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红河学院和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哪个物流管理专业好(物流管理专业天津中德和红院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2 05:10:32 解决时间:2022-12-16 19:09

满意答案

红河学院和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哪个物流管理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红河学院和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各排行榜,物流管理专业的分数线,物流管理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与红河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分数对比(天津)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最高/最低分)
红河学院
(最高/最低分)
物流管理2021综合 -/522(本科批A段)-/501(本科批A段)
物流管理2020综合 -/538(本科批A段)-/514(本科批A段)
物流管理2020综合 -/268(专科批)-/514(本科批A段)
物流管理2019理科 -/470(本科批A段)-/514(本科批A段)
物流管理2019理科 -/255(专科批)-/514(本科批A段)
物流管理2018理科 -/477(本科批)-/514(本科批A段)
物流管理2018理科 -/258(专科批)-/514(本科批A段)
物流管理2018文科 -/510(本科批)-/514(本科批A段)
物流管理2018文科 -/243(专科批)-/514(本科批A段)
物流管理2017理科 -/458(本科二批)-/514(本科批A段)
物流管理2017理科 -/398(专科批)-/514(本科批A段)
物流管理2017文科 -/484(本科二批)-/514(本科批A段)
物流管理2017文科 -/425(专科批)-/514(本科批A段)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物流管理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一、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物流学和信息技术等科学基础知识;具备物流基础业务运营、物流流程优化与系统设计等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从事以企业物流为主,兼顾第三方物流、工程与技术物流以及供应链相关领域的管理和经营工作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主修课程

(1)物流学:物流管理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经济学、管理学本科生的选修课程,主要对物流领域相关内容进行概论、概括性介绍。

(2)物流运筹学:主要介绍资源优化配置方法和最优决策的选择方法,包括结合物流领域实际应用的线性规划问题、运输问题、库存问题、排队问题、决策问题以及对策问题等知识模块。

(3)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专业核心专业课程,主要介绍仓储作业的入库管理、在库管理及出库管理三大模块以及配送作业管理和配送网络优化设计方法。

(4)生产物流运作管理:主要介绍生产物流相关知识,如物料采购及需求分析、物料配送、生产线物流系统规划及优化设计等相关知识模块。

(5)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基础知识、供应链网络设计、供应链管理战略与策略以及供应链信息管理与供应链绩效评价等相关知识模块。

(6)物流经济学:主要包括物流经济学概论、物流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以及采购、运输、库存以及物流设备等的经济分析等知识模块。

(7)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主要包括物流系统概念体系、物流系统组织架构、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物流系统绩效衡量以及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的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实战模拟等模块。

三、就业面向

主要就业去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制造型企业从事物料需求分析与采购管理、物料配送管理以及产成品仓储与库存管理等生产物流管理相关工作或供应链管理工作;

第三方物流企业从事仓储、配送、运输、流通加工以及信息管理等物流管理工作或流程优化与设计工作;

物流系统设计类企业从事数据分析、物流系统规划以及配送中心选址与布局等工作。

另外,还可从事货运代理、物流金融以及物流咨询服务等物流相关工作。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天津物流管理(校本部)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522
四川物流管理(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77
物流管理(认同并全部执存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文科516
广西物流管理(5400元/年)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07
文科453
安徽物流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74
辽宁物流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66
历史类523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物流管理
红河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物流管理 专业代码12060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具备良好的道德风尚,有崇高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系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全面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析、设计、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能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毕业后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物流以及与物流相关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修课程: 现代物流管理、运筹学、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采购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运输与配送、仓储管理、国际物流(双语)、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成本管理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后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物流以及与物流相关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具体职业岗位为:企业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货物采购与供应、生产组织与控制、库存控制与管理;仓储业务操作、货物分拨与配送操作、运输业务操作、市场调研与开发、物流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商务谈判、合同订立与管理;国际运输组织、报关与报检、单证处理;车辆调备、线路优化、装卸与搬运。
红河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海南物流管理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40
山东物流管理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482
福建物流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76
历史类496
浙江物流管理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50
内蒙古物流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335
文科429
天津物流管理(校本部)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501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486
软科(综合)
452
校友会(综合)
学校简介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国内第一所应用技术大学,其前身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由始建于1985年的原天津中德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与原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合并组建,是中国与德国、日本、西班牙三国政府在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学校坐落在渤海之滨的天津海河教育园区,隶属于天津市政府。学校是“天津市2017-2020年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被市政府确定为世界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单位,明确建设目标“到2030年,力争成为世界一流应用技术大学。”

2013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考察海河教育园区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与我校师生亲切交流。2014年10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访德国参加第七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期间,将我校学生亲手制作的“鲁班锁”作为国礼赠送给德国总理默克尔,大大提升职业教育影响力。2008年6月、2013年6月及2017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技能大赛期间三次视察我校。2011年4月,时任市委书记张高丽、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等有关领导莅临学校,对新校区的规划、设计、建设、搬迁工作给予充分肯定。2017年4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陈昌智亲切会见学校有关领导。2018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出席澜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揭牌仪式,对学校工作给予高度肯定。2020年4月,时任天津市市长张国清到校调研。

学校占地面积1000亩,建筑面积29.73万平方米,教学做一体化的实验实训场所365个,全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两万余台套、价值逾5亿元人民币,其中大量是由德国、瑞士、西班牙引进的先进生产型设备,拥有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天津市科普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4个,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英业达集团(天津)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等共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市企业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15个,与中国民航大学共建“航空宇航特色学科群”。遵循“用高端装备、先进技术培养最优秀的人才”实践教学的理念,围绕制造业和制造服务业打造多类型、产教融合型“教学工厂”。

学校现有先进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与服务、交通技术与服务、软件与通信技术、新能源、经贸管理、文化创意与技术、应用语言等9大应用型学科专业组群,现有本科专业21个,高职专业25个,已形成以工学为主,管理学、艺术学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着力建设机械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点,与天津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508名,其中学历留学生89名。非学历教育培训规模近三年累计8.5万人次。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720名,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40%,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84%。每个专业组群均配备外籍专家和客座教授,现有校特聘教授12人,客座教授60余人,先后在学校工作过的百余名外籍专家中,有5名获国家友谊奖、7名获天津市海河友谊奖。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拥有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部级教学名师、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等一批高层次人才;专任教师中75%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拥有国家级技术能手3人,省部级技术能手4人,建有天津市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7项,建成国家级精品课1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策划、设计、承办、实施全国性技能赛项31项,先后获得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优秀学校奖、杰出教师奖和理论研究奖。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7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5项,授权专利751项,2017-2020年派出科技特派员服务企业448人次,获得资助经费数连续4年位居天津市各高校第一;在天津市率先建立高校社科联组织“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天津中华职业教育社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工作委员会。

经过30余年办学实践,学校形成以国际合作、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为三大支柱的办学特色。在中德、中日、中西政府级项目合作的基础上,学校拓展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韩国、柬埔寨、泰国、印尼、古巴、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获批教育部“中德(天津)职教合作示范基地”,获批天津市外国专家局天津市引智示范基地、天津市外国留学生实习实践基地,获批工信部“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培训基地试点示范”,获“国家引进外国智力示范单位”称号,设立天津市首个专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中西机电工程学院。学校主动对接产业发展,近年来,成功实施大火箭、空客、天津航空、博世力士乐、大众变速器、弗兰德、菲尼克斯、GF、麦格纳、CSIP、森精机机床、NZWL、Schlote、中科曙光、海尔等重大校企合作项目,举办不同模式的订单班90余期,定向培养技术技能人才3000余人。学校系统构建“政、产、学、研、资、用”六元协同的教育生态系统,获批科技部第三批“国家级众创空间”,教育部第三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与津南区政府合作共建“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中心”,累计注册企业299家。

学校坚持在服务中求支持,在贡献中求发展,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支援建设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在柬埔寨设立澜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暨柬埔寨鲁班工坊,积极推进尼日利亚鲁班工坊建设;服务“制造强国”战略,依托瑞士GF、德国菲尼克斯、深圳固高科技、天锻科技等一流企业,打造“双创平台”;服务精准扶贫战略,支援贵州毕节职业教育,参与和田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对口帮扶酒泉职业技术学院、衡水职业技术学院,招收新疆双语班学生,结对帮扶困难村。

学校秉承“崇实 求精 致良知”的校训和“海纳百川 敬业乐群”的中德精神,始终坚持聚焦工业发展需求,传承“精益求精、诚实守信”的工匠精神,致力于培养“政治过硬、技能精湛、诚实守信、理性平和”的高级技师、一线工程师、大国工匠。当前,学校正在积极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力推进世界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建设。


红河学院
503
软科(综合)
398
校友会(综合)
685
武书连
学校简介

红河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78年的蒙自师范专科学校,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红河分校合并组建成红河学院,是一所云南省省属公办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实行“省州共建共管,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蒙自市,是红河州唯一的本科高等院校。

学校秉持“博远有鸣,开阔弘毅”的校训和“道不虚谈,学贵实效”的校风,坚持“立足红河,服务云南,辐射东南亚、南亚的较高水平的区域性、国际化的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能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应用型”特色发展战略。作为我国西南部离边境线最近的高校之一,红河学院正依托地缘优势,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积极实践,以“国门大学”新理念打造沿边地区高等教育新高地。

近年来,红河学院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融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根据地方社会发展、产业振兴、技术进步的需要,坚持学校定位面向地方、人才培养面向应用、专业结构对接产业、专业定位面向行业的思想,不断充实应用型大学内涵,2014年学校获批为首批“云南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试点高校”,2016年获批国家发改委支持学校产教融合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100所试点高校项目;2017年被确定为首批云南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院校建设单位。

目前,学校占地1166余亩,建筑面积33.53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18.0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6.70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0541.01万元,图书馆藏书108万册,电子图书180万册。红河学院现有教职工868人,其中专任教师693人,专任教师中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9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91人、副高级职称20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39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382人,现在读博士66人,二级教授6人,享受“国贴”、“省贴”、“省突”专家10人,具有国际教育背景教师84人、“双师双能型”教师139人。学校设有14个学院,招收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和东南亚国家的学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4750人。

学科专业:学校开设5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分布在文、史、法、理、工、农、经济、管理、教育、艺术10大学科门类,32个专业类,已经形成多科性的本科专业体系。学校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实际和区位特点,开设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凸显区域特色的专业。部分学科专业优势特色初步显现。目前学校拥有教育部备案的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1个,云南省高校一流学科(B类高原学科)1个,省级立项支持硕士点建设学科3个,校级立项支持(省级备案)硕士点建设学科3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1个,校级建设学科7个,校级培育学科7个,校级专业硕士建设学科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7个,省级小语种重点专业2个,设置了5个面向GMS国家的东南亚语种本科专业,省级支撑产业升级重点专业群2个,省级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1个,省级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小语种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

人才培养:学校密切结合所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积极为地方培养合格人才。建校以来,已为地方输送4.6万名毕业生。升本以来,学校围绕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任务,加强合格本科建设,基本构建起本科教学体系,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深化对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的理解,构建起“通识课、学科平台课、专业课”三大课程模块,着力建设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深化学分制改革,规范教学管理,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起以学分制为基础的教学管理体系;实施“本科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开展以专业、课程为核心的教学建设工作,构建起国家、省、校三级质量工程体系,立项建设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56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95项;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形成以规范和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为基础的管理及评价体系,建立起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制度,逐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校本科教学有效开展,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已经从单一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师资,转变为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本科应用型人才,毕业生活跃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其他行业领域,本科办学效益逐步显现。

科学研究:学校结合办学定位和地方实际开展科研工作,初步搭建和形成切合办学定位、区域特征的科研平台。学校积极培育和支持为区域发展服务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机构,教师科研能力增强,学校科研实力提升。升本以来,学校共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0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32项、地厅级科研项目439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15项、横向科研项目288项、学校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6项;获授权职务发明专利42项、获授权职务实用新型专利413项,外观设计35项,软件著作权57项;出版著作304部;发表学术论文8977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1062篇、核心期刊论文1880篇。目前学校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研究基地子基地1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校地共建研究中心5个,校级研究中心17个。有云南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个、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7个;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8人。

社会服务:随着学科专业结构的逐渐优化和办学内涵的不断丰富,学校的服务面向趋向多样化发展,社会服务能力逐步增强。目前,面向红河州产业行业发展需要,学校重点支持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通过与重点企业或产业园区进行合作,加强技术研发,协同创新,促进技术转化应用,使学校成为红河州特色产业和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面向红河州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学校重点支持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越南研究中心、云南国际哈尼阿卡社会历史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滇南中心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建水紫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等相关研究机构,主动深入政府、行业、企业,探讨亟需解决的社会难题,组织校内外力量,联合攻关,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充分发挥学校的“智库”作用。同时,学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专业增加、规模扩大、层次提高;非学历培训从单独面向红河州师资培训发展为面向全省的高层次的师资培训,从单一的师范类培训转向多行业职业培训,面向企业、政府、社会的培训工作逐步拓展与深化。

国际化办学:红河学院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重点推进“教育国际化”特色发展战略,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境外办学、合作办学、国际学习、汉语国际推广/华文教育、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国际会议、文化交流等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学校与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与12个国家、80余所国外高校、中小学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越南、泰国、柬埔寨的合作高校建立了汉语中心;在越南太原大学建立了办学点,开展联合培养本科学生的境外办学项目;自2007年以来,全校共有来自20多个专业的1100余名学生参加过‘1+3’联合培养、国际课程学习、中美121人才培养计划、境外实习等项目;努力发挥“云南省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基地”和“云南省华文教育基地”优势,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国际人才创造了条件。近年来,教育部先后批准我校设置越南语、泰语、缅甸语、柬埔寨语、老挝语专业,基本形成了完整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语种专业群,为培养国际化应用人才奠定了专业基础。

校园文化:学校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逐渐形成了一批体现“国门”特色、民族特色为主的文化品牌。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紧紧围绕学校“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应用型”办学特色,围绕学校国门大学建设的新理念,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贴近学生实际,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积极开展少数民族节日公园、校园榜样人物评选等校内文化活动,打造文化品牌。以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开展少数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宣讲为代表的校外实践活动,逐渐形成了以学术性、文体性、实践性、兴趣性等为主要内容的立体校园文化体系,体现“国门”特色、民族特色为主的文化品牌逐渐形成。



  中专 2022-12-16 19:09
红河学院社会工作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178阅读
红河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178阅读
红河中专网 红河中专排名 红河中专招生信息 红河国家重点中专 红河公办中专 全国中专排名 2023年中专招生信息 10大女生专业 10大男生专业 各地中专网

相关问答

相关阅读

红河学院社会工作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178阅读
红河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178阅读
红河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178阅读
红河学院经济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178阅读
红河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178阅读
红河学院数字媒体技术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178阅读
红河学院教育技术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178阅读
红河学院应用统计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178阅读
红河学院应用心理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178阅读
红河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17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