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专业开办于2003年,2009年开始依托相关学院招收硕士研究生,2013年获得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硕士点“影视文艺理论与创作”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方向招生资格。2011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被自治区教育厅评定为自治区特色专业。2013年列入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专业。我校一直承担广西艺术高考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统考考评工作。
本专业办学时间长、规模大、设施全、师资强,是自治区特色专业。小课教学模式、专业级设备、标准化演播室、特色化训练方式。培养目标: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等能力。能够在广播电台、电视台、艺术院校、影视部门、文艺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配音、文艺表演、新闻采编以及教学科研活动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节目主持人概论、文艺作品演播、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影视配音、影视表演、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新闻采编、艺术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外文学、演讲与辩论以及摄影摄像技术、形体训练、影视化妆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 能在广播电视等传媒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从事播音主持及新闻传播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播音学,以及艺术学、戏剧 与影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普通话发音、播音发声、有声语言表达、广播电视节目和栏 目播音主持创作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和播音主持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播音学、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 与本专业相关的哲学、政治、历史、经济、社会、法律、心理、美学等多学科的知识;
2.掌握标准的普通话,具有良好的播音主持发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新闻、综艺、社 教专题等节目的播音主持能力,具有文学作品朗诵和影视剧演播、配音的创作能力;
3.熟悉党和国家新闻宣传报道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规,具有新闻宣传报道、节目制作的基 本能力,熟悉基本的传播技术及设备;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 应变能力;
5.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和使用网络、计算机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核心课程:播音主持艺术导论、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节目播音主持、 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语言学概论、新闻学、传播学概论。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各个学习阶段的专业实训、实践;到广播电视机构进行的专业见习、专 业实习、毕业实习;通过专业教学和第二课堂组织、开展的各种专业比赛;参与广电媒体和社会组 织的主持人大赛等各种专业比赛;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的调研写作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话语音及普通话水平测试实验、播音发声实验、语言表达实验、文艺作品 演播及影视剧配音实验、广播节目播音主持实验、电视节目播音主持实验、出镜现场报道实验、广 播和电视节目制作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湖南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艺术文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702 |
| 河南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艺术文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08 |
| 山东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艺术文 | 本科批 | 普通类 | 327 |
| 艺术理 | 315 |
广西民族大学是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培养广西少数民族党政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而建立的一所综合性民族高等学府;广西民族大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
广西民族大学地处一年四季风景如画的广西首府南宁市,有相思湖、思源湖和武鸣三个校区,占地面积约3600亩。校园环境幽美静谧,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人文氛围深厚浓郁,具有鲜明的壮乡民族特色和东南亚异域风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曾入选《环球人文地理》中国九所最富有诗情画意的大学之一。
广西民族大学创建于1952年,原为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1953年更名为广西省民族学院,1958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学院,2006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砥砺出“厚德博学、和而不同”的校训,形成了“团结共进、传承创新”的校风、“精益求精”的教风、“勤学躬行”的学风,凝炼出“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三性合一的鲜明办学特色。
广西民族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备受党和国家的关心和重视。1958年,毛泽东主席在南宁人民公园接见我校师生代表;1990年11月,江泽民总书记来校视察时称赞学校环境优美,是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2006年1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越南时,亲切接见了我校在越南讲学、留学的师生代表;2010年5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到校考察,勉励我校师生要倍加敏于求学、学有所成、锻炼成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13年10月,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来校视察调研。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出席基层代表座谈会时亲切接见我校学生代表。
广西民族大学办学基础稳步夯实,人才培养体系完整。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9857人,少数民族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50%以上。现建制24个教学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民族学)和2个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科学技术史);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广西一流学科,2个广西一流(培育)学科;84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2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9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
广西民族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现有教职工总数2395人,其中专任教师153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6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4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1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74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广西八桂学者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100余人次。
广西民族大学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推进科技创新。近五年获国家级科研项目148项(含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47项;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3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39项;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39个,厅局级科研平台12个。《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先后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百强报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等荣誉称号, 系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广西民族大学始终坚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广西开放开发大局,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充分发挥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作用,在泰国、老挝、印尼分别设立了孔子学院。先后为柬埔寨首相洪森及夫人文拉妮·洪森授予了文学名誉博士学位。柬埔寨前国王西哈努克、首相洪森,越南前国家主席陈德良,泰国诗琳通公主,老挝前总理波松等东盟国家政要都曾到校参观访问。学校与22个国家、地区的176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关系,至今已累计招收来自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余名留学生,派出近1.7万名学生赴外留学。
广西民族大学桃李满园、芬芳天下。建校以来培养出了众多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干部、知名企业家,还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莫振高、“南沙守礁第一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龚允冲等一大批扎根基层、造福一方的毕业生,累计为国家输送了30余万名民族精英和国家栋梁。他们以扎实的专业基础、务实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良好品格,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广西民族大学各项工作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校、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基地、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文明单位、全区高校毕业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等荣誉称号。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广西民族大学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视察广西时的重要指示,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着眼国家战略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新时代高等院校的五大基本职能,聚焦聚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民族大学的奋斗目标,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学校建立有完善的奖助学金制度。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以及社会类奖助学金等项目;在校期间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临时困难补助等。设立了新生入学“绿色通道”,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创办于1979年,曾隶属于国家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9年4月,学校划转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201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15年12月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647人,其中本科生15147人。
办学思路 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区域有鲜明特色、行业有重要影响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奋斗目标,以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增强办学实力,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办学能力,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办学活力,以服务与贡献拓展办学资源,努力成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和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科技服务基地、技术创新基地、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国际交流合作基地。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13人,外聘教师165人,折合教师数895.5人,生师比17.42:1。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74人,副高职称240人,高级职称占比38.62%;博士学位62人,硕士学位648人,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87.33%;双师双能型教师328人,占比40.34%。现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有广西高等学校卓越学者、教学名师、广西技术能手等高层次人才39人;有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广西高等学校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1个。
教学条件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68.7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1.94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9.5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6亿元,有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实训场所等210个,含中央财政支持的各类实验室85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图书馆面积4.27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87.27万册,电子图书208.58万册,电子期刊86.83万册,数据库32个。校园网出口总带宽1.5GB,覆盖校园的信息点14845个,建有统一身份认证的教务、学生、科研、图书等功能完善的管理系统。
人才培养 学校设有16个教学单位,33个本科专业,专业布局高度契合广西“14+10”现代产业、粤港澳大湾区重点支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突出学生航天品质培育,确立了以“123456”为主要内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学校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2个、广西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广西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点7个、广西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4个、广西一流本科课程13门。
应用研究 学校立项建设10个重点学科,其中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管理科学与工程获批为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广泛开展科技服务和应用性创新活动,现有广西院士工作站1个、自治区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和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获批自治区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自治区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单位。近三年,学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4项,省部级等纵向科研项目149项,横向项目158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486篇,其中国内外权威期刊462篇;获知识产权授权929项;获广西科技进步奖1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9项。
文化育人 学校以“航天精神铸魂,航天文化育人”为大学文化建设理念,2015年创设国内高校第一个“航天日”,实施航天文化进校园“六个一”工程,促进桂航学子在精神上成人,探索出了一条利用行业资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航天路”。航天英雄杨利伟将军和多名航天系统两院院士认为,桂航学子具有鲜明的“航天品质”。学校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广西高校校园文化成果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和广西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国际交流 学校立足广西区位优势,主动服务广西“三大定位”使命,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先后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乌克兰、尼日利亚、泰国、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了学历教育、专业共建、学分互认项目40余项,每年选派百余名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学校大力发展来华留学教育,2019年,学校来华留学生比例达到2.67%,学生国际化全国排名102位,创立了留学生教育“桂航品牌”。
培养质量 学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三年,学校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188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45项,二等奖48项,三等奖91项;近三年,获体育竞赛类国家级第一名1项次,第二名3项次、第三名2项次。2017-2020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2.31%、92.80%、94.25%、90.35%。2019年11月,学校在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上作典型经验发言。近几年,有300余名应届本科毕业生被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科院等单位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学以致用”办学理念,弘扬“艰苦奋斗、自强日新”桂航精神,秉承“尚德、博学、慎思、笃行”桂航校训,致力于建设“区域有鲜明特色、行业有重要影响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学校是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会员单位、广西新建本科学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航天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广西高校“三全育人”示范校培育建设项目单位,是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治区级国防教育基地、中国宇航学会、广西航空航天学会理事长单位,多次荣获“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自治区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曾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航天报》《广西日报》及人民网、新华网、广西电视台等主流新闻媒体深度报道。
根据国家教育部当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和有关省级招生委员会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德、智、体全面考察,择优录取。具体的规则如下:
根据国家教育部2020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招生委员会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遵循 “公平竞争、公开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招生录取工作。具体的规则如下:
1. 依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或高招办有关规定比例投档。在录取过程中,执行教育部和各招生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加分投档和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的规定。
2. 录取时不限制男女比例。
3. 对于进档并符合体检要求的考生,按分数优先的原则安排专业;对于单个考生按所填报专业的顺序依次安排,不设置专业级差。当考生填报的专业都未能安排录取,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按投档成绩调剂到其他未录取满额的专业;若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作退档处理。中外校际交流项目专业只招收有专业志愿的考生,且不接受专业调剂。
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按其高考改革方案相关规定进行投档录取。
4. 在实行非平行志愿填报方式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优先录取第一志愿填报我校的线上考生,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不设分数级差。
5. 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录取时按加分后的总分顺序录取。如遇考生投档成绩相同,则按高考成绩(不含加分)从高到低顺序录取;如果成绩依然相同,则按语文、数学、综合、外语成绩依次排序,确定录取名单。
6. 语种要求:对外语语种不做限制,但受办学条件限制,目前学校只以英语为外语安排教学。请非英语语种的考生谨慎填报。
7. 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专业成绩认可生源所在省的艺术类相应术科的统考(联考)成绩,考生的文化成绩和术科专业成绩均须达到其所在省的省定相应批次录取控制线。学校执行生源所在省该类专业的投档规则,具体录取原则如下:
(1)美术类、播音与主持艺术类的考生须通过考生所在省的术科专业统考(联考),如果文化成绩上线且出档,我校将按术科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如果术科专业成绩相同则按照文化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如果术科专业成绩与文化成绩都相同,美术类考生按照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依次排序,从高到低录取;播音与主持艺术类考生则按照语文、外语、数学单科成绩依次排序,从高到低录取。
(2)我校在湖南省的艺术类专业录取,使用统考成绩,认可湖南省平行志愿统一的投档排序规则以及统一划定的平行志愿文化控制分数线和专业控制分数线。
8. 空中乘务专业录取原则:
(1)在设有空中乘务专业统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考生须参加专业统考且合格,如果文化成绩上线且出档,我校将根据专业统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专业统考成绩相同则按照文化成绩从高到低录取;专业统考成绩与文化成绩都相同则按照语文、外语、数学单科成绩依次排序,从高到低录取。
(2)我校未开展专业校考且无相应专业统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考生应参照该专业的报名条件(空中乘务专业受就业岗位聘用条件所限,要求考生形象较好、五官端正,男生身高173cm-184cm,女生身高163cm-175cm)报考。如果出档,我校将根据考生的文化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文化成绩相同则按照语文、外语、数学单科成绩依次排序,从高到低录取。
9. 民族班、少数民族预科班的招生按照国家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政策执行。我校的少数民族预科班分为免费少数民族预科班和少数民族预科班,只面向广西招生。免费少数民族预科班定向广西“老、少、边、山、穷” 县招收农业户口的少数民族应届考生;少数民族预科班招收广西区内的少数民族考生。
10. 招生录取工作全部实行远程网上录取。考生可通过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部门公布的查询途径查询录取结果,也可到我校招生信息网查询。录取通知书采用邮政特快专递方式发放。
我校原则上按各省(市、自治区)招生考试院或招生委员会规定的录取投档办法进行录取,同时对一些具体问题规定如下:
1、报考艺术类专业的学生须参加所在省份的美术专业统考。
2、艺术类专业按高考综合分(总分)达到同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前提下,按艺术专业分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3、统考成绩相同则按照文化成绩从高到低录取,统考成绩与文化成绩都相同则按照语文、数学、综合、外语成绩依次排序,从高到低录取。
4、所有专业只招英语语种考生。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工程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就业前景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就业前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子信息工程和播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能源与动力工程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能源与动力工程就业前景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就业前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能源与动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测控技术与仪器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测控技术与仪器就业前景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就业前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介绍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测控技术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制造工程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制造工程就业前景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就业前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介绍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智能制造工程和播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械电子工程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械电子工程就业前景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就业前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介绍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机械电子工程和播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汽车服务工程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汽车服务工程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汽车服务工程就业前景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就业前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介绍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汽车服务工程和播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车辆工程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车辆工程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车辆工程就业前景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就业前景,车辆工程专业介绍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车辆工程和播音与主持艺术这二个专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就业前景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就业前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介绍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就业前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商务英语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商务英语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商务英语就业前景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就业前景,商务英语专业介绍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商务英语和播音与主持艺术这二个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