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内蒙古科技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湖南工商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人力资源管理 | 2021 | 理科 | 415/376(本科二批) | /() |
| 人力资源管理 | 2021 | 文科 | 476/457(本科二批) | /() |
| 人力资源管理 | 2020 | 理科 | 442/409(本科二批) | /() |
| 人力资源管理 | 2020 | 文科 | 520/492(本科二批) | /() |
| 人力资源管理 | 2019 | 理科 | -/426(本科二批) | /() |
| 人力资源管理 | 2019 | 文科 | -/500(本科二批) | /() |
| 人力资源管理 | 2018 | 理科 | -/436(本科二批) | /() |
| 人力资源管理 | 2018 | 文科 | -/480(本科二批) | /() |
| 人力资源管理 | 2017 | 理科 | -/421(本科二批) | /() |
| 人力资源管理 | 2017 | 文科 | -/451(本科二批) | /()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内蒙古 | 人力资源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76 |
| 文科 | 457 | ||||
| 广东 | 人力资源管理(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0 |
| 山东 | 人力资源管理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07 |
| 江西 | 人力资源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3 |
| 浙江 | 人力资源管理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55 |
| 黑龙江 | 人力资源管理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49 |
| 山西 | 人力资源管理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17 |
| 河北 | 人力资源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5 |
| 历史类 | 532 |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系统掌握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在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组织与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要求修满155学分,其分配为:通识必修课48学分,学科共同课39学分,专业课共36学分(专业必修课16学分,专业选修课20学分,其中专业限选课12学分,专业任选课8学分),科学人文素质选修课6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6学分(含素质拓展与创新创教育项目3学分、讲座2学分)。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货币金融学、经济法、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与福利、人员素质测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劳动关系管理、员工招聘与管理等。
1、ERP沙盘训练
该课程主要以角色训练进行学习先进的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技术,系统学习企业经营的所有关键环节:战略规划、资金筹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生产组织、物资采购、设备投资与改造、财务核算与管理等几个关键环节,使学生全面理解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流程与关键环节,强化学生的管理基础知识,形成系统企业经营的理念,训练管理技能,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人员素质测评技术实验
该课程旨在系统地培养学生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相关技术能力,形成现代企业用科学方法进行选拔人才的理念与方法。
3、企业模拟招聘
该课程主要培养在公司战略规划指导下形成系统招聘管理方案的设计能力,运用相关招聘技术完成企业招聘目标的实践运用能力。
4、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验
该课程主要系统学习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功能模块如组织结构设计、招聘管理、培训开发、绩效管理等各环节进行系统地模拟,制订相应方案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系统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把各功能模块整合成完整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能力。
5、毕业实习
该环节主要是使学生全面熟悉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运营的体系与流程,及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运行的相关环节。培养学生熟悉现代企业或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并培养学生的实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提高就业竞争能力,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开展调查研究。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1 |
| 文科 | 552 | ||||
| 海南 | 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1 |
| 广西 | 工商管理类(5000元/年,包含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7 |
| 文科 | 563 | ||||
| 广东 | 工商管理类(非定向)(120201.工商管理+120202.市场营销+120206.人力资源管理)(办学地点:湖南省长沙市)(第二学年专业分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0 |
| 历史类 | 547 | ||||
| 江西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1 |
| 文科 | 586 | ||||
| 福建 |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3 |
| 历史类 | 549 | ||||
| 安徽 | 工商管理类(5000元/年;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8 |
| 文科 | 587 | ||||
| 黑龙江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87 |
| 文科 | 515 | ||||
| 吉林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68 |
| 文科 | 510 | ||||
| 辽宁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3 |
| 历史类 | 574 | ||||
| 山西 | 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05 |
| 文科 | 544 |
内蒙古科技大学坐落在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美丽的草原钢城——包头,前身为1956年建校的包头钢铁工业学校和包头建筑工程学校,隶属原冶金工业部,1958年两校合并组建包头工学院,1960年更名为包头钢铁学院,1998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2000年内蒙古煤炭工业学校并入,2003年更名为内蒙古科技大学。199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价,2008年以优秀等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1986年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99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被教育部批准成为新增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
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以冶金、矿业、煤炭、稀土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艺术、教育等学科协调发展,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职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为一体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设有学院、部、中心等教学单位20个。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12个。本科专业66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4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22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53门。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19名,其中高级职称70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1227人,博士生导师29人,硕士生导师349人(校外兼职导师148名)。教师队伍中拥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内蒙古首次“科教兴区”特别奖获得者、内蒙古首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还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特支计划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自治区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等。
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6167名。60多年来,为国家输送了15万余名合格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内蒙古高校领先水平,2000年、2009年学校2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成为50家“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之一,2012年,学校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光荣称号(全国共15家高校)。
学校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含培育)9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内蒙古协同创新培育中心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内蒙古新型科技研究开发机构1个,内蒙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5个,内蒙古重点实验室16个,内蒙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院士专家工作站5个,内蒙古科普基地1个,内蒙古工业设计中心1个,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内蒙古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内蒙古高校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基地1个,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2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
学校积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科学研究,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内蒙古自然科学一等奖4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2项,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科研获奖位居内蒙古高校前列。近五年来,学校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军工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64项,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231篇,获授权专利679项,其中发明专利318项。白云鄂博矿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创新团队研制出的矿渣微晶玻璃管材,被确定为生产该类产品的国家行业标准,并已实现产业化。学校2008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评为“科技创新先导型大学”,2010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单位。
学校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成果显著,近五年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奖励1186项,其中国家级奖励347项,省级奖励839项。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115篇,获批专利124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被科技部授予“国家级众创空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被自治区人社厅、科技厅、财政厅、团委授予“自治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自治区示范性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自治区首批众创空间试点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创业孵化器”“众创众扶支撑平台”,被包头市人社局、财政局、团市委授予“包头市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青年创业孵化器”“包头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荣誉称号,并于2018年7月,与英特尔公司合作成立了内蒙古科技大学英特尔人工智能创新创业中心。
学生竞技体育走在全国高校前列,截至2018年,我校运动员在国内外体育竞赛中获省部级及以上奖牌466枚,其中国际体育竞赛金牌10枚,国家级体育竞赛金牌32枚,省部级体育竞赛金牌196枚。在全国大学生田径最高级别比赛上,我校连续八年获得全国高校前十名。我校学生运动员连续五届代表国家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田径项目并获得一金四银一铜,先后代表国家参加三届世界大学生越野锦标赛,三名学生运动员曾参加2004、2008、2016年的奥运会。在2017年8月13日的伦敦世锦赛上,我校土木工程学院学生杨家玉夺得女子20公里竞走比赛金牌,为国家争得了荣誉;2017年9月3日,杨家玉在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上获得20公里竞走比赛金牌。2018年8月29日,在雅加达亚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比赛中,杨家玉以1小时29分15秒的成绩夺得冠军。2011年学校当选全国大体协副主席单位,2014年在自治区率先成立内蒙古西部校园足球联盟和内蒙古校园足球联合会并被自治区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足球夏令营活动基地,为内蒙古校园足球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办学,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全面开展合作。学校引进智力,促进发展,先后聘请彭苏萍、薛其坤院士等168名专家来校讲学、开展学术交流、任兼职或客座教授。主办和承办了20余场大型国际与国内高端学术会议。建立了内蒙古科技大学侨联,拥有海内外华侨侨眷20余名,归侨人员50余名。派出因公出访团组100余批次,出访人数达300余人次;来华留学生、交流生、交换生、出国留学生达500余人。
学校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大力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前提下,不断强化校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积极探索以学术工作委员会为主体的学术权力决策机制,以校长办公会为基本形式的行政执行机制,以学生工作委员会为主要形式的中国特色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规范的教育管理机制,以巡视督导工作委员会为主要抓手的监督机制和以功能相对集中的专项工作委员会为主导的政策制定与组织协调机制。
展望未来,内蒙古科技大学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双一流”建设为目标、以党建工作为保障,大力推行“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民主管理、教授治学”的管理体制改革,积极践行“学术为本、学业为上、学生为体、学者为魂”的办学理念,秉承“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校园精神和“百炼成钢”的校训,争取早日建成人民满意的好大学。
湖南工商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南朝岳麓,东顾湘江。她是一所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理学、法学、文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是湖南省本科一批招生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十三五”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全国首批百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1999年开始研究生培养工作。6个一级学科连续两年入选上海软科发布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全国排名进入前10%,分别居省内高校第1、2位。
学校始建于1949年,校园占地1432.08亩,建筑面积55万余平方米。现有总值1.8亿余元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00万余册的图书馆藏书。设有23个二级学院、115个科研机构。有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余人。有4个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2个省级“双一流”学科;1个国家基础科学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长沙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长沙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室,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1个省级专业特色智库,1个院士工作站,7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4个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省级教育科学研究基地,2个省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1个省社科普及基地,2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省级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基地。有67个本科专业,其中,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资助建设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有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0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0门省级精品课程,4个省级教学团队;36个省级实践教学平台,8个省级优秀教学实习基地。2016年与湖南湘江新区开展全面合作试点。
学校有教职工1780人,专任教师1316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者153人,具有副高职称者279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09人,国家级教师团队1个,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政协委员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委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学部委员1人,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1人,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教授1人,“长江学者创新团队”首席教授1人,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首届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2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芙蓉学者计划”首届特聘教授1人并荣获“芙蓉学者”贡献奖,湖南省优秀专家1人,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1人,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1人、青年学者6人,湖南省新型智库领军人才2人,湖南省教学名师3人,湖南省优秀教师5人,享受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3人,湖南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1人,湖南省“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湖湘青年英才”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26人。
近5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20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53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项、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1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2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3项,尤其是学校教师牵头获批的“数字经济时代的资源环境管理理论与应用”国家基础科学中心,实现我省国家基础科学中心零的突破。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数量在湖南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公开发表论文2362篇,其中,在Nature、《管理世界》《中国科学》《经济研究》《管理科学学报》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ESI前1%高被引论文80余篇;公开出版专著222部;与企事业单位合作项目265项。
近10年来共获得省级以上科研获奖5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大满贯高校,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1项、湖南省光召科技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三等奖、湖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以及其他省部级奖39项。
学校遵循“至诚至信,为实为新”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以育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坚持培养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最美湘女”肖霞同学十八年如一日照顾远征军人遗孀,“湖南好人”徐守宝等6名同学入选湖南省“2017年度十大教育人物”。面向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近年来年度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7%以上,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学校对外交流日益广泛,先后与爱尔兰、荷兰、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韩国等国家的2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办学和校际交流关系。
学院目前有食堂四个,主要分布在学生宿舍区
有艺术类专业计划的省份(湖南省除外)一般在提前批录取;
其它普通类的本科录取在所在省的本科第二批(或一般本科批)录取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独立学院)在所在省的本科第三批录取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科安排在湖南省的专科批录取
报考我校艺术类专业的美术类考生,湖南省考生专业成绩以湖南省联考成绩为准;其它省考生必须是已参加我校组织的艺术类专业考试且成绩合格方能填报,按"专业成绩×70%+文化成绩×30%"的综合成绩排名择优录取。

湖南工商大学物联网工程和人力资源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联网工程和人力资源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和人力资源管理就业前景,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物联网工程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二个专业,

湖南工商大学软件工程和人力资源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和人力资源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和人力资源管理就业前景,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工程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湖南工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人力资源管理就业前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计算机科学与

湖南工商大学工业智能和人力资源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业智能和人力资源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业智能就业前景和人力资源管理就业前景,工业智能专业介绍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业智能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湖南工商大学机器人工程和人力资源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器人工程和人力资源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器人工程就业前景和人力资源管理就业前景,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机器人工程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二个专业,

湖南工商大学通信工程和人力资源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通信工程和人力资源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和人力资源管理就业前景,通信工程专业介绍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通信工程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湖南工商大学人工智能和人力资源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人工智能和人力资源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人工智能就业前景和人力资源管理就业前景,人工智能专业介绍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人工智能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湖南工商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和人力资源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工程和人力资源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就业前景和人力资源管理就业前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子信息工程和人力资源管理这

湖南工商大学智能制造工程和人力资源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制造工程和人力资源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制造工程就业前景和人力资源管理就业前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介绍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智能制造工程和人力资源管理这

湖南工商大学金融科技和人力资源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科技和人力资源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科技就业前景和人力资源管理就业前景,金融科技专业介绍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科技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