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河北地质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软件工程(工程教育实验班)(石油高职本科,石油) | 2020 | 理科 | 550/492(本科批) | /() |
| 软件工程(石油高职本科,石油) | 2019 | 理科 | -/466(本科二批) | /()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软件工程、网络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6 |
| 福建 | 计算机类(含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专业)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3 |
| 安徽 | 计算机类(4900元/年;含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7 |
| 黑龙江 | 计算机类(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09 |
| 吉林 | 计算机类(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42 |
| 辽宁 | 计算机类(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7 |
| 山西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B段 | 普通类 | 466 |
本专业面向地方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以软件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具备扎实计算机基础理论和较宽的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软件工程技术人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8 |
| 海南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1 |
| 广西 | 计算机类(4900元/年,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1 |
| 广东 | 计算机类(非定向)(080701.电子信息工程+080703.通信工程+080705.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2.软件工程+080904.信息安全+080910.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办学地点:河北省石家庄市)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4 |
| 江西 | 计算机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0 |
| 福建 | 计算机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4 |
| 安徽 | 计算机类(4900元/年;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9 |
| 黑龙江 | 计算机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07 |
| 吉林 | 计算机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14 |
| 辽宁 | 计算机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3 |
| 山西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91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原华北航天工业学院)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省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建设单位,是河北省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示范学校、党建示范校、创新创业改革示范校,是河北省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会会长单位、航天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理事长单位。学校坐落在河北省廊坊市市区,始建于1978年,先后隶属于第八机械工业总局、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航天工业总公司。1999年划转到河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两弹一星”功勋、著名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院士为学校名誉校长。
学校占地面积近800亩,分东、西两个校区,总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是省级文明单位、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卫生绿化工作先进单位和花园式单位。
学校有教职工近1000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80余名,博士、硕士学位教师700余名,具有行业背景或“双师型”教师占80%。现有双聘院士1人,院士工作站联系院士8人,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省政府特殊津贴、省中青年突贡专家、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省青年拔尖人才、省教学名师、省模范教师、省优秀教师等省级以上称号的教师50余人次,获得何鸿燊航天科技人才培训基金会(SHATF)奖教金的教师83人次,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聘请航天院所企业专家和社会知名学者170余人担任学校兼职教授,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开发。
学校设有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外国语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文理学院、航空宇航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工业技术中心等教学单位。学校现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置49个本科专业,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经、文、法、艺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院校。有“军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等2个国家国防特色学科;有“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省级重点学科;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产业经济学”等3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有“机械基础”“材料工程”“电工电子”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本科教育创新高地1个;有国家一流专业2个,国家品牌特色专业1个,省一流专业7个,省现代产业学院2个,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2个,省高校综合改革试点学院1个,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有省一流课程5门,省精品在线开放课6门,省精品课程4门,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现有全日制研究生、普通本科在校生13000余人,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3000余人。建校以来,累计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6万余名,其中为航天系统输送近2万名毕业生,多次获得“航天人才贡献奖”和“航天人才突出贡献奖”。
学校建有50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先进的实验室(中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亿元。有精密光栅测控技术与应用、航天遥感信息应用技术等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有河北省跨气水介质飞行器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热防护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微小型航天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有河北省航天遥感信息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计算机视觉智能检测技术创新中心等3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有与航天五院共建“航天工程制造工艺研发中心”、与航天九院共建“电子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个省部共建高校重点实验室;有河北省航天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省微纳卫星协同创新中心等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有精密光栅测控技术与仪器、航天遥感信息应用技术、装配检测机器人等3个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有河北省军民融合产学研用示范基地,河北省军民融合创新创业中心,河北省高校先进制造技术与生产过程自动化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河北省航天产业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河北省院士工作站,河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培育基地航天精神研究中心等23个国家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学校院士工作站是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学校是神舟飞船、长征火箭、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参研参试单位,荣获国防科学技术奖、航天科技进步奖、河北省科技进步奖等50余项省级以上科技奖励和30余项省级教学奖励。
学校图书馆2.6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15万册,电子图书190万册,中外文现刊千余种。学校有8000余个多媒体教室座位,有2500个图书馆阅览座位,有设备先进的语音室和视听室,图书资源向社会开放。学生住宿实行公寓化管理,环境整洁安宁,配套设施齐全,宿舍全部连接互联网,是国家级学生公寓先进单位。学生食堂管理严格,服务规范,是省级高校标准化学生食堂。学校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设有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与德国东拜仁雷根斯堡工业大学、美国圣马丁大学、乌克兰茹科夫斯基国立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开设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近百位教师、留学生互访、交流、学习;长年开展中外文化交流周活动,美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国数百名志愿者来我校参观访问,开展交流活动。
学校坚持“以需为源、特色创新,以学为主、质量至上,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在教学管理上形成了“严格教风、严格学风、严格管理”的“三严”特色,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学校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学校建设的廊坊华航e创空间是国家级众创空间和省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华航创业大学是全省首批创业大学。学校学生科技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常年聘请航天专家和社会名人开办“华航讲堂”,建有航天博物馆并由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任馆长。学生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十分活跃,近5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创新创业和学科专业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1223项,获省级奖励1827项。毕业生以“基础扎实、为人朴实、作风务实”的“三实”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年来,毕业生首次统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就业质量较好。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承和弘扬航天精神,秉承“进德修业,精益求精”的校训,营造“勤学、慎思、求真、笃行”的学风,努力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强校战略和“三步走”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按照“固基、强本、兴硕、进位、创大”的基本思路,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毕业生以“基础扎实、为人朴实和作风务实”的“三实”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在京津冀就业人数占到了就业人数的72.59%,其中北京占27.55%,天津占7.21%,其他国企就业占就业人数9.31%,就业质量良好。
执行各省(市、自治区)对考生优惠照顾条件的规定。
学校设有综合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和专项奖学金。
河北地质大学创办于1953年,是原地质部直属五大院校之一,是国家自然资源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任学校名誉校长。
作为新中国最早设置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原地质部直属院校,学校始终以“为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为核心使命,秉承“达观博物”的校训,弘扬“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光荣传统,历经近70年的办学历程,学校逐步形成了“资源环境十”多学科协同发展和深度交叉融合的办学特色。
时至今日,学校拥有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学7大学科门类,67个本科专业。《河北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方案(2021-2025年)》中,学校被纳入河北省建设国内一流大学序列,“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工商管理”被纳入一流学科建设范围,其中“地质学”一级学科被列为重点支持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工商管理”2个一级学科被列为重点培育学科,拥有9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在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中,地质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会计学、土地资源管理、旅游管理6个专业入选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学、经济统计学、法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宝石及材料工艺学、软件工程、土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15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拥有资源勘查工程、工商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地下水科学与工程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资源勘查工程、会计学、土地资源管理4个国家级、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地质矿产教育创新高地、管理教育创新高地、水利水电教育创新高地、经贸会计教育创新高地4个河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创新高地;拥有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工商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8个河北省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学校拥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数学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应用统计、金融、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工程管理、艺术、电子信息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拥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约18000人。2016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88人,其中49.9%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0%具有博士学位。他们当中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省青年拔尖人才、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省级教学名师等80人。近年来,学校先后引进了中科院院士刘嘉麒,工程院院士毛景文,德国洪堡学者、“国家杰青”获得者季强等一批杰出人才。学校另聘有兼职教授、客座教授187人,其中院士14人。尚国琲公共管理教师团队、李英杰地质学教师团队分别入选首批和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校高度重视办学保障能力提升。图书馆现有藏书160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1400余种,电子图书390万册;拥有地学实验中心和经济管理实验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资源与环境实验中心、珠宝首饰与矿物加工实验中心、数字国土实验中心、物理实验中心、创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建有各级实习实训基地243个;学校还建有地球科学博物馆和钱圆金融博物馆,其中地球科学博物馆是国家、省、市科普教育基地和素质教育基地。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因材施教,通过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成才提供保障。近五年来,本科学生完成科研项目598项,发表科技论文828篇;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广告艺术、人文知识、英语大赛、攀岩、足球等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300余项,省级奖项600余项;每年有百余名同学获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2012年度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唐建哲同学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
为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学校在深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搭建了“智慧就业平台”,实现了就业信息的精准推送。现在拥有注册企业5381家,其中世界五百强企业270家、中国五百强240家、上市公司710家,每年向学生提供就业岗位5万多个。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1%以上。
近年来,学校科研成果丰硕,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2017年季强教授团队在同一期《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两篇高水平学术论文;2021年6月季强教授关于古人类头骨研究的文章在《cell》出版社旗下的《the innovation》杂志发表,并正式将该中更新世古人类头骨化石命名为人属的新人种:“龙人”,“龙人”研究成果为研究智人起源和人类演化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证据,刷新了对人类起源和演进历史的已有认知,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国内主流媒体和国外重要媒体对此重大研究成果予以广泛报道,称这一研究成果是“2021年震惊世界的十大科技成果”“人类史前最有突破性的六大发现”“2021年科技界五项重大事件”“2021年九项重大科学事件”,并入选“中国古生物学2021年度十大进展”。学校拥有自然资源部“京津冀城市群地下空间智能探测与装备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光电信息与地球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结构优化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省矿产资源战略与管理研究基地、硅酸盐固废资源化利用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省战略性关键矿产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等1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8个校级科研平台,34个科研团队,拥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光电信息与地球探测技术等省级重点实验室及130余个专业实验室,以及1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中心,形成了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较强科研创新精神的科研队伍,凝练了资源环境和经济管理为特色的研究方向,构建了理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各学科科学研究工作交叉融合的发展局面。
学校不断提升开放办学格局,为师生发展和服务国家提供有力支撑。学校与英国、美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法国、韩国、捷克等国家的2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广泛开展了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科研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学校的捷克奥斯特拉发技术大学孔子课堂,在积极传播中国文化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同时,也为师生与欧洲的交流架起了友好的桥梁。面向国内方面,学校先后与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省地矿局、河北省煤田地质局、上海市地质调查局、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等数十家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为学校人才培养和产学研用交流与合作开辟了广阔的开放办学空间。
近70年来,学校培养了近20万毕业生,曾在学校工作和学习过的校友遍布世界各地,涉及各行各业,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徐德明,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毛景文、谢玉洪,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增谦、成秋明,原河北省委常委、统战部长、省政协副主席刘永瑞,南极科考队队长李院生,暨南大学原校长胡军,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张宏,“张衡一号”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申旭辉,华夏人寿保险公司原党委书记、总裁赵子良,中海油总公司勘探专家徐长贵,“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许再良,多次成功登顶珠峰的李春来,深钻大陆7018米的总指挥张金昌等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与大力支持。毛泽东、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亲切接见我校师生。温家宝同志把他亲自采集的岩矿标本和撰写的《温家宝地质笔记》先后赠予学校,勉励师生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精神,为祖国的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回首过去,伴随着共和国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几代人以校为荣,艰苦奋斗,薪火相继,励志践行;展望未来,全校师生将继续发扬传统,和衷共济,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努力将我校建设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上有较强影响力、在资源环境及相关领域有突出优势”的创新型多科性大学!
以各省考试院投档分数为准
对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将通过特困补助和勤工助学等资助形式帮助其完成学业。

河北地质大学华信学院软件工程和物联网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和物联网工程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和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和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工程和物联网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

河北地质大学华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

河北地质大学华信学院广告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广告学和软件工程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广告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广告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广告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广告学和软

河北地质大学华信学院英语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软件工程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英语和软件工程录取分

河北地质大学华信学院法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软件工程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软件工程录取分

河北地质大学华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软件工程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软件工程这二

河北地质大学华信学院互联网金融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互联网金融和软件工程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互联网金融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互联网金融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互联网金融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

河北地质大学华信学院保险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保险学和软件工程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保险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保险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保险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保险学和软

河北地质大学华信学院金融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软件工程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学和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