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省控线 |
|---|---|---|---|---|---|---|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490 | 16969 | 466 |
| 本科二批 | - | 421 | 32321 | 328 | ||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499 | 4068 | 472 |
| 本科二批 | - | 443 | 10636 | 375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4 |
| 风景园林 | - | 3 | |||
| 园艺 | 本科二批 | - | 6 | ||
| 茶学 | - | 6 | |||
|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 - | 1 | |||
| 农村区域发展 | - | 3 | |||
| 农林经济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5 |
| 茶学 | 本科二批 | - | 5 | ||
| 农村区域发展 | - | 2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茶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21 | 32321 |
| 农村区域发展 | 423 | 31849 | |||
| 园艺 | 437 | 28469 | |||
| 茶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43 | 10636 |
|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58 | 23648 |
| 农村区域发展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2 | 8054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90 | 16969 |
| 农林经济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99 | 4068 |
| 风景园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1 | 13036 |
专业代码:090107T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主干学科:食品科学、园艺学。 主要课程: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土壤学、农业生态学、茶树栽培与育种学、茶叶生物化学、茶叶机械、茶叶加工学、茶叶审评与检验、经济管理与营销。
相近专业:
农学 园艺 植物保护 草业科学 烟草 植物科学与技术 种子科学与工程 应用生物科学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0周。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农业生物科学、食品科学和茶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工业、商贸等领域或部门从事与茶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食品科学、茶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茶树栽培育种和茶叶生产、营销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茶树栽培育种、茶叶生产、茶的综合利用和营销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生物科学、茶叶优质高产和食品工程的基本理论;3.掌握茶叶品质形成及经济贸易的基本知识;4.具备分析和解决茶叶加工、检验、茶叶审查和营销方面的方法和技能;5.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茶学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6.熟悉国家对农业和茶业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预防医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社区营养及食 品安全领域从事营养指导以及食品卫生监督、检验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 知识,接受实验研究、人群调查研究和监督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相关科学研究、监督管理工 作和实验室检测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各类人群在正常和特殊条件下的营养需要及营养水平鉴定;
3.掌握食物营养价值的分析,食物资源开发和食品强化的营养设计与鉴定;
4.具有食品中各种污染物、添加剂、天然有毒成分及其他有害物质检测的基本能力; 5.掌握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中毒者抢救以及食物中毒的预防 措施;
6.熟悉食品卫生与营养方面宣传教育的理论、方法;
7.熟悉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具有实际工作 能力;
8.了解食品的加工烹饪过程以及可能存在的营养和食品安全问题;
9.了解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发展动态,具备初步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 意识。
主干学科: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核心课程:预防医学、营养学基础、公共营养学(包括营养宣传教育)、分子营养学、临床营养 学(包括常见的食物烹饪方法)、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安全评价体系、食品 工艺卫生学、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临床实习9周、毕业生产实习20周(实习内容为食品污染与食源性疾 病、公共营养、食品的监督管理、食品工艺、临床营养学、营养宣传教育),最后8周要求学生撰写 毕业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营养学部分实验和食品卫生学部分实验,所有实验都编入《营养与食品卫生 监督检验方法指南》。
营养学部分实验包括食品中维生素A的测定、PER设计讨论、人体热能消耗的测定、人体体 格与营养缺乏病体征检查、膳食调查讨论、食谱编制、居民食物结构与社会营养监测、基因多态性 对钙吸收的影响、葡萄糖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动物血清蛋白电泳、稳定性同位素铁和锌的测定、食 谱的设计和计算、医院膳食管理等。
食品卫生学部分实验包括食品中真菌与酵母菌的测定,罐头中微生物的检测,行为毒理的检 测方法,免疫毒性测定,食品企业设计审查识图,酒类、罐头、乳品类食品的卫生学评价,食品中农 药的检测,容器包装材料的溶出实验,食品中人工色素的测定,鲜奶的卫生质量检测,白酒中甲醇 杂醇油的测定,肉中亚硝酸盐的检测,食品中化学毒物快检,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食品卫生处罚 案例分析等。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1005 中医学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风景 园林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胜任风景名胜、城乡绿化、城乡规划、环境和生态保护、旅游 发展、建筑设计等各类风景园林工程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 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风景园林保护、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接受风景园林的现场调查分析、空间规划设计、植物等材料应用、工程技术与建设管理、文字 图纸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能在风景园林保护、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科研、投资和 开发等相关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与人文素质、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具有自然科学、人文 科学和文化艺术基本素养,并掌握一门外国语;
2.了解本专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建筑学、城乡规划、生态、园 艺、地质、土壤、水文、地理、计算机应用、社会、艺术、管理等学科专业知识,具备融会贯通多学科 专业知识的能力;
3.掌握风景园林现场调研、数据分析与图文表达的方法技术,具备识别分析风景园林现状 问题的能力;
4.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具有风景园林规划、园林与景观设计的 基本实践能力;
5.了解风景园林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选用原则,掌握工程测绘和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 方法;
6.掌握风景园林植物的基本知识,具有植物应用的基本能力;
7.了解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知识,具有从事风景园林遗产及各类自然与人文风景园 林资源保护的基本能力;
8.了解与风景园林相关的法律法规、公共政策和技术标准;
9.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建筑学。
核心知识领域: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知识,包括风景园林保护、规划、设计等构成风景园林专 业知识领域的主干;园林历史与理论,包括古今中外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知识成为风景园林专 业的理论平台;风景园林技术,包括风景资源学、园林植物、园林结构、计算机应用等知识成为 风景园林专业的技术支撑;建筑与城乡规划知识,包括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城 乡规划、旅游规划、资源与环境保护、生态、园艺、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构成风景园林专业的 拓展知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景观学概论(34学时)、中外园林史(51学时)、建筑史(34学时)、风景园林文化与 美学(34学时)、风景资源与遗产保护(34学时)、景观游憩学(34学时)、设计基础(102学时)、 建筑设计基础(204学时)、建筑设计(102学时)、景观规划设计原理(34学时)、城市规划原理 (34学时)、建筑设计原理(34学时)、景观设计(136学时)、景观详细规划(136学时)、景观总体 规划(136学时)、风景区规划原理(34学时)、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原理(34学时)、景观生态学(34 学时)、园林植物与应用(68学时)、种植与生态专项设计(68学时)、建筑力学(51学时)、建筑结 构与构造(68学时)、景观工程与技术(68学时)。
示例二:素描基础(56学时)、制图基础(64学时)、造型基础(120学时)、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48学时)、中国园林史(24学时)、西方园林史(24学时)、生态景观规划(40学时)、风景区规划 (24学时)园林树木学(48学时)、园林花卉学(32学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56学时)、园林植 物景观设计(80学时)、风景园林建筑设计(160学时)、风景园林设计(176学时)、风景园林工程 (136学时)。
示例三:风景园林概论(16学时)、风景园林设计原理(32学时)、设计基础(156学时)、中国 园林史(32学时)、外国园林史(32学时)、园林植物基础(48学时)、绘画(72学时)、风景园林规 划与设计1-8(包含:场地设计、公园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城市设计、风景区规划等)(共512 学时)、环境行为学(32学时)、形式认知与材料试验(16学时)、景观工程(48学时)、植物配置 (32学时)、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32学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32学时)、景观生态学 (32学时)、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32学时)、风景园林规划实务(16学时)、风景园林管 理与法规(1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实习包括认识实 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4个环节;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2个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户外建成与自然环境模拟、模型制作、GIS等。
修业年限:四年或五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系统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理论知识 和相关农林业科学知识,具备农林经济管理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部门、农林牧渔 业相关企业、教学与科研单位等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和政策研究等经济管理工作 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经济分析、经营 决策、组织策划、调查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务和政策研 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较为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一定的 农业科学基础知识;
2.掌握产业经济分析、企业经营管理、经济核算、统计分析、社会经济调查等基本技能;
3.具备分析和解决农林经济管理实际问题、从事农林经济管理相关工作的实践能力;
4.熟悉国家农林牧渔业相关的经济管理制度、政策和法规,熟悉农林牧渔业的产业背景和 发展趋势;
5.具有创新精神,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
6.具备熟练运用电子计算机的能力、较好的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能力,达到一定的外语 水平。
主干学科:经济学、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
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统计学、农(林、牧、渔,下同)业经济 学、涉农企业管理学、农业政策学、农产品贸易或运(营)销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农 业概论。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参加社会经济调查、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各种类型的 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完整的现代生物科学的知识体系和较宽厚的园艺基本理论知 识,掌握较扎实而熟练的基本技能,能在果树、蔬菜、观赏园艺、设施园艺、园林绿化及其他相关领 域从事现代园艺生产、科技推广、产业开发、经营管理及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工作,有较宽广的适应 性和一定专业特长的园艺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园艺作物育种、栽培、生物技术、设施园艺和园艺产品采后商 品化处理、贮藏运销、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园艺作物生产、管理和新 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掌握园艺作物新品种选育、栽培管理、种子生产和工厂化育苗、 设施园艺及园艺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好的外语交流和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 学、科技写作等方面的应用能力;
2.掌握园艺场(庭院)规划和建设、种质保护、遗传改良及良种繁育、栽培管理和病虫草害防 治、园艺产品商品化处理和营销等方面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操作技术;
3.具有通识性文学、历史、哲学、生物伦理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学、心理学等方面 的知识及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开展创新实践和科技开发的基本能力;
4.熟悉现代园艺生产、科技推广、产业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标准、法律与 法规;
5.了解园艺作物栽培管理、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和工厂化育苗、设施园艺等方面的理论前 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不断创新与终身学习 能力。
主干学科:园艺学、生物学。
核心课程:遗传学、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园艺作物栽培学、园艺作物育种学、园艺植物生 物技术、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园艺产品商品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与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生产实习与调研、毕业实 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园艺作物分类与识别实验、园艺场(园)及庭院规划设计实验、园艺作物穴盘 育苗和嫁接育苗实验、园艺作物整形修剪与植株调整实验、园艺作物品质鉴定实验、园艺作物保 鲜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发展问题相 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农业科学知识,掌握农村区域发展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在各 级政府部门、各类相关企业、教学与科研单位等从事规划设计、经营管理、推广咨询、教学研究等 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发展问题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接受发展规划、项目管理、推广沟通、调查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规划设计、 经营管理、推广咨询、教学研究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发展问题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较为宽广的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一定的农业科学基础知识;
2.掌握发展战略和规划、发展项目管理、农业普及和推广、农村社区分析、经济社会调查等 基本技能;
3.具备分析和解决农村区域发展实际问题、从事农村区域发展相关工作的实践能力;
4.熟悉国家农村和区域发展相关的制度、政策和法规,熟悉国内和国际农村与区域发展问 题的现状与趋势;
5.具有创新精神,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
6.具备熟练运用电子计算机的能力、较好的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能力,达到一定的外语 水平。
主干学科:经济学、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
核心课程: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农村发展规划、 农业推广学、自然资源与环境管理、农村发展研究方法、农业概论。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参加社会经济调查、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各种类型的 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或农学学士。 1204 公共管理类 ,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扎实的科学理论、工程技术和实践训练基础为支撑,培养具有良好的政 治文化素质,具有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系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能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及与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教育、研究、进出口、卫生监督、 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 品销售、检验检疫、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具有宽广知识面、多领域适应能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 门人才。
培养要求: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 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提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解决食品工程实际问题的能 力,能够参与食品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食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7.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8.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食品工程制图基础知识,食品机械工程基础知识,食品加工单元操作的基本 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食品原料与成品中各种成分的化学性质、生理功能、体内代谢机制;食 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微生物变化、物性变化;食品各种危害因素及其检测和 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各类食品加工基本技术及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加工机械与 设备、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含实验学时数):食品生物化学(60学时)、食品微生物学(70学时)、食品 营养学(60学时)、食品安全学(食品安全与卫生学)(40学时)、食品工程原理(70学时)、食品化 学(60学时)、食品分析(60学时)、食品工艺学(70学时)、食品机械与设备(40学时)、食品工厂 设计与环境保护(食品工厂设计)(30学时)。
示例二(括号内为含实验学时数,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食品生物化学(基础生物化学 A)(72学时)、食品微生物学(56学时)、食品营养学(32学时)、食品安全学(食品安全与卫生) (56学时)、食品工程原理(56学时)、食品化学(56学时)、食品分析(24学时)、食品工艺学(80 学时)、食品机械与设备(56学时)、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食品工厂设计基础)(32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含实验学时数):食品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04学时)、食 品微生物学(96学时)、食品营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32学时)、食品安全学(32学时)、食品 工程原理(食品技术原理)(32学时)、食品化学(32学时)、食品分析、食品工艺学(64学时)、食 品机械与设备(48学时)、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识实习、金工实习、食品专业社会调查、食品工 艺实习、食品工艺设计、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食品生物化学实验、食品微生物学实验、食品营养学实验、食品安全学实验、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食品化学实验、食品分析实验、食品工艺学实验、食品机械与设备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农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扎实的科学理论、工程技术和实践训练基础为支撑,培养具有良好的政 治文化素质,具有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系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能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及与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教育、研究、进出口、卫生监督、 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 品销售、检验检疫、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具有宽广知识面、多领域适应能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 门人才。
培养要求: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 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提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解决食品工程实际问题的能 力,能够参与食品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食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7.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8.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食品工程制图基础知识,食品机械工程基础知识,食品加工单元操作的基本 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食品原料与成品中各种成分的化学性质、生理功能、体内代谢机制;食 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微生物变化、物性变化;食品各种危害因素及其检测和 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各类食品加工基本技术及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加工机械与 设备、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含实验学时数):食品生物化学(60学时)、食品微生物学(70学时)、食品 营养学(60学时)、食品安全学(食品安全与卫生学)(40学时)、食品工程原理(70学时)、食品化 学(60学时)、食品分析(60学时)、食品工艺学(70学时)、食品机械与设备(40学时)、食品工厂 设计与环境保护(食品工厂设计)(30学时)。
示例二(括号内为含实验学时数,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食品生物化学(基础生物化学 A)(72学时)、食品微生物学(56学时)、食品营养学(32学时)、食品安全学(食品安全与卫生) (56学时)、食品工程原理(56学时)、食品化学(56学时)、食品分析(24学时)、食品工艺学(80 学时)、食品机械与设备(56学时)、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食品工厂设计基础)(32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含实验学时数):食品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04学时)、食 品微生物学(96学时)、食品营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32学时)、食品安全学(32学时)、食品 工程原理(食品技术原理)(32学时)、食品化学(32学时)、食品分析、食品工艺学(64学时)、食 品机械与设备(48学时)、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识实习、金工实习、食品专业社会调查、食品工 艺实习、食品工艺设计、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食品生物化学实验、食品微生物学实验、食品营养学实验、食品安全学实验、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食品化学实验、食品分析实验、食品工艺学实验、食品机械与设备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农学学士。

2017年福建农林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管理科学、动物医学、农林经济管理、风景园林、生物技术、林学、园林、蜂学、农学、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生态学等13个专业。2017年福建农林大学河北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

2017年福建农林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农林经济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劳动与社会保障、电子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等8个专业。2017年福建农林大学天津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

2017年福建农林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等1个专业。2017年福建农林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福建农林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2017)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排名

福建农林大学2017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茶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1分,农村区域发展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3分,园艺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7分,茶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43分,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8分,农村区域发展文科录取分数

2022年福建农林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农业经济管理类(包含专业: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体检受限要求详见学校招生章程)、园艺、茶学、农业经济管理类(包含专业: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体检受限要求详见学校招生章程)、食品科学与

2021年福建农林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农业经济管理类(包含专业: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茶学、风景园林、园艺、茶学、农业经济管理类(包含专业:农林经济管理、

2020年福建农林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茶学(办学地点安溪校区)、茶学(办学地点安溪校区)、风景园林(办学地点福州大学城校区)、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经济管理类(包含专业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农业经济管理类(包含

2019年福建农林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农村区域发展、风景园林、农村区域发展、园艺、茶学办学地点:安溪校区、茶学办学地点:安溪校区、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等9个专业。2019年福建农林大学内蒙古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

2018年福建农林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园艺、农林经济管理、食品卫生与营养学、风景园林、茶学、农村区域发展、农村区域发展、食品科学与工程、茶学等9个专业。2018年福建农林大学内蒙古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福

2017年福建农林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茶学、农村区域发展、农村区域发展、茶学、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农林经济管理、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等9个专业。2017年福建农林大学内蒙古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