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1 | 朝鲜语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7 | 1526 |
| 2021 | 英语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9 | 1447 |
| 2021 | 汉语言文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66 | 1184 |
| 2021 | 经济管理试验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0 | 2910 |
| 2021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电子封装技术、智能材料与结构)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0 | 2910 |
| 2021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1 | 2823 |
| 2021 | 工科试验班(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环境生物))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1 | 2823 |
| 2021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2 | 2759 |
| 2021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2 | 2759 |
| 2021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3 | 2697 |
| 2021 | 海洋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4 | 2635 |
| 2021 | 车辆工程(交通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4 | 2635 |
| 2021 | 自动化类(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5 | 2580 |
| 202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6 | 2505 |
| 2021 | 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海洋信息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7 | 2438 |
| 2021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9 | 2325 |
| 2021 | 智能车辆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9 | 2325 |
| 2021 |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服务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00 | 2265 |
| 202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01 | 2190 |
| 2021 | 机器人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03 | 2077 |
| 2021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09 | 1765 |
专业简介
哈工大光学学科是国家7个重点学科之一,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光学学科重点发展的专业。该专业定位于光通信技术、光电子技术和光学信息处理等,注重培养有专业技能的综合型人才,确保毕业生有扎实的物理功底和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并具有交叉学科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
光学信息处理、光通信技术、光电信号检测、电 子线路、激光原理与应用、光电子技术与应用、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等。
就业方向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60%左右的毕业生可考取国内重点高校、中科院或国外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其他毕业生到北京、上海、苏州、武汉等地的光电研究所、外企等单位从事研发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具 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以及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 业、国防、民用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 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接受现代科学与工 程的基本训练,掌握能源、热科学及动力系统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及控制技术等现代工具,具备 从事节能、制冷、动力、环保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设备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应用管理所必需 的工程技术知识,初步具有应用所学知识提出、分析及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学生 还应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对职业、社会、环境有责任 感,树立节能减排的理念。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学、物理、力学、材料、机械、热工、控制、电工电子等工程 科学基础知识;
2.具有专门针对能源动力系统提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本专业要求的个人 能力和专业素质,能进行能源新产品和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运行维护以及相关制造,具有集成 创新的能力;
3.了解能源生产、转化和利用的行业需求动态,熟悉能源高效转化和利用技术的理论前沿 和应用背景,贯彻执行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和技术路线;
4.具有在能源动力类企业的初步工程实践经验,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 时掌握并应用相关新技术为社会服务,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 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基本知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设计基本知识 (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基本知识(电工学、控制理论)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流体力学(56学时)、传热学(56学时)、工程热力学(56学时)、燃烧基本原理 与建模(24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机械制图及CAD基础(24学时)、电工电子学(72学 时)、自动控制理论(32学时)、工程力学(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64学时)。
示例二:工程流体力学(A)(72学时)、传热学(72学时)、工程热力学(72学时)、燃烧理论 基础(16学时)、机械设计基础(64学时)、自动控制理论(72学时)、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 学(48学时)。
示例三:流体力学(80学时)、传热学(60学时)、工程热力学(75学时)、燃烧学(30学时)、 机械原理及设计(90学时)、工程图学(90学时)、电工电子(90学时)、自动控制原理(30学时)、 工程力学(12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金工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课程 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工电子实验、热工实验(包括工程热力学实验、工程流体力学实验、传热学 实验)、能源与动力相关方向的专业实验(如燃烧学实验、热工控制与测试类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简介
本专业创办于2007年,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中国文学和文化素养、较强的汉语运用能力、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系统的外国文学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训练基础上,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课程和实践环节,强化学生的语言交流和运用能力。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7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人。
本专业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活动,近年来在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词学、戏曲、小说等方向,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积累了较丰富的学术成果。2013年、2014年先后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各1项。本专业部分教师作为学校通识教育工作小组的主持者和重要成员,参与学校通识教育的规划工作。部分教师面向全校本科生积极开设人文素质教育类的选修课,反响良好。部分教师长期承担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主要专业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史、写作、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艺理论、语言学概论等;此外,为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和素养,设置了演讲与口才、硬笔书法、专业英语等专业选修课程,以及小说创作、诗歌创作、名著研读、学术研究入门、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撰写等实践环节。
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毕业生能胜任国内外教育机构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可以从事各类媒体、出版部门和其他企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的文化教育、宣传、文字编辑等工作,有意继续深造的学生可以报考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汉语言文学类及其他相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专业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软件学院创建于2004年,是哈工大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哈工大校本部共享软件工程一级学科。软件工程专业依托计算机学科的综合优势,面向软件产业需求,坚持“国际化,工业化,高质量,高速度”的办学理念,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求实创新,探索进取”,培育一流的软件产业人才。在课程体系架构上,主要包括计算机理论、计算机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等五大系列课程。面向需求分为物联网与嵌入式软件开发、数字化企业与电子商务、动漫与游戏软件开发、移动互联网软件设计与开发等四个专业方向。按照能力体系和素质体系两条主线培养学生的工程问题求解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工业化实践能力,使之成为软件产业急需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软件人才。
坚持国际化办学是本专业的特色。在办学理念、教师资源、教学方法和学生培养等方面实现国际化。学院现有13名教师具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每年还派出教师出国访学或交流合作。聘请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澳大利亚Bond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意大利帕维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海外学者教授来校授课、讲学,并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意大利帕维亚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海外高校签订了学生联合培养协议。
面向工业化需求是本专业的目标。软件工程专业是我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试点专业。长期以来,与国内外知名IT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把校企合作引入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工业化实践教育体系。本专业设有多个校企联合实验室,例如,与日本瑞萨公司合作成立的嵌入式软件联合实验室、与浪潮通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ERP联合实验室、与苏州蜗牛筹建的游戏设计联合实验室等,为学生开发实际项目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三年级学生设有企业项目实训环节,将学生派到大连华信、东软等企业,亲身体验企业的真实研发环境,有效提升软件开发及管理经验;四年级学生设有10个月的工业实习环节,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工业化经验,提高进入社会的实战能力。目前已与北京、上海、大连、苏州、无锡、杭州、深圳、广州、珠海、青岛、济南、威海等地的60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主要专业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概论、面向对象技术与UML、软件体系结构、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系统分析与解决方案、NET架构与实践、J2EE架构与实践等。在方向专业课方面开设物联网与嵌入式软件开发系列课程5门、移动计算技术系列课程5门、游戏软件开发系列课程5门、数字化企业与电子商务系列课程5门。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适合到IT行业、国防、航天、政府、金融、科研院所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设计与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21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朝鲜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5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7分,汉语言文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0分,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9分,船舶与海洋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9分,土木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21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626分,经济管理试验班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626分,车辆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627分,材料类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627分,能源与动力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21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57分,经济管理试验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59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59分,智能车辆工程综合录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21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经济管理试验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18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3分,智能车辆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3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综合录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17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朝鲜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3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8分,能源化学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0分,船舶与海洋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1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1分,软件工程理科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18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朝鲜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67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71分,汉语言文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73分,交通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5分,英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5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19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朝鲜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68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71分,汉语言文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72分,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3分,工科试验班(环境生物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20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朝鲜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78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1分,汉语言文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2分,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9分,车辆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9分,工科试验班(环

202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吉林省招生专业: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海洋信息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类(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化学工程与工艺、英语、朝鲜语、机器人工程、车辆工程(含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21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朝鲜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7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9分,汉语言文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66分,经济管理试验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0分,材料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