙二年继昭为相国、晋王,不久代魏称帝。咸宁六年灭吴,统一全国。在位时,规定按官品高低占田,并准许依官品荫庇亲属和占有佃客、衣食客,不纳赋税,加强了门阀制度。又大封宗室,种下其后皇室内讧的根源。生活荒淫。死后不久,全国就重新陷入分裂混战的局面。

“布衣王子”朱载堉(1536-1611),是我国明代一位杰出的音乐家、数学家和天文历算家。生于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省沁阳市)城王宫,是明代郑藩的一位世子,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

朱载堉从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八岁就能吟诗。据清代康熙三十二年《河内县志》记载:"朱载堉儿时即悟先天法,稍长,学无师授、辄能累黍辨黄钟。"他年轻时就立志要"述家学,承父志",在他父亲和外舅祖何瑭的影响教育下,精心研究学问。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他写出了自己的处女作《瑟谱》;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律历融通》一书问世;时隔三年,也就是公元1584年,他又完成了科学名著《律学新说》,第一次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及计算方法,这是我国,也是世界音乐文化史上的一个光辉的创造,比西方人发明此律要早一百多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朱载堉不仅是十二平均率理论的提出者,也是这一理论的第一个实践者。他根据十二平均率的理论反复研制、创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架发音准确的乐器--"弦准",这就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与科学性。现在他的十二平均率的理论已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围绕十二平均率的计算问题,他还首创了用珠算开平方,解决了不同进位制的换算方法。在天文历法方面,他还精确地计算出了回归年的长度值,测定出了当时北京的地理纬度和地磁偏角,其精确程度和现在用科学仪器测算的基本相同。在舞蹈艺术方面,他不仅确定了较为完备的"舞学"的理论,而且还规定了有关舞蹈的内容,描绘出了较为详尽的舞图和舞谱。

他一生著述很多,除上述和已收入他的名著《乐律全书》里的著作之外,主要的还有:《韵学新说》、《先天图正误》、《律吕正论》、《嘉量算经》、《圆方勾股图解》、《律吕质疑辨惑》等。

国外科学家认为,朱载堉是中国的"文艺复兴"式的伟大科学家。

许衡,元代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天文学家、思想家,河内李封(今河南省焦作市李封村)人.官至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监祭酒。他是元代初期的名臣,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他鉴于当时干戈扰攘,民生凋敝的势态,一再向元世祖建议要重视农桑,广兴学校,以"行汉法"作为"立国规模"。他说:"古今立国规模,虽各不同。然其大要,在得民心。而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魏、辽、金能用汉法,历年最多。其他不能用汉法者,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从而可知,许衡的政治理想是要实行儒家的仁政以获得民心。至于获得民心的关键,则在于实行"汉法"。由于这一"立国规模"的确定,中原广大地区社会秩序得到恢复,生产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得到安定。许衡还与刘秉忠、张文谦等一起定官制、立朝仪,对元初政局稳定、经济生产的恢复起了积极作用。许衡长期担任国子监祭酒,主持教育工作,承宣教化,不遗余力。许衡以"乐育英才,面教胄子"为宗旨,故其门下不仅有大批汉族学生,还有不少蒙族弟子。他施教的原则是"因觉以明善,因明以开蔽",即循循善诱,潜移默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许衡奉元世祖之命,负责培养一批蒙古贵族子弟,在他的辛勤教育下,这些不懂汉文的青年也都成为"尊师敬业"的优秀儒生。其中有不少人,后来"致位卿相,为一代名臣"。许衡对待学生"爱之如子",从生活到学习无不关怀备至。他对待自己则从严要求,"夜思昼涌身体力行,言必揆诸其义而后发"。因此,在许衡的熏陶教育下,"数十年间彬彬然,号称名卿士大夫者,皆出其门下矣。"所以,许衡通过传道授业,对于汉、蒙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许衡精通天文、历算。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世祖"以海宇混一,宜协时正日",故须摒弃沿用已久舛误甚多的金代(大明历)而创制新历。于是,遂命许衡"领太史院事",全面负责这一工作,并以王询、郭守敬为副,共同研订。经过全们的积极努力,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终于完成了这一艰巨复杂的任务。在此期间,许衡以年届七旬的高龄,辛劳擘划,艰苦备尝。创制了简仪、仰仪、圭表、景符等天文仪器,在全国各地修建27所观测台,进行实地观测。制订了《授时历》。他用近世截元法代替了上元积年法,并推算出了365. 2425日为一年,这个结论,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数字只差26秒,比欧洲著名的《格列高利历》还要早三百年。《授时历》使用的时间,前后达363年(公元1281年~1644年)之久,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一部历法,是我国历法史上的第四次重大改革。明初著名学者宋濂赞扬许衡等的功绩说:"至元十三年,世祖诏前中书左承许衡、太子赞善王恂、都水少监郭守敬改订新历,……自古及今,其推算之精,盖未有出于此者也。"这是十分中肯、公允的评价。许衡对程朱理学的造诣也是很深的,对程朱理学的研究有其独到之处,提出了"命""义"之说。许衡精研程朱理学而不拘泥,提出了著名的"治生论。"他说:"言为学者,治生最为要务。"许衡是元代儒学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人。元代有人赞扬他说,"继往圣,开来学,功不在文公下。"明代大儒薛 则称为之"朱之后一人"。其著述有《许文正公遗书》八册十二卷传世;《元史》有传,述其生平历程,《宋元学案》有《鲁斋学案》,记其理学思想。

文学家韩愈 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阳(孟州市)人。其先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早孤,由嫂抚养,刻苦自学。贞元进士,任监察御史,以事贬为阳山令。赦还后,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又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辈、西汉古文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所作《原道》、《原性》,强调自尧舜至孔孟一脉相承的道统,维护儒家的传统思想;又认为人性有上、中、下三品之分。但在《师说》中,却又承认"人非生而知之者",并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合理见解。其诗力求新奇,以文入诗,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行世。

诗人李商隐李商隐,唐代诗人,怀州河内(沁阳市)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有感二首》、《重有感》等皆著名;所作"咏 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贾生》、《隋宫》、《富平少候》等较突出。"无题"诗也当有所寄寓,至其实际含义,诸家所释不一。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而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也工四六文,有《李义山诗集》传世;文集已散失,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郭 熙(约1020-1100) 字淳夫,温县岳村乡西郭作村人,北宋画家、绘画理论家。其作品国内外存不足20幅,有《早春》(现存台湾)、《溪山秋霁》(现藏华盛顿夫芮耳美术馆)、《窠石平远》(现存故宫博物院)等。有绘画理论巨著《林泉高致》。
何 瑭(1474~1543) 字粹夫,号柏斋,生于武陟县头铺营村(今何营村)。明学者,世称柏斋先生。著有《阴阳律吕》、《柏斋文集》等12卷著作传世。

曹 瑾(1876-1849年) 字怀璞,号定庵,清河内(今沁阳市)人。1837年任台湾凤山县(今高雄县)知县,兴修水利,造福于民,后世誉其建的渠为“曹公圳”;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率领乡勇抗击英军,使英军屡遭失败,始终没能登上台湾岛。

陈王廷(1600-1680年) 字奏庭,温县陈家沟人,陈氏太极拳创始人。他融诸家之长于一炉,创编了太极拳术,成为当今风靡世界的太极拳之源,被中外太极拳界尊为鼻祖。

陈发科(1887-1957年) 温县陈家沟人,著名太极拳大师。他混元内气雄浑虚灵,缠丝内劲刚柔兼备,太极推手出神入化。1928年在北京立擂17天未逢敌手,名震京都,誉满武林,人颂“太极一人”。自此陈氏太极拳的真正功夫和面貌方为外界所认识和称道。他在北京授拳,使长期以来一直寓于一隅、家传秘练的陈氏太极拳从此公开流传于世,发扬光大,开创了陈氏太极拳传递发展的新纪元,成为中国太极拳运动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他被国外武术界人士尊称为“拳圣”。

 


根据2019年河南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160,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177,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更胜一筹。
  中专 2022-12-16 10:59

相关问答

  • 我要读技校

    2020年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建设工程管理(BIM方向)学费表|招生名额|专业介绍

    1楼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2020年建设工程管理(BIM方向)学费:42001.2020年建设工程管理(BIM方向)学费:4200;2020年建设工程管理(BIM方向)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

  • 中专学校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建设工程管理(BIM方向)2021年学费情况及各省招生人数

    2楼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2021年建设工程管理(BIM方向)学费:42001.2021年建设工程管理(BIM方向)(4200元/年)学费:4200;2021年建设工程管理(BIM方向)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

  • 我要读技校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建设工程管理学费多少钱一年(收费标准)?每年学费

    3楼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建设工程管理学费:42001.2022年建设工程管理学费:4200;2.2021年建设工程管理(4200元/年)学费:4200;3.2020年建设工程管理学费:4200;2022年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学

  • 我要读技校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建设工程管理(BIM方向)学费多少钱一年(收费标准)?每年学费

    4楼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建设工程管理(BIM方向)学费:42001.2021年建设工程管理(BIM方向)(4200元/年)学费:4200;2.2020年建设工程管理(BIM方向)学费:4200;2021年建设工程管理(BIM

  • 我要读技校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建设工程管理怎么样,好不好?

    5楼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建设工程管理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建设工程管理在河南省理科排名第8。河南省开设理科建设工程管理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财政金融学院、焦作大学、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经贸

  • 中专学校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建设工程管理(BIM方向)怎么样,好不好?

    6楼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建设工程管理(BIM方向)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建设工程管理(BIM方向)在河南省理科排名第8。河南省开设理科建设工程管理(BIM方向)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财政金融

  • 中专学校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建设工程管理录取分数多少分

    7楼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建设工程管理录取分数为河南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177,最低位次是406064、河南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173,最低位次是283089、河南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171,最低位次是283237。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建

  • 中专学校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建设工程管理(BIM方向)录取分数多少分

    8楼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建设工程管理(BIM方向)录取分数为河南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177,最低位次是406064、河南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173,最低位次是283089、河南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171,最低位次是283237。河南工业和信

  • 中专学校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河南建设工程管理(BIM方向)录取分数线?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河南建设工程管理(BIM方向)招生计划2022

    9楼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河南建设工程管理(BIM方向)录取分数线为177分(理科)。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河南建设工程管理(BIM方向)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建设工程管理理科专科批普通类建设工程管理文

  • 我要读技校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代码2022?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建设工程管理录取分数线(2019)

    10楼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代码:440502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2022年在河南等1个省市开设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440502建设工程管理河南专科批三年建设工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