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天津商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物流管理 | 2021 | 综合 | -/539(本科批A段) | -/518(本科批A段) |
| 物流管理 | 2020 | 综合 | -/555(本科批A段) | -/537(本科批A段) |
| 物流管理 | 2019 | 理科 | 506/497(本科批) | -/460(本科批A段) |
| 物流管理 | 2019 | 文科 | 511/502(本科批) | -/460(本科批A段) |
| 物流管理 | 2018 | 理科 | -/508(本科批) | -/470(本科批) |
| 物流管理 | 2018 | 文科 | -/527(本科批) | -/470(本科批) |
| 物流管理 | 2017 | 理科 | -/484(本科二批A段) | 466/447(本科二批) |
| 物流管理 | 2017 | 理科 | 493/484(本科二批) | 466/447(本科二批) |
| 物流管理 | 2017 | 文科 | -/510(本科二批A段) | 466/447(本科二批) |
| 物流管理 | 2017 | 文科 | 513/510(本科二批) | 466/447(本科二批) |
【专业概况】
我校从2003年开始招收市场营销(物流方向)本科学生。2007年开始招收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经过10多年的专业建设,物流管理专业在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上,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为社会培养了一批物流管理的专业人才。
师资队伍:物流管理系共9名教师,副教授4名,讲师5名,其中博士5名。
专业特色:本专业人才培养,以能力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人才培养流程为中心,实现理论教学、模拟训练与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高效衔接;以校企合作平台为基础,创新教学运行机制。
校企合作:本专业一直与企业进行广泛合作,致力于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目前已与天津亚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建设实践基地,在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的基础上,本着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开展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合作。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经济、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商业物流为特色,通过人才培养流程的不断优化,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资源的充分整合,培养了解物流经济、掌握经济管理和物流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物流技术、业务流程、技术环节与常用分析方法、了解物流产业的内在规律、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课程设置】
现代物流管理、工业工程基础、采购管理、仓储配送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专业英语、现代运输与运载、企业创立与运营模拟、商业物流模拟等。
【就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近10%考取研究生;多数毕业生在物流行业就业,从事企事业单位、专业物流公司的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流系统管理、物流系统实现与维护、专业物流服务的管理及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的运作管理与评价等实务性较强的工作;还有部分毕业生自主创业。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天津 | 物流管理(光荣道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39 |
| 四川 | 物流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2 |
| 文科 | 554 | ||||
| 重庆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5 |
| 海南 | 物流管理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7 |
| 广西 | 物流管理(44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1 |
| 文科 | 532 | ||||
| 广东 | 物流管理(非定向)(办学地点:天津市)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3 |
| 河南 | 物流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3 |
| 吉林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61 |
| 文科 | 509 | ||||
| 山西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20 |
| 文科 | 550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河北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3 |
| 历史类 | 515 | ||||
| 福建 | 物流管理(在秦皇岛校区就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5 |
| 浙江 | 物流管理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51 |
| 江苏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4 |
| 天津 | 物流管理(秦皇岛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18 |
天津商业大学原名天津商学院,由国家商业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于1980年创建。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7年学校更名为天津商业大学。
学校位于天津市北辰区光荣道409号,占地面积近1340亩,建筑面积近5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56亿元。图书馆现有中外文藏书220.87万册,每年订阅中外文报刊756种(册),中外文数据库56个,电子图书463.73万册。
学校在校生2.29万余人,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会计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合作学院、艺术学院、高职与继续教育学院14个学院和大学外语教学部、基础课教学部、体育教学部3个教学部。现有59个本科专业(方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2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以及港澳台研究生招生资格和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相互支撑,具有鲜明的商科特色。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入选天津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冷链物流、现代服务业学科群入选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建设名单。学校现有7个市级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天津市工程中心、2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天津市高校智库,另建有多个校级研究院、所、中心。
学校坚持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深厚商学素养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建立起了“意识、知识、能力、体验”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天津市级一流本科课程17门;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市级精品课16门。8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专业获批天津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天津市品牌专业,5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8个专业为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12个专业为天津市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金融学专业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天津市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天津市“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试点专业。
学校建有“国际酒店管理”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国旅游及饭店业优秀人才培养基地,“天津商业大学-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天津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建设单位)10个,天津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天津市A级(优秀)高校众创空间1个。近年获市级教学名师奖13人,市级教学创新团队2个,市级教学团队15个。
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040名,其中正高级158名,副高级300名;具有博士学位者470名。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1人、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第一层次人选12人、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5人、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团队1个、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5个,现有兼职博导19名,合作博导11名。
学校坚持国际化发展,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日本、韩国、罗马尼亚、波兰等国家的30多所高校建立了紧密型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与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澳大利亚查理斯特大学、美国东密西根大学等学校开展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层次的合作办学,合作办学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酒店管理(中美合作)专业被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评为2014-2015年、2017-2018年中国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竞争力排行榜第一名。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育经世之商才,授致用之术业”的办学理念,以“笃学 弘毅 明德 济世”为校训,立足区域性、应用型、商科特色的办学定位,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建设商科特色鲜明、对接社会需求的高水平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坐落在九河下梢美丽的天津,占地面积1300余亩。紧邻天津地铁一号线,出行及其便利。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滨海旅游城市——秦皇岛。学校始建于1941年,1975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科技部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中国科协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是河北省首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示范院校、河北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
学校现有秦皇岛、昌黎、开发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95万平方米(1424亩),建筑面积41.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3亿元,馆藏图书文献183.7万册、电子图书245.3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280种,各种类型数据库30余个。有国家认证的电子生物标本馆1个,附属职业中学1所。
学校设有研究生部、动物科技学院等20个二级教学单位,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1万余人、各类硕士研究生905人。现有在职教职工169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94人,正高级职称人员197人;有“双师双能型”教师524人。累计110人次获评“省管优秀专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省级以上专家称号,有教育部及河北省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31人。
学校现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拥有生物学、园艺学、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畜牧学、教育学、海洋科学等7个学术学位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9个二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具有农业硕士、教育硕士、兽医硕士、机械硕士、体育硕士、艺术硕士等6种专业学位17个授权领域。有6门省级研究生示范课程,13个省级研究生案例库建设项目,4个省级研究生实践基地,其中2个为省级优秀研究生示范基地。学校设有76个本科专业,涵盖农、教育、工、理、文、法、经济、管理、艺术等9大学科门类。建有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有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先后获得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7项)。获批2项国家级新农科项目和教育部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
学校以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成效显著,建有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板栗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首批现代产业学院——葡萄酒学院、工信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和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8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8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河北省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河北省职业教育研究基地、冀东文化研究中心、海洋经济和沿海经济带研究中心、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人文社科类研究基地。
“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完成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657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518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29篇,出版学术著作198部;获外来科研经费总计1.26亿元;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0项,其中省级一等奖2项;获得植物新品种权9个,获得授权专利184项,其中发明专利97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21项。
学校建有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室、省级技术转移中心和10个秦皇岛市首批农业专家工作站,建有32个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有3支科技服务团队被授予“河北省高校李保国式科技服务团队”、1人被授予“河北省李保国式科教扶贫突出贡献者”称号、1人被授予“河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1人被授予“河北省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学校先后与近30所国外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科技教育合作关系,为河北省孔子学院联盟、中西高校联盟和中芬应用科学大学联盟成员单位。多次获得“河北省教育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先进集体”“河北省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设有中美、中芬“121”交换生双学位、中澳“312”本升硕和意大利免费交换生等项目,与意大利佩鲁贾外国人大学合作,建有意大利语语言培训与测试中心。
近五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赛、人文素质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和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936项,其中国家级312项。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稳定在90%以上,平均考研(含公务员、选调生)录取率16%以上。毕业生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包括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百名优秀县委书记、省长特别奖获得者、省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等。
学校建立了“奖、助、补、贷、勤、免、缓”等七位一体的资助体系,确保顺利完成学业。主要措施有:
(1)绿色通道: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时,暂时无法缴纳或无需缴纳学费、住宿费的学生经学校审批后先办理入学手续,后期学校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具体情况,予以适当资助。
(2)助学贷款:是国家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缴纳学费、住宿费的基本途径,包括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两种方式,每年最高贷款金额不超过8000元。
(3)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评选比例约占学生总人数的20%,资助标准分为2200元、3300元、4400元三个档次。
(4)国家励志奖学金: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
(5)勤工助学:学校设有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生活困难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实践和综合能力。
(6)临时困难补助:帮助学生解决在校学习期间因家庭或个人突发原因造成的生活上的经济困难。
(7)建档立卡:河北省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享受“三免一助”的资助政策,即免学费、免住宿费、免费提供教材。同时,履行国家助学金程序,符合条件的享受国家助学金,平均每生每年不低于3300元;未评上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学校按照最低档次国家助学金标准给予等额补助。

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工作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工作和物流管理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工作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社会工作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工作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社会工作

廊坊师范学院法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物流管理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河

廊坊师范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流管理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

廊坊师范学院保险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保险学和物流管理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保险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保险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保险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保险学和物流管理录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福建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475分(物理类)。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福建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物流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福建物流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浙江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551分(综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浙江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物流管理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浙江物流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江苏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474分(物理类)。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江苏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物流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江苏物流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493分(物理类)。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物流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物流管理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物流管理招生计划20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物流管理是公办本科专业。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物流管理在河北省物理类排名第5。河北省开设物理类物流管理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河北省开设物理类物流管理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天津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518分(综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天津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物流管理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天津物流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