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哪个意大利语专业好(意大利语专业北语和广外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1-01 09:53:00 解决时间:2022-12-16 14:34

满意答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哪个意大利语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各排行榜,意大利语专业的分数线,意大利语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意大利语专业广东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专业组选科要求
意大利语(非定向)(办学地点:北校区)2021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8435933(205)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历史类5758898(201)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意大利语2020理科本科批普通类57733754
文科5639244
2019理科本科批普通类55625733
文科5757196
2018理科本科批普通类56621691
文科5757898
2017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00
文科0
外国语言文学类 意大利语
北京语言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概况
作为国家教育部意大利语出国培训唯一基地,我校已有将近40年的意大利语教学历史。2009年开设意大利语本科专业,2010年开设意大利语研究生专业,17年成立教育部备案意大利研究中心。自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开设以来一直年年招生。我校意大利语专业一直保持每年4个本科班和3个研究生班的规模,成为京津冀地区意大利语专业在读人数最多、全国意大利语专业影响力最大的高等院校之一。意大利语系师资队伍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外教师组成。
培养特色:
意大利语本科专业学制四年,方向为意大利语言文化。研究生专业学制三年,研究方向为意大利语言文化、中西文化交流史、翻译学。
本科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综合意大利语、意大利语视听说、语音与朗诵、演讲与辩论、欧洲文化与艺术、意大利国家概况、现代史、意大利语语言学概论、意大利文学导论、意语笔译理论与实践、意语口译理论与实践、高级阅读与跨文化讨论、论文写作与基本研究方法、意大利语报刊阅读、意语写作等。研究生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意大利文化简史、意大利语进化史、意大利文学史概论、意大利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名家名著研读、中意文化交流史与文化比较研究、拉丁语语言和文学、意大利艺术史、意大利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意大利现当代文学等。
学生发展
1. 学科竞赛。意大利语系学生几乎每年都在“全国意大利语桥”和“全国意大利语演讲比赛”等全国以及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得各类奖项。
2. 国际合作。目前我校外语学部意大利语系与意大利“米兰圣心大学”“摩德纳雷焦艾米利亚大学”“博洛尼亚大学”“那不勒斯东方大学”“锡耶纳外国人大学”等多所意大利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可在在“北语”学习期间赴意大利合作学校学习,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取得“北语”和意大利合作学校本科和硕士双学位。近年来,每年都有学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公派留学名额,前往博洛尼亚大学、锡耶纳外国人大学等高校深造。本科生学生交流比例保持在90%以上,研究生达到100%。我校意大利语专业已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人才培养。
3. 升学就业。北语意语系建系十周年以来,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外语人才与文化使者,他们分布于政府机关、国企、银行、媒体、私企、外企、教育等各个领域。近年来,意语系毕业生近年来就业势头良好,仅2017-8两年间就有两名毕业生被外交部录取,另两名大二学生通过外交部遴选被录取。除此之外毕业生进入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等新闻单位,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海航集团、中国国家大剧院等大型国企,苏宁集团、新东方教育培训集团、海康集团等大型私企,意大利驻华使馆、意大利商会等意大利驻华机构工作,另外有部分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在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威尼斯大学、米兰博科尼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等;还有个别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并取得成功。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北语意大利语系为全国意大利语教学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毕业生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江西外语外贸学院等十来所全国高等院校任教,为中意语言文化的传播交流做着积极的贡献。
外国语言文学类 意大利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介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意大利语专业于1999年筹建,并于2002年正式招生。现为广东省特色专业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中国大学文学本科A++级意大利语专业和《中国本科教育意大利语专业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全国排名第一,是意大利驻广州总馆辖区内(广东等六省)唯一一所意大利语本科教学单位和全国意大利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
师资队伍
意大利语专业拥有一支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过硬,职称、学缘、性别、年龄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队伍,是全国意大利语专业中教师职称梯队最完整的教学单位。所有教师均有海外留学经历且年龄在45岁以下,其中60%具有博士学位。现有5名中国教师,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助教1人。此外,还聘有长期外教1名,外籍云山讲座教授1名。教师队伍里有担任广东省本科高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欧洲语言专业分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位者,也有获得广外“青年教学十佳”、“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者。
科研成果
意大利语专业科研成果喜人。近五年,共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教材3部、专著4部、译著3部。主持校级以上项目26项,其中教育部项目1项、省级项目3项、市厅级项目6项。
本专业学生积极开展科研创新,成功申请了1个国家级创业项目、4个省级创新项目、5个校级创新项目和1个创业项目。
近五年,本专业学生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5篇。
人才培养
培养目标
本专业依托大学建设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办学定位,根据国家对外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对接国际,培养思想素质和专业水平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有社会责任感的国际化意大利语人才。
核心课程
基础意大利语、意大利语视听说、意大利语口译、意大利语笔译、意大利语文学、意大利社会与文化、经贸意大利语、科技意大利语等。

国际交流
本专业与意大利帕维亚大学、马切拉塔大学、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克莱莫纳玛宁语言高中、克莱玛巴乔利商业技术学院等8个教学机构签订了学生交换协议。近三年,各班的国际交流比例超过90%。
本专业还与帕维亚大学等意大利高校签订教师合作协议,每年定期聘请历史学和语言学教授来校开展海外名师讲学,与克莱莫纳玛宁语言高中签订了实习协议,启动了首个海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精彩活动

2014年,中国意大利语专业首次设立全国性专业比赛,其中包括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处主办的意大利语桥比赛和中国意大利语教学研究会主办的全国意大利语演讲比赛。本专业学生每年都能在各项比赛中获得佳绩,具体如下:
2014年,2012级蒋烁获中国意大利语桥比赛“最佳表演奖”。
2015年,2012级陈艳倩获第一届全国意大利语演讲比赛“最佳语音语调奖”。
2016年,2013级麦颖贤获第二届全国意大利语演讲比赛二等奖。
2017年,2014级陈婉霓获中国意大利语桥比赛一等奖和最佳语音语调奖。
2018年,2016级张华秀获中国意大利语桥比赛三等奖。
2018年,2015级张莉获第三届全国意大利语演讲比赛一等奖。
2019年,2016级张羽扬获中国意大利语桥比赛三等奖。
就业前景
本专业已经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市执信中学、意大利玛宁语言高中和中小企业博览会等单位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此外,本专业的学生还可以进入合作单位实习,如意大利驻广州总领事馆、意大利驻广州商会、广东国际旅行社等。
本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率和就业率均为100%。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就业前景好,就业率高,就业层次高。学生就业单位以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为主,部分毕业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还有部分毕业生选择在国外或国内知名院校攻读研究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意大利语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广东意大利语(非定向)(办学地点:北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84
历史类575
海南意大利语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68
广西意大利语(6853元/年,在北校区办学)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2
河南意大利语(北校区)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17
山东意大利语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89
江苏意大利语(在北校区学习)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77
北京语言大学
148
校友会(综合)
319
武书连
5
软科(语言)
学校简介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建立的,创办于1962年。1964年6月定名为北京语言学院,1974年毛泽东主席为学校题写校名,1996年6月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校名简化为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

学校对中国学生进行外语、中文、信息科学、经济、艺术、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专业教育,同时承担着培养汉语师资、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出国前的外语培训工作等任务。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北语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语言文化教育和语言文化研究为特色和优势的多科性国际型大学,是我国中外语言、文化研究的学术重镇和培养各领域优秀人才的摇篮。2019年,学校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语言大学的奋斗目标和新时代“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知识北语

北京语言大学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教育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雄厚。迄今为止,学校已经为世界上184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近22万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留学生。其中很多校友已经成为学界、政界、商界的知名人士。现任哈萨克斯坦总统卡塞姆•托卡耶夫,原埃塞俄比亚总统穆拉图•特肖梅•沃图,哈萨克斯坦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卡里姆•马西莫夫,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伊戈尔•莫尔古洛夫,德国汉学家顾彬,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埃里克•康奈尔等知名人士都曾在北语学习过。此外,北语还为中国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优秀人才,其中包括大批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接受过专门外语培训的公派留学人员,现在他们多已成为国家各个领域的栋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语一方面保持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特色和优势,另一方面,积极发展相关学科,学科涵盖文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和理学等九个门类,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层次齐备,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其中,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10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2个。现有39个本科专业,其中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4个北京市特色专业,以及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4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

学校目前有以下教学科研单位: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含汉语学院、汉语进修学院、汉语速成学院、预科教育学院、华文学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心)、外国语学部(含英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应用外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中东学院、国别和区域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含汉语教育学院、人文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北京语言文献与文化传承研究基地);信息科学学院(语言智能研究院)、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艺术学院、语言康复学院(语言病理与脑科学研究所)、语言学系、心理学院、培训学院、网络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国际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语言科学院、中华文化研究院(梅兰芳艺术传承传播中心)、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筹建工作秘书处)、国际学生教育政策与评价研究院、经济研究院、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中国工业文化国际交流中心(与国别和区域研究院合署办公)、一带一路研究院、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专项工作办公室秘书处(挂靠一带一路研究院)、鲁迅与世界文化研究院(挂靠一带一路研究院)、华文教育研究院(挂靠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教材研究院。

学校目前设有省部级以上研究中心(或基地)14个,其中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阿拉伯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重点培育基地,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是依托教育部、科技部支持的以语言认知科学为学科创新点的“111计划”引智平台,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平面媒体中心是国家语委语言资源监测的重要基地,中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究中心是国家语委研制和修订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阵地,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是国家语委实施语言资源保护国家工程的专业机构,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是国家汉办首批建立的汉语国际推广十大研究基地之一,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是文化和旅游部投入建设的中外文化互译合作平台,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和北京文献语言与文化传承研究基地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是北京市教委建设的“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唯一一家语言类中心,中国民族语文应用研究中心是国家民委支持建立的民族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机构,中医药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基地是依托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立的特色基地,光明文学遗产研究院是与《光明日报》联合共建的研究机构。除了省部级科研中心(或基地)之外,我校还有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16个,北京市语委设立的科研中心1个(北京语言康复教育研究中心),以及校级研究机构50余个。

国际北语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扩大,学校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广泛、密切。目前与世界上75个国家和地区的386所高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富有成效的国际教育格局。学校与哈佛大学合作设立哈佛北京书院,在泰国设立了曼谷学院,在日本设立了东京分校。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了各类中外联合办学项目100余个,如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日本关西外国语大学开展的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与德国波恩大学、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开展的学生交换项目,与韩国成均馆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开展的短期项目。承办了18所孔子学院和2所孔子课堂,被评为“先进中方合作院校”。近年来,平均每年有100名左右的教师在海外任教,有400余名学生出国交流学习,每年接待外宾1500余人次。

学术北语

学校编辑出版《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中国语言学报)《语言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中国文化研究》《汉学研究》《文献语言学》《国别和区域研究》和《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等近二十种刊物。

学校出版社出版的各类教材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有近百个国家的各类院校和培训机构使用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奖学金设置

学校根据国家规定评定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奖学金;学校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每学年评比一次,一等奖2500元/人,二等奖1500元/人,三等奖1000元/人。另设单项奖学金,奖励在某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并设立“中国本科生境外交流基金”,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拓国际视野。另设有多种不同形式的个人捐赠奖学金。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如评选国家励志奖学金、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发放临时困难补助、减免学费、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等形式资助学生,承诺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43
校友会(综合)
164
武书连
6
软科(语言)
学校简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战略、涉外法治研究的重要基地。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0126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716人, 外国留学生2000余人,各类成人本专科生、进修及培训10000多人。


历史沿革

学校的前身是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广州外国语学院于1964年11月设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是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直属的36所大学之一。广州对外贸易学院成立于1980年12月,是原国家外经贸部(现商务部)直属院校,为全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创始单位之一。1995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两校合并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10月,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划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校区情况

学校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华南地区经济中心广州,辖4个校区,总面积2442亩(含规划),其中北校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山北麓,占地939亩;南校区位于广州大学城,占地1095亩;大朗校区位于广州市大朗,占地258亩;知识城校区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占地约150亩。校园内绿树成荫,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环境幽雅。


师资队伍

建校以来,梁宗岱、桂诗春、李筱菊、黄建华等名师大家荟萃学校,执教治学,为学校积累了丰厚的精神文化财富。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2188人,专任教师137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比例达到54.6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达到95.50%。教师队伍中,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5人(其中在职6人),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3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人,入选中宣部2019年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2人,入选“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3人,获国家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资助1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4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珠江学者”讲座教授4人,“青年珠江学者”6人,入选广东“特支计划”4人、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1人、广东省理论宣传青年优秀人才2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省级培养对象44人次,入选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3名,(先后)聘用“云山学者”385人。此外,学校还聘有43位客座教授和近100位长期外教


学科发展

学校形成了外语学科与非外语学科“双轮驱动”、多学科多语种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格局,下辖25个教学单位,1个独立学院(南国商学院)。现有68个本科招生专业,分属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八大学科门类。其中有3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含11个专业),2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含27个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共有28个外语语种,是华南地区外语语种最多的学校。学校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恢复研究生制度后较早获得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单位。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8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2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5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几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21年学校入选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5个学科入选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社会科学总论(Social Sciences, general)学科位居ESI全球前1%。


人才培养

学校践行“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以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为使命,着力推进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双高”(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两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实践创新能力强),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能力、担当精神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学校是联合国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大学外延计划的中国合作院校,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和国际译联(FIT)联席会员,列入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学校名录(AIIC),也是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秘书处所在单位,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首创单位,是入选中日韩三国首脑倡导的“亚洲校园”计划唯一一所外语类院校,入选教育部、司法部首批涉外律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入选全国30所国际组织青年人才培养项目高校,拥有教育部普通高校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非通用语种教学与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声传译实验教学中心、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多语种高级翻译人才协同育人基地和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协同育人基地。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总体稳定,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就业率继续位居前列,就业质量持续向好。学校面向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招生,招生批次均为重点本科批。


科学研究

学校注重科研平台培育和建设,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和校级四级科研平台体系。拥有1个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加拿大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区域创新国际战略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非洲研究院、国际移民研究中心、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中南半岛研究中心),8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翻译学研究中心、粤商研究中心、党内法规研究中心、跨国并购与创新战略研究中心、金融开放与资产管理研究中心、区域法治研究院),3个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广东省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亚太安全与经济合作研究中心、地方立法研究基地),3个广东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语言工程与计算重点实验室、双语认知与发展实验室、语言与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区域一体化法治研究中心、国际服务经济研究中心、阐释学研究院); 4个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会计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广州城市舆情治理与国际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广州华南财富管理中心研究基地);1个广州市创新平台建设计划重点实验室(非通用语种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1个广州市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对外开放研究基地),并设有词典学研究中心、华南国际知识产权研究院、土地法制研究院、广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研究基地、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广东法治研究院、国别与区域高等研究院等一批智库及研究机构。此外,学校还设有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智库机构——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太平洋岛国战略研究中心,积极为“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咨询服务;学校牵头组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广东省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规划项目。学校承担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创新团队项目等一系列重大、重点项目。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获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公开发行《现代外语》《国际经贸探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战略决策研究》等学术期刊。


国(境)外合作与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努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与国(境)外大学、科研机构、国际组织以及企业的实质性合作,吸引国(境)外知名学者和杰出人才来校工作,积极探索联合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途径,共同开辟学术研究新的方向领域,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积极提升学生、人才、教学、科研、管理五个方面的国际化水平。

学校加强全方位国(境)外教育合作与交流。截至目前,已与60个国家和地区的483所大学和学术文化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我校目前建设了7所海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日本札幌大学孔子学院、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孔子学院、秘鲁圣玛利亚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佛得角大学孔子学院、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孔子学院、葡萄牙波尔图大学孔子学院以及澳大利亚紫薇孔子课堂。学校与英国利兹大学合作举办的英语教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及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举办的英语教育硕士学位教育项目运转良好,受教育部及学生家长的好评。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大力推进“亚洲校园”“湾区校园”“欧亚校园”“国际治理创新研究生项目”“RCEP人才培养计划”“OECD人才培养项目”建设,开展粤港澳联合培养研究生专项计划;首倡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葡语教育联盟”“粤港澳大湾区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推动大湾区葡语教育及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在管理国际化方面,学校实施海外高校挂职学习项目,已共派出8批合计40多名干部到海外高校挂职。


办学条件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先进,居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有着先进的校园网络和管理平台,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总面积52622余平方米的实验室。图书馆总面积5.96万平方米,提供阅览座位5378个,实行藏、借、阅、研一体化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周开放时间达119小时。馆藏图书资源总量为525.64万册,其中纸质书刊315.38万,生均图书153.20册,文献语种达35种。现有固定资产总值约30.93亿元。


发展愿景

学校秉承“全人教育、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践行“卓越、诚信、包容、自信”的广外价值观和 “进德、修业、务实、致远”的广外学风,以国家“双一流”建设、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创新强校”工程实施和深化自主办学综合改革等为契机,坚持内涵发展,加快改革创新,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战略,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品质精良,受社会尊重,让党和国家、人民群众满意的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数据更新至2021年12月)


  中专 2022-12-16 14:34

相关问答

  • 职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和意大利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和意大利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意大利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意大利语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意大利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意大利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意大利语录取分数线

  • 职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意大利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意大利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意大利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意大利语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意大利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意大利语这二个专

  • 职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保险学和意大利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保险学和意大利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保险学和意大利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保险学就业前景和意大利语就业前景,保险学专业介绍和意大利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保险学和意大利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保险学和意大利

  • 职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工程和意大利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工程和意大利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意大利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意大利语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意大利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意大利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

  • 职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和意大利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和意大利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意大利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意大利语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意大利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意大利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学和意大利

  • 职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税收学和意大利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税收学和意大利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税收学和意大利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税收学就业前景和意大利语就业前景,税收学专业介绍和意大利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税收学和意大利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税收学和意大利

  • 职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财政学和意大利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财政学和意大利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财政学和意大利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财政学就业前景和意大利语就业前景,财政学专业介绍和意大利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财政学和意大利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财政学和意大利

  • 职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数字经济和意大利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数字经济和意大利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字经济和意大利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字经济就业前景和意大利语就业前景,数字经济专业介绍和意大利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字经济和意大利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数字

  • 职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统计学和意大利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统计学和意大利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统计学和意大利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统计学就业前景和意大利语就业前景,经济统计学专业介绍和意大利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统计学和意大利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

  • 职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学和意大利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学和意大利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意大利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意大利语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意大利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意大利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意大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