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和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哪个通信工程专业好(通信工程专业河北水电学院和东秦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3 22:51:30 解决时间:2022-12-16 08:49

满意答案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和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哪个通信工程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和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各排行榜,通信工程专业的分数线,通信工程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与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通信工程专业分数对比(河北)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最高/最低分)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最高/最低分)
通信工程2020理科 505/491(本科批)625/607(本科批)
通信工程2019理科 -/457(本科二批)625/607(本科批)
电子信息类 通信工程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能在信息通 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的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大学数学、大学物理、人文学科及外语的基础上,主要学习通信 理论和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通信工程领域软硬件开发、系统与网络的设计与应用、 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从事通信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 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4.系统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5.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6.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7.了解通信与信息行业的相关政策及法规;

8.了解信息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 精神;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 微波技术、通信原理、通信网理论基础、现代通信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分析基础(32学时)、电子电路基础(48学时)、通信电子电路(32学时)、数字 电路与逻辑设计(48学时)、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微处理器与 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随机信号分析(3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64学时)、 通信原理(64学时)、电磁场与电磁波(48学时)、通信网理论基础(32学时)、现代通信技术(64 学时)。

示例二:电路分析基础(72学时)、电子线路基础(72学时)、高频电子线路(64学时)、数字 逻辑电路(64学时)、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64学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32学时)、微型计算机 原理及接口技术(72学时)、信号与系统(7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学时)、通信原理(72学 时)、电磁场与电磁波(64学时)、通信网(32学时)、通信概论(32学时)、移动通信(32学时)、光 纤通信(32学时)、通信系统集成电路设计(32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通信电子电路(48学时)、数字 电路与逻辑设计(64学时)、高级语言程序设计(56学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C++(32学时)、 数据结构(40学时)、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 学时)、通信原理(80学时)、电磁场与传输理论(64学时)、通信网基础(56学时)、无线通信原理 (32学时)、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技术训练、电子工艺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线路实验、计算机基础实验、通信原理实验、现代通信技术实验、专业综 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0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河北通信工程理科本科批普通类491
电子信息类 通信工程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名称:通信工程 专业代码:080604 一、学位、学制: 工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及业务范围: 本专业培养适应信息领域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掌握信息处理、传输、交换、现代通信网络、无线通信、计算机通信、光纤通信、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电子、信息技术,通信设备与系统的设计、研发与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坚实的数理与外语基础;掌握计算机硬件原理、软件原理及其设计方法与计算机应用的能力;掌握电路、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分析与设计方法及实验技能;掌握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分析与设计方法及实验技能;掌握通信系统(如数字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和通信网与交换技术基本原理与技术;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通信领域中的新技术、新进展和发展动态;具有设计、开发、调试、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科研和实际工作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四、主要课程: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FPGA原理与应用、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线性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现代交换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软件技术基础、移动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系统等。

此专业设置于我校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网址:http://jsjytx.neuq.edu.cn/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通信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河北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本科批中外合作办学578
新疆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28
甘肃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本科一批I段普通类543
陕西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73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558
云南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5
贵州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65
四川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16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596
重庆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本科批中外合作办学607
海南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52
广西电子信息类(6240元/年,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78
广东电子信息类(非定向)(080701.电子信息工程+080703.通信工程)(办学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03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非定向)(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办学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598
湖南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本科批中外合作办学588
河南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较高收费专业。单列专业。)(秦皇岛市)(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本科一批中外合作办学602
山东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综合普通类一段中外合作办学579
江西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9
福建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08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593
安徽电子信息类(6240元/年;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6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56000元/年)(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584
浙江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25
江苏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本科批中外合作办学567
上海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30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527
黑龙江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71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545
吉林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55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536
辽宁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14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591
山西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81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552
天津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641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636
北京电子信息类(6240元,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97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56000元)(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584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562
软科(综合)
516
校友会(综合)
学校简介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坐落于渤海之滨、运河之畔的沧州市,是河北省教育厅直属、与沧州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于1952年在天津建校,由河北省水利厅、交通厅、工业厅合办,校名为“河北水利土木学校”,是当时华北地区最早建立的水利学校之一,也是解放后全国最早独立设立的水利学校之一;1955年更名为“河北省天津水利学校”;1958年,迁至保定市,升格为高等学校,更名为“河北水利电力学院”;1959年更名为“河北保定水利水电专科学校”;196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河北水利学院”;1962年因国家政策调整恢复为专科;1963年更名为“河北水利学校”,1965年更名为“河北水利工读专科学校”;1966年迁至石家庄平山县岗南镇;1970年迁至沧州市,更名为“河北水利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学院整体迁入新校区。2016年3月28日,经教育部批准,学院再次升格为本科院校,重新命名为“河北水利电力学院”。2020年12月30日获批为河北省第二批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试点单位。

学院现有八系三部一中心共12个教学单位,设本科专业33个,专科专业2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自动化、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测绘工程、国际商务、软件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河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获第八届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4项。近4年,我校学生在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中获省级以上教学比赛奖140余项。学院获批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2018年智慧教学试点项目”单位。形成了以工学专业为主体,水利、电力专业为特色,土木、交通、信息技术、自动化、机械、经济管理等专业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高水平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不断完善,人才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现有教职工639人,其中专任教师568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206人,博士、硕士499人,“双师型”教师249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2人,河北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1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河北省特殊津贴专家2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入选二层次2人、三层次10人。

2018年11月,学院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2019年首次申报,2项面上项目获批立项,填补了沧州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的空白。学院建有河北省技术创新中心2个,河北省学科重点实验室1个,作为共建单位建设河北省省级科研平台2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学科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厅应用技术研发中心1个,沧州市技术创新中心5个,校内科研平台16个。建有校内实训基地近60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230余个。

2016年以来,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159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58篇,被EI、SCI、ISTP 等权威检索机构检索收录59篇;编译、出版教材和著作134部;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0余项,有90余项科研成果获奖;获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312项。

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1982人,其中本科生9596人,专科生2388人。学院始终坚持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建校至今培育4万余名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保持在95%以上。学院聚焦文化育人,打造精品校园文化。2014至2020年,连续7年被省教育厅等部门授予“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6至2019年,连续4年获得河北省教育系统“志愿者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近年来先后获“河北省学校共青团工作突出单位”“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沧州市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经过近70年的执着求索和精神积淀,河北水利电力学院秉承“勤奋、求是、创新、笃行”的校训,铸就了“崇尚致用,实践育人”的办学理念和“致力于培养社会所需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办学方向,为河北省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教育报》、河北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学院应用型本科建设的办学成就。在未来的征程上,学院党委将带领广大师生员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心同德、求真务实、砥砺奋进,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提供坚强保证,不断开创学院各项工作新局面!



通讯地址
联系部门: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招生办 地址:河北省沧州市黄河西路49号 邮编:061001 咨询电话:0317-7587123、7587125 传真:0317-7587123 咨询qq:1599167839 咨询qq群:259704665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学校简介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学科结构完善,学术实力雄厚,在技术创新、转移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办学特色鲜明的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进入一流大学建设行列。在9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东北大学始终坚持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类优秀人才,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东北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在内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学校自1987年建校以来,通过实施开放发展战略、人才强校战略和教育创新战略,承担“211工程”、“985工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重点建设项目, 主动融入东北大学“双一流”建设,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不断提升学校的整体水平,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明显提高。现已成为一所开放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大学。2017年,东北大学与秦皇岛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拉开了东北大学与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共赢发展、共建秦皇岛分校的序幕。

学校坐落于美丽的滨海城市秦皇岛,北倚燕山、南临渤海,校园内林木花草郁郁葱葱,楼群建筑风格迥异,环境优美清新,生活设施完善,文化氛围浓厚。目前,学校占地700.68亩,建筑面积348669.12平方米。设有研究生分院和8个学院,36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五大学科门类,同时共享东北大学全部博士和硕士学科点资源。现有全日制统招在校本科生984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900余人;教职工829人,其中专任教师560人,教授、副教授22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1人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12人获河北省优秀教师等称号,5人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51人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

学校按照“厚基础、强专业、重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思路,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搭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平台,着力加强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建立起了面向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教学体系。学校现有6个实验中心,包括多个专业技术实验室、外语语音室和计算中心机房。还拥有无线校园信息化、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资源。现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通信与信息系统、区域经济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材料学),省级品牌特色专业2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学校还与清华大学等30余所院校共同发起成立了“混合教育教学改革共同体”,将传统教学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相结合,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学校不断优化科研环境,提升科研实力。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秦皇岛分中心1个(智能感知与光电检测技术研究中心)、“985工程”实验室2个(测向定位实验室、下一代网络技术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河北省科普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河北省电介质与电解质功能材料实验室、河北省微纳精密光学传感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市级重点实验室14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百余项,获得省部级奖励17项。近五年,各类科研立项1111项;发表科研论文3223篇,其中,三大检索1125篇,SCI论文619篇;授权专利438项,出版著作144部。

学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声誉逐年提升。通过开展各类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均衡发展。学生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通过构建科学的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学生自2017年来,在国际、国内等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国家级及以上奖励1065项、省级奖励2087项。学生志愿者还先后承担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秦皇岛)、秦皇岛连续五届国际马拉松锦标赛、2017年全国煤炭交易会等国际、国内重要赛会的志愿服务工作。近年来,学生一次就业率名列河北省前茅,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具有较高创新创业能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学校也成功入选首批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培训基地、首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等。

学校始终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办学使命,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机遇,充分利用办学资源和办学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繁荣提供服务。先后成立中国长城研究院、民族学研究院、中国满学研究院、东北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所等41个研究院所,积极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政府决策智库作用。目前,已与北京、天津、江苏、广东、河北等省市100余个地、市、县和一批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相关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街道社区提供技术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学校师生采用云计算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建立的云科普信息管理平台整合了河北省的科普网络资源,已打造成覆盖全省的立体型科普工作阵地;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大数据分析处理平台开发的“智慧党建平台”得到了中组部、河北省委组织部和秦皇岛市委组织部的关注。学校还成功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开展留学生教育。引进国际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与世界高水平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全球位列140名)合作举办东北大学悉尼智能科技学院,培养掌握前沿智能科技、具有全球视野的交叉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先后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英国邓迪大学、日本广岛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联合培养、合作科研等形式的实质性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海内外影响力。目前,已与美、英、澳、德、日、韩等多个国家的近30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每年聘请一定数量的外籍教师和海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或合作科研。学校积极鼓励教职工出国(境)开展学术交流,为学生提供长短期出国交流项目60余项,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显著提高。学校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留学生培养已培养涵盖语言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各个层次。

面向未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将全面贯彻东北大学的办学思想,秉承“同一家园、同一梦想、一同奋斗、一同分享”的理念,践行“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按照“加强内涵、办出特色、提高水平、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推动学校发展实现新的历史跨越,努力建成与东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高水平特色校区!

数据截止日期:2020年5月31日

根据2020年河北河北水利电力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91,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07,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更胜一筹。
  中专 2022-12-16 08:49

相关问答

相关阅读