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山东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华东师范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物理学类 | 2021 | 综合 | -/623(普通类一段) | -/637(普通类一段) | 
| 物理学类 | 2020 | 综合 | -/642(普通类一段) | -/655(普通类一段) | 
| 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 2019 | 理科 | -/629(本科批) | -/642(本科批) | 
| 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 2018 | 理科 | -/638(本科批) | -/646(本科批) | 
| 物理学类 | 2017 | 理科 | -/639(本科批) | -/639(本科批)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山东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华东师范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 2021 | 综合 | -/559(本科批) | -/570(本科批) | 
| 物理学类 | 2020 | 综合 | -/552(本科批) | -/570(本科批) | 
| 物理学类 | 2019 | 综合 | -/555(本科批) | 569/567(本科批) | 
| 物理学类 | 2018 | 综合 | -/551(本科批) | -/561(本科批) | 
| 物理学类 | 2017 | 综合 | 547/543(本科批) | 570/555(本科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物理学类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23 | 
| 宁夏 | 物理学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0 | 
| 青海 | 物理学类 | 理科 | 本科一段 | 普通类 | 503 | 
| 甘肃 | 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576 | 
| 陕西 | 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8 | 
| 云南 | 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校本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8 | 
| 贵州 | 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4 | 
| 四川 | 物理学类(包含专业: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只承认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加分政策)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5 | 
| 重庆 | 物理学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48 | 
| 广西 | 物理学类(6000元/年,包含专业: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5 | 
| 广东 | 物理学类(非定向)(070201.物理学+070202.应用物理学)(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9 | 
| 湖南 | 物理学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5 | 
| 河南 | 物理学类(校本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4 | 
| 江西 | 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1 | 
| 福建 | 物理学类(含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7 | 
| 安徽 | 物理学类(6000元/年;含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4 | 
| 浙江 | 物理学类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46 | 
| 江苏 | 物理学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9 | 
| 上海 | 物理学类(含物理学、应用物理学专业)(在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9 | 
| 黑龙江 | 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9 | 
| 吉林 | 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0 | 
| 辽宁 | 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47 | 
| 内蒙古 | 物理学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8 | 
| 山西 | 物理学类(包含专业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07 | 
| 河北 | 物理学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34 | 
| 天津 | 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56 | 
| 北京 | 物理学类(6000元,含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35 |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物理学及相关前沿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培养 能将物理学应用于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经过学习和训练,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在 物理学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能达到毕业后从事研究、教学、技术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 作的要求。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接受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 的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 能力和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具有职业道德和爱国敬业精神;
2.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具备本专 业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职业安全意识;
3.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其他自然科学 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初步知识;
4.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应用外语的交流能力 以及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普及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
5.具有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科技 开发能力;
6.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7.对近代物理学和物理学的新发展在高技术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物理学相关学科和技 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主干学科:物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运动现象与规律、热运动现象与规律、电磁和光现象与规律、物质微观结 构和量子现象与规律、凝聚态物质结构及性质、时空结构、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力学(68学时)、热学(51学时)、电磁学(51学时)、光学(51学时)、近代物理(51学 时)、原子核物理(68学时)、理论力学(51学时)、电动力学(51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51 学时)、量子力学(68学时)、固体物理学(85学时)、数学物理方法(68学时)。
示例二:力学(54学时)、热学(54学时)、电磁学(72学时)、光学(72学时)、原子物理学(54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72学时)、电动力学 (72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固体物理学(72学时)、半导体物理与器件(72学时)。
示例三:力学(64学时)、热学(56学时)、电磁学(64学时)、光学(64学时)、原子物理学(56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64学时)、电动力学 (64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计算物理基础(32学时)、固体物理学(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研究性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专业方向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物理学及相关前沿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培养 能将物理学应用于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经过学习和训练,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在 物理学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能达到毕业后从事研究、教学、技术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 作的要求。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接受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 的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 能力和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具有职业道德和爱国敬业精神;
2.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具备本专 业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职业安全意识;
3.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其他自然科学 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初步知识;
4.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应用外语的交流能力 以及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普及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
5.具有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科技 开发能力;
6.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7.对近代物理学和物理学的新发展在高技术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物理学相关学科和技 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主干学科:物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运动现象与规律、热运动现象与规律、电磁和光现象与规律、物质微观结 构和量子现象与规律、凝聚态物质结构及性质、时空结构、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力学(68学时)、热学(51学时)、电磁学(51学时)、光学(51学时)、近代物理(51学 时)、原子核物理(68学时)、理论力学(51学时)、电动力学(51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51 学时)、量子力学(68学时)、固体物理学(85学时)、数学物理方法(68学时)。
示例二:力学(54学时)、热学(54学时)、电磁学(72学时)、光学(72学时)、原子物理学(54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72学时)、电动力学 (72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固体物理学(72学时)、半导体物理与器件(72学时)。
示例三:力学(64学时)、热学(56学时)、电磁学(64学时)、光学(64学时)、原子物理学(56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64学时)、电动力学 (64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计算物理基础(32学时)、固体物理学(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研究性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专业方向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上海 | 物理学类(含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0 | 
| 新疆 | 物理学类(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0 | 
| 陕西 | 物理学类(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1 | 
| 云南 | 物理学类(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闵行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7 | 
| 贵州 | 物理学类(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闵行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7 | 
| 四川 | 物理学类(包含专业: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9 | 
| 重庆 | 物理学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62 | 
| 海南 | 物理学类(包含专业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743 | 
| 广西 | 物理学类(5000元/年,在闵行校区办学,包含专业: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6 | 
| 广东 | 物理学类(非定向)(070201.物理学+080401.材料科学与工程)(办学地点:闵行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57 | 
| 湖南 | 物理学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36 | 
| 物理学(师范)(国家专项) | 630 | ||||
| 河南 | 物理学类(闵行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51 | 
| 山东 | 物理学类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37 | 
| 江西 | 物理学类(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5000元)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4 | 
| 福建 | 物理学类(含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42 | 
| 安徽 | 物理学类(5000元/年;含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8 | 
| 浙江 | 物理学类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56 | 
| 江苏 | 物理学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1 | 
| 黑龙江 | 物理学类(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30 | 
| 吉林 | 物理学类(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含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12 | 
| 辽宁 | 物理学类(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55 | 
| 山西 | 物理学类(包含专业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办学地点闵行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24 | 
| 河北 | 物理学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42 | 
| 天津 | 物理学类(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闵行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74 | 
| 北京 | 物理学类(含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办学地点闵行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42 |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2017年顺利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
山东大学前身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被誉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从诞生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120年来,山东大学始终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深入践行“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精神,踔厉奋发,薪火相传,积淀形成了“崇实求新”的校风,培养了60余万各类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威海、青岛)的办学格局,是中国目前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在综合性大学中具有代表性,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1个,本科招生专业9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2个,涵盖除军事学以外的所有学科门类。学校现有在校生近7万人,专任教师46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含双聘)2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2人、长江青年1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5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2人,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32人、青年拔尖人才1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9人;国家级各类平台基地2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部委级平台51个,另有大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多家直属附属医院;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学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学校深刻领会“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精神实质,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以追求卓越、只争朝夕的奋进姿态,大力实施“六大战略”,加快实现“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18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5个学科进入ESI前1‰,金融数学、晶体材料、凝聚态物理、胶体界面化学、微生物、机械、材料学、心脑血管功能修复、新药制造、中国古典哲学等学科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有些方向和领域已处在世界水平,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崇实品格、创新素养的“山大基因”广受赞誉。
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充分肯定70年来《文史哲》编辑部在党的领导下,几代编辑人员守正创新、薪火相传,为弘扬中华文明、繁荣学术研究等作出的积极贡献,对办好《文史哲》杂志寄予殷切期望,对包括山东大学教师在内的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明确要求,体现了对山东大学的亲切关怀,全体山大人备受激励鼓舞、倍感责任重大。
新的征程上,学校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重要回信精神,聚势谋远,守正创新,追求卓越,只争朝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七大战略”,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山大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及《山东省教育体制改革推进计划(2011-2015)》精神,加快本科教学改革步伐,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山东大学决定从2013年起,在学年学分制基础上,深化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改革。
山东大学学分制教学改革,在发展模式上以“质量为本”,在素质培养上以“育人为本”,在培养层次上“以‘本’为本”,通过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选课制为核心的学分制管理模式,实施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个性化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的综合化与个性化、多样化的有机结合。积极实施按大类培养招生,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统一建设,增加选修课比例,建立实验室开放制度,实现毕业审核弹性化,建立健全学分制管理规章制度,构建一套以学分制为核心的科学化、规范化的教学管理体系。
试行学分制收费作为学分制教学改革的配套措施之一,学校对各专业收费标准会做适当调整,具体收费标准以山东省物价局审批的正式文件为准。
山东大学
2013.6
5-10元/人餐
华东师范大学是由国家举办、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1959年学校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6所重点院校之一。1972年学校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合并,改名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学校再次被确认为全国重点大学。1980年学校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校名。1986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成为设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等院校之一。1996年被列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1997-1998年,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教育学院和上海第二教育学院等先后并入。2002年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学校启动闵行校区规划建设,并于2006年主体搬迁到闵行校区,形成了“一校两区、联动发展”的办学格局。2006年教育部和上海市决定重点共建华东师范大学,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校行列。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全面开启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立德树人,攀高行远。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学校始终秉承“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这一崇高大学理想,恪守“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全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决策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按照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确定的建设目标路径,围绕“育人、文明、发展”责任使命,持续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重点实施教育教学创新引领、学科科研优化提升、国家战略精准对接工程,聚焦“教育+”“生态+”“健康+”“智能+”“国际+”五大行动计划,分三步实现一流办学目标:2020年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到2035年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的光荣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校目前设有4个学部:地球科学学部、教育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信息学部;31个全日制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外语学院、传播学院、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统计学院、亚欧商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海洋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学院、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4个书院:孟宪承书院、经管书院、大夏书院、光华书院;2个实体教学科研研究院: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16个校管科研平台机构(含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崇明生态研究院、城市发展研究院、“智能+”研究院、转化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脑科学与教育创新研究院、医学与健康研究院、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长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人工智能新药创智中心;3个管理型学院:开放教育学院/上海教师发展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另有设在学校的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
截至2022年5月,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可授予22种硕士专业学位,以及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有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5个本科专业。拥有3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6个上海市高峰学科(I类2个,II类2个,IV类2个),1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和17个上海市一流学科(A类4个,B类13个)。学校有教职工4,414人,其中专任教师2,387人。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教师2,089人,其中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院士)19人,国家及上海市其他各类人才计划入选者443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538人;在校博士研究生3,633人,硕士研究生16,117人;在校留学生(学历生)1,427人。学校主要校区为闵行校区(地址为上海市东川路500号)和中山北路校区(地址为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校园占地总面积约207公顷。
学校理工科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和高等学校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民政部研究中心,1个国家新闻出版署重点实验室,2个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创新中心,12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2个上海市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学校文科拥有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1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6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2个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1个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中国老龄协会老龄科研基地,7个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6个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工作室,4个上海高校智库,10个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上海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现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学校主办、承办和合办各类中文期刊23种、英文期刊7种,两校区图书馆拥有实体馆藏文献总量 493.86 万余册、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164个(466个子库)。学校积极对接、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教育集团以“卓越”为引领打造基础教育示范校、示范区,现有自办与合作举办的附属中小学、幼儿园共58所(正式招生办学)。学校继续教育坚持管办分离,探索培育高品质非学历教育项目,注重推进内涵式发展,统筹提升社会效能和经济效能。
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交流,先后与里昂高师等法国三所高等师范学院、美国纽约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俄罗斯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与世界3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签订了学术合作与交流协议。与里昂高师等法国三所高等师范学院成立中法联合研究生院;与法国里昂高师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中法社会与科学联合研究院;与美国纽约大学联合创办的上海纽约大学,是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创办的大学;与法国里昂商学院合作共建亚欧商学院;与以色列海法大学合作共建转化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共建先进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学校设有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作为中方合作院校建设4所孔子学院和2所独立孔子课堂。
(数据截至2022年5月)
【2022年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本科招生章程】第十三条 投档时,对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政策性加分,我校认可其中最高一项加分,且最高不超过20分;该加分在投档、安排专业时均适用。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得用于不安排分省招生计划的招生项目。

华东师范大学金融工程和物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物理学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物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物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工程和物理学录

华东师范大学金融工程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物理学(师范)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物理学(师范)这二个专业,

华东师范大学保险学和物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保险学和物理学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保险学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就业前景,保险学专业介绍和物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保险学和物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保险学和物理学录取分数线(上

华东师范大学保险学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保险学和物理学(师范)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保险学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保险学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保险学和物理学(师范)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华东师范大学金融学和物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物理学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物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物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学和物理学录取分数线(上

华东师范大学金融学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物理学(师范)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物理学(师范)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和物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物理学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物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物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物理学录取分数线(上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物理学(师范)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物理学(师范)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和物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哲学和物理学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哲学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就业前景,哲学专业介绍和物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哲学和物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哲学和物理学录取分数线(上海)综合年份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哲学和物理学(师范)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哲学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哲学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哲学和物理学(师范)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