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课
开设9门,小计378学时,占课时总学时的15.38%。
2、专业课
开设17门,小计938学时,占课内总学时的38.16%。
3、选修课
开设9门,小计532学时,占课内总学时的21.64%。
4、实践技能训练课
开设8门,小计610学时,占课内总学时的24.82%。

(二)就业岗位群1、传统媒体、数字媒体及其他宣传部门、文化传播公司的信息采集与网络编辑、新闻报道与写作、视频节目创作与设置等工作岗位。2、各类企业中的文化宣传、危机公关、网络营销、咨询监控、网站维护等工作岗位。

1、专业必修课程(1)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网络道德与法规)教学目标:通过开设此课程,能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新闻伦理道德的基本问题,从而了解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新闻伦理观,提高新闻职业道德修养和水平,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工作的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新闻的基本法律与法规,了解新闻伦理的内涵、新闻职业道德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并对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进行剖析,掌握德与法的基本知识,从而确立

(1)具备新媒体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较扎实的新闻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

2、人际交往能力:具备基本的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良好的表达能力。

(二)专业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及内容1、专业必修课程(1)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网络道德与法规)教学目标:通过开设此课程,能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新闻伦理道德的基本问题,从而了解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新闻伦理观,提高新闻职业道德修养和水平,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工作的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新闻的基本法律与法规,了解新闻伦理的内涵、新闻职业道德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并对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进行

(一)课程设置及基本要求1、公共课是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科学精神、人文素质和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综合教育的课程以及以教师职业技能教育为主的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外语;教育学;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课程。2、专业课专业课是深入学习本专业知识和继续学习专业系列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具备扎实、宽厚和

2、基本要求培养具有从事新媒体工作必需的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能胜任新闻采访、拍摄、写作、评论、编辑等工作并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应用型新闻工作人员以及能够解决企业危机的公关人员。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1、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吃苦耐劳品质、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初步掌握新闻、文学、计算机网络以及平面美术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从事传统媒体、数字媒体的新闻采编、摄影、视频制作、网络监控等工作及能在企业处理公关事务的应用型人才。2、基本要求培养具有从事新媒体工作必需的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能胜任新闻采访、

课程设置(一)课程设置及基本要求1、公共课开设9门,小计378学时,占课时总学时的15.38%。2、专业课开设17门,小计938学时,占课内总学时的38.16%。3、选修课开设9门,小计532学时,占课内总学时的21.64%。4、实践技能训练课开设8门,小计610学时,占课内总学时的24.82%。(二)专业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及内容1、专业必修课程(1)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网

(一)课程设置及基本要求1、公共课开设9门,小计378学时,占课时总学时的15.38%。2、专业课开设17门,小计938学时,占课内总学时的38.16%。3、选修课开设9门,小计532学时,占课内总学时的21.64%。4、实践技能训练课开设8门,小计610学时,占课内总学时的2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