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广州大学和西南大学哪个物理学(师范)专业好(物理学(师范)专业西南大和广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19 14:43:18 解决时间:2022-12-16 13:31

满意答案

广州大学和西南大学哪个物理学(师范)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广州大学和西南大学各排行榜,物理学(师范)专业的分数线,物理学(师范)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西南大学物理学专业重庆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物理学2021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199000
物理学(非西藏生源定藏就业)60413562
物理学2020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78479
物理学(公费师范)2019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166307
物理学6039266
物理学(定向西藏)58614110
物理学2018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79206
2017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799239
西南大学物理学专业广东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专业组选科要求
物理学(非定向)(办学地点:北碚校区)2021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1514870(204)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物理学2020理科本科批普通类61114695
2019理科本科批普通类57018686
2018理科本科批普通类57318721
2017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319349
物理学类 物理学(师范)
西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自 1950 年开始招生,2007 年成为教育部公费师范生教育专业,2010 年成为国家 级特色专业,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办学经验。专业以物理学重庆市重点学科为支撑, 有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固态物理与化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在学科教学论(物理) 方向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1 个、国家级精品课程 2 门,办 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刊物《物理教学探讨》,与国内外多所著名高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每年选派二年级学生前往境外学习半年至一年。毕业生广泛就业于全国各地的重点中学和教 育管理部门,在其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能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和优秀管理者。近五年,应届毕 业生的初次就业率维持在92%以上,年终就业率均达到100%,公费师范生毕业后,继续返校 攻读教育硕士的比例高于80%。
二、培养目标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立足西南、面向全国,培养社会责任感 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验探究能力强、教学理念先进、师范技能优良、人文素养深厚、 创新意识强的优秀中学物理教师,未来五年能够在实践中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有成为基础 教育的卓越教师和优秀教育管理者的潜能。具体实现以下目标: 1. 认同我国的社会制度和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高尚的师德修养、强 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成为熟悉班级组织管理的策略与方法,能有效实施班级管理工作 的优秀中学班主任。 2.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思想方法和实验探究技能,具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能熟练 运用物理、数学、计算机等学科基础知识、实践技能解决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科技前 沿和学科发展动态具有足够的敏感性和理解力。 3. 掌握物理学科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相应实践方法,具备优良的教学技 能和较强的教育管理能力,能进行全方位育人活动。 4. 熟悉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实施多样化的 教学活动,具有良好的教学反思与教学改进能力,能选择恰当的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创 新性的教学活动并能深入进行教育研究工作;能够开设选修课程或开发校本课程,并指导学 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 5. 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深厚的人文修养、国际的教育视野,有意愿和能 力通过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适应社会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胜任教育教学带头人工作,成为 在教学团队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的优秀中学物理教师,并向卓越物理教师方向发展。 6. 能主动适应社会,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与业界同行 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三、学期与学制 学期:每学年分为秋季、春季和夏季三个学期,夏季学期为选择性学期 学制:学制 4 年
四、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毕业学分:169.5 学分 授予学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及《西南大学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细 则》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核心课程 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物理概论、数学物理方法、固体物理学、 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教育学基础、物理学教育。
物理学类 物理学
西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一、专业简介
西南大学物理学专业始于 1950 年,2010 年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4 年评为重庆市“三特专业”,立足西南、面向全国,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办学经验。专业实行“2+2”的培养模式,两年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的学习后,第五学期选拔部分同学进入物理学创新实验班,按照“科研型人才”模式进行培养,其余同学按照“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专业以物理学重庆市重点学科为支撑,有固态物理与化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在学科教学论(物理)方向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专业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
心 1 个、国家级精品课程 2 门,办有国家级核心期刊《物理教学探讨》,与国内外多所著名高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每年选派二年级学生前往国内外交流学习一年。
二、培养目标
以面向基础科研和科技应用的国家人才战略需求为宗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责任感强、综合素质高、基础知识扎实、数理分析能力突出、创新思辨意识强,科学素质优良,适宜继续攻读物理学及相关的高新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等学科领域的研究生,也可到科研院所、学校、产业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和高新技术研发工作。毕业 5 年后左右,学生能够成为科研院所或公司企业的科研骨干。毕业时能实现以下目标:
1. 认同我国的社会制度和核心价值观,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解并坚守科学研究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
2. 掌握坚实的物理学和数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了解物理学及相关应用专业方向的内涵和外延,能融汇贯通数学、计算机、英语基本知识和物理学专业知识,对物理学领域中的科学或电子技术问题提供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通过完成一个科研或电子技术项目,经过系统的训练,进而具备较为扎实的实践能力。
3. 掌握相关信息技术和文献检索手段,能够适应现代物理学和现代科技的发展需求,对科技前沿和学科发展动态有足够的敏感性和理解力,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 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深厚的人文修养、强烈的科研意识、全球化的国际视野,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学习渠道更新知识,积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拥有自主的、终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实现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升。
5. 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沟通、竞争与合作能力,能够胜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教学等团队工作,成为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中坚力量和业务骨干。
三、学期与学制 学期:每学年分为秋季、春季和夏季三个学期,夏季学期为选择性学期 学制:标准学制 4 年,学习期限为 3-6 年
四、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毕业学分:物理学 157 学分;创新实验班 159 学分(其中 2 学分为创新实践学分) 授予学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及《西南大学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细 则》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核心课程 普通物理、理论物理、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法、固体物理学、计算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
西南大学物理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重庆物理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19
物理学(非西藏生源定藏就业)604
四川物理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北碚校区就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17
物理学(定向)(师范)(认同四川右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北碚校区就读)604
海南物理学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79
广东物理学(非定向)(办学地点:北碚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15
湖南物理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07
河南物理学(北碚校区)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23
山东物理学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98
江西物理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8
江苏物理学(在北碚校区学习)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79
山西物理学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76
河北物理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05
天津物理学(北碚校区)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642
物理学类 物理学(师范)
广州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学制、学位

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2.培养目标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育人理念的要求,致力于培养面向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适应广东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物理学理论基础,掌握实验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接受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训练,获得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初步训练,具备持久创新与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在物理学及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或将物理学应用于现代高新技术和社会各领域的创新型人才。毕业五年后能在物理学及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或从事研究工作,或能在相关行业成为技术和研发骨干。

3.专业特色

2020年,物理学专业新增非师范方向,在普通批招生。物理学非师范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培养具有深厚数理天文基础,具备持久学习能力的创新型复合人才。发挥师资队伍资源和优良的学科研究平台优势,在人才培养过程,构建科教深度融合的专业培养体系,以高水平前沿课堂为引领,以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和训练为过程,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

本专业自2021级本科生开设,在本科二年级开设卓越应用班与拔尖创新实验班。卓越应用人才培养,重点是夯实专业理论与技能,强化创新创造创业能力培养,通过大学的历练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适应行业产业发展的能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重点是加强基础课程教学和学术训练,强化学生批判思维、科研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习志趣,畅通本科-研究生培养通道。

4.主要课程

物理学专业课程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以及集中性实践环节构成。

专业核心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数学物理方法,固体物理,计算物理基础等。

5.师资及实验室条件

物理学专业有优秀的师资队伍以及一批有着学术影响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双聘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珠江学者2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先进团队1个。建有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专业实验室,拥有省级科研平台、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1个。

6.职业发展方向

攻读物理学、天文学、材料科学等基础和工程技术领域研究生;企事业单位和科研单位从事技术开发、生产管理、产品维护等。

7.专业的社会发展前景

物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对国民经济、国防军事、半导体工业等起着必不可少的支撑作用。物理学专业背景在实际工作应用中很有优势,既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又具备工程领域的根基。物理学专业有很强的社会适应性,毕业生既具备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也拥有在应用物理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从事高科技开发的实际业务能力;物理学专业学生所特有的专业素养,使他们具有持久的专业发展后劲和较强的开拓能力。

广州大学物理学(师范)专业录取分数线(2019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安徽物理学(师范)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61
河北物理学(师范)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75
西南大学
69
软科(综合)
37
校友会(综合)
40
武书连
760
US排名
学校简介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李旭锋教授、校长张卫国教授。

学校主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坐落于缙云山麓、嘉陵江畔,占地约8295亩,校舍面积187万平方米,绿地率达40%,泱泱校园,宏丽庄重,气象万千,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校,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园。

学校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传承演变,1936年更名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学院的教育、国文、外文、史地、数学等系与1940年成立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合并建立西南师范学院,农艺、园艺和农产制造等系与1946年创办的私立相辉学院等合并建立西南农学院。1985年,两校分别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2000年,重庆市轻工业职业大学并入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西南农业大学、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合并组建为新的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开启了学校发展崭新篇章。

百余年来,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数代西南大学人以其弘毅坚韧、自强不息的奋斗铸就了"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不断丰富着"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内涵。

百余年来,学校始终以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己任,杏坛育人,劝课农桑,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一大批名师先贤曾执教于此,春风化雨,躬耕不辍。数十万毕业生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成为民族复兴大业的建设者和各行各业的中坚骨干。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鲜明,涵盖了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其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2种专业博士学位、27种专业硕士学位,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27个。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现有43个教学单位,102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9个、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1个。教学资源丰富,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3个、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3门、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167门,有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现有在校学生500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近4000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4000余人,留学生近2000人。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162人,其中教授771人、副教授1315人,博士生导师540人、硕士生导师1691人。现有国家级人才121人次,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海外院士5人,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人。另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

学校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或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0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6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2个、农业农村部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自然资源部野外基地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21个、重庆市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国家级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分中心1个、重庆市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等中央部委社科研究基地6个、与中央部委相关司局共建社科研究平台4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3个,重庆市新型智库(含培育)4个。目前学校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十三五"期间,学校科研经费总量达到36.9亿元,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等260项,获得授权专利1524项,育成动植物新品种99个,出版专著600余部。获教育部普通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9项,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级奖130余项。

学校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校地合作、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工作。坚持"立足重庆、面向西南,服务全国",与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江苏、山东等省市77个地、市、县建立了校地战略合作关系,与国内54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21个省、市800余个行政事业单位和900多家企业开展了有效的项目合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县校合作,受到广泛好评,被誉为产学研有效结合的"石柱模式",入选全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与美、加、泰、日、韩、越、澳、俄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9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建有1个中外合作办学非独立法人机构,6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13个国际联合科研实验室,7个海外国际中文教育机构,1个境外办学平台。

历经百余年的磨砺和发展,今天的西南大学正秉承"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努力奋斗。



食堂

   13个学生食堂(含1个回民食堂),遍布在校园的各个生活园区,丰富多样的菜品,经济实惠的价格,能够满足来自不同地域学生的口味,一律实行磁卡售饭、售菜。主副食品花样齐全,经济实惠。


广州大学
91
软科(综合)
145
校友会(综合)
134
武书连
619
US排名
学校简介

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共成长。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化与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对接”(对接高质量发展、对接创新驱动、对接扩大开放),聚焦新工科、新文科、新师范建设,积极探索新医科发展,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大学城、桂花岗、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一校三园”,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0043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6951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设有25个专业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10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2年本科招生专业74个,其中理工类专业41个、人文社科类专业25个、艺术类专业8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2022年招生专业74%。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通过培育与引进并举,基本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学术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324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515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042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中被聘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1263人,具有博士学位1500人。现有全职两院院士4人、特聘院士4人、双聘院士4人;外国和国际机构院士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4人、青年学者2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8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0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5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3人;“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1个;广东省各类高层次人才45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含广州市杰出专家、优秀专家、青年后备人才)329人。

学校坚持重大需求导向、一流建设、创新引领、特色发展、精准聚焦的发展原则,按照“理厚工精、文优教特、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人文社科、理科类优势学科内涵建设,提升基础学科支撑能力;强化师范教育、艺术类学科特色建设;面向新科技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需求,集聚工科力量、强化交叉融合,增创和形成新工科优势;探索拓展以生物医药、基因编辑、生物信息、脑科学等为重点主攻方向的新医科。现已形成由大土木学科群、信息学科群、数字经济与管理学科群、物质科学与装备制造学科群等优势学科群辐射带动,6个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冲一流”重点建设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16个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构成的重点建设学科体系。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已进入前3‰。学校位列2022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第91位;US.News2022世界大学排名位列世界大学第619位、中国内地高校第57位;在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高校第601-800位,中国内地高校第35-49位。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为人才培养目标,设立“文体艺语劳”五个公共素质教育中心,致力于培养具有广大底色的创新型人才。学校现有4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2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含国家级),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覆盖率达100%。拥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现代化产业学院、1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5个省级教学团队;获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广大“金课”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3门、省级系列精品课程73门,与世界高水平大学课程互联和学分互认课程200门。“三创营”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创新创业竞赛成绩位居广东高校乃至全国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近3年,本科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为90.9%。

学校坚持科技创新战略,面向产业和经济社会主战场,强化科研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安全+智慧运维创新枢纽”“网络空间信息+智能应用技术创新枢纽”等2个创新枢纽,新材料新装备新制造交叉创新等5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在穗深港澳创新走廊上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格局,设立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积极谋划在南沙的新发展。现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含培育基地)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73个。在城市基础设施减震防灾与安全、网络空间先进技术、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智能制造、智能装备、智慧交通、天体物理、分析科学技术、环境工程、清洁能源材料、应用数学、生物计算、分子遗传与进化、基因编辑、地理科学、岭南文化艺术、区域发展等领域组建了一批高水平科研团队。2021年全校科研经费投入11.23亿元。近3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分别位列全国高校30位和80位左右;连续获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与课题共30项。2016年以来,共申请国际、国内专利4219项,授权专利2026项,连续荣获广州市专利大户荣誉称号。论文质量稳步提升,发表在《Science》《Nature》等期刊上的论文数不断增加,学校2021年SCIE/SSCI、CSSCI发文量2794篇。近5年,学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和社科奖励100余项。不断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高校、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及与风投资本对接,促进“双创”科技成果在大湾区转化。2016年以来,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176项,新增产学研合作平台56个,加入产学研协同合作联盟22个,共建研发中心50多个、实习基地448个。与广州无线电集团、广州越秀集团、广东丝绸纺织集团、广州智能装备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腾讯科技、华为、360集团、阿里云计算等近百家大型企业新建合作关系。减振抗震、声像灯光、网络安全和水环境技术等一批创新成果在广州塔、港珠澳大桥等国内重大工程或企业中得到充分应用。咨政建言作用日益凸显,一批研究报告得到采纳应用。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依托广州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国际影响力,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拓展国际/港澳台交流与合作。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发起成立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联盟成员大学18所,分布于五大洲15个国家17个主要城市。土木工程新型复合材料与复合结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基地)。与3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成立了中意历史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广州大学--林雪平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基尔大学基因干扰与应用联合研究中心等15个国际科研合作平台;与剑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西澳大学、海德堡大学、亚琛工业大学、澳门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昆士兰大学、帕多瓦大学、华威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合作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境外学习”计划或博士生联合培养等项目。分别与美国卫斯理安学院、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伊朗马赞德兰大学联合举办孔子学院。

博学笃行、与时俱进。广州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强化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和国际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服务广州建设引领型全球城市的使命担当,不断追求学术卓越,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与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深度融合、广州城市地位相得益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创新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周边环境

广州大学校本部大学城校区座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华南经济文化中心和改革开放前沿广州市,位于国内一流大学园区——广州大学城的西南端。学校濒临珠江,三面环水,绿草如茵,环境优美,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好地方。


  中专 2022-12-16 13:31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广州大学特殊教育(师范)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广州大学特殊教育(师范)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特殊教育(师范)和物理学(师范)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特殊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特殊教育(师范)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特殊教育

  • 中专学校

    广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广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和物理学(师范)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和物理学(师

  • 中专学校

    广州大学社会学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广州大学社会学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学和物理学(师范)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学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社会学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学和物理学(师范)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 中专学校

    广州大学法学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广州大学法学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物理学(师范)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物理学(师范)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

  • 中专学校

    广州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广州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理学(师范)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

  • 中专学校

    广州大学金融学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广州大学金融学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物理学(师范)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物理学(师范)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 中专学校

    广州大学经济学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广州大学经济学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物理学(师范)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物理学(师范)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 中专学校

    广州大学物理学(师范)和美术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广州大学物理学(师范)和美术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理学(师范)和美术学(师范)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和美术学(师范)就业前景,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和美术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物理学(师范)和

  • 中专学校

    广州大学广播电视学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广州大学广播电视学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广播电视学和物理学(师范)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广播电视学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广播电视学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广播电视学和物理学(师范)这二个

  • 中专学校

    广州大学教育技术学(师范)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广州大学教育技术学(师范)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教育技术学(师范)和物理学(师范)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教育技术学(师范)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