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哈尔滨理工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哈尔滨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21 | 理科 | 445/393(本科二批A段) | 398/364(本科二批A段)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20 | 理科 | 497/427(本科二批A段) | 426/397(本科二批A段)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18 | 理科 | -/510(本科一批A段) | -/405(本科二批A段)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18 | 理科 | -/444(本科二批A段) | -/405(本科二批A段)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17 | 理科 | -/483(本科一批A段) | -/385(本科二批A段)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17 | 理科 | -/427(本科二批A段) | -/385(本科二批A段) |
(本科,四年,理工类)
专业简介: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具备扎实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求,在食品生产、加工、流通以及在食品检验机构、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从事食品生产、质量管理和产品检验工作,或从事海洋资源尤其是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以及相关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开发研究的工程技术性人才
主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方向:A:食品质量与安全B: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主要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学、食品分析、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水产食品学、海洋生物资源加工与利用。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报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海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食品相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岗位;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食品营销等方面工作。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黑龙江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64 |
| 四川 | 食品科学与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5 |
| 广东 | 食品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6 |
| 安徽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49 |
| 浙江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51 |
| 辽宁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5 |
| 内蒙古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48 |
| 山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B段 | 普通类 | 433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黑龙江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64 |
| 四川 | 食品科学与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5 |
| 广东 | 食品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6 |
| 安徽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49 |
| 浙江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51 |
| 辽宁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5 |
| 内蒙古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48 |
| 山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B段 | 普通类 | 433 |
哈尔滨理工大学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组建而成,1998年划转黑龙江省属,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建校70多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龙江沃土,深耕机电行业,矢志艰苦奋斗,发展成为综合实力强劲、办学特色鲜明的黑龙江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是省属规模最大的理工科大学,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和黑龙江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于2003年被教育部授予“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08年,在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中被确定为重点建设的十所高水平大学之一;同年,获批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2011年,入选首批“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同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5年,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2018年,入选黑龙江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2020年,入选黑龙江省首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2021年,“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
学校共有4个办学区,其中在哈尔滨市有西、南、东3个办学区,在山东省荣成市设有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学校总占地面积163.2万平方米,教学基础设施面积98.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67.1万册,电子图书243.3万册,电子期刊59823册。
学校现有教职工2500余人,专任教师1681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15人,省级教学名师19人,省级青年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人,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19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3000余人。
学校设有12个学院、1个教学部。有65个本科专业,其中,20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有8个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9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0个,其中,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布局5个、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5个;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5个一级学科获评B等级(全国前20%~30%);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7个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有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门、省级一流课程47门。
学校现有27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其中有“电介质工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大型电机电气与传热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高效切削及刀具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先进电气装备制造与智能运行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部委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7个;有“黑龙江省电机电器及其控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先进加工技术及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复杂智能系统与集成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石墨-石墨烯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20个。主办有《电机与控制学报》《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科技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4种公开发行学术期刊。近五年,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32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86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1226项。累计科研到款4.44亿元;获科研奖励102项;授权发明专利1063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5408篇,其中高水平学术论文2091篇。
学校坚持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办学方针,不断拓宽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渠道,现已与欧洲、美洲和亚太地区20余个国家的70余所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及合作科学研究等实质性合作,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70多年来,哈尔滨理工大学培养了以院士、将军、企业家、工程技术领军人才为代表的20多万优秀校友,被誉为“现代工程师的摇篮”和电线电缆行业的“黄埔军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发扬优良传统,聚力内涵建设,加快创新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向着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建设目标不断前进,书写无愧于新时代的华彩篇章!
哈尔滨学院坐落于北国冰城哈尔滨市的西部核心区,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哈尔滨市属唯一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学校前身是1934年成立的北满特别区师范学校。2000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哈尔滨大学、哈尔滨市教育学院、哈尔滨市成人教育学院等四所院校合并成立哈尔滨学院。合校升本后,哈尔滨市师范学校、哈尔滨市财经学校先后并入。经过88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突出理工科、艺术设计和教师教育优势明显,经、法、教、文、理、工、管、艺等学科协调发展,城市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
2007年,学校以良好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是教育部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单位、黑龙江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黑龙江省创新创业发展方向支持单位,获批黑龙江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培育)和首批共享型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获“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单位”“省级文明校园标兵”“哈尔滨市劳动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践行“崇德砺志、博学笃行”的校训,秉承“学高身正、严谨至善”的教风,着力培养符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设有12个二级学院,46个本科专业,面向龙江、哈尔滨产业需求打造8个专业集群,应用型专业占比达到90%以上。全日制在校生11998人,毕业生留省就业率年平均在55%以上,其中60%左右的毕业生选择留哈工作。
学校现有教职工1072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348人,占比达51.1%;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568人,占比达83.4%%(其中博士占比25.3%);“双师双能型”占比达到55.1%。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教学名师、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省级教育科学研究团队、市专业领军人才梯队13个。
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一流课程30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个。曾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25项。小学教育专业率先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音乐学专业完成专业认证专家组进校现场考查。与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龙广电快手融媒研修院,与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作创建哈尔滨地方经济发展法治建设研究中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被评为黑龙江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单位。2020年,哈尔滨市复旦路小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学院实验小学校”。2021年,学校获批省旅游文化时尚产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基地。“双创”项目连续三届荣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
学校聚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支撑作用,不断加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授权点建设。现拥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学术交流基地。近五年,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0余项,先后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0余项,获得发明专利近200项,承担横向课题300余项,“环保型废纸脱墨技术研发与应用”等60余项科技成果成功实现转化。参与承担黑龙江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为我省极薄煤层智能开采提供技术支持。2021年,获省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省优秀艺术科研成果奖44项、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6项、省文学学科优秀科研成果奖2项、省社会学心理学学科优秀科研成果奖2项、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6项、市第二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7项。获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8项、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基地专项)5项、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8项、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22项、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项目6项、省社科联科普活动委托项目2项,科研经费达到3000万元。
学校成立黑龙江湿地培训中心、哈尔滨湿地研究院,与哈尔滨地铁集团联合开展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研编“固废制砂”系列地方标准项目,为我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时任省长王文涛批示予以肯定。挖掘龙江文化、冰雪文化内涵,研创冰花瓷、冰雪陶等艺术产品。创作凸显北大荒精神、城市精神、老工业基地历史的主题壁画,亮相城市地铁站台。传承红色文化基因,黑龙江四大精神文创展览馆获批“黑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组建哈尔滨芭蕾舞团,打造国际一流文化名片。“市民讲堂”荣获省“全民阅读活动优秀项目”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市民学习中心荣获黑龙江省老年大学示范校称号。
学校与俄罗斯布拉格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合作开展语言实习实践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俄语人才。依托哈深对俄文化艺术博览会,拓展中俄高校文化艺术交流的广度与深度。积极开展中俄、中韩、中德、中意联合办学项目,为“一带一路”、向北开放作出新的贡献。
春笺有讯万物生,逐梦新篇启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哈尔滨学院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哈尔滨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七大都市”奋斗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扎实推进内涵发展与开放办学,着力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奋力谱写建设城市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哈尔滨大学新篇章!
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可按相应的规定加分提档,进行专业投档时,以实际考分为准。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政策照顾加分考生或按单科成绩的排列顺序:文史类为语文、外语、文科综合、数学,理工类为数学、外语、理科综合、语文。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理工大学广东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二批理科479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理工大学广东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二批理科479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理工大学甘肃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二批理科476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理工大学甘肃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二批理科476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理工大学内蒙古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一批理科528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理工大学内蒙古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一批理科528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理工大学江西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二批理科525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理工大学江西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二批理科525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理工大学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二批理科517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理工大学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二批理科517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理工大学新疆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二批理科461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理工大学新疆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二批理科461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理工大学四川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一批理科552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理工大学四川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一批理科552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理工大学河南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二批理科525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理工大学河南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二批理科525

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食品科学与工程是公办本科专业。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山东省排名第6。山东省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院校排

哈尔滨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是公办本科专业。哈尔滨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在黑龙江省排名第7。黑龙江省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大学、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