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堽) | 2021 | 理科 | 391/287(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堽) | 2021 | 文科 | 400/331(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理科 | -/277(专科批) | -/361(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文科 | -/305(专科批) | -/382(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269(专科批) | -/350(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文科 | -/315(专科批) | -/382(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263(专科批) | -/334(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文科 | -/310(专科批) | -/390(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轻工机械) | 2017 | 理科 | -/256(专科批) | -/307(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243(专科批) | -/307(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轻工机械) | 2017 | 文科 | -/288(专科批) | -/376(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文科 | -/285(专科批) | -/376(专科批) |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全国水利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广西优质专业,广西高校特色专业,一流的工业机器人教学实训设备并由具有丰富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开发团队执教)
核心课程:机械装置与零件设计,电机拖动及电气控制技术,PLC应用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工业机器人安装、编程与调试,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柔性生产线编程与调试。
就业方向:在工业企业从事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行、操作、维护以及安装、编程、调试与检修工作;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安装与调试工作;从事机电设备运行、维护、改造、安装、调试、检修工作。
就业岗位:初次就业岗位:技术助理员、工业机器人操作员、设备检修员、工业机器人维护员、营销员;职业发展岗位:管理员、质检员、工业机器人主管、工艺员、设计员、生产主管。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广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7000元/年,在长堽校区办学)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87 |
| 文科 | 331 | ||||
| 广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非定向)(办学地点:长堽校区)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96 |
| 安徽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58 |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方向)专业知识及技能,掌握工业机器人系统及其它精密自动装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生产管理、营销等专业能力的高技能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机电一体化系统、工业机器人安装编程与调试、工业机器人检测与维护、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与维护、生产设备PLC控制、AutoCAD、机械结构分析与设计、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选择在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工业机器人编程操作、工业机器人管理与维修等相关行业及机电一体化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行业工作。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中国绿城、全国文明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是一所以工为主,以水为特,走“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创新活校、和谐兴校”的发展道路,是一所“水电特色鲜明、人才培养出名、行业服务知名、国际交流有名”的创新型高职学校。
学院始建于1956年,原名南宁水利学校。1970年,更名为广西水电学校。2002年,升格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全国优质水利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单位、广西示范性高职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及自治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兼职教师1380余人,由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领航,部级科技英才领衔,全国水利职教名师、全国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广西卓越学者和全国技术能手、广西水利首席科学家、广西TRIZ创新方法首席专家领军,由“名家+名师+名匠”组成的高水平教师团队,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能力强的双师队伍。
学院开设有8个系2个教学部,开设55个专科专业、5个联办本科专业,覆盖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群、智能制造专业群、现代信息技术专业群等八大专业群,全日制在校生逾2万人。建有2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3个自治区级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42个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生产性实训基地、308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打造了专业实践平台。
学院占地总面积约1100.13亩,分为长堽、里建两个校区,建筑总面积383760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职业氛围浓厚,教育设施先进,积淀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处处彰显人文关怀。
学院始终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为办学主渠道。我们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500多家国内外龙头企业组建了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教育集团,在“人才培养、技术合作、基地共建、员工培训”等诸多方面开展合作,共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31个,共建八桂水利、百越电力等8个产业学院。
学院主动适应水利电力行业快速发展,依托学院国家级机电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科研院所及企业联合开展技术合作90项,授权专利127项;近五年,为水利电力行业开展农村饮水、节水灌溉等员工培训20000人次,在行业内形成强大影响力。
学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协同企业“走出去”,服务企业海外高质量发展。为东盟国家开展技术培训4000多人次,输出设计规范以及教学标准15个。1000多名优秀毕业生参与柬埔寨、越南、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利电力工程建设。
学院大力推动开放办学,派出200多名教师赴美国社区学院联盟、德国BBW应用技术大学、越南第二高级水利学校等开展国际职业教育交流。打造20余门双语课程,与柬埔寨、泰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定期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师生交流及技能竞赛,为留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交流空间和开放式的活动场所。
建校65年来,学院培养了12万余名高技能优秀人才,活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大河上下和电厂内外,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成为所在行业的大师工匠、知名专家和管理精英。有100多位优秀校友获得了“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为国家水利水电事业和广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奖、助、贷学金:
符合条件者经申请审批可获相应类别的奖、助、贷学金。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为创建于1938年的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学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被誉为“桂北革命的摇篮”,并以其独特的办学方式和办学成就,成为办学成绩突出,对革命贡献较大的全国四所著名师范之一。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桂林市教育学院与桂林市师范学校合并组建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实行自治区、市(桂林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坚定了以培养优质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师资为主的办学方向,做优教师教育专业,做强艺术教育专业,做大应用教育专业,形成了鲜明的教师教育和艺术教育办学特色。
办学条件齐备优良。学校现校园占地面积1096.4亩,校舍总建筑面积395023.74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222470.08平方米。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280.85万元。校内有226个实验(实训)室和实训基地,使用面积合计54818.02平方米。校外建有稳定可靠的实习实训基地160个,其中固定实习学校55所。教学用计算机5435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15218个。馆藏纸质图书120万册,中文纸质专业期刊891种,另有电子图书69万册。创新创业中心1个(1921平方米),可容纳2%以上的在校生。目前,学校设有1个学院、9个教学系和1个公共教学部,设有5个专业群、39个专业。以广西为主,面向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日制在校生规模11732人。
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校现有专任教师有654人,其中正高职称48人,副高职称186人,高级职称人员占比35.78%;具有研究生学位383人(其中博士13人),自治区级“双师型”教师177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8.56%和27.06%。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广西高校自治区级教学团队3个、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和广西高校卓越学者1人、广西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人。
办学特色鲜明彰显。学校84年的发展历史积淀凝练了学校“走艺术兴学路,创特色师范牌”的办学特色。
——特色师范面向基层。学校坚持“面向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发展思路,以培养全科型师资为目标,创新师范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师范生实践技能,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是自治区示范性教师教育基地、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法研究基地、广西小学全科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桂林基础教育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项目实施学校、广西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培训基地和自治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建校以来,学校为社会培养、培训10万多名基础教育合格师资和各类应用型人才,桂林市中小学近80%的教师和70%的校长均系我校毕业生,100余位校友被评为特级教师或基础教育学科带头人,为广西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艺术兴学特色鲜明。长期以来学校不仅强力打造音乐、美术等教师教育特色专业,还积极创新艺术教育教学工作,将艺术教育融入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学校是“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师生热心投身于桂林“文化立市”战略的实践中,积极发挥特色专业优势为地方文化繁荣贡献力量。2016年,学校学生参加央视端午特别节目“歌从漓江来”,获得一致好评;2017年,学校学生成功参演央视春晚桂林分会场的演出,学校荣获“201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桂林分会场筹备工作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2018年,学生出色完成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上群众文艺演出任务;学生艺术作品在第二届全国高校大学生思政课艺术作品主题创作展中荣获二等奖、优秀奖各1项;学校现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
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学校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稳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是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是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学校现有教学改革及质量工程建设主要成果69项。其中,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0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项,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1项,自治区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1项,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骨干专业1个,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8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6个,自治区级教师教育优势特色专业1个,“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4种,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广西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广西职业院校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4个,广西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研究基地2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学校于2021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组进校考察。
科研实力不断增强。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不断创新科研机制,在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近三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3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自治区级科研项目4项,市厅级项目76项。获得专利授权(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614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SCI收录58篇、EI收录24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5篇。出版著作、教材68部。全国美术作品展入选作品3件,广西艺术作品展入选作品3件。学校学报荣获2016—2017年度广西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第八届广西优秀期刊、第六届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和2019年度广西高校精品学报,居于同类同级刊物的前列。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近三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职业技能大赛、大学生艺术展演、创新创业等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获国家和自治区级奖项396项。2021年获广西高校大学生“党史知识大家答”暨“四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总决赛第一名。毕业生在社会各类事业、各条战线上贡献突出,当地政府和社会的评价较高,自2013年以来,学校连续9年被评为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首次荣获“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面向未来,学校将抓住机遇,坚持“以德立校,以艺兴学”的办学理念,弘扬“勤学慎思、明德笃行”的校训精神,团结一致、砥砺前行,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内涵特色,以更加务实的“双高建设”夯实本科院校基础,努力开创学校升格转型、发展创新的新局面,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师范院校努力奋斗!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47分(理科)。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8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文科专科批普通类桂林师范高等专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为广西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61,最低位次是124546、广西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82,最低位次是50847。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1.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类型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临桂校区办学)/专业代码:460301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2年在广西等1个省市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临桂校区办学)专业。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460301机







3.桂林考区:包括桂林市、贺州市的考生。考点设在: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