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省控线 |
|---|---|---|---|---|---|---|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 | 普通类 | 618 | 599 | 3614 | - |
| 蒙授本科一批 | 598 | 580 | 5861 | 348 | ||
| 本科一批 | 628 | 574 | 6687 | 477 | ||
| 国家专项计划 | 618 | 599 | 3614 | |||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598 | 580 | 5861 | |||
| 中外合作办学 | 604 | 572 | 6982 | |||
| 艺术类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50.20 | 337.20 | 0 | -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金融学类(包含专业:金融学(英语强化)、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强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新闻传播学类(包含专业: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 | 四年 | 1 | |||
| 数学类(包含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华罗庚班)、信息与计算科学(华罗庚班)) | 四年 | 3 | |||
| 材料类(包含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功能材料) | 四年 | 3 | |||
| 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英语强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实验班)) | 四年 | 13 | |||
| 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实验班)) | 四年 | 1 | |||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办学地点:开发区校区(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四年 | 10 | ||
| 土木类(包含专业: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国际班)、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交通工程) | 普通类 | 四年 | 6 | ||
| 水利类(包含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 四年 | 2 | |||
| 化工与制药类(包含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与工艺(国际班)、制药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四年 | 12 | |||
| 化工与制药类(包含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四年 | 1 |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 四年 | 2 | |||
| 建筑类(包含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 | 五年 | 1 | |||
| 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工商管理、物流管理) | 四年 | 2 | |||
| 应用物理学办学地点:主校区 | 四年 | 1 | |||
| 应用物理学办学地点:主校区(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四年 | 3 | ||
| 应用化学(张大煜化学菁英班、理学) | 普通类 | 四年 | 1 | ||
| 工程力学钱令希力学创新实验班办学地点:主校区 | 四年 | 1 | |||
| 工程力学办学地点:主校区(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四年 | 3 | ||
| 工程力学(含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五年 | 2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办学地点:主校区 | 四年 | 3 | |||
| 工业设计办学地点:主校区 | 四年 | 1 |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含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安全工程。) | 四年 | 3 | |||
| 车辆工程(英语强化)办学地点:主校区 | 四年 | 2 | |||
| 金属材料工程 | 五年 | 1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办学地点:主校区 | 四年 | 3 | |||
| 电子科学与技术(含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办学地点:开发区校区 | 四年 | 2 |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含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 四年 | 2 | |||
| 软件工程(含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专业)办学地点:开发区校区 | 四年 | 13 | |||
| 船舶与海洋工程办学地点:主校区 | 四年 | 2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办学地点:主校区 | 四年 | 1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雕塑 | 艺术类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37 | 0 |
| 设计学类 | 345 | 0 | |||
| 工程力学(中白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2 | 6982 |
| 化工与制药类 | 574 | 6687 | |||
| 应用物理学(中白合作办学) | 578 | 6159 | |||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580 | 5861 | |||
| 计算机类(中日合作办学) | 586 | 5095 | |||
| 水利类 | 595 | 4040 | |||
| 工业设计 | 595 | 4040 | |||
| 土木类 | 598 | 3716 | |||
| 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99 | 3614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日语强化) | 本科一批 | 606 | 2927 | ||
| 化工与制药类(国家专项计划) | 608 | 2754 | |||
| 工商管理类 | 611 | 2516 |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612 | 2427 |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安全工程) | 612 | 2427 | |||
| 建筑类 | 612 | 2427 | |||
| 材料类 | 613 | 2359 | |||
| 车辆工程(英语强化) | 613 | 2359 | |||
| 金属材料工程(日语强化) | 613 | 2359 |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614 | 2265 | |||
| 新闻传播学类 | 614 | 2265 | |||
| 工程力学(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616 | 2091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616 | 2091 |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 617 | 2023 | |||
| 电子信息类 | 618 | 1949 | |||
|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 618 | 1949 | |||
| 金融学类 | 618 | 1949 | |||
| 化工与制药类(创新实验班) | 618 | 1949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家专项计划) | 618 | 1949 | |||
| 应用物理学 | 619 | 1867 | |||
| 数学类 | 620 | 1812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621 | 1762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622 | 1698 | |||
| 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622 | 1698 | |||
| 工程力学(钱令希力学创新实验班) | 622 | 1698 | |||
| 应用化学(张大煜化学菁英班)(理学) | 624 | 1579 | |||
| 电子信息类(创新实验班) | 628 | 1328 |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具 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以及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 业、国防、民用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 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接受现代科学与工 程的基本训练,掌握能源、热科学及动力系统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及控制技术等现代工具,具备 从事节能、制冷、动力、环保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设备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应用管理所必需 的工程技术知识,初步具有应用所学知识提出、分析及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学生 还应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对职业、社会、环境有责任 感,树立节能减排的理念。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学、物理、力学、材料、机械、热工、控制、电工电子等工程 科学基础知识;
2.具有专门针对能源动力系统提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本专业要求的个人 能力和专业素质,能进行能源新产品和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运行维护以及相关制造,具有集成 创新的能力;
3.了解能源生产、转化和利用的行业需求动态,熟悉能源高效转化和利用技术的理论前沿 和应用背景,贯彻执行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和技术路线;
4.具有在能源动力类企业的初步工程实践经验,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 时掌握并应用相关新技术为社会服务,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 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基本知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设计基本知识 (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基本知识(电工学、控制理论)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流体力学(56学时)、传热学(56学时)、工程热力学(56学时)、燃烧基本原理 与建模(24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机械制图及CAD基础(24学时)、电工电子学(72学 时)、自动控制理论(32学时)、工程力学(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64学时)。
示例二:工程流体力学(A)(72学时)、传热学(72学时)、工程热力学(72学时)、燃烧理论 基础(16学时)、机械设计基础(64学时)、自动控制理论(72学时)、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 学(48学时)。
示例三:流体力学(80学时)、传热学(60学时)、工程热力学(75学时)、燃烧学(30学时)、 机械原理及设计(90学时)、工程图学(90学时)、电工电子(90学时)、自动控制原理(30学时)、 工程力学(12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金工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课程 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工电子实验、热工实验(包括工程热力学实验、工程流体力学实验、传热学 实验)、能源与动力相关方向的专业实验(如燃烧学实验、热工控制与测试类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旨在提供一种高层次的素质教育而不仅仅是一种专业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应用的理论与方法,掌握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接受物理应用熏陶的优势毕业生可以适应多方面的社会需求,良好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只要经过有关的业务培训,就能成为各方面的骨干。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国际化 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综合性的创新思维方式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 和科学研究单位从事工业产品创新设计及相关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设计、传播设计、人机 交互设计、环境与展示设计等领域的开发、研究、策划、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工业设计师 后备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接受工业设计的原理、程 序、方法以及设计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适当处理工业设计与环境、用户、市场、功能、造 型、色彩、结构、材料、工艺的相互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综合地表现在产品及服务设计上的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业设计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创新与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 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艺术素养;
2.具有从事工业设计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了解相关的技术和社会发展 趋势;
3.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设计基础、工业设计工程基础、 设计表现、设计历史及理论、人机交互、设计材料及加工、数字及实体模型制作、可持续设计、服务 模式及商业模式设计等基础知识;
4.有较强的设计表现技能、动手能力、美学鉴赏与创造能力,以及较强的计算机、互联网、多 媒体和外语应用能力;
5.具有在了解社会和消费者的需求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的科学理论,分析、提出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能够参与产品或服务全生命周期的策划、设计、运行和维护的能力;
6.熟悉工业设计相关的知识产权法规、安全及环保的政策、规范和标准;
7.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了解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与理论前沿;
8.具有较好的设计管理能力、不同专业和学科间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应对危机 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设计学、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知识体系由4个核心知识领域构成,即基础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 的基本原理、工业设计的程序与方法、工业设计表达;理论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历史与理论、 人机工程学与设计心理学、知识产权保护、设计管理;技术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工程基础、工 业设计材料与成型工艺、工业设计的安全性;实践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实践。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设计概论(32学时)、人机工程学(48学时)、工业设计史(32学时)、计算机辅助 工业设计(64学时)、设计心理学(32学时)、设计程序与方法(48学时)、设计快速表现(48学 时)、材料成型与工艺(40学时)、产品形态设计(48学时)、结构设计(64学时)、系统设计(48 学时)、设计管理(32学时)、设计研究基础(32学时)、产品开发设计(48学时)、专题设计(48 学时)。
示例二:设计概论(32学时)、人机工程学(32学时)、工业设计史(32学时)、计算机辅助工 业设计(64学时)、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120学时)、综合设计表达(64学时)、材料与工艺(40 学时)、产品系统设计(120学时)、设计美学(32学时)、民族艺术考察与设计(64学时)、设计管 理(40学时)、产品开发设计(120学时)、专题设计(120学时)。
示例三:设计心理学(40学时)、人机工程学(60学时)、工业设计史(80学时)、计算机辅助 设计(CAD)(80学时)、材料与技术(240学时)、综合构造(80学时)、专业绘画(80学时)、专业 方向设计(80学时)、社会实践1(传统文化与设计)(60学时)、社会实践2(现代工业与设计) (60学时)、专题设计(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专题设计、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设计基础实验、人机工程学实验、模型及样机制作、影像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车辆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从事 车辆设计、制造、实验、检测、管理、科研及教学等工作的车辆工程领域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电工电子技术、车辆构造与原理、车辆设计与理 论、车辆试验测试技术和车辆电子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车辆工程师基本训 练,具备从事车辆设计、制造、实验、检测及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机械工程、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自动化、测试技术、市场经济 及企业管理等机械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车辆构造、理论、设计、电子控制等专业知识和车辆产品设计制造方法;
3.具有工程制图、计算、试验、测试、计算机应用、文献检索的基本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综合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车辆产品的设计开发、技术升级改造与创新的能力;
4.了解机械工程和车辆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5.了解国家车辆工程领域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6.具有一定的车辆工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组织管理能力;
7.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业美学的知识基础;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
9.具有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控制工程基础、车辆理 论、车辆设计、车辆构造、车辆试验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市场调查与商务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科技创新与社 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车辆构造拆装实习、发动机台架试验、车辆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车辆电器与 电子技术实验、车辆性能台架试验、车辆道路性能综合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文理结合,培养有管理学、信息科学、经济学基础,掌握信息系统、数据分析等方法技术,具有沟通与组织管理能力,具备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建设、大数据分析和商业模式创新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工程技术与科学基本知识以及过程装备与控 制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工、石油化工、冶金、轻工、能源、制药、环保、建材等领域从事 过程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监测控制、安全保障、运行维护等工程技术,以及教育、管理工作 或进入相关学科继续深造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科技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热能工程、工艺过程及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接受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技术、过程(化学)工程技术、监测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本 训练,掌握机械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力学、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工程材料、过程原理、电工电子技术、检测与控制技术、过 程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熟悉过程装备特别是压力容器的设计方法和相关标准,能根据工艺要求进行过程装备的 设计、制造、监控、评估和管理;
3.熟悉机械加工过程及机械设计方法和相关设计标准;
4.了解过程装备与控制的现代设计方法、学科前沿、国内外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具有对先 进过程装备及其成套技术进行开发的初步能力;
5.具有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具有保证过程装备安全可靠性的基本知识;
6.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7.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具有拓展知识面和跨专业、跨文化的学习交流能力,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8.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一定 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将“过程”、“装备”与“控制”这3个相关知识领域有机紧密地结合在 一起,是以机械为主,工艺与控制为辅的“一机两翼”的复合型交叉专业。本专业核心知识领域 涉及机械工程、热能工程、工艺过程及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工程力学、工程图 学、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化工(或其他工业)过程、检测与控制技术、过程装备技术等知识领域。 此外,本专业还涉及机械加工及机械设计、过程装备特别是压力容器设计等工程技术。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图学(40学时)、工程训练(24学时)、工程化学(32学时)、机械制图及CAD基 础(24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材料力学实验(8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机械设计(72学 时)、过程工程原理(64学时)、过程工程原理实验(16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工程热力 学(32学时)、工程材料(32学时)、机械制造基础(32学时)、过程装备CAD(32学时)、过程装备 控制技术(48学时)、过程设备设计(48学时)、过程机械(48学时)。
示例二:现代工程图学(96学时)、理论力学(56学时)、工程材料(32学时)、材料力学(72 学时)、机械原理(56学时)、机械制造技术(40学时)、化工原理(112学时)、机械设计(64学 时)、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24学时)、流体及粉体力学基础(40学时)、工程热力学(56学时)、工 业化学(32学时)、过程设备设计(72学时)、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20学时)、过程流体 机械(48学时)、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40学时)。
示例三:工程图学(96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材料力学(72学时)、化学工程基础(48 学时)、互换性与测量技术(40学时)、工程材料及热处理(32学时)、工程材料成型技术(32学 时)、机械设计基础(72学时)、流体力学(48学时)、工程热力学(64学时)、自动控制原理(64学 时)、过程流体机械(64学时)、过程装备设计基础(64学时)、过程装备制造工艺(40学时)、过程 控制及仪表(48学时)、化工过程(40学时)、过程装备成套技术(32学时)、真空技术基础(48学 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过程原理、机械 设计、过程装备设计等)、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及社会实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过程原理实验、工程力学实验、电工电子实验、机械基础实验、压力容器强度 实验、压力容器稳定性实验、过程流体机械性能测试与监控实验、过程设备性能测试与监控实 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2019年大连工业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应用化学、网络工程、轻化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机械类(包含专业: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包装工程、纺织工程等10个专业。201

2019年大连海洋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土木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办学地点:黄海校区(中外合作办学)、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生物技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

2019年大连民族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办学地点:金石滩校区(少数民族)、市场营销办学地点:金石滩校区(少数民族)、生物工程办学地点:开发区校区、统计学办学地点:金石滩校区、通信工程办学地点:开发区校区(少数民族)、人力资源管理

2019年大连交通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土木工程办学地点:旅顺口校区、交通运输办学地点:旅顺口校区、机械工程办学地点:沙河口校区中长街教学区(中外合作办学)、物流管理办学地点:旅顺口校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旅顺口校区、自动化办学地点:

2019年大连医科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法学、预防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公共事业管理、中西医临床医学、生物制药、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麻醉学、临床医学(“5+3”一体化)、药学、应用心理学等13个专业。2019年大连医科大学内蒙古录

2019年大连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运动康复、日语(外语语种:英语,日语)外语语种:英语,日语、临床医学、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历史学、法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翻译外语语种:英语、金融学、化学

2019年大连外国语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德语口试、法语口试、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口试、英语口试、西班牙语口试、金融学口试、新闻学口试、法语口试、葡萄牙语口试、朝鲜语口试招收非朝鲜族考生、阿拉伯语口试、西班牙语口试、汉语国际教育口试、英语口试、

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内蒙古招生专业:药学、生物科学类(包含专业:生物信息学、生物科学)办学地点: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经济学、数理基础科学(中外合作办学)、知识产权、海洋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能源化学工程(含能源化学工程、应用化学

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内蒙古招生专业:工商管理、英语、数字媒体技术、通信工程、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土木工程、测绘工程、日语、公共事业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地理空间信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

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应用物理学办学地点:主校区(中外合作办学)、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英语强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实验班))、新闻传播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