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和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哪个体育教育专业好(体育教育专业滇西学院和呼和民院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3 21:49:19 解决时间:2022-12-16 19:26

满意答案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和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哪个体育教育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和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各排行榜,体育教育专业的分数线,体育教育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体育学类 体育教育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教育与体育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 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作为体 育教师所必备的运动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科研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所需的教育科学、运动科学、心理科学、社会科学和运动项目的基 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相关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具备教学训练中所必需的讲解、示范、保护帮助、分析纠 正错误、组织、制订相关文件的技术与方法;

3.具有体育教师所必备的教学、训练、科研、竞赛组织、裁判、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基本 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学校体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校体育工作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体育学概论、教育学、学校体育学概论、体育教学论、教育心理学、运动项目理论与 实践。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

主要专业实验:运动生理学、运动生化、体育保健、运动心理学等系列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体育学类 体育教育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体育教育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040201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创建于2000年9月,它的前身是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校体育选修班,2009年3月通过了教育部升本审核并进升为本科专业,是我院首批通过教育部升本审核的五个专业之一。2013年获得新增本科院校学士学位授予权。

实验室建设: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运动科学实验室设在综合楼四楼,下设运动生理实验室,运动解剖实验室,运动生化实验室三个实验室,总面积近400平米,实验室设备较全有实验室、实验准备室、仪器储存室等。实验室内水电、试验台、柜子等配备齐全基本满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需的各项教学和科学实验任务。体育运动科学实验室管理规范,制度健全,责任明确,基本达到了以目标化管理为核心,责任到人、任务到人、利益到人,奖、惩严明的管理目的。

实习基地:全日制中小学实习基地四处:阿拉善蒙古族完全中学、四子王旗蒙古族中学、呼和浩特市民族实验学校、呼伦路蒙古族学校等实习基地条件优越,管理规范,这些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极大的改善了实习实训条件,基本满足了体育教育专业,专业实训和教育实践教学需要。

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开设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教育学原理、中学体育多媒体课件制作、体育心理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教学论、运动训练学、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体操、搏克与武术、体育科研方法、体育统计软件操作与应用、乒乓球、手球、体育绘图、体育游戏、举重与健美、运动生物力学、人类遗传学、体育产业学等26门专业主干课程。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录取分数线(2018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西藏体育教育(汉语授课)体育类本科二批普通类202
体育学类 体育教育(师范)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教育与体育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 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作为体 育教师所必备的运动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科研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所需的教育科学、运动科学、心理科学、社会科学和运动项目的基 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相关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具备教学训练中所必需的讲解、示范、保护帮助、分析纠 正错误、组织、制订相关文件的技术与方法;

3.具有体育教师所必备的教学、训练、科研、竞赛组织、裁判、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基本 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学校体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校体育工作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体育学概论、教育学、学校体育学概论、体育教学论、教育心理学、运动项目理论与 实践。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

主要专业实验:运动生理学、运动生化、体育保健、运动心理学等系列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体育教育(师范)专业录取分数线(2018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西藏体育教育(汉语授课)体育类本科二批普通类202
体育学类 体育教育(足球方向)(师范)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教育与体育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 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作为体 育教师所必备的运动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科研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所需的教育科学、运动科学、心理科学、社会科学和运动项目的基 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相关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具备教学训练中所必需的讲解、示范、保护帮助、分析纠 正错误、组织、制订相关文件的技术与方法;

3.具有体育教师所必备的教学、训练、科研、竞赛组织、裁判、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基本 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学校体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校体育工作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体育学概论、教育学、学校体育学概论、体育教学论、教育心理学、运动项目理论与 实践。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

主要专业实验:运动生理学、运动生化、体育保健、运动心理学等系列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体育教育(足球方向)(师范)专业录取分数线(2018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西藏体育教育(汉语授课)体育类本科二批普通类202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585
软科(综合)
506
校友会(综合)
学校简介

云岭苍苍,日月遥望,沧江扬帆千里奔流;

旗山巍巍,春秋相逢,汀河开卷一路欢歌。

这是一所扎根在祖国西南边陲的国门高校;这是一所在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中成长起来的高等学府;这是一所伴随着新时代改革发展春风崛起的应用型大学。她,就是坐落在滇西之南、沧江之滨的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院位于气候宜人、生态优美、物产富饶的云南临沧。临沧是世界茶文化的起源地、“滇红茶”的故乡,也是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及“金海棠”奖颁奖活动的永久举办地。临沧年平均气温17.2℃,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0%,全年空气质量均为优,素有“天下茶尊、恒春之都、养生圣地”之美誉,是中国十佳绿色城市。

197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澜沧江畔临沧师专班正式开办,开滇西南高等教育之先河。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历经临沧师专班、临沧教育学院、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跻身红土高原本科院校之列。近年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确立了“三性四群五工程”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坚守“立德与树人相长、科技与人文交融”的办学理念,秉承“立德修身、笃学尚行”的校训,不断彰显“地方性、应用性、开放性”的办学特色,立足滇西、面向云南、服务全国、辐射东南亚南亚,成为红土高原一道亮丽的风景。

学校占地面积1084亩,总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1亿元,有纸质图书86.7万册,电子图书21万册,有校内实验实训场所290间,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33个。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院、亚洲微电影学院、航空与轨道交通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数理学院、生物技术与工程学院、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现有本科专业33个,专科专业65个,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生源遍及云南、山东、湖南、四川、重庆、贵州、广西等17个省(市、区);另有来自欧美、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留学生35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50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近200人,博士、硕士342人,“双师型”教师325人。多名教师荣获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国贴”专家、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省突”专家、“省贴”专家、省级优秀教师等各类荣誉称号。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秉承深耕本土、立德树人、服务发展的办学传统,实施“三性四群五工程”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思路。“三性”就是凸显“地方性、应用性、开放性”的办学特色;“四群”就是着力打造服务中缅通道建设、高原特色生物产业、教师教育和新媒体新工科四大专业集群;“五工程”就是实施“个十百千万”工程,力争在“十四五”末把学校建设成国内外知名的应用型国门大学。

大师治学,大器方成。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乘着党的十九大的东风,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汇集优质办学资源。聘请南开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陈洪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陈理教授,台北科技大学高宏华教授为校长顾问;聘请著名艺术家斯琴高娃、英国伦敦南岸大学、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张建国研究员、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彭文斌教授、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乌尔都语主持Muhammad Tahir Chughtai(楚格泰)等一批知名学者到校执教;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郝时远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李实教授、云南师范大学原校长骆小所教授等一批知名学者客座讲学;聘请100余名来自行业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兼职教学。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学校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主动适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需求,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育和增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所需的新专业。目前已拥有33个本科专业,是目前云南省最早开办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和新媒体艺术两个新兴专业的院校。服务中缅通道建设、高原特色生物产业、教师教育和新媒体新工科四大专业集群初步成型。

凸显应用性,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新路径。学校致力于培养“品格优秀、基础扎实、技能娴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围绕“四大专业集群”建设,不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多渠道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中远集团、中央新影集团、清华启迪、香港成龙国际集团、超星集团、滇红集团、甲骨文、达内集团、大疆、云南机场集团、中雅(深圳)国际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缅甸、泰国、印度、韩国等十余个国家的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培养人才,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获批云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边境国门大学华文教育实践与探索》等4项成果获云南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20余名教师在云南省高校教师教学竞赛中获一、二等奖;《物联网专业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等11个项目获批教育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获评中国高等教育“智慧教学创新应用示范单位”;获批“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基地”;获批全国1+X证书试点院校。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伴随着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教育现代化、国际化的步伐,一批批学子以爱国励志、笃学尚行、勇于担当的品质,以基础扎实、技能娴熟、一专多能的才学,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建校以来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累计达7万余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日益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尤其在2020年基础教育学校招考中,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专业录取率超过50%。近三年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荣获世界级奖项2项、国家级奖项7项、省级奖项130项。在全国、全省“挑战杯”、数学建模大赛、机器人大赛、计算机作品赛、计算机设计大赛、电子商务“三创”大赛、互联网+等竞赛、大学生戏剧展演大赛、师范专业大学生技能大赛、纪录片拍摄大赛中表现出色。学校有省级“青年创业示范园”、“众创空间”、“国际留学生创业园”等创业实践平台,已为1000余名国内外大学生提供了创业实践。学校连续获得“云南省毕业生就业目标考核一等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奖”、“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质量提升奖”、“鼓励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先进集体”、“云南省高校十佳创业园”等荣誉。

科学研究异军突起。获批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云南省红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省级)智库、云南省首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列云南省高校第5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取得了新突破;出版“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丛书”,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校设有“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研究中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国际佤文化研究中心”“云南少数民族廉洁文化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先后获国家专利7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20余项,获云南省社会科学特等奖等4项,获省厅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励100项。近5年出版专著、教材100余部,发表论文1300余篇;多份决策咨询报告专版刊发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要报》、教育部《高校智库专刊》呈报党和国家领导人资政,1项决策咨询报告获中央领导同志批示。

抢抓机遇,变轨超车。在教育部的直接关心下,从2019年起,华中科技大学、西南大学对口支援我校,两校在专业与课程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教学科研资源建设等方面对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进行全方位支援和帮扶,部分核心课程实现“同步课堂”,学校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生赴华中科技大学和西南大学相关专业插班学习。

以学生为本,强化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用心用情用力关注、回应、解决学生诉求,加快建设现代大学校园,不断强化综合服务保障能力。从2020级本科学生开始实行学分制管理,在学校资源允许的范围内,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和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材施教,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图书存量稳步增加,完成学生宿舍修缮提升工作,推行食堂安全卫生“6T”管理,完成教育卫生“补短板”一期项目,建成总建筑面积3.6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亿元的基础设施,体育馆、综合馆、艺术楼、学生食堂等单体项目及附属设施投入使用,完成国家二类田径场运动场的改造,建成校园绿化美化项目,初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大学校园。一所山环水绕、春和景明、欣欣向荣、人文荟萃的应用型国门大学矗立在祖国的西南边疆,成为“天下茶尊,世界佤乡、恒春之都”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党的十九大以来,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中,全面迈开了建设“国内外知名的应用型国门大学”的步伐。

滇西有嘉木,人文荟萃纵千古;

学府聚英才,学子砥砺骋四海。

亲爱的同学!亲爱的朋友!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热忱欢迎你的到来。银鹭掠空旗山翠,春风拂柳汀水暖。我们期待着与你一起分享蓝天、白鹭与清溪,一起憧憬诗和远方……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学校地址: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学府路2号 

邮编:677000

联系电话:0883—8882659、3088255               

学校网址:http://www.wynu.edu.cn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499
校友会(综合)
学校简介

【历史沿革】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直属本科院校,内蒙古自治区创办最早的一所民族院校。学校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和成立于1955年的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校。2000年合并组建了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学校现已成为自治区重点建设院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

【学科专业】学校设有17个二级学院,有数学、教育学2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2个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现有42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专业设置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新闻学、翻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水质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为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师范类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艺术等学科,形成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科学教育等特色鲜明的师范类本科专业体系。学校现有14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7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0门自治区在线开放课程。有2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7个教学实验室、157个校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73个校外教育见习基地、1个劳动教育基地、8个校企合作基地。

【师资队伍】全校现有教职工623人,专任教师中博士103人,硕士学位以上学历教师占75.38%,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42.33%,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9人。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人才团队3个,自治区教学团队8个,自治区高校创新培育团队1个。入选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自治区“111人才工程”“草原英才工程”“321人才工程”人选8人次,“四个一批”人才1人,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1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人才2人,自治区教学名师8人、教坛新秀7人,自治区高校青年科技英才领军人才3人、骨干人才2人。有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委员1人。聘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人才培养】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225人,其中本科生9099人、专科生1126人。在校生中,蒙古族、回族、藏族等16个少数民族学生占67.2%,师范类学生占42.9%。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养人文与科学素养高、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专业能力突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生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师范生技能、体育竞技、艺术表演和社会实践等竞赛活动中屡获殊荣,考研人数和考研录取率逐年增加。建校68年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4万余名,为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教育科技振兴、民族地区现代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科学研究】学校现有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民委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少数民族语言中心蒙古语文研究基地等部委平台7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内蒙古民委研究中心、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内蒙古社会科学科普基地等自治区级平台6个,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共建新时代内蒙古三少民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十三五”期间,学校立项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7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16项。学报《蒙古学研究》是国家A级学术期刊,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学术期刊。

【社会服务】学校主动服务国家、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发挥民族学等人文学科优势,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先后获批自治区民委和自治区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理论支撑。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成立了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蒙古国研究中心”,主办“民俗文化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民心相通”等学术会议,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完成了国家民委重点委托项目“内蒙古牧区精准脱贫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和教育部民族教育中心“促进少数民族毕业生异地就业创业,实现‘三区三州’扶贫攻坚达小康”等项目。提交多篇自治区“北疆智库”智库报告和咨询报告。制定《信息处理传统蒙古文排序》国家标准和《蒙古族传统布鲁》地方标准。

【校园文化】学校秉承“崇正、尚智、务本、传承”的校训,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系列活动,先后9次被国家和自治区评为“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2020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称号。学校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系列品牌活动。校园足球等是内蒙古自治区校园文化精品项目,学生男子足球队5次获得自治区大学生足球联赛冠军、蝉联两届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校园组季军。校园乌兰牧骑深入基层开展多场演出,传递党的声音。学校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自治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首批平安校园”“全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合作交流】学校与蒙古国、俄罗斯、日本、美国、马来西亚、匈牙利、泰国、英国、菲律宾等国家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高校和教育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中央民族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与南京工业大学和区内有关高校开展合作培养和交流。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华为云学院鲲鹏中心”,与中软国际有限公司、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东方智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青岛青软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协同育人项目,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与苏尼特左旗、乌拉特后旗、新巴尔虎右旗等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拓展办学资源,推进全方位合作。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区域高水平民族院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录取方法
录取批次的安排

请考生阅读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16年招生章程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14年艺术类专业录取办法

    

1. 凡区内考生填报我院音乐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专业志愿的考生,必须参加自治区2014年音乐类统考(马头琴方向专业课考试的主试必须是马头琴)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联考,且成绩合格,我院承认外省区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区)专业联考合格成绩。高考文化课分数必须达到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区)音乐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生文化课最低分数控制线。音乐学专业的音乐学方向投档考生按文化课考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马头琴方向、音乐表演方向投档考生按专业课考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投档考生按专业考试成绩乘60%与文化课成绩乘40%之和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只录取有志愿的考生,无志愿不调剂。

2. 凡区内考生填报我院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产品设计(民族工艺装饰设计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民族服装设计方向)、摄影专业等本科专业志愿的考生,必须参加自治区2014年美术类专业课统考,且成绩合格,我院承认外省区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区)美术类专业课联考合格成绩。高考文化课分数必须达到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区)美术类考生文化课最低分数控制线。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产品设计(民族工艺装饰设计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民族服装设计方向)投档考生按专业课考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摄影专业投档考生按文化课考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只录取有志愿的考生,无志愿不调剂。


  中专 2022-12-16 19:26

相关问答

  • 职中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金融学和体育教育(足球方向)(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金融学和体育教育(足球方向)(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体育教育(足球方向)(师范)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体育教育(足球方向)(师范)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体育教育(足球方向)(师范)专业介绍

  • 广州技校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金融学和体育教育(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金融学和体育教育(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体育教育(师范)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体育教育(师范)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体育教育(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体育教育(师范)这二个

  • 中专学校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金融学和体育教育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金融学和体育教育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体育教育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体育教育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体育教育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体育教育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学和体育

  • 中专学校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税收学和体育教育(足球方向)(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税收学和体育教育(足球方向)(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税收学和体育教育(足球方向)(师范)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税收学就业前景和体育教育(足球方向)(师范)就业前景,税收学专业介绍和体育教育(足球方向)(师范)专业介绍

  • 中专学校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税收学和体育教育(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税收学和体育教育(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税收学和体育教育(师范)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税收学就业前景和体育教育(师范)就业前景,税收学专业介绍和体育教育(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税收学和体育教育(师范)这二个

  • 中专学校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税收学和体育教育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税收学和体育教育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税收学和体育教育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税收学就业前景和体育教育就业前景,税收学专业介绍和体育教育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税收学和体育教育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税收学和体育

  • 广州技校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数字经济和体育教育(足球方向)(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数字经济和体育教育(足球方向)(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字经济和体育教育(足球方向)(师范)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字经济就业前景和体育教育(足球方向)(师范)就业前景,数字经济专业介绍和体育教育(足球方向)(师范)

  • 职中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数字经济和体育教育(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数字经济和体育教育(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字经济和体育教育(师范)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字经济就业前景和体育教育(师范)就业前景,数字经济专业介绍和体育教育(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字经济和体育教育(师

  • 职中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数字经济和体育教育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数字经济和体育教育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字经济和体育教育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字经济就业前景和体育教育就业前景,数字经济专业介绍和体育教育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字经济和体育教育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数

  • 职中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和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哪个好?奖学金多少钱?少数民族政策有哪些?

    10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