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黄淮学院通信工程录取分数多少分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8-08 19:22:59 解决时间:2022-08-08 14:20

满意答案

黄淮学院通信工程录取分数为河南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3,最低位次是184349、四川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7,最低位次是129421、青海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54,最低位次是13668。
一、黄淮学院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
1.2021年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理科通信工程河南本科二批-473184349
理科通信工程四川本科二批-477129421
理科通信工程青海本科一段-35413668
2.2020年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综合通信工程山东普通类一段-487195442
理科通信工程河南本科二批507495179984
3.2019年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理科通信工程河南本科二批-450182812
4.2018年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理科通信工程河南本科二批-440177786
5.2017年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理科通信工程河南本科二批-419166587
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
电子信息类 通信工程
黄淮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与特色: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逐步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体系,形成以“专业知识+综合能力+职业技能”为结构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专业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课程:本专业主要开设有高等数学系列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系列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技术与网络系列课程、信号与线性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天线技术、现代交换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理论课程及相关实验课程,同时还包括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毕业设计、毕业生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通信设备、通信系统与通信网络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通信技术及相关产品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能胜任通信设备、通信系统与通信网络的安装调试、设计规划、运营管理工作。自2007年开始招生起,已为社会输送3届毕业生,因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河南、北京、杭州、上海和广东等城市和地区,一批优秀毕业生跻身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华为、中兴、百度、大唐电信等国内知名企业
三、黄淮学院
355
软科(综合)
398
校友会(综合)
532
武书连
学校简介

黄淮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具有46年的办学历史,是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园林绿化先进单位,河南省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

学校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学科交融、特色取胜”的办学理念,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专业集群、项目带动、开放合作”五大发展战略,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和“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与国内191家大中型行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组建“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推动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紧密衔接。

周边环境

 

黄淮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具有46年的办学历史,是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园林绿化先进单位,河南省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

学校位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美称的驻马店市。校园环境清新优雅,办学条件优良,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学校占地2460多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教职工1200余人,设有17个二级学院,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万余人,馆藏图书268万册,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学校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学科交融、特色取胜”的办学理念,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专业集群、项目带动、开放合作”五大发展战略,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和“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与国内191家大中型行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组建“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推动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紧密衔接。

学校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和布局。坚持“突出应用、集群发展、培育特色、提高质量”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与企业共同实施“学科专业改造提升计划”,目前,共有4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6个,并重点建设了信息技术类、化学与生物工程类、机械电子类、土木建筑类、文化艺术类、管理服务类6大专业集群,形成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紧密对接地方产业链的应用型专业体系。

学校主动顺应时代需求,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为目标,将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顶层设计、课程体系、专业建设、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发展评价体系,并成立创新创业学院,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金,建设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科技产业园、“梦工场”、“网商园”等校内综合实训和创新创业平台,形成了以“黄淮众创空间”为引领,院系“微创空间”为主体的“1+N”创客空间集群。2015年,“黄淮众创空间”入选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国家级平台相继花落黄淮,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生态。近几年,学生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等国家级、省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奖1300多项,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就业品质持续提高。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河南应用技术类型十佳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院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着力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通过实施 “双聘人才引入计划”、“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创新创意教育种子师资培训计划”和“双师双聘双百工程”、“院企人才合作工程”,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20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46人,博士、硕士教师739人,并聘请300余名行业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拥有省管优秀专家、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等60余人,省、校级教学团队20多个,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

学校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推进对外合作办学。通过“开放式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国际化合作牵手世界知名高校”,与英国、印度、美国、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20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目前,学校国际合作办学本专科项目达到12个,在校生3000余人,1000多名毕业生实现了出国留学的梦想,国际化办学水平走在了河南省高校前列。

学校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依托学科专业优势,与德国菲尼克斯集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达内集团、天方药业集团、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河南省置地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内大中型企业集团合作共建了“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智能感知与大数据中心”、“达内数字艺术工作室”、 “化学与制药工程综合训练中心”、“机械工程实训中心”、“黄淮置地建筑技术研发中心”等28个省厅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协同创新平台,积极推进教学、科研、服务一体化协同创新。近3年校企合作完成项目152项,实现成果转化121项,与企业共同申报并授权国家专利198项。

经过多年的砥砺前行,黄淮学院成功探索了一条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道路,2014-2018年,学校连续承办了五届教育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整体综合实力、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站在新的起点上,黄淮学院将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自强”的校训,发扬“除了奋斗,别无选择”的学校精神,抢抓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机遇,加快提升转型发展水平,努力建设“地方性、国际化、开放式、应用型”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本科大学。


 


加分政策

  我校严格按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公布的录取批次及投档原则,认可各省(市、自治区)符合国家规定的各项政策加分及成绩,全部进行网上录取。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招生办公室:0396—2853111  2853178 

咨询热线:0396—2879088  2879098(6月10日至8月30日)

我校网址:http://www.huanghuai.edu.cn 

我校招生信息网:http://zhaosheng.huanghuai.edu.cn/

电子邮箱:zhaoban@huanghuai.edu.cn


 


学院名称

招生专业(除特殊注明外均为本科四年)

联系电话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0396—2853025  2869519


经济与管理学院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 ) 商务经济学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金融工程 

0396—2853003  2853004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师范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0396—2879190  2879191   


文化传媒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  广播电视编导(艺术类)                        

网络与新媒体        播音与主持艺术(艺术类)  

0396—2853416  2853298


外国语学院

英语(师范 )  商务英语   翻译 

0396—2869229  2853175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信息与计算科学   统计学

0396—2853012  2853674


能源工程学院

新能源汽车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物理学(师范)

0396—2853409  2853410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应用化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0396—2853632  2853411


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通信工程  

 人工智能  电子科学与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0396-2853011   2853187


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建筑学(本科五年)  工程管理 

城乡规划(本科五年)

0396—2853582   2882851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园林  生物工程

0396—2853406  2853022


医学院

护理学   助产学   医学影像技术    康复治疗技术(专科三年)           护理(专科三年)    

助产(专科三年)   医学影像技术(专科三年)

0396—2639963   2126396


音乐学院

音乐学(艺术类  师范)  音乐表演(艺术类 )

0396—2869901  2869912


艺术设计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类)  美术学(艺术类  师范) 

环境设计(艺术类)

0396—2869957  2869972


国际教育学院

软件工程(合作办学)  

大数据与会计(合作办学 专科三年)           

计算机应用技术(合作办学 专科三年)

0396—2853005  2853630


动画学院

动画(艺术类 合作办学)  动画(艺术类) 

数字媒体艺术(艺术类)

0396-2912856   2911285    


智能制造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物联网工程  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智能制造工程    机器人工程

0396—2888313   2853202


特别说明:我院未委托校外任何单位或个人为学院

进行招生宣传和报名工作。

 



录取方法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我校艺术类、体育类专业,遵循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投档原则,在文化分达到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艺术类本科(体育类本科)最低控制分数线,并获得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艺术类本科(体育类本科)对应专业联考(统考)成绩合格证的投档考生中,采用专业志愿优先,当第一专业志愿不能满足时,按其第二专业志愿录取,以此类推。当考生所报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时,对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其调录到计划未满的专业;若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作退档处理。各专业按以下成绩折算方式进行录取:

(1)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音乐学专业、音乐表演专业、美术学专业、动画专业、动画(合作办学)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按文化分与专业分相加后的总分从高到低依次择优录取(出现并列分时,依次以专业分、文化总分、语数外分排序)。

(2)环境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按文化分排序从高到低依次择优录取(出现并列分时,依次以专业分、语数外分排序)。

(3)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按专业分×60%与文化分×40%相加后的总分从高到低依次择优录取(出现并列分时,依次以专业分、文化总分、语数外分排序)。

(4)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类考生,依据内蒙古教育招生考试中心的规定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原则,按文化分×60%与专业分×40%相加后的总分从高到低依次择优录取(出现并列分时,依次以专业分、文化总分、语数外分排序)。



  中专 2022-08-08 14:20

相关问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