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学院是黑龙江省属公立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坐落在中国寒地黑土绿色物产之乡绥化市,与省会哈尔滨相距70余公里。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1953年,经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绥化县创办了绥化师范学校;1971年,绥化地区在原绥化师范学校的基础上组建绥化地区师范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绥化师范专科学校,是“文革”后国家首批设立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之一;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绥化学院。201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校学科门类多样。现设有14个学院,开设44个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八个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149人。
学校师资队伍精良。现有教职工813人,其中专任教师533人。博士、硕士学位人员566人,外籍教师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广大教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敬业爱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学校设施条件完备。校园占地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余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5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12万册,建有具备多媒体演示功能的教学大楼、仪器设备先进的实验大楼、具有电子检索及阅览功能的现代化图书馆、功能齐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数字化宽带校园网络等多项教学、科研设施,建有环境优良、服务和保障功能完备的学生公寓、餐饮中心、购物超市、体育场馆、人工湖泊等多项生活、休闲设施。校园景色四季如画:丁香吐芳、草木滴翠、彩叶漫舞、雾凇垂枝。
学校教学质量优良。学校以“建设内涵充实、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为目标,以“厚德载物、经世致用”为校训,以“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国际化”为办学定位,实施“两育两业”(即:教师教育、特殊教育和玉米产业、艺体文化产业)特色发展战略,着力建设内涵充实、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学校有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获批省寒地黑土经济与文化学术交流基地、省特殊教育学术交流基地、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培育)高校、省共享型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俄罗斯皮亚季戈尔斯克国立大学、阿穆尔国立人文师范大学,日本东亚学院、九州外国语学院,泰国西那瓦大学,韩国水原大学,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意大利那不勒斯美术学院,菲律宾远东大学等国家高校开展校际交流合作,互派留学生。英语、俄语、日语等专业都有外籍教师授课,形成了寒地黑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融的教育教学特色。
学校大力发展特殊教育。与省教育厅、省残联合作共建特殊教育学院,建有黑龙江省唯一的特殊教育本科专业,建有残疾人高等教育基础实验室和医教结合康复中心,开设了特殊教育研究专刊,学校是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和省特殊教育艺术人才培养基地,省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学校开设残疾人高等教育,面向全国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设计、电子商务等本科专业听障生,填补了黑龙江省残疾人高等教育空白。
学校贯彻“以生为本,为生尽责”理念。建有完善的“奖、贷、助、补、减、缓”助学体系,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实施导师进宿舍和班主任制,帮助学生成长进步。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孝道与感恩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广泛开展有益学生身心的文体活动。建有学生综合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服务。畅通学生诉求反馈机制,形成良性服务体系。
学校积极服务地方发展。与绥化市政府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服务绥化“都城地”建设。与绥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合作,共建了哈外最大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与绥化市工信局、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建“现代玉米产业学院”和“玉米产业产教融合育人联盟”,推进区域产业发展。通过绥化市科技局为辖区企事业单位提供免费技术支持,通过新农村建设研究年、寒地黑土经济与文化研究所等平台开展立地科研。先后与绥棱、望奎、兰西等地开展校县共建,帮助县域进行城区规划、旅游开发、人才培训。建立了食用菌研究所,培育了食用菌新品种,完成了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技术攻关,带动了绥棱、庆安等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学校还建设了陶艺馆、剪纸艺术专家工作室,致力于海伦剪纸、绥棱黑陶、望奎皮影戏等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学校1989年获全国普通高校国家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998年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2003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的称号;2009年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0年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2011年荣获“国家级文明单位”称号,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2年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2015年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状;2016年获第三次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2019年被评为“全省文明校园”、全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培育)高校。
黑龙江财经学院是2008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一所以经管学科为主,经、管、工、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立足区域和行业,面向全国,重点服务龙江,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及提供应用技术和智力支持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
历史沿革。学校始建于1999年4月,是由黑龙江德强实业集团投资、经黑龙江省教委批准成立的(中外合作)哈尔滨德强专修学院。2000年2月与黑龙江商学院合作成立民办二级学院,更名为黑龙江商学院哈尔滨商务学院,同年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生;2001年11月随隶属院校黑龙江商学院与黑龙江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哈尔滨商业大学,更名为哈尔滨商业大学商务学院;2003年7月更名为哈尔滨商业大学德强商务学院,2004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确认为独立学院;2008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首批、黑龙江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2013年4月更名为黑龙江财经学院。
发展战略。学校确立了“三步走”发展目标,即“十三五”期间,夯实基础、补齐短板、提升内涵、迈上台阶,建成合格的民办应用型财经大学;到2025年,建成有特色的成熟的民办应用型财经大学;到2030年,建成专业名师汇聚、创新人才涌现、办学设施先进、校园环境优美、社会贡献凸显、国内有影响并位居全国前列的特色鲜明的一流民办应用型财经大学。
办学条件。学校位于北国名城哈尔滨新区大学城,校园占地面积705014.0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05770.78平方米。固定资产6.92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694.69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22.7054万册、电子图书294.01万册、电子期刊32.1423万册、学位论文433.0762万册。建有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65个,校外实习基地120个。校园网万兆骨干千兆到桌面,出口带宽1.4G,信息点8635个,应用服务60多项。校舍、文体活动场所以及生活配套服务设施齐全,充分满足师生需要。
学科专业。学校设有经济学院、金融学院、会计学院、管理学院、财经信息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体育军事教学部10个教学单位。开设了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艺术学6个学科门类的33个本科专业,有省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重点专业1个、校级特色专业4个。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12252人。
教师队伍。学校逐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呈现“橄榄型”发展良好趋势,初步建成了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25人, 自有专任教师335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48.48%,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比例92%,“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34.02%。
人才培养。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办学以来,培养本专科毕业生37542人。社会声誉好,生源充足,以黑龙江省为主、面向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毕业生以素质高、能力强、工作踏实、吃苦耐劳等特点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科学研究。学校围绕区域行业发展需求和传统文化传承开展科学研究,成立了钱币经济研究中心、中小企业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满绣艺术研究中心等8个研究中心。“十三五”以来主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委托课题1项、省厅级课题89项、校级课题101项,公开发表论文近1500篇,主编出版教材著作37部,获得专利86项,获得省市级科研奖励65项。创办校刊《财经教育与研究》,刊发文章168篇。
产学合作。学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构建“校系同建、一系多院、多元培育、虚实结合”产业学院模式和“嵌入式”“订单式”“冠名班”“大师工作坊”等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良好趋势。
党建思政。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师生,认真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着力落实党建重点任务,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经济学院党总支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财经信息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院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校园文化。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以“崇德尚学,图强至善”校训、“忠诚、敬业、合作、卓越”龙财精神和“乐观、宽容、理智、激情”文化理念为标志的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加强以学校章程为基础的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加强以校史馆、博物馆、教师之家、大师工作室、畅园等为特征的大学环境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以文化人育学风、以德示范正教风、以绳尺步强校风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对外交流。学校坚持国际化开放式办学思想,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的大学和有关机构建立了联系,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英国奇切斯特大学、加拿大圣力嘉学院等多所国外高校确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签订了教师出国培训、派遣留学生协议,选送近百名在校生赴国外留学深造,接收来自韩国、美国等国家的留学生60余人,累计接待国外来宾访问近百人次。
社会声誉。学校是《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1115工程”重点建设民办高校、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省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位、省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试点单位、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单位。在多年办学实践中,荣获“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省民办高校党建示范高校”“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省级文明校园标兵”“省高校师德先进集体”“省安全和谐校园”“省民办高校示范单位”“省民办高校免检单位”等20多项荣誉称号,是省内唯一同时获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省十佳和谐校园”荣誉的民办大学。
学院网址:https://www.hfu.edu.cn
学院地址:哈尔滨市利民开发区学院路1230号
邮政编码:150025
招生热线: 0451-85911881、85911882、85911883

2020年绥化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主要及主干课程(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

2020年绥化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主干学科

2020年绥化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师资力量

2020年绥化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培养要求

2020年绥化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培养目标


2020年绥化学院环境设计(听障)专业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专业介绍设计学类环境设计黑龙江财经学院层次本科学制四年培养目标:立足龙江,面向全国,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扎实的环境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具有创新能力、指挥工程运作能力,有从事建筑室内外总体装饰规划、家居空间设计、

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专升本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主要根据市场需求人才定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基础能力方面的培养夯实艺术理论基础知识加强学生基础造型能力设计能力与软件操作能力突出专业内核深化教育改革在课程建设上下功夫课程设置方面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将课程的内容落到实处在授课方法和方式上鼓励创新和多元化大力倡导与项目结合与比赛结合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将产学结合落到实处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环节融入专业实践创业就业素质拓展内容鼓励学生参与设计比赛艺术与绘画类等专业比赛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社会实践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在视觉传达设计方面基

一环境设计专业专升本专业优势目前中国约有室内外设计师30多万人缺口达70万面对这一行业的高速发展和稳定的社会需求室内外装饰行业人才的供应还存在较大的就业缺口环境设计专业已经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空前重视室内外装饰行业也成为具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在未来3050年都处于一个高速上升的阶段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环境设计专业就业面广发展前景良好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环境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具有创新能力指挥工程运作能力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并具有从事建筑室内外总体装饰规划家居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别墅空间设计等实践操作能力基础理论够用专业知识适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