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1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5 | 47376 |
| 2021 | 环境生态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1 | 28818 |
| 2021 |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1 | 22793 |
| 2021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4 | 21139 |
| 2021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6 | 20047 |
| 2021 | 环境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6 | 20047 |
| 2021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8 | 19006 |
| 2021 | 应用化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9 | 18507 |
| 2021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0 | 17968 |
| 2021 | 能源化学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0 | 17968 |
| 2021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1 | 17508 |
| 2021 | 英语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3 | 3394 |
| 2021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4 | 16046 |
| 2021 | 经济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5 | 15596 |
| 2021 | 网络与新媒体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5 | 3142 |
| 2021 | 机械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6 | 15132 |
| 2021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6 | 3035 |
| 2021 |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0 | 13430 |
| 2021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3 | 12248 |
| 2021 | 物联网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3 | 12248 |
| 202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6 | 11130 |
专业代码:080414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概论、近代物理概论(量子物理、统计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应用电化学、薄膜物理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研究方法与现代测试技术、新能源材料设计与制备、新能源转换与控制技术、储能材料与技术、半导体硅材料基础、硅材料检测技术、化学电源设计、化学电源工艺学、半导体照明原理与技术、薄膜技术与材料、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工艺、太阳能发电技术与系统设计等。
相近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冶金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复合材料与工程 焊接技术与工程 生物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学科基础,系统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测试技术与质量评价、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电子等学科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2.较系统地握新能源材料、器件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具有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初步能力;3.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备、加工与改性、性能检测和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选择和设计新能源材料与新能源器件加工工艺、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的初步能力;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调研、文献查阅、实验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5.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达到国家、学校规定的英语水平考试;6.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和技能;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勇于进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探索、开发和应用;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专业代码:050306T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学概论、新媒体概论、新媒体实务、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营销策划与创意、网站策划创意与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摄影与摄像、数字图像创意与设计、动画创意与设计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传统媒体机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司等团体组织急需的宽口径、复合型信息传播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既能从事信息传播时代内容方面的深度、综合、跨学科的信息传播工作,同时也能在新闻传播技术方面从事设计、制作、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传播技术类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网络与新媒体的基本知识和理论;2.了解网络与新媒体发展动态;3.了解网络与新媒体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5.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专业代码:081005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岩石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环境工程学、城市地下规划与设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岩土地下工程结构、岩土地下工程施工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等。
相近专业:
土木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建筑学 城市规划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研究地下空间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是指在城市地面以下土层或岩体中修建各种类型的地下建筑物或结构物的工程,它是一门涉及范围广阔的综合性学科,是实现高效、文明、舒适和安全的现代化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研报考方向推荐
继续深造可报考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专业方向的研究生。
就业领域广泛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就业部门广泛,并非仅仅适用于这一领域,就业去向很是宽广,可在城市地下铁道、地下隧道与管线、基础工程、地下商业与工业空间、地下储库等工程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女生慎重报考
考虑到工作环境问题,女生报考该专业时要慎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 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应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及其他 工作的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与化工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具有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较系统的科学思维和应用研究的基本训练,初步具有综合 运用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2.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和化工的发展动态、应用前景和 行业需求;
3.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学、化工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生命、环境、材料、能 源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
4.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具有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5.能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从事应用化学研究、开发和其他实际工作的 能力;
6.具有较强的学习、交流、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7.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化学。
核心知识领域:物质的结构层次、形态与构效关系,化学键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化学反应的 方向、限度、速率和机理,无机和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分离、分析与表征、反应与性质,化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技术,常用化学与化工仪器设备的原理和应用,化学品的开发、规模制备、加 工与应用方法,化学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的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无机化学(96学时)、分析化学(80学时)、有机化学(96学时)、物理化学(128学 时)、化工原理(32学时)、工业化学(32学时)、高分子科学导论(32学时)、生物化学(32学时)、 绿色化学(32学时)、化学信息学(48学时)、无机化学实验(96学时)、分析化学实验(120学 时)、有机化学实验(144学时)、物理化学实验(96学时)、化工原理实验(16学时)、应用化学综 合与设计实验(96学时)。
示例二:普通化学概论(90学时)、元素无机化学(36学时)、分析化学(108学时)、有机化学 (108学时)、物理化学(108学时)、化工基础(54学时)、化工制图(36学时)、应用高分子化学 (36学时)、精细化学品化学(36学时)、基础化学实验(98学时)、仪器分析实验(56学时)、有机 化学实验(98学时)、物理化学实验(84学时)、化工基础实验(28学时)、应用化学实验(112学 时)、应用化学综合与设计实验(56学时)。
示例三:无机化学(64学时)、定量分析化学(48学时)、有机化学(96学时)、物理化学(96 学时)、仪器分析(48学时)、化工原理(112学时)、化工设备机械基础(48学时)、精细化学品工 艺学(64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312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60学时)、化工原理实验(48 学时)、探究性化学实验(64学时)、应用化学专业实验(6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化学实验、化工实验、物理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基础化工实验、研究性化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0704 天文学类

2021年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辽宁省招生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应用化学、物流管理、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机械工程、机械工程(二年级在校修读,学费按专业收费标准执行;四年级按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收费标准执行。出国学习期间,收取学生所在专业学籍注

2021年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内蒙古招生专业:能源化学工程(宣城校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宣城校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宣城校区)、机械工程(宣城校区)、法学(宣城校区)、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文化课成绩须达到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2021年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山西省招生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宣城校区)、经济学(宣城校区)、能源化学工程(宣城校区)、法学(宣城校区)、物联网工程(宣城校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宣城校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宣城校区)、物流管理(宣城

2021年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天津市招生专业: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宣城)、物联网工程(宣城)、能源化学工程(宣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宣城)、机械工程(宣城)、环境工程(宣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宣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宣城)、经济学(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2017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物流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7分,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5分,机械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5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5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2018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3分,物流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3分,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4分,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4分,机械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4分,城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2019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1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1分,食品质量与安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1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2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理科录取分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2020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法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2分,广告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2分,英语(英语语种考生)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2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7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7分,物流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2021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45分,环境生态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71分,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81分,食品质量与安全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84分,城市地下空间工

2021年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河北省招生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学生二年级在校修读期间,学费按照我校专业收费标准执行;四年级按照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收费标准。出国学习期间,我校按照文件要求收取学生所在专业学籍注册费。最终以上级主管部门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