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福建工程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哈尔滨商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物流管理 | 2021 | 物理类 | 527/523(本科批) | 502/499(本科批) |
| 物流管理 | 2021 | 历史类 | 527/514(本科批) | 502/499(本科批) |
| 物流管理 | 2020 | 理科 | 524/503(本科批) | -/473(本科批) |
| 物流管理 | 2020 | 文科 | 540/525(本科批) | -/473(本科批) |
| 物流管理 | 2019 | 理科 | -/490(本科二批) | -/453(本科二批) |
| 物流管理 | 2019 | 文科 | -/533(本科二批) | -/453(本科二批) |
| 物流管理 | 2018 | 理科 | -/481(本科二批) | -/441(本科二批) |
| 物流管理 | 2018 | 文科 | -/520(本科二批) | -/441(本科二批) |
| 物流管理 | 2017 | 理科 | -/433(本科二批) | -/400(本科二批) |
| 物流管理 | 2017 | 文科 | -/461(本科二批) | -/400(本科二批) |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和管理理论基础、较高的英语水平、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系统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现代物流规划、设计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实务运作能力,能够在物流与供应链领域从事决策与经营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物流企业、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及政府部门等领域从事物流与供应链方案设计与实施、国际物流与商务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工作。
主要课程:物流学、流通概论、商品学概论、供应链管理、运作管理、物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流技术与装备、智慧物流、冷链物流管理、国际贸易与跨境电商、现代快递服务科学等。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黑龙江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15 |
| 四川 | 物流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8 |
| 广西 | 物流管理(3500元/年,在北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20 |
| 广东 | 物流管理(非定向)(办学地点:北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3 |
| 湖南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3 |
| 河南 | 物流管理(哈尔滨商业大学北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3 |
| 山东 | 物流管理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15 |
| 江西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2 |
| 福建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9 |
| 安徽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8 |
| 浙江 | 物流管理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60 |
| 江苏 | 物流管理(在北校区学习)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4 |
| 吉林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02 |
| 辽宁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1 |
| 内蒙古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29 |
| 山西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70 |
| 天津 | 物流管理(北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28 |
福建工程学院坐落于素有“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学校发端于1896年清末著名乡贤名士陈璧、孙葆瑨、力钧和著名闽绅林纾、末代帝师陈宝琛创办的“苍霞精舍”,首开福州近代新式教育之风。1907年开始举办工科教育,开设了铁路、电报两科,解放前为享有盛誉的“福建高工”。1953年后分立为福建机电学校与福建建筑工程专科学校,两校随时代更迭几易其名,曾于1961年分别更名为福建机电学院和福建建筑工程学院,被誉为福建“建筑业的黄埔军校”“机电工程师的摇篮”。2000年福建高级工业专门学校与福建中华职业大学合并组建福建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与福建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升格为福建工程学院。201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增列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18年入选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福建省博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办学120余年来,学校秉承“真、诚、勤、勇”校训精神,弘扬“大机电、大土木”传统优势,面向“大海洋”新兴领域,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先后为社会输送了20多万各级各类人才。
现有旗山、鳝溪、浦东、铜盘等校区,占地2074.8亩,校舍建筑面积70.3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6327.66万元,馆藏纸质图书226.51万册,电子图书198.34万册,全日制在校生21336人,其中在读硕士研究生1475人(含外国留学生),17个学院(部),71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专任教师1260人,其中高级职称625人,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近100人,1人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21~2023年度),省级以上教学及科技创新团队19个。聘任了40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名誉教授、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现有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2个省级高原学科、4个省级应用型学科、2个省级应用型培育学科。工程学学科2022年3月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土木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进入“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全国前50%,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301~400,位列2021中国学科排名73名。
学校坚守“以工为主、区域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紧扣福建省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了以服务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建筑业、现代交通运输、生态环保等产业为重点的8大专业集群,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高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 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83门。国家级教学实践平台6个,其中“电子信息与电气技术实验中心”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学成果奖37项,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建筑学、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2个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或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认证评估通过数居省内高校第二、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学校主动聚焦区域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需求,科技创新成效显著。2013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现有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32个。2016年以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95项,省部级项目57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人文社科基金项目83项,国家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项,福建省科研重大(重点)专项55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和社会科学成果奖54项,其中省(部)级科技奖44项(含一等奖10项),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10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85项,多个项目入选省、市“揭榜挂帅”项目。
学校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教育,大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高。近五年学生在省级以上的创新创业、学科竞赛中共获国际级荣誉262项、国家级2110项、省级1937项,如获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决赛银奖、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一等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铜奖等。学校实施“本科生专利提升计划”,资助学生作为第一发明人获批专利授权85项。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国家级立项305项。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获福建省2018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评“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跻身“全国普通本科类高校团学创业教育工作指数100强”、入围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建设院校、入围福建省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建设基地。在文体艺术方面,获评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捧得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校长杯”,原创艺术精品《光》《海那边的爱》《文脉》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海峡两岸大学生舞蹈大赛中斩获殊荣;校男子篮球队参加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阳光组)曾荣获冠军、亚军,是唯一一支连续五届入围全国八强的球队。毕业生深受欢迎,近五年应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2.25%。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希腊等全球近20多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马来西亚、捷克、波兰、泰国等高校建立深入合作,在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引进海外智力、来华留学生教育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学校于2012年开始招收来华留学生,具备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福建省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现有来自“一带一路”有关20余个国家的近百名留学生来校学习本科或硕士研究生课程。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的“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双学位项目、德国高校的“质量工程”交换项目、马来亚大学交换生项目、捷克奥斯特拉发理工大学交换生项目等国际交流项目,选派百余名优秀大学生赴国(境)外名校留学或长短期学习。
学校积极服务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与台湾多所大学联合培养学生,引进优秀台籍教师近70人。2019年获批招收港澳台地区学生资格备案单位。
当前,学校进入全面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新阶段,明确了“十四五”期间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攻坚“三大目标”,实施追求高质量、深化优服务、增强新动能“三大方略”,推进增强二级单位活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三大改革”,夯实思想基础、教学基础、服务基础、数字基础、治理基础“五大基础”,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早日建设成为一流应用型大学、助力福建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为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困难,学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多种形式的奖(贷)助学金制度。主要包括:
(1)国家助学贷款:学校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帮助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分为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和就学地国家助学贷款。
(2)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约占在校生的20%左右。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分两档:对5%左右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每生每年补助4000元,其余15%左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生每年补助2500元。
(3)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发放国家助学金外,学校还采取勤工助学、学费减免、临时困难补助等扶持、帮助政策,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4)社会奖、助学金:校本部设立“方庆明”、“新长城自强”、“中宇”、“校办企业”等社会奖、助学金;国脉信息学院另设立国脉慈善教育基金;软件学院 (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另设立宏天助学金,对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予以资助。
(5)特殊贡献奖学金:为社会和学校做出特殊贡献或为学校赢得较高荣誉,学校认为应该奖励的。
哈尔滨商业大学始建于1952年,为新中国第一所多科性商业大学,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学校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大学。2006年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院校,2013年成为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成员,2014年被授予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17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18年工商管理学科进入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应用经济学学科进入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创新工程学科项目建设名单,2020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
学校占地总面积116.55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66.18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3725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98人,硕士研究生2432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职员工1540人。其中专任教师1180人,教授253人、副教授575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分别为746人、536人;研究生导师98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5人。拥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省(部)级中青年专家13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后备带头人42人,省级教学名师15人。
学校拥有涵盖经、管、工、法、文、理、医学、艺术等八大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68个;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可设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0个可设置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独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专业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和1个省级重点学科群(第三产业发展与创新);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工商管理专业评为B类,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评为B-类。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规划教材28部;拥有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1个、省级对俄经贸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级重点专业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专业集群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精品(一流)课程49门、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
学校现拥有抗肿瘤创新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教育部抗肿瘤药物天然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联合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拥有黑龙江省首批重点培育智库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社会科学研究中心1个,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中小企业研究中心1个,省社会组织和社会建设培训基地1个。
学校一直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建校69年来,学校总计为社会培养了15万名各类专业人才,其中许多人已成为著名专家学者、成功企业家和优秀党政管理干部,人才培养成绩斐然。
学校有多项科研成果填补国内空白。1959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食品机械——601型饺子机;利用小球藻解决了替代食物对人体健康危害问题,效果显著。1960年,首创我国三大会计记账法之一“财产收付复式记账法”。同年,“读、看、论、讲、做、研、写七字一条龙”教学法研究在全国文教群英会上受到表彰并予推广,光明日报于1960年5月29日对我校的这一教学经验进行了报道。1981年,最早提出了东北亚经济圈协作开发的学术理论。1988年研制出国内首台电脑自动加油机。1996年,建成了高校第一所金融货币博物馆,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1999年,完成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商业自动化技术集成示范工程”。2000年后,学校在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中药学、食品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5年,学校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教育部项目等纵向项目900余项,各类横向项目30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500余件,授权180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项,出版著作300余部,发表论文5000余篇。学校公开编辑出版《商业研究》《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3种学术期刊,其中《商业研究》是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和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
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哈萨克斯坦、荷兰、挪威等27个国家和地区的108所院校建立了教育合作及学术交流关系,是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国留学培训基地,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基地,商务部“援外高级学历学位教育专项计划”项目合作院校,商务部对外援助培训项目承办单位。近十年来,已培养了来自韩国、俄罗斯、日本、波兰、法国、乌克兰等50多个国家的长短期留学生3000余名。已培训亚洲、非洲、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南太平洋地区和独联体共96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企业高管和学校教师2000余名。
多年来,学校和用人单位建立了稳定的人才供求关系。由于学校学科专业特色突出,学生素质不断提高,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毕业生继续受到社会各行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2009年本科生年终就业率达90.11%,2010年本科一次就业率90.78%,2011年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年终就业率以教育厅公布为准),在黑龙江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我校2012年继续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计划招收本科生6000人。
我校设有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招收艺术类考生。该专业设有包装装潢设计方向、平面设计方向、室内设计方向、广告设计方向、城市形象设计五个专业方向,招收理工类、文史类艺术类考生,面向黑龙江省、辽宁省、内蒙古区、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安徽省、广东省招生。其中黑龙江省、辽宁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的考生须参加所在地区省级招生部门组织的艺术类专业考试(统考)并合格,录取时考生文化课考试成绩和专业考试成绩达到所在省(市、自治区)普通高考艺术类本科分数线;内蒙古区、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江苏省、江西省、安徽省的考生须参加所在地区省级招生部门组织的艺术类专业考试(统考)并合格,同时取得我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校考)合格证,录取时考生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普通高考艺术类分数线。上述两种方式对于进档考生我校依据考生志愿及招生计划按其文化课考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的原则择优录取。

哈尔滨商业大学安徽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488分(理科)。哈尔滨商业大学安徽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物流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哈尔滨商业大学安徽物流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物流管

哈尔滨商业大学浙江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560分(综合)。哈尔滨商业大学浙江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物流管理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哈尔滨商业大学浙江物流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物

哈尔滨商业大学江苏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504分(物理类)。哈尔滨商业大学江苏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物流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哈尔滨商业大学江苏物流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物流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415分(理科)。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物流管理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物流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

哈尔滨商业大学吉林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402分(理科)。哈尔滨商业大学吉林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物流管理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哈尔滨商业大学吉林物流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物

哈尔滨商业大学辽宁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511分(物理类)。哈尔滨商业大学辽宁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物流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哈尔滨商业大学辽宁物流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物流

哈尔滨商业大学山西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470分(理科)。哈尔滨商业大学山西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物流管理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哈尔滨商业大学山西物流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物

哈尔滨商业大学天津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528分(综合)。哈尔滨商业大学天津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物流管理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哈尔滨商业大学天津物流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物流

哈尔滨商业大学物流管理是公办本科专业。哈尔滨商业大学物流管理在黑龙江省排名第1。黑龙江省开设物流管理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黑龙江东方学院、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黑河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绥化学院、黑龙江财经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物流管理在黑龙江

哈尔滨商业大学福建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499分(物理类)。哈尔滨商业大学福建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物流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哈尔滨商业大学福建物流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