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东营职业学院和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哪个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闽大和东营职院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2 07:15:04 解决时间:2022-12-16 20:15

满意答案

东营职业学院和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哪个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东营职业学院和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各排行榜,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分数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与东营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分数对比(福建)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东营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人力资源管理2021物理类 -/376(专科批)/()
人力资源管理2021历史类 -/433(专科批)/()
人力资源管理2020理科 -/358(专科批)/()
人力资源管理2020文科 -/425(专科批)/()
人力资源管理2019理科 -/334(专科批)/()
人力资源管理2019文科 -/426(专科批)/()
人力资源管理2018理科 -/305(专科批)/()
人力资源管理2018文科 -/399(专科批)/()
人力资源管理2017理科 -/246(专科批)/()
人力资源管理2017文科 -/300(专科批)/()
公共管理类 人力资源管理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熟练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取得人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书,能够完成人力资源招聘、培训、劳动关系管理等核心工作任务的现代阳光工匠。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福建人力资源管理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376
历史类433
广西人力资源管理(6000元/年)理科专科批普通类264
文科318
公共管理类 人力资源管理
东营职业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培养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工作原理,能在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上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总体设计、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培训管理、薪酬设计、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东营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山东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401
吉林人力资源管理文科专科批普通类245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243
校友会(高职二类)
502
高职排名
学校简介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是由龙岩市委、市政府举办的龙岩唯一的一所高职高专院校。学校前身为闽西职业大学,历史上简称“闽大”。2004年,龙岩工业学校并入闽西职业大学,更名为闽西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龙岩市委、市政府推进市职业教育资源整合,龙岩卫校、龙岩财校整体并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拥有校本部、天马校区、虎岭校区、西湖岩校区4个校区,占地56.24公顷,建筑面积35.83万平方米。现有高职在校生12135人、中职在校生2887人,在编教职工802人,专任教师473人,其中高级职称165名,高学历教师250名,“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达80.06%。

学校设有信息与制造学院、城乡建筑学院、财经商贸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医学护理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生态环境学院7个二级学院和龙岩卫生学校一个中职学校。开设40个高职专业、10个中职专业,26个高职专业排名全省前10名,15个高职专业排名全省前5名,拥有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1个、国家示范(骨干)专业4个、国家骨干专业4个、国家级服务产业提升专业2个、国家“1+X”证书试点改革专业25个,省级立项33个专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868万元,馆藏各类图书101.3万册。办学以来,学校先后培养大中专毕业生约6.8万人、中短期学员40多万人。

2007年,学校被教育部、建设部确定为全国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2008年学校被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确定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2013年与龙岩学院合作,成功开设2个专业的本科培养试点,是省内唯一一所本科培养试点全程由高职院校独立进行培养的院校。2016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2020年学校被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确定为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2019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改革活力指数排行榜中,学校综合实力全国排名第70位,学生成长发展力全国排名第41位,“国20条”改革试点活力全国排名第27位。“2020-2021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显示,学校竞争力排行福建省高职高专第7位、全国高职高专第239位。2021年6月被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确定为福建省A类高水平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电子商务专业群被确定为福建省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学校吹响了“双高”建设集结号。

学生技术技能培养突出。2020年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我校共获一等奖7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1项,积分排名福建省第4名。在第六届福建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优秀奖15项。“十三五”期间,我校学生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院校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0项,积分排名全国第75位,福建省第5位。

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显著。2020届共有1824名毕业生,年度就业率92.79%,自主创业率2.24%,专升本升学率20.06%(344人进入本科继续深造)。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74.42%,有超过七成的毕业生从事专业相关工作,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为78.88%。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为97.00%,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达到了100.00%。


东营职业学院
81
校友会(高职二类)
166
高职排名
学校简介

东营职业学院成立于2001年7月,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东营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高校。学校是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山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获评全国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优秀单位、全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高职院校资源建设优势学校、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中国高职院校智能机器人专业群国际影响力50强、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备选库项目主持单位,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校园、德育工作优秀高校、依法治校示范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高校、培育工匠精神优秀院校、平安校园、军事训练改革试点高校等荣誉称号。

一、办学环境优越

(一)区位优势明显。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加快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强市,是东营市进入新时代发展的目标定位。

(二)产业背景深厚。东营市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国家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和国家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促进高质量发展,东营市聚力打造“5+2+2”产业体系,即构建石化、橡胶、石油装备、有色金属、新材料五大优势产业,现代高效农业、文化旅游两大特色产业以及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两大未来产业。

(三)政府支持有力。《东营市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行动计划》中确定,支持东营职业学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建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院校。《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依托东营职业学院等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全国一流产教融合示范区。突出产教融合发展,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构建产业人才培养培训新体系。提升现有职业教育院校发展水平,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推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二、办学实力雄厚

(一)办学理念先进。坚持立德树人根本,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服务学生成长,确定了“学生中心、质量为要、开放融合、特色品牌、文化制胜”内涵式发展路径,坚持问题导向、质量导向、需求导向、成果导向,建设有特色、国际化、创业型高职名校发展目标,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精湛技艺、创新本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高标准谋划、高质量育人、大规模培训、深层次融合、“双师型”队伍、高水平服务六大建设任务。

(二)师资水平高。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黄大年式教学团队;建有山东省名师工作室、省级技艺传承创新平台。多人获评全国模范教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齐鲁最美教师、齐鲁首席技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齐鲁和谐使者、省级教学名师等称号。

(三)实习实训条件完备。建成校内实训室25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64个。建设了“东营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石油化工实训基地成为“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

(四)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有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3个,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特色专业8个、品牌专业群3个,“3+2”专本贯通专业1个。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44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门。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省级以上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3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

(五)思政工作成绩突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是山东省示范中心。荣获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人民德育》“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建设示范院校等称号。“山东高校十佳辅导员”1人,“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1人,入选由中央文明办组织的“中国好人榜”1人。1名学生获得伦敦残奥会亚军、亚洲残运会冠军,1名学生被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三、办学优势明显

(一)石油石化特色。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立项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主持国家级石油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牵头成立了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职教集团,是山东省化工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持单位和全国石油与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示范性实训基地、AHK中德职业教育联盟成员单位,校企共建国瓷新材料学院。石油化工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并通过验收。参与国家专业标准修订2个、1+x证书标准开发2个,获批国家规划教材3部,牵头开发山东省高职石油化工技术、石油工程技术和化工装备技术等专业教学指导方案3个。参与开发AHK(中国)化工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化工专业相关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5个,编写AHK教材8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国赛一等奖4项,11名学生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录用。

(二)创新创业品牌。建设创业学院、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创业孵化基地“三大平台”,构建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评价、创业项目输出“三大体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与学生社团活动相融合、与“创”文化品牌构建相融合“三项融合”,培育形成“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创优、创效”“来东职、一起创,圆梦想、创未来”的浓厚“创”文化氛围。有800多名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涌现出10多位在全省有影响力的大学生创业典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学校众创空间被评为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学校是山东省文化产业“金种子计划”试点孵化器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首批青年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山东省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创新创业教改项目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三)人工智能亮点。被教育部确定为“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试点学校,引入达内科技集团优质资源共建人工智能学院,同时成立黄河三角洲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成立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分中心暨山东省产教联盟,与京东集团共建京东教育研究院华东分院、京东(东营)国际产教融合创新中心,牵头成立全国人工智能职业教育集团并任理事长、秘书处单位,与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等联合发起成立中国物联网产教融合联盟并任常务副理事长、秘书处单位,当选山东省计算机职业教育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委员会牵头院校,联合起草“自然语言处理应用开发”等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拥有两个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承办首届山东省人工智能职业教育大会,联合主办首届全球物联网职业教育大会、第一届全国工业4.0产教融合提质培优高峰论坛等学术活动。被评为ARM(中国)嵌入式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示范基地。

(四)开放办学路径。“三进三出”提高国际化水平,即:把国际先进职教模式引进来,把优质职教资源引进来,把留学生引进来;学校走出去办学,教师走出去提升职教能力,学生学员走出去就业。与39所国(境)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引进德国等专业教材15部,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认证标准1个,开发与国际标准对接的专业标准2项;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明德学堂建立“孔子学堂”,在马来西亚林登大学建设“名师工作坊”,成立AHK中德(东营)职业培训中心;在台湾地区设立“东营职业学院教师境外培训基地”2个;在肯尼亚建立“鲁班工坊”,在我校设立“中肯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与俄罗斯阿尔梅耶夫斯克国立石油学院互设语言教育中心。积极开展对台交流,“两岸青少年情牵黄河口”活动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对台交流项目”。

(五)产教融合机制。“点线面”三维度产教融合推进机制:依托县区、经济开发区,紧贴产业发展,把握人才需求,系统推进产教融合;加入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等48家行业组织,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引入行业先进标准,推进学校专业与行业深度融合;与国内外300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研发、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习实训、就业合作等。协同育人机制:适应企业需求,校企协同,为企业培养具体岗位人才,与富海集团、中国万达集团等积极开展国家级、省级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与万华化学集团、金宇杭萧公司、山东国瓷功能材料公司等设置“订单班”“冠名班”38个。专业共建机制:适应产业需求,共建专业,培养人才,与上海中锐教育集团、达内集团、成都云华集团等共办新能源汽车技术、市场营销、民航安全技术管理、软件技术等专业13个。平台合作机制:适应社会需求,合作建设“产教研创”平台,所有专业建平台,每位教师入团队,通过平台做项目、促教学、带学生、出成果。与京东集团合作成立京东(东营)国际产教融合创新中心,形成各级各类“产教研创”平台90余个。

(数据截止2022年3月)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府前大街129号

电话:0546—8060136(办公室);0546—8060063(招生办)

邮编:257091

学校网址:http://www.dyxy.edu.cn/


  中专 2022-12-16 20:15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东营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录取分数多少分

    1楼

    东营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录取分数为吉林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45,最低位次是27664、山东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01,最低位次是353511。东营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录取分数线1.2021年人力资源管理录取分数线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

  • 中专学校

    东营职业学院吉林人力资源管理录取分数线?

    2楼

    东营职业学院吉林人力资源管理录取分数线为245分(文科)。东营职业学院吉林人力资源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人力资源管理文科专科批普通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科(高职)三年公共管理类

  • 中专学校

    2020年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具备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能力

    3楼

    2020年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具备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能力

  • 我要读技校

    2020年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知识

    4楼

    2020年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知识、原理和工作内容

  • 我要读技校

    2020年东营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5楼

    2020年东营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 中专学校

    2020年东营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

    6楼

    2020年东营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

  • 我要读技校

    2020年东营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7楼

    2020年东营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 中专学校

    东营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怎么样,好不好?

    8楼

    东营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东营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在山东省排名第4。山东省开设人力资源管理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烟台职业学院、淄博职业学院。山东省开设人力资源管理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山东劳动职业技术

  • 中专学校

    2020年东营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学费表|招生名额|专业介绍

    9楼

    东营职业学院/2020年人力资源管理学费:48001.2020年人力资源管理学费:4800;2020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山东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普通类二段

  • 我要读技校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东营职业学院2022年学费(最新学费)

    10楼

    东营职业学院/2022年人力资源管理学费:52001.2022年人力资源管理学费:5200;2022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云南人力资源管理理科专科批普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