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哪个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专业好(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专业华南师大和广外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5 02:45:35 解决时间:2022-12-16 11:36

满意答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哪个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各排行榜,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专业的分数线,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华南师范大学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分数对比(广东)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华南师范大学
(最高/最低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最高/最低分)
软件工程(非定向)2021物理类 -/599(本科批)/()
软件工程(非定向)(中外联合培养创新班,中外联合培养/·)2021物理类 -/593(本科批)/()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非定向)(英国中外合作项目)(中外合作办学)2021物理类 -/576(本科批)/()
软件工程2020理科 -/589(本科批)/()
软件工程2020理科 -/523(本科批)/()
软件工程(英国)2019理科 576/555(本科批)/()
软件工程2019理科 589/554(本科批)/()
软件工程2018理科 562/562(本科批)/()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
华南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
华南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软件工程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备基本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素养,系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成为软件工程师的能力与素质,具备较强的实践创新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解决日渐复杂的工程问题,具备持续成长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高科技公司、企业、机关与事业单位等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测试和软件项目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华南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广东软件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南海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9
软件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南海校区)(中外联合培养创新班,在国内学习期间,另需缴纳中外联合培养专业培训费18000元/生·学年;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593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非定向)(接受无专业志愿考生调剂录取)(办学地点:南海校区)(与英国阿伯丁大学中外合作项目,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576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软件基础理论扎实,科学素养良好,实践创新能力强,英语应用水平高,具备软件工程项目的开发、管理和协调能力的软件专业人才。本专业开设语言信息处理特色方向,培养同时具备软件开发能力和语言学基础,掌握自然语言处理应用系统开发技术,服务于多种自然语言处理应用领域的交叉型学科人才。
本专业核心课程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数据挖掘、数据库工程、软件工程和软件体系结构等。其中语言信息处理特色方向的课程包括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检索技术、Python语言工程实践、语料库构建与应用等。
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就业竞争力排在广东高校同类专业的前列。学生就业单位包括政府和高校等事业单位,还包括汇丰、腾讯、阿里巴巴、网易、华为、中国移动、四大国有银行等著名企业,就业地区主要集中于广州、深圳、佛山等珠三角地区,以及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另有为数不少的学生选择出国或在国内读研深造。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广东计算机类(非定向)(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2.软件工程+080911.网络空间安全)(办学地点:南校区)(第一学年后专业分流)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79
计算机类(地方专项计划)(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2.软件工程+080911.网络空间安全)(办学地点:南校区)(第一学年后专业分流)571
四川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74
海南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一年后根据学校规定进行专业分)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47
广西计算机类(6230元/年,在南校区办学,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一年后根据学校规定进行专业分流)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72
江西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一年后根据学校规定进行专业分流)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78
福建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一年后根据学校规定进行专业分流)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81
黑龙江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25
吉林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一年后根据学校规定进行专业分流)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24
山西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办学地点南校区)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54
北京计算机类(6230元,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一年后根据学校规定进行专业分流)(专业办学地点南校区)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67
华南师范大学
78
软科(综合)
57
校友会(综合)
80
武书连
1029
US排名
学校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前身是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省部共建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和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现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佛山南海和汕尾4个校区。

学科水平整体提升。现有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5个本科专业,18个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布局覆盖除军事学外的12个门类。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心理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等4个学科获评A类学科,其中心理学获评A+。9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数学4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5‰;物理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全国第三批重点马院。

人才引育成效显著。现有专任教师数2598人,其中副高654人,正高685人,拥有国家级人才223名(含兼职,项目数)、省级人才298人(含兼职,项目数),院士(含双聘和外籍)12人,国家教育部重大人才项目25人(含兼职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9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6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8人,国家四青人才3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3人,广东省重大人才项目51人,广东省特支计划入选者45人。

立德树人成绩斐然。现有全日制本科生在校28292人,硕士研究生13012人,博士研究生1437人,博士后在站275人,留学生507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0门。近五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是全国唯一同时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首批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的师范大学。2016年作为5所高校之一在全国思政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2019年获评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

科研创新基础扎实。拥有“绿色光电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高能高安全性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隔膜材料与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应用研究中心”“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基地”等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05个。成立“华南师范大学(清远)科技创新研究院”和“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拥有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核心竞争技术的项目和产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整体实力以及重点项目和优秀青年基金连续三年保持全国师范高校前三,近三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居全国高校前20名。先后三届获得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拥有殷墟甲骨文、战国出土文献、商周金文等绝学成果。

教师教育优势突出。师范生覆盖普通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全领域,学前、小学、中学全学段,本硕博全层次,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和比例均居全国重点师范大学前列,培养质量在全国师范院校中名列前茅。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国培计划”教师远程培训机构、教育部“国培计划”海外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广东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华南师范大学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执行办公室均落户我校。教育服务范围辐射全国,“国培计划”培训教师数稳居全国高校前三甲,率先持续开展中美、中英、中芬等中小学校长双向交流培训。服务广东教育综合改革,牵头推进“华南师大-普通中小学”协同发展联盟,成立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共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与多个地方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优质附校资源辐射省内17个地级市。是最早在香港澳门合作办学的内地高校,被誉为澳门师资三大力量之一。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携手港澳成立湾区教师联合会,组建“粤港澳大湾区STEM教育联盟”,引领湾区教师教育改革发展。

对外合作日益拓展。与37个国家和地区的19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金融学本科毕业生升研率和被世界一流大学硕士录取率屡创新高。成立国际联合学院,与广东省教育厅、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区人民政府签署四方协议共同打造国际合作示范区。加入LHCb、BESIII实验国际合作组,与香港大学合作共建“粤港量子物质联合实验室”,成功获批4个省部级高端智库平台。“一带一路”学术交流机制常态化,举办多届东南亚论坛。与柬埔寨发展资源研究院合作申报的澜沧湄公河合作专项基金获批通过。在柬埔寨、缅甸和印尼设立了3个海外研究基地。设立马来西亚研究生教学点。在海外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其中2所获评“全球先进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及其教学点总数达32个。

立足新发展阶段,学校将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教师教育出特色、学科水平上台阶”办学思路,积极打造人才队伍高地和科研创新高地,深入实施国际化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内涵发展,加快“教师教育优势突出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


录取方法
录取批次的安排

一般情况下,师范类专业和国防生在提前批录取,非师范类在第一批录取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美术类录取原则:文化、专业成绩上线,先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招生计划的60%,再按文化成绩从高到低录取招生计划的40%。
音乐类录取原则:考生文化、专业成绩上线,按专业成绩(或主考项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我校美术类广东省考生承认广东省美术术科联考成绩,音乐类音乐学广东省考生承认广东省音乐术科联考成绩,除此之外只承认我校艺术类术科单考成绩。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

在分数上线情况下,和应届生同等对待

国防生只录取应届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43
校友会(综合)
164
武书连
6
软科(语言)
学校简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战略、涉外法治研究的重要基地。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0126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716人, 外国留学生2000余人,各类成人本专科生、进修及培训10000多人。


历史沿革

学校的前身是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广州外国语学院于1964年11月设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是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直属的36所大学之一。广州对外贸易学院成立于1980年12月,是原国家外经贸部(现商务部)直属院校,为全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创始单位之一。1995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两校合并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10月,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划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校区情况

学校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华南地区经济中心广州,辖4个校区,总面积2442亩(含规划),其中北校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山北麓,占地939亩;南校区位于广州大学城,占地1095亩;大朗校区位于广州市大朗,占地258亩;知识城校区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占地约150亩。校园内绿树成荫,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环境幽雅。


师资队伍

建校以来,梁宗岱、桂诗春、李筱菊、黄建华等名师大家荟萃学校,执教治学,为学校积累了丰厚的精神文化财富。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2188人,专任教师137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比例达到54.6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达到95.50%。教师队伍中,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5人(其中在职6人),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3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人,入选中宣部2019年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2人,入选“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3人,获国家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资助1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4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珠江学者”讲座教授4人,“青年珠江学者”6人,入选广东“特支计划”4人、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1人、广东省理论宣传青年优秀人才2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省级培养对象44人次,入选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3名,(先后)聘用“云山学者”385人。此外,学校还聘有43位客座教授和近100位长期外教


学科发展

学校形成了外语学科与非外语学科“双轮驱动”、多学科多语种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格局,下辖25个教学单位,1个独立学院(南国商学院)。现有68个本科招生专业,分属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八大学科门类。其中有3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含11个专业),2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含27个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共有28个外语语种,是华南地区外语语种最多的学校。学校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恢复研究生制度后较早获得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单位。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8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2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5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几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21年学校入选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5个学科入选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社会科学总论(Social Sciences, general)学科位居ESI全球前1%。


人才培养

学校践行“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以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为使命,着力推进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双高”(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两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实践创新能力强),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能力、担当精神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学校是联合国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大学外延计划的中国合作院校,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和国际译联(FIT)联席会员,列入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学校名录(AIIC),也是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秘书处所在单位,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首创单位,是入选中日韩三国首脑倡导的“亚洲校园”计划唯一一所外语类院校,入选教育部、司法部首批涉外律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入选全国30所国际组织青年人才培养项目高校,拥有教育部普通高校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非通用语种教学与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声传译实验教学中心、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多语种高级翻译人才协同育人基地和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协同育人基地。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总体稳定,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就业率继续位居前列,就业质量持续向好。学校面向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招生,招生批次均为重点本科批。


科学研究

学校注重科研平台培育和建设,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和校级四级科研平台体系。拥有1个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加拿大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区域创新国际战略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非洲研究院、国际移民研究中心、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中南半岛研究中心),8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翻译学研究中心、粤商研究中心、党内法规研究中心、跨国并购与创新战略研究中心、金融开放与资产管理研究中心、区域法治研究院),3个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广东省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亚太安全与经济合作研究中心、地方立法研究基地),3个广东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语言工程与计算重点实验室、双语认知与发展实验室、语言与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区域一体化法治研究中心、国际服务经济研究中心、阐释学研究院); 4个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会计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广州城市舆情治理与国际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广州华南财富管理中心研究基地);1个广州市创新平台建设计划重点实验室(非通用语种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1个广州市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对外开放研究基地),并设有词典学研究中心、华南国际知识产权研究院、土地法制研究院、广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研究基地、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广东法治研究院、国别与区域高等研究院等一批智库及研究机构。此外,学校还设有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智库机构——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太平洋岛国战略研究中心,积极为“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咨询服务;学校牵头组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广东省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规划项目。学校承担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创新团队项目等一系列重大、重点项目。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获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公开发行《现代外语》《国际经贸探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战略决策研究》等学术期刊。


国(境)外合作与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努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与国(境)外大学、科研机构、国际组织以及企业的实质性合作,吸引国(境)外知名学者和杰出人才来校工作,积极探索联合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途径,共同开辟学术研究新的方向领域,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积极提升学生、人才、教学、科研、管理五个方面的国际化水平。

学校加强全方位国(境)外教育合作与交流。截至目前,已与60个国家和地区的483所大学和学术文化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我校目前建设了7所海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日本札幌大学孔子学院、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孔子学院、秘鲁圣玛利亚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佛得角大学孔子学院、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孔子学院、葡萄牙波尔图大学孔子学院以及澳大利亚紫薇孔子课堂。学校与英国利兹大学合作举办的英语教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及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举办的英语教育硕士学位教育项目运转良好,受教育部及学生家长的好评。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大力推进“亚洲校园”“湾区校园”“欧亚校园”“国际治理创新研究生项目”“RCEP人才培养计划”“OECD人才培养项目”建设,开展粤港澳联合培养研究生专项计划;首倡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葡语教育联盟”“粤港澳大湾区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推动大湾区葡语教育及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在管理国际化方面,学校实施海外高校挂职学习项目,已共派出8批合计40多名干部到海外高校挂职。


办学条件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先进,居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有着先进的校园网络和管理平台,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总面积52622余平方米的实验室。图书馆总面积5.96万平方米,提供阅览座位5378个,实行藏、借、阅、研一体化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周开放时间达119小时。馆藏图书资源总量为525.64万册,其中纸质书刊315.38万,生均图书153.20册,文献语种达35种。现有固定资产总值约30.93亿元。


发展愿景

学校秉承“全人教育、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践行“卓越、诚信、包容、自信”的广外价值观和 “进德、修业、务实、致远”的广外学风,以国家“双一流”建设、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创新强校”工程实施和深化自主办学综合改革等为契机,坚持内涵发展,加快改革创新,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战略,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品质精良,受社会尊重,让党和国家、人民群众满意的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数据更新至2021年12月)


  中专 2022-12-16 11:36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华南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华南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就业前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软件工

  • 中专学校

    华南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华南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工程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就业前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专业介

  • 中专学校

    华南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中澳联合培养)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华南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中澳联合培养)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工程(中澳联合培养)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中澳联合培养)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就业前景,电子

  • 中专学校

    华南师范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华南师范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储能科学与工程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储能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就业前景,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

  • 中专学校

    华南师范大学功能材料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华南师范大学功能材料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功能材料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功能材料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就业前景,功能材料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 中专学校

    华南师范大学金融学(中外合作)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华南师范大学金融学(中外合作)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中外合作)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中外合作)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就业前景,金融学(中外合作)专业介绍和软件工

  • 中专学校

    华南师范大学数字经济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华南师范大学数字经济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字经济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字经济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就业前景,数字经济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 中专学校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学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学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

  • 中专学校

    华南师范大学哲学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华南师范大学哲学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哲学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哲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就业前景,哲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哲学和软件工

  • 中专学校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录取分数线?华南师范大学广东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招生计划2022

    10楼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录取分数线为599分(物理类)。华南师范大学广东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软件工程(非定向)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软件工程(非定向)(中外联合培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