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哈尔滨商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 黑龙江工程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旅游管理 | 2021 | 理科 | 392/387(本科二批A段) | /() |
| 旅游管理 | 2021 | 文科 | 463/461(本科二批A段) | /() |
| 旅游管理 | 2020 | 理科 | -/423(本科二批A段) | 413/398(本科二批A段) |
| 旅游管理 | 2020 | 文科 | -/474(本科二批A段) | 456/434(本科二批A段) |
| 旅游管理 | 2019 | 理科 | -/458(本科二批A段) | -/433(本科二批A段) |
| 旅游管理 | 2019 | 文科 | -/500(本科二批A段) | -/459(本科二批A段) |
| 旅游管理 | 2018 | 理科 | -/450(本科二批A段) | -/423(本科二批A段) |
| 旅游管理 | 2018 | 文科 | -/483(本科二批A段) | -/445(本科二批A段) |
| 旅游管理 | 2017 | 理科 | -/432(本科二批A段) | -/403(本科二批A段) |
| 旅游管理(民族) | 2017 | 理科 | -/339(本科二批B段) | -/403(本科二批A段) |
| 旅游管理 | 2017 | 文科 | -/464(本科二批A段) | -/437(本科二批A段) |
| 旅游管理(民族) | 2017 | 文科 | -/390(本科二批B段) | -/437(本科二批A段)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黑龙江 | 旅游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87 |
| 文科 | 461 | ||||
| 四川 | 旅游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9 |
| 旅游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北校区就读) | 文科 | 534 | |||
| 海南 | 旅游管理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9 |
| 广西 | 旅游管理(3500元/年,在北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19 |
| 文科 | 510 | ||||
| 广东 | 旅游管理(非定向)(办学地点:北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9 |
| 历史类 | 521 | ||||
| 河南 | 旅游管理(哈尔滨商业大学北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1 |
| 江西 | 旅游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3 |
| 文科 | 557 | ||||
| 福建 | 旅游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1 |
| 历史类 | 502 | ||||
| 安徽 | 旅游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0 |
| 文科 | 558 | ||||
| 江苏 | 旅游管理(北校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2 |
| 内蒙古 | 旅游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5 |
| 山西 | 旅游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70 |
| 文科 | 530 |
本专业培养掌握旅游企业管理与服务的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注重旅游基础理论的教学与企业实践应用知识的结合,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旅游管理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我专业积极开展与世界一流酒店集团的深度合作,拥有一批高端酒店实践基地。
培养方向:酒店管理、旅游规划、导游三个方向。
主要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专业英语、旅游市场学、旅游电子商务、饭店管理、旅游会计学、旅游市场学、旅游企业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张丽靖15904602269 0451-88627787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黑龙江 | 旅游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98 |
| 文科 | 434 | ||||
| 四川 | 旅游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2 |
| 广西 | 旅游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98 |
| 湖南 | 旅游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3 |
| 河南 | 旅游管理(3500元/年)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34 |
| 河北 | 旅游管理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4 |
哈尔滨商业大学始建于1952年,为新中国第一所多科性商业大学,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学校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大学。2006年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院校,2013年成为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成员,2014年被授予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17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18年工商管理学科进入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应用经济学学科进入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创新工程学科项目建设名单,2020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
学校占地总面积116.55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66.18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3725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98人,硕士研究生2432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职员工1540人。其中专任教师1180人,教授253人、副教授575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分别为746人、536人;研究生导师98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5人。拥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省(部)级中青年专家13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后备带头人42人,省级教学名师15人。
学校拥有涵盖经、管、工、法、文、理、医学、艺术等八大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68个;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可设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0个可设置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独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专业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和1个省级重点学科群(第三产业发展与创新);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工商管理专业评为B类,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评为B-类。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规划教材28部;拥有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1个、省级对俄经贸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级重点专业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专业集群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精品(一流)课程49门、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
学校现拥有抗肿瘤创新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教育部抗肿瘤药物天然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联合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拥有黑龙江省首批重点培育智库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社会科学研究中心1个,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中小企业研究中心1个,省社会组织和社会建设培训基地1个。
学校一直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建校69年来,学校总计为社会培养了15万名各类专业人才,其中许多人已成为著名专家学者、成功企业家和优秀党政管理干部,人才培养成绩斐然。
学校有多项科研成果填补国内空白。1959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食品机械——601型饺子机;利用小球藻解决了替代食物对人体健康危害问题,效果显著。1960年,首创我国三大会计记账法之一“财产收付复式记账法”。同年,“读、看、论、讲、做、研、写七字一条龙”教学法研究在全国文教群英会上受到表彰并予推广,光明日报于1960年5月29日对我校的这一教学经验进行了报道。1981年,最早提出了东北亚经济圈协作开发的学术理论。1988年研制出国内首台电脑自动加油机。1996年,建成了高校第一所金融货币博物馆,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1999年,完成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商业自动化技术集成示范工程”。2000年后,学校在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中药学、食品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5年,学校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教育部项目等纵向项目900余项,各类横向项目30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500余件,授权180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项,出版著作300余部,发表论文5000余篇。学校公开编辑出版《商业研究》《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3种学术期刊,其中《商业研究》是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和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
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哈萨克斯坦、荷兰、挪威等27个国家和地区的108所院校建立了教育合作及学术交流关系,是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国留学培训基地,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基地,商务部“援外高级学历学位教育专项计划”项目合作院校,商务部对外援助培训项目承办单位。近十年来,已培养了来自韩国、俄罗斯、日本、波兰、法国、乌克兰等50多个国家的长短期留学生3000余名。已培训亚洲、非洲、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南太平洋地区和独联体共96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企业高管和学校教师2000余名。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我校建立了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等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制度,在积极协助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安排勤工助学岗位等方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同时学校设立了优秀学生奖学金,分为一、二、三等和单项奖学金,比例不超过总人数35%;同时社会企业集团在我校设立了若干奖学金等。
为吸引和鼓励更多的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我校,进一步提高录取新生的质量,奖励考入我校的优秀新生,特制定两种等级奖励制度。具体奖励政策和奖金金额,请在哈尔滨商业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中查阅,网址:zsb.hrbcu.edu.cn。
黑龙江工程学院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北国名城——哈尔滨市。学校始建于1952年,前身是黑龙江省交通厅所属的黑龙江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和原冶金部所属的哈尔滨工程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合并组建更名为黑龙江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被列为国家国防科工局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实施高校、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实施的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百所示范校、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高校、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和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是全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排头兵。
学校总占地面积近80万平方米。校园内,工程文化韵味浓厚,建设有现代化的教学实验楼、逸夫图书馆、大学生文体活动中心、工程文化博物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人文素质教育中心、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等教学设施,具有泛在的移动互联网学习环境。图书馆藏书100余万册,中外期刊600余种。《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测绘工程》、《交通科技与经济》等刊物公开发行。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3000余人。现有教职工124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70余人。学校设有16个教学单位。学校现有资源与环境、交通运输、艺术三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动力、光学、计算机等3个国防特色学科,交通运输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2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学校现有56个本科专业,其中15个专业入选国家/省“双万计划”一流建设专业,7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
学校始终坚持需求导向,深入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军民融合、协同发展”,打造校企合作升级版。与行业企业共建了龙建学院、龙建国际工程管理学院、智慧建筑学院、智慧城市研究院、智能交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中兴通讯ICT学院、信息与智能控制学院、新道用友创新创业学院等9个行业学院;建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工业4.0智能制造教育实训中心、工业机器人创新实践中心、西门子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实训室、BIM中心、VBSE综合实训室、ARE虚拟仿真实训室、商用车联网大数据监控管理中心、大数据、物联网与GIS集成技术实验室、GE-Fanuc自动化系统实验室、现代测绘技术实验室、机械创新实验室、数字化快速成型技术实验室等产教融合基地。学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校内外实习基地180余个。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共建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研发中心2个。学校建有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技术合作,与美国、德国、英国、俄罗斯、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国家的30余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达成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协议;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开展硕士学位衔接项目;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美国西伊利诺伊大学、芬兰卡雷利亚应用科技大学开展了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与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联合开展技术研发项目。
学校立足龙江,面向行业,辐射全国,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社会上享有“工程师的摇篮”美誉,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是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并连续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级文明校园标兵”、黑龙江省“十佳和谐校园”、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黑龙江省师德建设“十佳先进单位”、黑龙江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近70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始终秉承“明德求真、知行合一”的校训,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形成了今天的黑龙江工程学院“以国家需要为第一使命、以龙江需求为第一责任、以人民满意为第一目标”的新时代目标追求,引领学校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哈尔滨商业大学河南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为541分(理科)。哈尔滨商业大学河南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旅游管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哈尔滨商业大学河南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旅游管

哈尔滨商业大学江西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为493分(理科)。哈尔滨商业大学江西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旅游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旅游管理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哈尔滨商业大学江西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业

哈尔滨商业大学福建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为501分(物理类)。哈尔滨商业大学福建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旅游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旅游管理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哈尔滨商业大学福建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

哈尔滨商业大学安徽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为470分(理科)。哈尔滨商业大学安徽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旅游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旅游管理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哈尔滨商业大学安徽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业

哈尔滨商业大学江苏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为502分(历史类)。哈尔滨商业大学江苏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旅游管理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哈尔滨商业大学江苏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旅游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为387分(理科)。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旅游管理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旅游管理文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旅游管理招生计

哈尔滨商业大学内蒙古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为515分(文科)。哈尔滨商业大学内蒙古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旅游管理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哈尔滨商业大学内蒙古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

哈尔滨商业大学山西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为470分(理科)。哈尔滨商业大学山西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旅游管理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旅游管理文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哈尔滨商业大学山西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

2021年哈尔滨商业大学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专业对口升学考试招生简章旅游管理

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管理是公办本科专业。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管理在黑龙江省理科排名第3。黑龙江省开设理科旅游管理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黑龙江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省开设理科旅游管理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牡丹江师范学院、东北石油大学、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