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河南科技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河南工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21 | 理科 | 568/546(本科一批) | 578/547(本科一批)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20 | 理科 | -/576(本科一批) | -/522(本科二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河南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6 |
| 青海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段 | 普通类 | 389 |
| 四川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7 |
| 重庆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7 |
| 广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3 |
| 江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6 |
| 黑龙江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06 |
| 内蒙古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05 |
| 天津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29 |
本专业培养具备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国际化语言,适应国际交流需要,能够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及与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教育、研究、进出口、卫生监督、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食品(特别是粮油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品销售、检验检疫、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色弱、色盲者限报)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河南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莲花街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7 |
| 四川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莲花街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4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粮食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莲花街校区就读.) | 522 | ||||
| 重庆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1 |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23 | |||
| 海南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粮食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2 |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37 | |||
| 广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5500元/年,在莲花街校区办学,包含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粮食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0 |
| 广东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非定向)(082701.食品科学与工程+082703.粮食工程+082702.食品质量与安全)(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莲花街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5 |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非定向)(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莲花街校区)(与英国雷丁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06 | |||
| 湖南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1 |
| 山东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21 |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490 | |||
| 江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粮食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4 |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495 | ||
| 福建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含食品科学与工程、粮食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8 |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01 | |||
| 安徽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18000元/年)(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488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5500元/年;含食品科学与工程、粮食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普通类 | 488 | |||
| 浙江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46 |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534 | ||||
| 江苏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莲花街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7 |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449 | |||
| 上海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387 |
| 黑龙江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粮食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61 |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A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393 | ||
| 吉林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粮食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33 |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396 | ||||
| 辽宁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粮食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4 |
| 内蒙古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30 |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386 | |||
| 山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粮食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05 |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B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443 | ||
| 河北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1 |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05 | |||
| 天津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粮食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莲花街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15 |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莲花街校区)(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494 | |||
| 北京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18000元)(办学地点莲花街校区)(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439 |
河南科技大学(简称河科大,英文简称:HAUST)坐落于“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三所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之一。
学校1952年创建于北京。上世纪50年代中期,应国家工业基地建设布局的需要迁至洛阳,1958年更名为洛阳工学院,隶属于国家机械工业部。1998年,划转至河南省管理。2002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为优化全省高等教育结构布局,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洛工、洛医、洛农合并组建河科大。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时任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亲自为学校颁授校牌,并指出“组建河南科技大学是省委、省政府实施‘科教兴豫’战略的重大举措……河南科技大学要以创建高水平大学为目标,办成国内先进、居于省内高校前列、具有自身特色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长期以来,学校秉承“明德博学、日新笃行”的校训和“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发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河科大精神,突出内涵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已初步建设成为一所工科优势突出,农、医、管等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2021中国大学排名中名列第95位。
学校目前拥有开元、西苑、景华、周山四个校区,占地总面积4600亩,校舍建筑面积 170万平方米。涵盖11 大学科门类,设有100个本科专业,拥有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4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专业研究生授权类别。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4.2万余人、继续教育学生2.4万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20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50多人,其中双聘院士、“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带头人、中原学者科学家工作室首席科学家、中原学者、中原名师、省特聘教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100多人。有11所附属医院,7所教学医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是首批全国百佳医院、国家“疑难重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3个学科成为国家国防特色学科,3个学科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学科(群),28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拥有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5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3个,39个专业入选“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11个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0个。
学校确立了“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强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国家级科技创新竞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连续获得全国高校第17位、27位等好成绩;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全国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保持在60-80位。学校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33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被全国轴承行业确定为人才培养和技术依托的仅有高校,被誉为轴承行业的“黄埔军校”。
学校拥有7个国家级平台、83个省部级平台、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近年来,学校实现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零的突破;主持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16项,在“柳叶刀”、《Nature》子刊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400多篇;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70多项,主持获批国家自科、社科基金项目400多项。
学校依托重型装备、农业机械、轴承、齿轮、金属材料、汽车与新能源、农业、医疗等方面形成的学科、科技、人才优势,助力“高铁轴承”“国家重大工程装备”“智能农机装备”等“大国重器”的研发,不断提升产学研合作的能力和水平。
学校是教育部首批认定有条件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与俄、美、英、法、澳等国家200余所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招收来自20个国家的学历本科留学生、研究生留学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河南科技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李克强总理对学校发展的殷切嘱托,以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目标,团结协作、共谋发展、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努力办好“四学之大学”(学生的大学、学者的大学、崇尚学术的大学和具有一流学风的大学),全面加强 “双一流”建设,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光荣使命,为服务洛阳“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奋力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校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34万名高级专门人才,被全国轴承行业确定为我国轴承行业人才培养和技术依托的仅有的高校,被誉为轴承行业的“黄埔军校”,毕业生以基础好、专业宽、能力强和素质高赢得了社会各界普遍赞誉和高度评价,在京、津、沪、苏、浙、粤、鲁等经济发达地区很受欢迎。学校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和就业质量位居河南高校前列,在河南省教育评估中心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毕业生的升学率、就业满意度、工作职位匹配度、对学校的满意度和推荐度均逐年提升。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构建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退役士兵国家资助、大学生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直招士官国家资助、绿色通道、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医疗保险、困难补助、校内奖学金、企业奖学金等多维度资助体系。
河南工业大学(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局共建高校;始建于1956年,先后隶属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和国内贸易部;1959年开展本科教育,1981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2013年开始博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获批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划归河南省管理,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局于2010年签约共建河南工业大学。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2021年入选河南省“双一流”高校创建行动计划。
建校至今,学校坚持“扎根中原,立足行业,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严守“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明德、求是、拓新、笃行”的校训,大力弘扬“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报国兴学、自强不息”的工大精神,凝练形成了“团结进取,务实高效”的校风、“博学奉献”的教风和“勤奋诚信”的学风。
经过历代工大人的励精图治和薪火传承,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涵盖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艺术学和农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不仅具备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人才培养体系,而且作为第二单位成功入选国家首批“ 2011协同创新计划”,是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高校,在推动行业、区域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教育振兴的过程中做出了应有贡献,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一、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1960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934人,博士学位教师1000人;硕士生导师572人,博士生导师74人;汇聚了双聘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原学者、河南省教学名师等一大批学术带头人;拥有省级及以上高层次教学、研究团队26个。
建校以来,学校涌现出了陈启宗、路茜玉、张根旺、周乃如、汪璠、张国贤等一大批,在粮食、磨料磨具等行业领域具有重大贡献和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专家、学者,他们潜心学术,立德树人,奖掖后进,功勋卓著,为我国粮食事业、磨料磨具行业及学校发展、社会进步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为后继者树立了榜样。
现任教师中,有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谷物与豆类分会主席卞科教授、国际谷物科技协会主席王凤成教授、三届奥运会田径裁判王晏教授等知名专家,还有一批专家教授担任中国粮油学会、中国粮食工程建设委员会、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热处理学会、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磷化学专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理事长或副理事长职务,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和教学岗位上,教书育人,竭诚奉献,堪称楷模。
二、学科专业
学校长期致力于粮食产后领域的基础理论及工程技术研究,构建了集储运、加工、装备、信息、管理等于一体的完整学科体系;拥有全国最完整的粮油食品学科群和实力雄厚的超硬材料学科群;农业科学、工程学、化学3个学科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全球前1%。建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22个学院, 74个本科专业,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省一级重点学科,“粮食产后安全及加工”学科群入选河南省首批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粮食工程”等3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粮食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国家级卓越计划专业、16个省级名牌和特色专业、6个双学位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8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学”等29个专业入选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具有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予权。
三、人才培养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是国家来华留学生自主招生高校,拥有“中国政府奖学金”、“中国政府丝绸之路奖学金”和“河南省政府奖学金”培养资格;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推免高校、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拥有“食品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粮油食品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河南工业大学-河南中鹤纯净粉业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8000余人,其中研究生3000人,外国留学生300余人;另有继续教育学生近1万人;先后为国家输送了22万余名合格毕业生,粮食行业半数以上的管理精英和技术骨干均出自本校,被誉为粮食行业的“黄埔军校”。
近五年,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级奖621项、省部级奖1312项;全国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合格率连年100%;国家“挑战杯”竞赛连续9届领跑河南;连续两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先后荣获“全国就业50强高校”、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人才培养质量获得社会高度认可和评价。
四、科学研究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长期致力于粮食产后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构建了集储运、加工、装备、信息、管理等于一体科学研究体系和特色;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粮食储运、仓厂建设、粮食经济与物流管理、粮食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粮食机械、超硬材料及磨料磨具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有力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在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1986年国家科技攻关奖励大会上获国家奖励4项;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1项;2017年进入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高校。
现有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信息处理与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粮食储藏与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粮食物流研究培训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精深加工研究所(郑州)等35个省部级、国家级科研平台;建有中国粮食博物馆预博馆;是国家粮食行业郑州培训基地;设有河南省高校首家院士工作站、物流研究中心、粮食经济研究中心、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5个地厅级科技平台;校内还有岩土工程研究所、物流研究所等54个校级学术研究机构和100余个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平台。
五、办学条件
占地总面积193.8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06.2万平方米;拥有莲花街校区、嵩山路校区、中原路校区三个校区;建有高标准的教学大楼和现代化的学生公寓;是河南省高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单位、“智慧校园”和“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试点单位。
建有食品工程、建筑工程、物理学、化学、力学、电工电子、机械基础等各种、各类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实验教学中心、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和工程训练中心;配备有大批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89亿元,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860台(套);学校图书馆是原商业部批准的“全国粮油学科文献情报中心”,藏书270.4万余册,自建粮油食品、超硬材料与磨料磨具2个专题特色数据库;《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先进、齐全的教学科研设施,优雅宜人的校园环境,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提供了坚实的条件基础。
作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的省局共建高校,如今的河南工业大学正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以“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人民满意高等教育”为宗旨,满怀信心的朝着有特色高水平工业大学的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

河南工业大学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河南工业大学自动化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自动化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自动化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自动化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自动化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河南工业大学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河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人工智能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人工智能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人工智能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人工智能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

河南工业大学通信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通信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通信工程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通信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

河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子信息工程和食品科

河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河南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与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复合材料与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复合材料与工程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复合材料与工

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材料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食品质量与安全就业前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材料科学与工

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材料科学与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材料科学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