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 ,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 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 在建校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学校发来贺信。贺信指出,厦门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大学。100年来,学校秉持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立校志向,形成了“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优良校风,打造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建有思明校区、漳州校区、翔安校区和马来西亚分校,设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以及33个学院(直属系)和16个研究院,形成了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12个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拥有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设有32个博士后流动站;3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自主设置二级交叉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22年,教育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共6个学科入选国家公布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近30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比74.3%。共有两院院士32人(含双聘18人),文科资深教授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2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30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9人、特岗学者2人、青年学者2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0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38人、青年拔尖人才17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8人;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2项、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4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0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8000余人、博士研究生5000余人。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优秀原则和创新实践研究典型案例”,学校是中国也是东亚地区唯一入选高校。学校获第六、第七、第八届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5项。8个学科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1个专业(13个项目)入选教育部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4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4门课程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课程。学校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2门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现有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6名教师入选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学校设有3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牵头单位),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3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高端智库(培育)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
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深入开展,已与境外259所高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与52所世界知名高校开展实质性交流合作。学校积极参与国际中文教育工作,已在五大洲的12个国家建设14所孔子学院和48个孔子课堂,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承建数量最多、孔子学院分布最广的中方合作院校之一。在对台交流方面,已成为台湾研究的重镇和两岸学术、文化交流的前沿。2014年7月,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奠基,成为中国首个在海外建设独立校园的大学,被中央媒体誉为镶嵌在“一带一路”上的一颗明珠;已开设22个本科专业、7个硕士专业、4个博士专业,在校生6000余人、教职员工500余人,生源主要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33个国家和地区。
面向新百年,厦门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领航,在全面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上,全力奋进第二个百年目标,建成具有厦大风格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到2035年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到本世纪中叶,即到新中国成立百年之际,跃居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就 业 状 况
厦门大学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在经费、场地、人员等方面学校给予大力支持,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物质保证。
学校已建立了规范的校内毕业生就业市场。每年举办一次大型供需洽谈会,我校是华东地区高校毕业生供需洽谈会联动单位。举办多场与政府、中介机构等联合举办规模不等的供需洽谈会,每年召开校园专场招聘会有百余场,各学院还举办行业性的招聘会。此外,学校积极参与校外人才市场活动,我校每年组织学生就业工作负责人奔赴省内和省外十几个地区,参加当地人才交流会,推介毕业生。学校以网络为载体,重视建设就业无形市场,已形成一个功能较为齐全、信息量大、影响力较强的就业网络。
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我校始终贯彻“专业化、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的要求,将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相结合,逐渐形成了较为科学的就业指导体系。目前学校在不同年段均开设了就业指导课,邀请校内外专家和有经验的管理者,分阶段为全校毕业生开设就业指导系列讲座,并借助社会力量,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就业咨询和指导。
我校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 2013届93.3%,2012届94.5%,2011 届 94.3%。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2013届毕业生就业主要单位性质依次为:企业、升学、出国出境、金融单位等。就业主要地区依次为厦门、福建(不含厦门)、广东(不含深圳)、深圳、上海、江苏、浙江、北京等省市。

一、我校今年招收各类本科生5000人,其中面向内地大陆31个省(市、区)招收本科生4750人。具体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请查阅考生所在省招生办编印的志愿填报手册或我办网站(http://zsb.xmu.edu.cn)。
二、2011年我校国防生一般在提前批(国防生)批次录取,具体由各有关省级招办安排。有关录取条件、办法及学生毕业后的分配、待遇等情况请查阅《南京军区国防生招生简章》或咨询:0592—2187802,或上网查询:http://210.34.18.180,点击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

录 取
学科类别 |
专业类别 |
录取原则 |
备注 |
音乐类 |
音乐学专业音乐教育方向和艺术管理方向(福建省) |
根据省级招生部门以专业省统考成绩和高考文化成绩按规定的比例折算确定的投档成绩,结合考生填报的专业(方向)及德智体美等方面情况,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
|
音乐学专业艺术管理方向(除福建省外) |
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
除福建省外,其它省份音乐类专业录取如果也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方式,我校按照当地省级招生办确定的投档成绩以及有关录取规则进行录取。 |
|
音乐学专业音乐教育方向(除福建省外) |
在专业省统考成绩达到各省本科专业合格线、专业校考成绩合格和文化考试成绩达到生源省份普通类本二线的75%的出档考生中,根据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和我校的专业校考成绩,结合考生德智体美等方面情况,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
||
音乐表演专业 |
在专业省统考成绩达到各省本科专业合格线、专业校考成绩合格和文化考试成绩达到生源省份普通类本二线的65%的出档考生中,根据考生填报的专业(方向)志愿和我校的专业校考成绩,结合考生德智体美等方面情况,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
||
美术类 |
美术类各专业(福建省) |
根据省级招生部门以专业省统考成绩和高考文化成绩按规定的比例折算确定的投档成绩,结合考生填报的专业(方向)及德智体美等方面情况,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
|
美术类各专业(除福建省外) |
我校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
除福建省外,其它省份美术类专业录取如果也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方式,我校按照当地省级招生办确定的投档成绩以及有关录取规则进行录取。 |
注:以上“出档考生”指各省本年度按省级招生部门确定的投档规则投档给我校的考生。我校基于各省投档出来的考生,按以上录取原则,进行择优录取。
厦门大学在录取过程中,往届生与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录取过程中一视同仁,没有差别。
福州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
建校以来,一代代福大人秉承“明德至诚,博学远志”校训,践行以张孤梅同志为代表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卢嘉锡先生为代表的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以魏可镁院士为代表的勇于拼搏的奉献精神等“三种精神”,营造“守正创新、彰显特色、开放包容、追求卓越” 的新时代福州大学校园文化,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已为国家培养了全日制毕业生29万余人。
552D5
学校设有27个学院(含1个独立学院和1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现有在校普通本科学生38427人,其中,至诚学院学生13185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14358人。学校现设90个本科专业;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学科再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6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学校综合实力在“2021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居全球第396名,内地高校56名;在USNews2022世界大学排行榜位居全球第619名,内地高校第57名;在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位居全球第801-1000名,内地高校第57名;在2021QS亚洲大学排名位居第261-270名,内地高校并列66名。
学校现有教职工3229人,其中专任教师2186人。共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634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112人次(71人)、省级人才522人次(353人)。在高层次人才(团队)中,拥有院士15人(含特聘讲席教授1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10人(含青年项目3人),国家级高层次引进人才23人(含青年项目20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4人(含青年项目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获得者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7人,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3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人。1支团队入选“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2支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支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支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学院入选国家“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2个学院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学校拥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校企合作的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1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国家教学团队,7个国家特色专业,27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个专业通过住建部行业评估,获评25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7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个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1个、全国思政课程教学名师工作室1个,入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级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中心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学校是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和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和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6项;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246项国际奖,2112项国家级奖。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在前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全国总决赛中获9金18银25铜。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曾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
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2个国家级、131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其中: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自然资源部创新服务平台,2个省创新实验室。学校是福建省唯一同时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高校。“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各类科技项目4757项,科研经费超过18.2亿元。签订横向合作合同3294项,校地企合作到校经费15.4亿元。获省部级以上奖项243项,其中,国家科技奖4项。获国家专利授权5320件,科技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12618篇,其中在Nature期刊发表论文2篇。9位学者入选2021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学校深入开展对外合作交流,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以及境外50个国家、地区的14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建立国际科教合作交流平台,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接收院校,面向30余个国家招收来华留学生;学生出国(境)访学项目覆盖95%以上的学院;聘请50余名海外专家学者长期在校任教。学校现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梅努斯国际工程学院,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涵盖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学校现为闽台合作办学国家改革试点重点项目单位,对台交流合作向纵深发展,成建制双向联合培养模式成为闽台教育交流合作的新亮点。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教学和科研设备先进、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不断推进文化校园、智慧校园和生态校园建设。办学主体位于旗山校区,在福州、厦门以及泉州等地拥有多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超54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9.8亿元;运动场地总面积2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图书362万册,电子图书585万册。
学校正朝着“建成具有若干世界一流学科的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早日成为世界一流的东南强校”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努力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理工、文史类一般专业5460元/生.学年(软件工程专业三、四年级13000元/生.学年),音乐学专业8900元/生.学年,美术类专业9360元/生.学年;闽台合作项目15000元/生.学年,梅努斯国际工程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60000元/生.学年。

福州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和绘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和绘画在福建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就业前景和绘画就业前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介绍和绘画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和

福州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绘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绘画在福建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绘画就业前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绘画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绘画这二个专业,希望

福州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和绘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和绘画在福建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绘画就业前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绘画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和绘画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福州大学车辆工程和绘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车辆工程和绘画在福建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车辆工程就业前景和绘画就业前景,车辆工程专业介绍和绘画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车辆工程和绘画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车辆工程和绘画录取分数线(福建)

福州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和绘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学与应用数学和绘画在福建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和绘画就业前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和绘画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学与应用数学和绘画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数

福州大学英语和绘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绘画在福建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绘画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绘画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绘画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英语和绘画录取分数线(福建)物理类年份英语绘画--历

福州大学汉语言文学和绘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和绘画在福建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和绘画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和绘画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言文学和绘画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汉语言文学和绘画录取分

2020年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绘画专业

福州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绘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绘画在福建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业前景和绘画就业前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和绘画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绘画这二个

这个应该是师大好点吧。虽然师大不是211,可是福大是一个以理工科见长的学校。而师大的特色专业就是英语,师大的英语绝对在福大之上。去福大读个文科类专业不大好的。至于翻译的话,还好吧。如果有实力,可以考虑更大牌的学校。如果实力有限,师大真的挺好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