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软件工程(5000元/年) | 2020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8 | 147501 |
| 软件工程 | 2019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0 | 152213 |
| 2018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0 | 150408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软件工程(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4 |
| 重庆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3 |
| 海南 | 软件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1 |
| 广东 | 软件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主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0 |
| 山东 | 软件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86 |
| 江苏 | 软件工程(在主校区学习)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7 |
| 河北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8 |
专业名称:软件工程
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软件工程专业配合我国教育强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发展战略,围绕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中原经济区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针对财政、金融、税务等行业全面信息化发展对IT人才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了解管理、财经、金融等学科基本知识,系统掌握软件工程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熟练掌握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实施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组织和管理软件项目的能力,能够从事软件开发、系统维护等工作或教学与科学研究,具有知识、能力、素质相协调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高等数学》、《计算机科学导论》、《Java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软件工程概论》、《软件体系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2EE程序设计》、《网络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及应用》、《软件需求分析与解决方案》、《软件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等。
就业方向: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可在计算机软件专业公司﹑信息咨询公司﹑以及金融等其它独资、合资企业工作,从事JAVA软件开发工程师、项目实施工程师、数据库开发工程师、网页制作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等软件开发相关工作。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软件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6 |
| 海南 | 软件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2 |
| 山东 | 软件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87 |
| 江西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9 |
| 安徽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7 |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是在原中州大学的基础上,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陈云同志为学校题写校名。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人民满意的高校”“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最具国内就业竞争力的高校”“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河南高校”。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位于中原腹地郑州市的北部,坐落在美丽的黄河之滨,占地面积1484.84亩,建筑面积54.1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51亿元。学校图书馆馆藏纸介质图书163万册,电子图书130余万种,拥有《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15个中外文数据库。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锐意进取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288人,专任教师818人,其中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409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830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中原千人-基础研究领军人才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科研优秀教师1人,省优秀专家2人,省优秀教师11人,省模范教师1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30人,市级教学名师7人,获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教育厅青年骨干教师30余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创新型科技团队3个,市级技术技能名师工作室1个。一大批享誉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在校长期任教。
学校现有工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6个学科门类。本科专业34个,专科专业31个。建有省级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等6个,市级重点实验室5个。有“电子信息工程”“特殊教育”和“智能科学与技术”三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校内实验实训场所256个,面积15.17万平方米。有校内外本专科实习实践实训基地104个,3个国家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保持良好水平。
学校积极响应扩大教育开放和“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扎实履行国际合作交流职能,深化拓展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先后与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瑞典、波兰等高校进行多层次的合作,目前与英国奇切斯特学院及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共同举办了会计、营销、视觉传播和广播影视制作四个专业的对外合作项目。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建有电动汽车电池网络组合与维护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大数据双创基地、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中国行为法学会国家与地方治理研究会学术研究基地、中原绿色发展研究院等各级研究平台35个;与企业联合建立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涉及食品、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郑州市工业主导产业。
近年来,学校以“一二三四”工程为抓手,围绕“建设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支撑作用、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一战略目标;促进学校由“专科学校向本科院校、综合型院校向应用型院校”两个转型;实现“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创新创业”三个跃升,确保“师资队伍素质、教学科研水平、学生综合能力、学校发展活力”四个“显著增强”,全面改革整体推进,事业发展蒸蒸日上。
学校不断拓展办学空间,改善办学环境。积极参与京豫、沪豫合作战略,与北方工业大学启动了全方位合作,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2018年6月,在郑州市人民政府和同济大学的共同支持下,依托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共建的郑州中德学院成立。2019年6月,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部校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2019年7月1日,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与郑州市郑东新区博学路党工委联合成立了郑州市首家党建学院,为高校与地方党委合作搭建了新平台,构建了共建共享、融合发展、互联互助的新格局。
学校有效推进“一校四区”建设,英才校区、金河校区、航海校区、龙子湖校区融智慧化、人文化、生态化为一体,占地面积2500亩的航空港新校区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快河南省五大国家发展战略和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契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对接产业发展,以“建设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支撑作用,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目标,全校教职工生秉承“修德、敏学、笃行、拓新”的校训,“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齐心协力、开拓创新,为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的美好明天努力奋斗!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河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由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和河南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原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3年,隶属于河南省财政厅,是河南最早以培养财税、金融、会计等专门人才为主的学校,是财经应用型人才培养和财经管理人才培训的重要基地。原河南教育学院始建于1955年,是省属成人本科师范院校,1993年开始向普通应用型高校转型,基础教育资源积淀深厚,本科教育经验丰富。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两个主要校区分别坐落在郑东新区的象湖、龙子湖畔,在校生两万余名,占地面积100.6万平方米(1509亩),建筑面积61.5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066万元,馆藏纸质图书226.89万册,电子图书199.11万册,中外文期刊2500种,电子文献数据库38个。拥有比较齐备的现代化教学设施。
学校有教职工1397人。其中教授104人,副教授336人;研究生学历教师729人,其中博士103人;“双师型”教师54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6人,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职教专家等35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76人。
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现开设有会计学、投资学、税收学、金融数学等37个本科专业和财政、会计、国际贸易实务等45个专科专业。其中会计学科获河南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入选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会计、工程造价2个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建设专业;会计、物流管理、法律事务等12个专业为省级教学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财政、会计、投资与理财、国际贸易实务等10个专业为省级名牌或特色专业。
学校建立了河南省财政干部培训基地、河南省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河南省注册会计师行业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河南省注册会计师行业继续教育基地、郑州市地方税务局干部培训基地、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骨干教师培训基地等,分别与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大学联合设立了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研究基地、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河南基地、中原发展研究院财政研究所等,设有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河南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河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河南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2016年以来,拥有7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有财税、金融、工程造价、物流管理等涵盖校内所有专业的实验室243个。与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河南正道财税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郑州银行、河南中升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宇鑫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109个,覆盖了所有专业,满足了实践教学需要。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河南,面向全国。为行业和地方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较高人文素养、较强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学校正在朝着不断提高综合办学实力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建成省内一流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高校的目标而努力。
学校设有完善的优秀学生和经济困难学生奖励资助体系,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临时困难补助、学校奖学金等。其中国家奖学金8000元/生·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生·年、国家助学金2300—4300元/生·年、学校奖学金300-2000元/生·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成绩优秀的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对特别困难的学生可以减免学费或缓交学费,学校还设有勤工助学岗位,多措并举,保障学生在校安心学习,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保险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保险学和软件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保险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保险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保险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保险学和软件工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金融数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数学和软件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数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金融数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数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财政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财政学和软件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财政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财政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财政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财政学和软件工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税收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税收学和软件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税收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税收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税收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税收学和软件工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数字经济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字经济和软件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字经济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数字经济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字经济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数字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软件工程和摄影摄像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和摄影摄像技术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和摄影摄像技术就业前景,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和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工程和摄影摄像技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就业前景,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这二个专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软件工程和智能科学与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和智能科学与技术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和智能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和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工程和智能科学与技术这二个专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软件工程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业前景,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